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錦第245章:雷霆乍驚龍蛇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謀錦>> 謀錦 >>謀錦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章:雷霆乍驚龍蛇動

第245章:雷霆乍驚龍蛇動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8日  作者:茗沫沫  分類: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茗沫沫 | 謀錦 

文/茗沫沫

天武門為龍城最大的一座城門樓,天武門外是被稱為“金河”縱深百米的護城河,九座白玉欄拱橋,連接皇城外九門。《棋子www.qii更多更全》小說

過天武門是內皇城神武門,沿中軸線,依次是奉天殿,這座民間俗稱“金鑾殿”的地方,華蓋殿,謹身殿。

是舉行朝會,朝務各大慶典禮儀的地方。

俗稱“外朝”。

三大殿均為重檐廡殿式脊梁,殿脊的正脊兩端,垂脊,岔脊,戧脊鎮著仙物神獸。

孟言茉坐在馬背上明耀的懷里,撥開厚厚的狐貍毛大氅,在呼嘯著夾雜著雪片的夜風中看去,

火把色照亮了龍城上空,大片大片的雪花像撕扯開的棉絮一樣,讓血色在白茫茫的大地上像剛剛綻放的紅梅。

有將軍正在有條不紊的調集著禁衛軍。

看到明耀一行人的坐騎飛馳而過,紛紛單膝跪下。

周圍一片冷器兵鐵的嘶喊聲,只覺得那些大殿上琉璃堆成的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正脊的螭吻神獸,

看著這一代代的王權更迭,帶著亙久的蒼涼與憂傷。

孟言茉想,她大概是第一個在這樣的環境下第一次參觀這座位于燕京城里的禁忌所在。

讓普通百姓仰望不及,讓王公大臣敬畏不已,皇權至高存在地方的人。

平時一品大臣也沒有資格在皇城內坐轎,更遑論騎馬疾馳了。

兵卒的奮戰嘶喊嚎叫聲撕破綿綿不絕的雪花片簾子,

似乎也只是一眨眼間,就被甩出了好遠,好遠。

明耀帶領的一隊黑衣玄甲騎兵像白茫茫的天地間的一道黑色閃電,所到之處,各處城門應聲而開,

卻迅速的“砰”的一聲的關上,擋住那些在奮力攻占的齊王兵們。

外朝由奉天門,太和門,熙和門連接。

奉天門為外朝三大殿的正南門,位于高四丈的玉石須彌庭座上,面闊九間,進深四間。

重檐歇山式屋頂的奉天門外,一對高大的青銅獅子。

奉天門的兩側還有昭德,昭仁二門,連接東西面庭院。

所連庭院足以容納萬人的鑾儀隊,

各座門之間由廡房相連,東北,西北角上建有崇樓。

泰乾宮位于龍禁城的中軸線上,是皇帝休息,處理政務,召見重臣的地方。

有“內閣中的內閣”之稱的南書房,正是泰乾宮的側殿。

明耀勒住馬韁,一聲馬鳴嘶叫聲,踏雪高高揚起了前蹄,重重的噴出一口白氣,

牢牢穩穩的在明耀指令的一瞬間就停在了泰乾宮前。

孟言茉雖然沒有驚呼出聲,卻也被這忽然失去平衡的馬身驚出了一下汗,

手指抓緊了明耀腰間的墨紫腰帶。

“別怕”。

頭頂傳來他淡淡的安慰聲。

明耀躍下馬身,朝踏雪看了眼,

踏雪立即拿頭蹭了蹭他的手臂。

明耀失笑微微搖頭。

朝孟言茉伸出了手,抱著她從馬上下來。

身邊立即有親衛遞上紫貂毛斗篷,明耀替她細細系好。

待明耀轉身,孟言茉朝踏雪瞪了一眼。

劣馬,故意嚇我。

踏雪仰著高傲的馬頭,“噴”,朝她很不屑的打個響鼻。

孟言茉石化。

她敢斷定這劣馬一定是母的。

有上駟院的宮人立即上前來牽著這些馬下去喂食。

鄭貫忠本就是睿親王的內侍總管,眼看睿親王登基在即,他也跟著水漲船高。

今天去各府上傳諭,那些大臣們已經開始熱絡的和他交好。

帶著一隊內侍,鄭貫忠弓腰小跑到面前,聽吩咐。

“帶她去東暖殿”。

“是,”鄭貫忠低頭恭敬的應道。

“孟姑娘,這邊請”。

鄭貫忠同樣恭敬的做出引路的姿勢,頭甚至更低了一點點。

他跟著睿親王已經很久了,從來沒有見過王爺這么溫柔的對待過哪個女子。

孟言茉的大名,在朝臣間和宮中可謂如雷貫耳。

只因為燕京城中的大臣都知道當初睿親王為了一個戶部的小官,敗壞了她的一絲名聲,就把人往死里整。

還因為睿親王竟然擅闖太子府,雖然事后,太子就被廢了。

可當初的事因還是漏了些風聲。

所以孟言茉雖然剛從江南進京沒有半年,她已經紅了。

又加上明武帝封她為南書房侍書女史這件事情,讓多少世家羨慕不已。

自從芊染那件事后,鄭貫忠已經歇了再找個后妃主子做靠山的念頭。

又有汪瑾的前車之鑒,他也算頓悟了,只一心對睿親王盡忠就對了,自有他的好處。

所以睿親王不屑的,他自然不會靠近,

睿親王放在手里護著的,他自然更要盡心。

“勞煩鄭公公了”。

孟言茉在睿親王府待了一天,又有引泉給她的情報,她現在對朝廷上的重要人物也知道個七七八八。

更加知道這位鄭貫忠是明耀身邊伺候的老人兒了。

根據引泉小心打探來的消息,似乎之前被明耀罰了一段時間,

原因不知道是為什么,孟言茉也不敢讓引泉花大力氣打探明耀身邊的事情,怕被他發現。

她曾經在上元節小酌樓里,哭著跟他說,

她的心太小,心會痛,不想他們之間變得不如開始時的心動,會變的有怨荏。

那時的她時時刻刻的在心底警告著自己不可以動心,

只因為她知道要想跟在他身邊,將要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情況。

最后她敗的一塌糊涂,遵從自己的心。

看吧,現在她已經開始了,開始想要調查他身邊的事情,想要開始在他身邊有自己的人,

可以知道他在想什么。

原來自己也是這么俗氣的女子。

孟言茉在心里嘆了口氣。

書傲樓里,他輕柔的跟自己說:茉兒,我們之間已無可能。

奇異的,她的心在經歷了這來來回回的打擊后,開始變得堅韌。

剛才在來的一路上,她已經滿滿的恢復了精神。

她知道他的心中有她。

可是她不知道有幾分,不知道這幾分會不會讓他為了自己,愿意解開明武帝留下的死扣,

她心里是這么想的,可是她并不能變現出來。

明耀要放棄,那就放棄好了。

終有一天,她會看到明耀像自己一樣,對自己的心無可奈何。

來日方長。

那個成先生不靠譜,孟言茉此時卻忽然想起那天圣旨下。

成歸鶴對自己笑的別有深味。

我家主公可不是一般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哦。

“不敢,分內的事情,孟姑娘客氣,請”。

鄭貫忠依然很恭敬,眼神一直朝下,沒有半分要打量的意思。

孟言茉知道宮中的人個個是人精兒,而這位跟在明耀身邊的老人兒,此時對她的打量和揣摩絕不是像表面這樣。

能讓明耀晾他一段時間后,又重用的人,可見不是簡單的。

起碼,這位了解明耀的老太監讓自己確定一件事,

自己在明耀那還是有分量的。

跟著領路的太監朝東暖殿去,孟言茉回頭,看到明耀吩咐一聲后,

頭也不回的帶著十幾名武將龍行虎步的離開,進了泰乾宮的正殿。

“孟姑娘小心腳下,這宮里啊,門檻多,階梯也多”。

正穿過一處廊廡穿堂。

鄭貫忠親自舉著燈籠替她照著腳下,笑聲吟吟的說道。

語氣里聽著也是暖暖的關心,沒有其他意思。

可是自從踏進這座皇城,孟言茉就下定決心要步步謹慎,聽話兒聽音兒,

她不得不多想一點。

不過看剛才這鄭貫忠在明耀面前的表現。

孟言茉暗暗判斷,這位鄭公公應該不是要和自己交好,投靠的意思。

畢竟鄭貫忠此時代著的是原汪瑾的位子,

沒看到他為自己打燈籠,身后那些小太監們戰戰兢兢的樣子,想接不敢接的樣子,

就知道這位鄭公公在宮人們中的地位了。

他這么說,應該只是想摸摸自己是什么性情。

“謝謝公公提醒”。

孟言茉淡淡說道,中規中矩。

既沒有借此和他拉開話題,也沒有就近再說兩句關心的話。

鄭貫忠也不再說什么,依然弓著身在前面引路。

在他看來,孟言茉縱然在睿親王那里是不同的,可是明武帝定下的身份,

大概會做一輩子女史吧。

等王爺登基后,后宮充盈,

孟言茉之前和王爺的傳聞,還有的掐呢。

鄭貫忠不再說話,孟言茉就知道這位公公是用不了的了。

聰明人啊。

泰乾宮,面闊九間,東西稍間是廊廡穿堂,進深五間,南北兩側還有兩個院落,內有昭仁殿和弘德殿。

孟言茉所去的東暖殿是個習慣叫法,其實是寢殿的一個暖閣。

“到了,就是這里。

孟姑娘餓不餓?不然奴才替你到御膳房叫碗金絲龍須面吧。”

到了東暖殿,立即有宮女上前,伺候孟言茉脫下斗篷。

“謝謝公公好意,我不餓”。

這大半天,孟言茉真的是餓了,可是她剛到宮里,又怎么這么大的面子打發一位太監總管去御膳房要吃的?

何況這鄭貫忠也就是這么客氣句罷了。

再加上她緊張,因此感覺餓,卻并不想吃什么。

“那孟姑娘暫時在這歇息吧,奴才就在外面,有什么事您吩咐”。

宮女關上殿門,阻斷了厚厚的風雪。

鄭貫忠在門外,招招手,立即有五名小內侍緊巴巴的跑過來。

“里面那位伺候著緊著點,有了什么不盡心的,小猴崽子們,都仔細你們的皮”。

“爺爺放心”。

鄭貫忠點點頭,帶著幾名內侍離開前,不放心又吩咐道:

“我在前殿,有什么事飛快來報我”。

“義父,這東暖殿和勤政殿,南書房都有暖閣相通。

要是這位到了那邊去,我們攔不攔?”

在宮里只要是有頭臉的公公誰都有幾個假子,對食假妻,

這一方面是滿足虛榮,發展人脈的原因。

還有個不為人道的原因,是這為他們殘缺孤廖的人生,添一分慰藉。

這兩日,風云突變,曾經風光無限的九千歲,像被人扒光了毛的雞,在牢里奄奄一息。

所有宮里和汪瑾有關系的宮人,以秋風掃落葉的狂勢,被清了個干凈。

內侍們都夾緊了屁股,誰也不敢再炫耀,誰誰又收了幾個假子,誰誰又成功的逼到了一個對食宮女。

五名太監中,只有這個敢提出問題,也是個重要問題,

因為這個假子心眼靈活,鄭貫忠只留下了他。

鄭貫忠“啪”的一聲打在他的腦巴子上。

“鄭順,不準再叫義父,叫師傅,記住了”。

鄭順,有臉面的大太監都是喊聲小順子,小太監們得恭恭敬敬的喊聲鄭公公。

他本不姓鄭,原是內務府從臨州府的例貢中買來的。

分配到睿親王府,開始時是最低級的雜役太監。

大明各府都有承辦內務府太監需求的官衙。

有家貧或者遭災無地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被賣與這種府衙,俱為自愿。

凈身的刀子匠都是官府認可的世代家族代代傳下來的。

不允許民間自行凈身,違者是要被判刑的。

這鄭順原為青縣的一戶貧農,家里姓李。

鄭順十歲那年,一日,在村口看到鄉里員外的大馬車,轔轔而來,他羨慕不已。

大聲問:“我何時才能有這樣的大馬車?”

趕車的馬夫罵道:“窮矬鬼,生就的賤命。

再不讓開,軋死你”。

鄭順攥緊了沒什么力氣的拳頭,卻是離開。

鄭順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嫂和娘爹都下地干活兒去了,他郁郁的蹲在茅草院門口。

隔壁的張大叔從地里回來。

“順子,給你爺娘做好飯了”。《棋子www.qii奉獻》

他拉住張大叔:“叔,啥時我才能像鎮上的李大員外那樣有錢呢?”

張大叔楞了一下,接著大笑道:“怪不得你爺娘總說你,整天干活不使力,成天的不著邊兒。

你要想發財,現在縣里正在招收公公呢,說不定你以后就去伺候皇帝老爺了,

聽說那皇宮里就連養著的鳥兒,都是金色毛兒的,

金山銀山,金地磚,你隨便撿一塊兒,都能砸死李大員外了”。

張大叔大笑著離開。

鄭順一口氣趕了一天山路,第二天晌午到縣里。

他沒有家人作保證,又沒人引薦,刀子匠根本不收。

他垂頭喪腦的回去了。

家里的四方小屋里,哥嫂們正一籌莫展的看著爹娘。

“爹,這是咱們家把十來畝田和值錢的物什,賣來得的全部銀子了。

順子也是我兄弟,我也著急,

可是爹,咱家還要接著過日子,你要找順子,花這么多的銀子,你可要想好了,

現在的拐子,連官府都沒有辦法,村東頭老三叔家的繡兒,被人拐了,也有七八年了吧,

你看老三叔家為了找人,花出去的銀子少說也有十幾兩了,現在家里就剩張破席子,

我說句難聽的,等老三叔入土那天,說不定連裹尸的破席子都沒有。

順子也十來歲了,說不定是去玩兒了,您也別著急,

再等幾天,說不定就回來了。

就算你把這銀子找衙役打點,說不定人家也看不上這點兒,也是白打水漂,”

鄭順蹲在家窗戶底下,看著嫂子和大哥的手,在桌子底下一番“商量”。

最后拿出兩角銀子放在桌子上。

聽到大哥的話,爹的煙袋槍一下拍在了桌子上。

“順子從小就沒出過村子,他能去哪玩?

前幾天村里就貼了告示,讓人看緊了家里的孩子,說是有拐子游竄到附近村。

你弟弟從小長得就好,我真怕他以后被拐子賣到

如果真那樣,我怎么對得起祖宗?

你倒好,一點都不關心你弟弟。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舍不得花銀子。

你是娶了媳婦就忘了娘,忘了你弟”。

爹攥起桌子上的銀子,就氣著回屋子了。

蹲在后屋的糞坑前,他聽著娘勸爹聽大哥的話。

最后爹又開始吸起旱煙來。

他知道爹雖然罵了大哥,最后還是會按照大哥的話來。

鄭順一直都沒有出來,在他看到大哥手底下藏著的銀子和爹手里的時,

他就有了一種想法。

沒有銀子,連親兄弟都可以不顧。

沒有銀子,縱使有心,爹娘也有不得不舍的時候。

鄭順躲在院子里的草垛子里,到半夜。

家里的門都是破柴門。

他了解爹和大哥的習慣,在陶罐子和尿壺里找到了那總共的十兩碎銀子。

看著院子里那快要倒了的木門,

他在夜色中咬緊了牙。

爹,娘,大哥,有一天,我會讓你們嘗嘗真正有銀子的好處。

在刀子匠門口,他渾身顫抖,手里攥了把從屠戶那花五個大錢買來的殺豬刀。

脫掉褲子,咬緊了牙關。

痛暈之前,他聽到有人大喊:“刀子劉,快救人啊”。

他才放了心。

醒來時,他在一間密不透風的房間里,躺在一塊木板上,腥臭騷味熏人。

“我刀子劉從爺爺那輩兒接過手藝來,行刀也有四十五年了,

徒弟也帶出來幾十個,

還是第一次見到你這么帶種的”。

聽到動靜,一名光膀子漢子進來,看了看他的傷口。

鄭順蠟白著臉,抖著嘴唇,還能帶著一絲笑音道:

“現在不帶種了”。

刀子劉哈哈大笑:“成啊,就你這份兒闖勁兒,你以后沒有出頭日,

我刀子劉免費退還你的寶物”。

鄭順這才真正有了笑音:“你愿意把我送到內務府的上貢里了?”

鄭順前幾日到了縣城里,并沒有第一時間就找到刀子匠。

而是和城門角里的乞丐聊天。

這些乞丐在這里時間長了,就算每天聽,也聽出來點見識。

重要的是和乞丐打聽,不用付錢。

這才知道,最好的,最有前途的那批是被送給內務府的。

但是鄭順是私自自己動手除勢,他還真有些擔心,這刀子匠不會把自己送官衙吧。

“你這樣的好苗子,不送你,送誰,說不定將來你出頭了,我刀子劉也能賺一筆”。

“也是你小子命大,我刀子劉的手藝好,

不然啊,你這條小命,可能等不到發達就丟咯”。

他付了刀子劉四兩銀子的去勢費,還是刀子劉看他有股拼勁兒,少付了二兩。

刀子劉是臨州府的供應大戶,對下來采買的內務府的宮人也算熟悉,就順帶著說了兩句話。

鄭順后來被分到睿親王府,也有刀子劉的一分心。

剛到王府時,他也是做最苦最累的雜役。

和他睡一個通鋪的十幾個小太監嫌棄他身上有騷臭味,沒事就欺負跺兩腳。

他全都一聲沒吭的忍了下來。

后來,聽聞鄭爺爺的浣鼠丟了。

他在村里的時候,沒事的時候,對養那些蛐蛐和小動物都有心得。

爹總罵他,心思不放在正地方。

浣鼠這種頭尖毛灰的小鼠他知道,他還觀察過。

知道這種老鼠別看毛色光滑,長得討喜,其實有個很惡心的大怪癖。

那就是喜歡聞臭味,尤其是大便糞臭味。

王府里看得見的地方自然沒有糞池這種東西,可是在西北角后倒座房,

是他們太監住著的地方,在臨近外墻,有間茅房,那里有個糞池。

他貓在糞池里一天一夜。

不動,不吃。

當然也沒什么胃口想吃了。

浣鼠這種鼠,好吃,有人好好養著,它們一般都不會自己跑的。

除非是有了鼠伴了,

他原想著鄭公公的浣鼠丟了,不可能是被偷了,

誰敢啊。

那可能就是王府這附近有浣鼠的窩。

他就想,守在這附近白十里唯一的糞池里,定能逮到。

到第二天夜里,他幾乎都快要堅持不住了。

而且他的頂頭太監正在四處喝罵著找他。

再不出去,等出去后,也得被人打死。

當然鄭順在的地方,只要他不出去,也沒有人能找到。

不得不說,鄭順的運氣還是很好的。

當時鄭貫忠的浣鼠丟了,正是那時,芊染使得小手段,鄭貫忠睜只眼,閉只眼的配合。

并不是真的丟了。

正在鄭順要離開,主動去領板子,希望那個胖太監能原諒他。

想起自己攢著的十兩銀子,

又想到胖太監總是盯著他不懷好意的眼神時,

鄭順就覺得他的命和這池糞一樣臭。

一黑一白的兩只浣鼠停在了糞池邊,在那左右嗅。

白的像雪,黑的像碳,沒有一絲雜毛。

鄭順按耐住心里的激動,從糞池里緩緩靠近兩只浣鼠。

他身上的味兒和這糞池融為一體。

這兩只浣鼠沒有一絲發覺。

浣鼠雖然有這個大怪癖,知道的人幾乎沒有。

浣鼠只有鼻煙壺大小,又小巧,壽命也長。

因此也很受燕京城里的紈绔權貴們的追捧。

特別難捉,也難碰到。

這兩只結伴出現,就知道是一公一母。

后來,鄭順就這樣慢慢受到了鄭貫忠的重視。

也跟著鄭貫忠姓鄭。

鄭順在鄭貫忠身邊站穩腳后,當初欺負過他的太監全都被他報復回來。

就連當初罵他的那個李大員外趕車的,也都在一次臨州府的巡撫要來拜見睿親王,

被門口的侍衛攔下。

他暗示了兩句,那一名堂堂的巡撫,回去也找那個車夫的晦氣去了。

后來那名巡撫輾轉著給他送信報功,他直接讓人給扔糞池里去了。

這樣盡心,在地方上也是四品大官的所求的事,他辦不到。

而且,這名大官太蠢,被他兩句暗示,就動手去害人,

不適合做發展的人脈,免得以后連累到他。

他的爹娘,大哥,如今也在燕京城的內城住著。

他原來的嫂子,他說了話,他大哥就把人休了。

重新娶的是青縣縣尊家的小姐。

鄭貫忠這一腦巴子打也不輕,鄭順卻沒有任何要去揉一揉的本能動作,

仍然帶著笑音道:“師傅,我腦瓜子不靈,您這一敲,以后保準記得牢牢的”。

鄭順其實哪里不知道這個時候,宮人們一個個繃緊了皮。

他這樣叫,這樣表現,其實是因為他們從王府里跟來的內侍總共也就十幾個,其他的都隨著內務府重新分配。

這宮里的太監間的派系早已分明。

人人認識鄭爺爺。

卻不認識他鄭順。

他只是想讓這周圍的太監和宮女們都知道,自己和鄭貫忠的關系。

“攔什么攔!

我剛才說的不清楚啊,你們只管在外面聽吩咐。

小順子,你給我繃著點兒,別有個什么事情就毛手毛腳。

出了岔子,我第一個就揭你的皮”。

宮里的太監們一下倒了一大部分,都是曾經的一方大總管。

鄭貫忠雖然表面還穩著,

可是想起現在還在王府地牢里半死不活的芊染,就渾身起白毛汗。

他真怕王爺再想起來,芊染和他的關系。

“是”。

鄭順低著頭,認真的應道。

鄭貫忠帶人離開。

來到泰乾宮外,看到正殿里那些王公大臣們垂首肅目的樣子,

縮了下脖子。

守在了殿外。

雪越下越大,也越來越冷。

夜深了,天卻被映的更亮了。

泰乾宮里設有金漆寶座,寶座上懸掛著太祖御筆的“光明萬世”的牌匾。

這里是明氏歷代皇帝的寢宮。

當然不是所有明家皇帝都是英明無雙的,也不是個個都會住在這里。

比如說曾經差點因為一個女人,被金人活捉的萬宗,就只喜歡住在御花園旁的降雪宮。

或者差點被外戚奪走江山的歷宗,也只喜歡方便和木匠溝通交流心得,靠近內務府的仁智堂。

還有剛走的明武帝,也只喜歡住在請仙樓里。

殿內外梁枋上飾有金龍璽彩畫,每一寸天花板原光內都裝飾著瀝粉金貼坐龍圖案。

天花板的中心,寶座的上方是蟠龍藻井。

藻井上中下三層,層層以斗拱遞托,結構復雜華美,中層八角井滿布云龍雕飾,

八角井上的圓井中間,蟠臥著巨龍,俯首下視,口銜軒轅寶珠,莊嚴可畏,

冷冷的俯視著殿中隱隱焦躁不安的大臣們。

大殿內站著的五十名大臣全都是肱骨之臣,從未時就被傳旨入宮,由金吾衛跟著傳旨宮人親自帶著進宮。

這兩天京城的天風聲鶴唳,龍城禁嚴,九門齊關,大臣們心中都有了猜測,卻誰也不敢說。

酉時,御膳房穿膳,大臣們一個個端著血燕粥,誰也沒有興胃口吃。

直到戌時,天武門和其余八門處傳來的沉木撞門攻城聲,驚的這些個個是一品二品的大臣們,

差點把手里一直端著的,都冷的凍手的汝窯青花白瓷小碗直接給扔寶座上去。

自從進了這泰乾宮,殿門就緊閉了,殿內一個宮人都沒有,原本他們還都是兩三人一小團,低聲的說話。

直到這變故,眾人再也忍不住了。

紛紛都議論了開來,邊擦著額頭上的冷汗。

誰敢撞龍禁城的城門?!

這是要逼宮造反啊!

只有祿親王嫌血燕粥不夠甜,對著殿外吆喝,有金吾衛進來,又替他去到御膳房交代。

祿親王吃了五碗粥,摸了摸肚子,有些不滿意的道:

“御膳房的碗太小,吃起來真是不方便”。

眾人絕倒,懶得理他。

還有眾大臣雖然在這殿中,也能聽見這整個皇城的內部,不時傳來的廝殺嚎叫聲,顯然在皇城內也有人在叛亂。

在場的人只有兵部尚書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是武將出身,其余的六部六科的長官都是文臣,

親臨這樣驚心動魄的新舊交替夜,兩股在官服里隱隱發顫。

不過他們能到如今的位置,心里雖擔憂驚恐,面上依然強自鎮定。

唯一有資格出現在這里的言官只有楊志恒。

楊志恒也吃了一碗粥,心里想著的是睿親王登基后,他如何把都察院中的異己告倒。

在看到傳圣旨的宮人,是睿親王府的鄭貫忠時,這些大臣又不傻,

相反,能被請到這里來的大臣,都是臣子中做的最精明的一類人。

“國公爺,您是今兒個才從松江府趕回來的吧,在家還沒來得及勻口氣吧?”

戶部尚書袁利倫靠近安國公小聲的問道。

戶部作為全國的銀袋子,自然是之前各位皇子拉攏的對象,

袁利倫自然沒有露出偏向哪一邊,不過他的戶部又是一個小國。

手下的侍郎,員外郎是哪邊的,他心里清楚的很。

自古上位者做的成功的那類,都是成功了,有人給他送功勞,失敗了有人給他背黑鍋。

從上至下,無一例外。

個個階層因著這個法則,自成一宇宙。

袁利倫這么問,其實是想問,松江水師的現狀,安國公作為明武帝欽點接收水師的人,

又是五大國公府之一。

如今五去三,只余安國公府和西寧侯府。

今天護國公沒有在場,實在是玄妙。

大臣們心里有各種猜想,唯一篤定的是,不管明天是誰在今日風雪中腳踏日月定乾坤。

他們站在皇城中,站在這泰乾宮中,都是新帝的重臣。

他們是朝廷無法放棄的勢力。

這里是皇權正統所在之地,今夜他們雖然擔驚受怕,卻比之那些沒有被請來的臣子們,心里的安穩,

如這冬夜的一碗熱粥。

皇城外的大臣們也許有的就要歸類到反賊之中了。

護國公沒來,東南水師的勢力不容小覷。

雖然護國公嫡女被陛下賜婚給了睿親王,但是齊王那畢竟是親外甥。

也許這兩天護國公府的張燈結彩,大肆采買是為了迷惑外人的。

袁利倫這句話可以翻譯為:安國公你到松江接收水師順利嗎?

松江水師比之東南水師實力如何?

你進京這么匆忙,想必都安排好了吧,陛下有沒有秘密召見你,給你特別旨意啊?

安國公瞇瞇眼笑:“謝袁大人掛心,老夫身體還利索,現在喘著的氣可順暢著呢”。

袁利倫心里罵了聲:尖酸不倒翁,給句話你能死啊。

也笑著道:“那就好。

睿親王殿下文武雙全,所建的水師定是不錯的”。

所以說,你究竟有沒有掌握住松江水師啊?

你可是陛下親自派的欽差。

安國公仍然笑:“自然是的”。

心里卻是郁悶不已,他是武將出身,出身安國公府,身份尊貴,卻是年輕時刀刀在對倭的海戰中也立下了功勞的。

他雖然清楚這些天大臣們間的站隊派系之間的斗爭。

也從來沒有想過把安國公府拉入泥潭,那傾倒的幾家國公府就是榜樣。

可是到了松江府后,讓他那軟綿綿使不出來力的感覺太憋屈了。

他也沒想著得了松江水師就和護國公一怎么樣。

只是單純的想展一展心里的海戰操練。

睿親王畢竟厲害,留下的人,讓他想向明武帝告狀都找不到理由。

就這樣白白的在松江府待了小半年,啥也沒做成。

不郁悶才怪。

幾百年來的傳承,讓僅余下的兩府,只會在未來的皇帝眼中越來越重視。

安國公看了眼從進殿就一直肅著臉的西寧侯爺,

心里微微一哂,西寧侯府是小心謹慎的過分了。

身在朝局之中,縱然是當年太祖留下的守護家族,也怎么能免得了和朝臣們的應付呢。

這下栽了吧,之前西寧侯府和護國公府的那點小款曲,也許能瞞得過其他世家,

卻瞞不過安國公府,就只看睿親王知不知道了

反正五大國公府,少一家是一家。

只留下他們安國公府一家,也守的住明氏皇族。

在世家權貴多如牛毛的燕京城里,安國公要是成了那唯一的一家,

以后家族子弟盡數是皇帝近臣,

他們雖然不打算做什么,可也是極大的尊榮啊。

袁利倫知道從安國公這也得不到什么話音信兒了,有些恨恨的。

面上卻是比安國公笑的還要可親。

只覺得他兩個是多年兄弟似的。

他們這些一品大臣在這幾位有限的超品權貴中,是一點便宜都占不到。

就說那位超品老王爺吧,看著就是個不長心眼的,

長心眼會在這個時候,還有心思嫌棄燕窩不夠甜,這樣的問題嗎。

可是剛才沒聊兩句,袁利倫就被祿親王給氣的,想給個笑臉,敷衍過場面去,也笑不出來。

“老王爺,您覺得今兒是不是有點奇怪?”

“你才看出來奇怪,我早就覺得奇怪了。

這一金一兩的血燕窩你們都沒有心思吃,可不就是奇怪的緊”。

得,跟這個老吃貨是沒法溝通。

還有被祿親王那看著跟看不會算賬不識字白丁的眼神,讓袁利倫火大不已。

老子可是丁丑科狀元,讀書識字算賬樣樣強。

你那一副我就是看你讀書少,看不起你的樣子是在給誰看。

袁利倫在這剛跟安國公說完東南,為沒有得到點關于水師的消息郁悶的時候,

一聲“砰”的一聲從東南方向傳來的隱隱火炮聲,讓袁利倫和在場的其他大臣嚇了一跳。

都圍到大殿高高的門檻上的窗戶往外看,

門外有金吾衛守著,不允許出大殿。

只見濟泗江上夜空隱隱冒紅光。

燕京是全國地勢最高的地方,因此燕京周郊的各個縣城的肥田都是最貴的,

不會有水災,沒了顆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而皇城又是燕京城里的最高的地方。

奉天殿,泰乾宮,這些宮殿都是位于十丈高的玉石須彌座臺上,

在泰乾宮與泰乾門和奉天殿之間高大的宮殿間有專供皇帝御攆行走的“閣道”。

大臣們到泰乾宮,只能由昭德門左,右門進入,然后下到臺下,再由閣道下行至泰乾宮丹陛,

爾后登階入殿。

而其他的太監,侍衛等其他宮人,則要穿越庭院,從閣道北端,丹陛階梯下的“老虎洞”穿過。

因此在這樣的高勢下,眾臣都看到了東南向的火光。

由東南的閔福海進入濟泗江,如燕江,進入燕京。

松江府是繞不過的溝壑。

這是說:

東南水師已經和松江府水師開火了!!

眾臣終于變了臉色。

就連剛吃下一碗粥的楊志恒都覺得一口燕窩堵在嗓子里。

心里有些擔憂。

畢竟護國公的變數太大。

如果東南水師盡反的話,這一仗就有些時日打。

最重要的是金人和韃子都在旁邊虎視眈眈。

國無君,如何抵抗外族入侵。

此時在天武門外,正在守衛們環環保衛下的齊王,正在看著甲兵撞擊天武門。

時時注意著東南向天空的動靜。

看到那隱隱的紅光,手心掌拳一擊。

問向身邊的副官:“舅舅終于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傳信兵回來了沒有?”

齊王急于想知道這次入京調動的兵卒有多少人。

他沒有想到這些守九門的官兵,在他派人大喊通知睿親王遇害,

他要急于進宮稟報父皇時,仍然是一點都沒有撼動的意思。

反正現在他視為最大敵的七弟已經被放倒,就剩一個八弟在西南大同還在小蹦跶,等他到時候輕而易舉的就收拾了。

這還要感謝七弟,沒有他,太子和五遞收拾起來還沒這么快。

七弟自認誰都奈何不了他的樣子,不知道早就招惹了不少敵人,

就連那個孟家小姐身邊的丫鬟的爹都是他間接害死的。

江南總督張芝洞因為那次事被罷免了官職,他是調查了其中的原因的。

近日才知道這竟是他的七弟策劃的。

他想去向父皇親自當面稟告,可是父皇根本不見他。

汪瑾那個廢物,關鍵時刻,一點都不頂用。

是他的母妃給他出了主意,讓他從孟家那位九小姐身邊的人調查,尋找突破口。

這才發現了那名叫花娘的,正是那前后時間,被孟九小姐收在身邊的。

后來查出花娘果然是杭州府人。

流漣閣里的倚紅,正是那時被賣進京的。

也真是巧,和這個叫花娘的是一個巷子的鄰居。

這才使用了花娘這顆棋子。

齊王臉上諷刺的笑笑。

他的七弟以為自己料事如神,最后卻不料死在自己放在手心的女人身邊一個小丫鬟的手里。

和當年的歷宗有些像呢。

可恨的是舅舅,他親自上門去像他說這個消息,可是舅舅居然有些不相信,還稱要在想想。

嗤,他原本打算等自己登基后,封表妹為貴妃呢。

舅舅真是貪心不足,想著父皇的那道圣旨,想著表妹可以做皇后。

總算他還有點良知,知道沒有自己和母妃,

護國公府今天可能就跟鎮國公府一樣的境地。

不過等他定下了天下后,他一定要讓舅舅知道背叛他的下場。

睚眥必報這一點,也是明氏的天性。

“回來了,王爺”。

副官指著一匹狂奔而來的駿馬。

傳信兵下馬,

“快說,都調了哪幾路水軍?”

齊王等不及他行禮問道。

那傳信兵上氣不接下氣道:“王爺,武權大人的信在這,口信是只有他和劉大人一艘戰船”。

“什么!?”

齊王不可置信的大叫。

舅舅居然沒有出兵!

齊王恨得牙齒咬的咯咯響。

一把抓過信來看。

心中齊王原本在水師中培養的兩個心腹將領道。

護國公給水師營下了死令,誰也不準調動。

他們接到齊王的命令,不敢耽擱,靜悄悄的架著三層火炮戰船往京里趕來。

只來得及調動一萬兵卒。

齊王雖然在東南水師中待了三年,歷練一番,可是都是護國公默許下,那些將領才配合著他。

護國公帶兵作戰有方,齊王本來以為他的聲名已經蓋過了護國公。

所以護國公遲疑,他惱怒,卻并不著急。

哪知道這就狠狠的扇了他一巴掌。

齊王把信往腳下一扔,狠狠的踩了一腳。

大叫道:“人來了沒有?”

他在等賢妃的人。

有個小內侍,瘦弱個小,從陰暗的馬腹下走出來。

齊王看不上的道:“就嚇死你,這里離那邊這么遠,你還怕箭落你腦袋上啊”。

天武門上的箭雨一*的下,下面的兵卒一*的倒。

龍禁城是天下最堅固的城樓,天武門是天下最高的城門。

要想從外攻進談何容易。

除非是里外夾擊。

“賢妃娘娘被困在景福宮里,汪廠公的人全都不頂用了。

娘娘說,請王爺今天一定要在今夜攻進去,

娘娘會盡量配合”。

“母妃有沒有說為什么九門會這么戒嚴?”

父皇已經病重,汪瑾的人有可能是父皇動手除去的,要拉去殉葬。

這些守城侍衛,

沒有道理現在還這么拼命。

“娘娘現在也行動很不方便,暫時得不到消息。

不過娘娘猜測是,”

那小內侍靠近齊王,壓低奸細的嗓子。

“萬歲爺應該就在今夜,他這是不甘心呢。

最后要再展現一番他的皇權”。

賢妃了解明武帝,她知道明武帝對于那把龍椅的眷戀。

他們都沒有聯想到是睿親王,

因為中了噬心蠱的人是不可能活著的。

明武帝就是個例子。

“娘娘讓奴才轉告王爺,胡閣老進宮的那夜,

萬歲立下的遺詔,是按照娘娘的意思,寫的是王爺。

王爺不要有后顧之憂,哪怕把這皇城給燒了,將來誰也不敢說王爺不是正統”。

小內侍的聲音幽幽的,帶著莫測的詭意。

齊王這才注意到這小內侍皮膚細滑,在火光下隱有白瓷的釉光。

雙目仔細看帶著點點盈綠色的光,也是在火光反射的情況下。

齊王一驚訝:“你就是那位南疆”

小內侍笑了起來,竟然顯得如少女般清澈純真。

她正是南疆巫毒門族長唯一的孫女,苗鳳鳳。

“奴才小苗子。

還請齊王記得以后坐定天下后,把大理,滇,潼三地劃給我巫族的承諾”。

“本王當然不會忘,小公主都親自出馬了,不過是三座偏遠山林的府縣,給你們又何妨”。

苗疆說是疆,其實大小也不過大明境內一個縣的大小,且山林密布,常年濕熱,霧氣不散。

滋養著蛇蟲鼠蟻無數。

有大小的不落十幾個,由巫族掌管。

齊王喊這個現任巫族族長唯一的孫女為小公主也是抬舉的意思。

苗鳳鳳從小由各種蠱毒滋養全身,導致她發育受阻,她已經三十五歲了,卻猶如十歲的小女童,

臉上的神情在偽裝下也是如純真孩童般。

本來明武帝體內的蠱毒在她的操縱下,應該是隨著她的操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是那次自從那個睿親王帶著一個老頭給老皇帝診過病后,

母蠱就難以操縱起來。

她才知道那老頭是中原地方的神醫。

她加大了操縱母蠱的量,在賢妃娘娘告訴她的那個時辰,讓明武帝說出了傳位遺旨的人,正是大皇子齊王的名字。

她真的想看看那個中原的皇子,一直礙賢妃娘娘事的王爺,在傳位遺旨宣布時的表情。

那張比女人還要漂亮的臉蛋會扭曲吧?

可惜了。

她親自配制的蠱毒,相信那漂亮男人現在已經死的尸體都發黑了。

那個男人的尸體應該不容易得到,

不然苗鳳鳳是打算用那處煉制尸油的,這種極品男人的精純所在,一定能讓她的皮膚更光滑。

齊王知道了苗鳳鳳的身份,看著她撫摸著臉微笑,就覺得身上有螞蟻爬一樣,

一個看起來純真可愛的十歲女童,偶爾笑的像個風韻猶存的風**人一樣,誰看到都會覺得瘆人的。

又加上齊王從賢妃那里知道這苗鳳鳳的一些特殊需求后,更覺得不舒服了。

于是借口這里危險,讓她趕緊去找母妃復命去了。

護國公府里。

“爹,我們真的不動手嗎?我們和表哥,姨媽畢竟是一體,姨媽已經從宮里連捎五封信了。”

蔣暖清的大哥,護國公世子蔣庭清聽著府外的動靜,來回踱步走。

護國公喝了一口茶,他其實也是沒有表面上的平靜。

“不是我不救你姨媽,貪圖富貴想讓你妹妹做那個皇后之位。

你在兵部當差,你應該知道現在如今京里能動用的三衛八營有八成都控制在睿親王手里了。

何況,我收到線報,西北軍中有調動的跡象。

你表哥勝出的機會太小,會把我們也搭進去的。

前兩日,睿親王身邊的那個成歸鶴來了,言語中暗示了睿親王會承認咱們家。

你妹妹是陛下親自下的賜婚圣旨,

睿親王就是再狂大,也不可能違背,他的后院到現在都沒有姬妾。

你妹妹以后就是正妃,將來就是皇后。

再產下皇長子,我們護國公府的勢力一定會超過當年的五大國公府”。

父子兩人正都在皺著眉頭說話,陰太夫人由著蔣暖清攙扶著進來,

護國公父子都連忙站起。

陰氏坐下,緩緩的道:“你是打算看著你妹子去死了?”

她說的正是賢妃。

今夜,燕京城里的普通老百姓,個個都躲在被窩里,連撒尿都不敢起來。

大小官吏,在自家中和相熟相好的同僚,越說越是覺得絕望。

誰都看的出來,今夜,是真正的天要倒過來了。

“母親,我也有我的難處”。

護國公嘴唇吸合,半響才羞愧道。

“好”。

“清兒,你看到了,這就是外戚,你以后入了宮,如果你幫不到家族,你的兒子成為不了儲君。

不要想著什么骨肉親情,那是說舍棄就舍棄的。

大難臨頭各自飛,個自需尋各自門。”

陰氏看向這幾天一直神魂不守的蔣暖清。

“母親”。

護國公不知道陰氏是借機敲打孫女,臉上羞愧的很。

這些年來,利用著賢妃娘娘的盛寵,護國公府也成長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勢力,

“祖母,清兒明白了”。

蔣暖清感覺到腦海里那個在書傲樓里和她比試的清傲如竹,謙謙有禮的公子,在她腦海中漸漸走遠。

這都是命運。

“那個叫陰鳴的年輕人,查到來歷沒有?”

蔣暖清是陰氏養大的,孫女兒的心思,她立刻就察覺了。

這才知道那日在書傲樓里比試的事情。

她本來不想再孫女兒面前提起那個年輕人。

可是,孫女兒總是要面對的。

如果真是當年陰家嫡枝的后生,也算是孫女兒的表兄,

日后說不定也是一份助力。

“祖母,你就別想著認族孫兒了,我聽到是,這個陰鳴去了西寧侯府后,

之前所有和齊王表哥聯系著的西山大營的將領都閉門謝客了。

人家自稱是睿親王的徒弟呢。

這么好的背景還能不靠著?”

蔣庭清在一旁酸道。

他和齊王是從小的好兄弟,自然希望齊王能勝出。

“你這孩子還不如你妹妹明白,

那是之前,你妹妹以后就是睿親王正妃,都是一邊的人,怎么就不能認認呢?”

蔣庭清就沒了聲音。

“我四處看看”。

進了東暖殿,孟言茉蓮步輕移,打量著這里。

“是”。殿中的宮女們屈膝,聲音細細柔柔的。

殿里熱氣騰騰的,和外面冰寒的風霜天截然不同。

這一處暖殿頭頂是攢尖式銅胎鎏金寶頂,大殿里布著穿花梅紋碧水青蛟綃紗帳幔,

有鈞窯產的青花纏枝蓮紋大花槲座在門角旁,里面插著御花園今夜剛開的白梅。

龍泉青瓷的三足香鼎里正在淡白無煙的冒著香。

孟言茉輕皺了下瓊鼻,是龍涎香。

和明耀身上的味道很像。

孟言茉信步往前走著,帷幔隔開的房間似乎一層又一層。

不同的地方的帷幔和寶頂都是一個款式的,

除了花色和花紋。

孟言茉覺得自己轉了幾十個彎了,還沒有把這大殿走到一個方向的盡頭。

她繼續往前走,因為她忘記如何回去了。

她過目不忘,唯有不記路。

雖然在門角都立著宮女。

可是像人家問路,也太丟人了吧。

以后還在這混呢。

又轉到一處暖殿,比之剛才路過的那些紗櫥精巧,這里看著恢弘大氣,

單檐四角攢金寶頂,雙昂五彩斗拱,梁枋上飾有云龍海水的碧璽彩畫,明間三交六椀菱花窗下是坐地暖炕。

孟言茉一看那暖炕上明黃緞的厚褥和靠手,就知道這里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再看頭頂的盤龍藻井下的明黃御案,和寶座后被龍鳳裙板隔開的巨大如山罩著寶藍架裙的書架,

就知道這里有可能就是南書房了。

只是她不明白,她在后殿,怎么會來到泰乾宮的側殿里來?

西次間設有大龍柜,臨窗坐炕,紫檀長條書案和寶座,

北墻還有一張巨大的明黃色繡九龍騰云床幔罩在紫檀木雕刻雙龍戲水的八步龍床上。

她朝西次間看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正想退出去,就看到明間御案上擺著一個小巧的白玉玉獅鎮紙。

她不由自主的靠近,拿起那塊鎮紙。

心里說不清什么滋味。

前世的時候,她在文淵閣里繞著巨大的書架迷了路,就是被這塊鎮紙吸引了目光。

想不到如今又見到了。

明耀還真是喜歡這塊鎮紙,走哪帶哪。

玉獅歪頭,銜了顆繡球,有些憨態可掬的樣子。

雕刻的活靈活現,技藝精湛。

并不是威風凜凜的那種。

明耀喜歡這種嗎?

摸了兩下玉獅,孟言茉提醒自己真的要退出這里了。

南書房說是書房,其實是軍機重地,這里宮人們都不敢踏足。

除非是皇帝有吩咐的時候。

隔著兩扇紅漆高高門檻的大門的那一面就是泰乾宮的正殿。

孟言茉聽著隔壁鬧哄哄的聲音一靜,鴉雀無聲。

宮門被推開的聲音。

知道是明耀進殿了。

她靜靜的來到門邊。

隔著細細的門縫往外看,

她只是有些好奇在重臣面前他是什么樣的。

雖然以后多的是機會可以見識到。

她還是忍不住想去看看。

重臣們自動讓開了路。

她看到明耀的俊顏就像外面的天一樣冰冷,大踏步的進了正殿,在龍座的階梯下站定。

他的聲音清冷無波動。

平鋪直敘的說著一件事。

即使是在這遠了十幾丈的距離她仍能聽得清那幾個字里刀槍擊砰的肅殺感。

“父皇駕崩”。

眾人楞了一瞬間,接著是個個匍匐在地,哭聲震天。

“陛下啊!”

天武門上,

天鳴鼓也在這時“咚。咚。咚”敲擊不止。

蒼涼哀傷,在這白素素的風雪中更添哀戚。

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宮中的大臣們,個個披麻戴孝,哭聲不止。

燕京城里的大戶門檐下,仆人在雪夜中掛起了白燈籠。

齊王的人也因為那天鳴鼓忽然擊響,也有了一瞬間的阻滯。

接著是在齊王的命令下,更不要命的往前沖。

雪,糊住了視線。

血,彌漫了視野。

(/87/87017/)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

棋子每天更新數千本熱門小說,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本頁面所有《》章節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本站作品由網友搜集整理于網絡,作品及評論屬作者與注冊會員個人行為,與在本站立場無關。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或評論含法律抵觸或侵犯他人權力的行為,請向我們舉報


上一章  |  謀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