古言
熱門、、、、、、、、、、、
富察家和鈕祜祿家就兒女親事達成共識,決定如期舉行婚禮,當初定在秋天,現在已是夏末,該準備的都要準備起來了,西林覺羅氏讓人算了吉日,抬著聘禮到鈕祜祿家下聘。
因為感念鈕祜祿家信義,為表重視,西林覺羅氏把聘禮準備的足足的,整整三十二抬,包括大雁一對,活雞一對,母鴨一對,六匣金銀首飾,給新娘的衣服衾緞,雙如意,雙鵝雙酒、羊腿肘子及各種蒸食,龍鳳餅、水晶糕等各種喜點,紅棗、花生、桂圓、栗子四干果,蘋果、梨子、桔子、柿子四鮮果,另有龍鳳燭等等,聘金六百兩銀子,熱熱鬧鬧的送到鈕祜祿家。
婚期是定在九月十二,離現在只有兩個半月,下聘沒幾天,鈕祜祿家來人量了新房的尺寸,舒宜爾哈家也開始忙碌起來,景顧勒的院子本來就是新整修過得,倒是省了許多事,只用重新描一遍漆,把地面不平整的地方修整一下,并沒什么大動作。
時間一天天過去,景顧勒的傷漸漸養好,那位葉太醫又來給他診過兩次脈,很欣慰的表示他恢復的不錯,比他預料的還要好一點,他的日常生活基本沒什么影響,行止起臥也都同以前一樣,就是容易疲累,體力精力都比以前差很多,倒成了病美人。
原本西林覺羅氏給景顧勒準備的有啟蒙用的通房,不過太醫建議景顧勒要修身養性,不要在女色上太過用心,說白了就是要他悠著點,那個備用通房也就沒用上,額爾赫只好親自上陣。給自己兒子講解講解,他實在不好意思,含糊說了幾句,最后扔給景顧勒一本春宮圖了事。
九月十一,鈕祜祿氏的嫁妝送到了富察家,滿滿當當一百二十八抬,充分顯示了鈕祜祿家的實力。同時也表明了人家對女兒的重視。十里紅妝么,這才是該有的排場。
舒宜爾哈頭一次近距離觀察這時候的嫁妝,她的堂兄成親堂姐出嫁時。她作為客人,只能大致上看幾眼,只知道嫁妝里幾乎把女人后半輩子用的東西全都包含在內,但具體該有些什么。每一種又該是什么規格,她心里很模糊。好奇好久了,只是不好問人,這回倒是近距離看了下實物,又趁著西林覺羅氏看嫁妝單子時跟著瞄了幾眼。看到上面從田莊鋪子到陪嫁丫鬟,從大件家具到胭脂水米分,衣物綢緞、金銀首飾、古董字畫、香料藥材等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雞毛撣子痰盂馬桶,她不禁嘖嘖稱奇。
她是真沒想到嫁妝里還能有馬桶。不過在這里不叫馬桶,而是叫子孫桶,跟腳盆水桶是一套的,里面放上紅棗花生等物,寓意“早生貴子”和“多福多壽”,舒宜爾哈覺得新鮮,問了吳嬤嬤才知道,滿人原本沒這個講究,是從漢人婚俗中借鑒的,也就這二三十年才流行開來。
見舒宜爾哈對這些感興趣,吳嬤嬤就細細跟她講婚俗的講究,專門說到嫁妝這一塊,舒宜爾哈又長不少見識,她才知道,全副嫁妝是三十二抬,一般的富戶都會給女兒置辦六十四抬嫁妝,京里的貴族之家嫁女,大多是在一百二十八抬,家境殷實疼女兒的,會置辦的豐厚些,而不想太破費的人家,則可以用差些的木料做家具,或是多裝幾抬不值錢的衣料棉被等手段,既降低了成本,面子上也不會太難看。
當然了,鈕祜祿家準備的嫁妝可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樣子貨,就舒宜爾哈看到的,那些大件的家具,大多是用酸枝木做的,一些小一點兒的箱籠炕桌則是黃花梨的,而且家具多,珠寶首飾和古玩字畫多,衣料跟胭脂水米分都比較少,另外還有兩間鋪子跟十五頃地,這才是值錢的大頭,舒宜爾哈暗笑景顧勒娶了個富婆,他還沒他媳婦有錢呢。
鈕祜祿氏的嫁妝在院里擺了半天,供親友們觀看,這叫曬妝,下午的時候,就有鈕祜祿家的人跟著富察家的人一起,把家具安放在新房里,該收起來的收起來,這時候舒宜爾哈又觀摩到一個小風俗,鈕祜祿家給的壓箱銀是九十九兩黃金,取長長久久之意,西林覺羅氏添了一倍也就是一百九十八兩進去,和送親太太一起把箱籠鎖上,這一項程序才算走完。
等鈕祜祿家送妝的人走后,西林覺羅氏就指揮著家里仆人們搭喜棚扎紅綢,舒宜爾哈不管別的,只負責院子里鮮花的擺放,她聽嬤嬤們說擺酒席的時候院里要有鮮花才喜慶,提前讓溫泉莊子上的花匠培育了許多秋海棠跟牡丹花,再就是幾十盆大紅的月季,海棠和牡丹寓意玉堂富貴,月季則是她用來替代玫瑰的,誰讓現在找不到玫瑰呢,不過特意栽培出來的月季看著也很漂亮,有它們也就聊勝于無了。
這些鮮花送來的時候,西林覺羅氏很是奇怪,問為什么沒有菊花,要知道現在正是菊花盛放之時,用菊花既方便寓意還好,菊通吉么,菊花歷來有吉祥長壽的意思,好多人都愛擺幾盆菊花的,自己家沒有,反而覺得怪怪的。
舒宜爾哈只能解釋說自己嫌菊花用的人太多,反而沒有海棠牡丹新鮮,而且同樣喜慶,這個理由西林覺羅氏勉強接受了,也沒再說什么,她不知道,舒宜爾哈其實是心里忌諱,誰讓后世人們掃墓獻花時,用的都是白菊呢,把它們放到婚禮上多不吉利啊,不知道也就算了,明明知道,她自然要把菊花第一個剔除掉。
舒宜爾哈指揮著幾個小廝,小心的把月季擺出個心形,中間用秋海棠和牡丹拼出百年好合四個字,一片紅紅火火,看著心情就好,不過景顧吉卻不理解她的審美,丟下“俗氣”兩個字掩面而去,用行動充分表達了他的態度,把舒宜爾哈氣得夠嗆,又生怕這些花真的看著怪異,忙向嬤嬤們求證,吳嬤嬤笑說:“明兒是大爺大喜的日子,就該這么喜慶紅火才對,熱熱鬧鬧的,以后日子才能過的順當,格格不比在意二爺的話。”舒宜爾哈這才放了心。
滿族其實是以白色為尊,不過入關這些年,好多風俗細節上都被漢化,到現在,除了過年時的春聯是用白紙書寫,其他有喜事時,也都熱衷于紅色,而且,原本也沒有大紅是正室專屬的說法,入關后也講究起來,說是滿人統治漢人,其實他們自己反而改變的更多。
舒宜爾哈喜歡聽老人們講古,正好老太太上了年紀就愛回憶從前,她閑暇時就常去陪老太太閑聊,老太太說到哪兒她聽到哪兒,還真增長了不少見識,對滿族傳統也多了許多了解,然后對照現在的情形,發覺改變的地方不是一兩處,各方面都深受漢族影響。
了解的多了,舒宜爾哈對很多事就有了新的感觸,比如說以前看書,看到雍正推廣官話,乾隆卻推廣國語也就是滿語,以前是覺得他是純粹為了跟雍正對著干,現在卻有了新猜想,他很可能是為了防止滿人漢化的太厲害,想想多諷刺啊,皇帝是滿人,滿語是國語,偏偏漢人大臣們說的都是漢語,反而要皇帝和滿人大臣們都學漢語,再看看滿人都快跟漢人沒分別了,作為最大的滿人頭子能不著急么,舒宜爾哈還記得有個皇帝下令正式場合旗人不得穿漢服,大概也是出于同一種心理吧。
不提舒宜爾哈跑偏到天邊的思維,這一天在富察家上下忙碌中過去,次日就是景顧勒大婚之日,早上起來,他就被人收拾的精精神神,穿好全副官服頂戴,就等著到了吉時好去迎親。
這天沒舒宜爾哈什么事,西林覺羅氏特意請了大嫂子鈕祜祿氏過來幫忙,她頭一回娶兒媳婦,難免有些疏漏,不過鈕祜祿氏卻經驗豐富,有她在一旁掌眼,倒也把各項事宜弄得妥妥帖帖。
舒宜爾哈沒什么任務,就在一旁觀摩古代婚禮現場,她看著兩個堂嫂到新房里鋪了被褥,又在被角塞上紅棗桂圓花生栗子四樣干果,房里還有兩位娶親太太,正在料理新房內的事,另有舒宜爾哈的十五堂嫂,她是給新娘添脂米分的人,眼下卻沒什么事。
過了申時,景顧勒到正堂拜過父母,帶著迎親的全副儀仗,騎著馬出門去了,舒宜爾哈有點遺憾不能跟去看,這時候家里人已經來的極多,她也不好再到處亂跑,干脆就在新房里跟十五堂嫂說話,邊聊邊在心里感慨,家族枝繁葉茂好處是多啊,最起碼用人的時候不用愁,什么人都能從自己家族里找,多省心省事啊!
娶親太太要德高望重的,家族里有;全福太太要父母公婆俱在兒女雙全的,家族里也有;添脂米分的媳婦要年輕貌美的,家族里同樣還有,連壓轎的童子都有十好幾個人選,看你喜歡活潑的還是文靜的,各種性格任君挑選,總之什么人都能從自己家里找,完全是自給自足,不用求助外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