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蘭第一百五十四章 年輕真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嫡蘭>> 嫡蘭 >>嫡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年輕真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年輕真好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8日  作者:素色的灰  分類: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素色的灰 | 嫡蘭 
古言


熱門、、、、、、、、、、、

或許,在蕭遠去往西北的路上,設計一出他遭山匪劫殺的戲碼,也是不錯,然后,禍水東引,讓隆慶皇帝以為是拓拔野家干的,一怒之下起兵,把拓拔野給推平了……也能算是給他家娘子,報了仇了!

當然,蕭一奇也就是這么想想而已,真讓他這么做,他還真就不屑。

他不敢說自己是個十足光明磊落的人,但,單是就這么做,會讓他覺得欠了隆慶皇帝人情這一點,就是他無法接受。

人和人之間,最怕的,就是算賬,再怎么親近的關系,一旦牽扯到了這個,時日長了,都難免生疏,就像現在的蕭一奇跟隆慶皇帝之間一樣,隆慶皇帝覺得對不起蕭遠的母親,便想竭盡自己所能的彌補他,寵溺他,蕭一奇覺得,他從小就被薄待了,還一直跟著姜老將軍狩獵,把自己都不舍得吃的獵物,送去給裕王府享用,比起蕭遠那個好吃懶做,比誰日子都過得好的,更該得到隆慶皇帝善待……再加上他母妃懦弱造成的,她和蕭順在皇宮里生活,遭遇的種種為難……

自幼生活在軍營里的蕭一奇,本就跟隆慶皇帝少了旁的孩子般得親近,雖然后來,他被送回裕王府,是有跟隆慶皇帝一個屋檐下的生活了些時日,但完全不習慣有他這么一個兒子的隆慶皇帝對他的照料,也是全憑一時心喜,更多時候,還是要對蕭遠更多親近,對他,頗多苛責。

世間之事,皆有因果,這林林總總的“賬”。自然就養成了蕭一奇今日這般,凡事皆靠自己,跟誰都保持距離,與誰,都極少交心。

當然,這個“誰”里,不包含王諾蘭。那個對他一無所知。卻依舊無求施救,真心相待的女子。

當然,蕭一奇心中的這種不甘和怨恨。隆慶皇帝也是不知曉的。

在隆慶皇帝的所有印象里,蕭一奇,他的這個兒子,都是個恭順有禮。文成武就,哪哪兒都沒得挑剔的孝子。哪怕是他睡覺時夢到,都會忍不住笑醒的那種,跟蕭遠,完全沒法比擬的成年人。所以,也就本能的,對他少了許多父親之于兒子的親切和親近。

“那敢情好!”

聽蕭一奇說。那個能配制出這絕妙藥米分的人,不久之后就會到皇城來。孫軍醫頓時便興奮的瞪大了眼珠子,“介時,三爺可千萬別忘了使人去告訴老夫啊!”

“她會在皇城常住,若無意外,以后,都不會離開皇城了。”

蕭一奇自然不可能在這時候,就告訴孫軍醫知道,配制這藥米分出來的人是王諾蘭,他很快就要迎娶進門的王妃,一來是為了她和瑞兒的安全和名聲,二來,也是出于本性的,不想與旁人走得太過親近,“孫軍醫只管放心便是。”

孫軍醫幫小五包扎好了傷口之后,跟蕭一奇討了一顆解毒藥丸和一點止血藥米分,又心不甘情不愿,一步三回頭的盯著蕭一奇的那只,用來裝王諾蘭給他的各類藥丸藥油藥米分藥膏的匣子看了又看,開口跟他提了三回,自己是個喜歡研究藥方的人,都沒見他跟往常時候般得,大方的開口讓他看好什么拿什么,才不得不“認命”的選擇了先行離開,待研究明白了手上已經得了的這兩樣,改日,再來繼續跟他磨。

蕭一奇不是個在財物上小氣的人,但,這匣子里的藥,都是王諾蘭親手給他配制的,意義非凡不說……現在,他的處境又是正逢舉步維艱,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有暗箭放來的緊要關頭,這些藥,極有可能,就會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再大方的人,也不會把自己的命隨手送給旁人,所以,面對孫軍醫的“求告”,蕭一奇只能“小氣”的選擇了聽而不聞。

有了小十六,小四和小五的前車之鑒,蕭一奇再使人出門去做事,就心里有數了,李銘想攔截他跟旁人的聯系,盡可能的削弱和毀滅他手里已經掌握了的力量,那……他就讓他好好兒嘗嘗,這由他自己釀出來的苦果!

“王伯,準備三輛馬車,每輛車里,擠上七八個人,帶好家伙,從三個城門分別出城去,要能拿的了人頭的好手。

蕭一奇知道,自己府里捉了德平伯李銘的兩波手下,殺了一波,還拿了能證明那些人身份的玉牌,一準兒是要讓他變成熱鍋上的螞蟻,滿心驚懼的不知該怎么辦才好了的,他現在動手坑他,正是好時候,“有人劫道兒,你們就動手把那些‘劫道’的人砍了,然后,用板車運進城里來,交給城里的府衙,告訴府衙,你們奉我的命令,外出辦事,遇上了山匪,就順手把山匪給宰了,讓府衙依著今年夏天時候張貼出來的,清剿山匪的懸賞,給你們兌現銀子,他們不現場給錢,你們就只管大聲嚷嚷,嚷嚷的百姓們都來看熱鬧,才是最好。”

蕭一奇知道,這會兒,不管他干什么,讓什么人去什么地方,李銘都得提心吊膽著遣人跟隨窺視,甚至,殺人奪物……這樣一來,他遣出去的人,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把李銘的人當成劫道兒的山匪砍了,介時,李銘這兒子掌管兵部的人,非但說不出什么來,還得窩著心,給他派出去的人發放清剿山匪的犒賞,給那些被殺了的“山匪”們家里,發放撫恤。

夏天時候,李銘的兒子為了向大庫申請開銷,而張貼剿匪的告示出來,告示上說,殺一個山匪,可以憑那山匪的尸首和武器,到府衙領取一百兩銀子的犒賞,隆慶皇帝覺得這事兒有利百姓和樂,便應承了他,還預先撥付了三萬兩銀子給他,到如今半年過去,也沒聽說有抓到什么山匪。

蕭一奇可以肯定,隆慶皇帝撥付的那三萬兩銀子,一準兒該被李銘那貪吃好喝的兒子給揮霍干凈了,他藉由此事,讓李銘的兒子吐出來的“犒賞”,十成十,是得從李府的大庫里,由李銘來往外掏的!

李銘雖然有隆慶皇帝賜的爵位,卻沒有封地,家里的幾間鋪子,也被他用這幾年的工夫兒,給擠得半死不活了,別說是三萬兩銀子,就是一萬兩,都得讓他們全家人,勒緊了腰帶,難受上兩三個月!

而在現在這樣一個,他們想要民心所向的時候……這錢,更是絕不能,不拿出來兌現……

打蛇打七寸,對現在的德平伯府而言,錢,就是他們的七寸!

“得嘞!這事兒,三爺你就瞧好兒罷!”

在府里當下人的,都是西北大營里身經百戰的兵將,因為上了些年紀或者家里的原因,而不能再留在軍營里面戍守,回到皇城后,除了打仗,就再沒了什么一技之長的他們無處謀生,便都投在了蕭一奇府里,做些力所能及的雜事,蕭一奇不差銀子,又跟他們有些交情,也樂得收留他們。

卻不料,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會兒,他們,還真就派上了大用場!

這些老兵老將,別的本事,許要比旁人欠缺不少,但論起殺人……那可就只有一個詞兒,能夠用來輕容!

輕車熟路。

對,就是輕車熟路!

一群許久沒活動過“手腳”的老兵們,爭先恐后,興致勃勃的鉆進了老管家使人準備的馬車,只留了一個人在外邊當車夫,就放下簾子,直往蕭一奇說的城外而去。

可算是能松散下筋骨了,對常年待在西北,養成了自由性子的他們來說,待在皇城這連個戰場都沒有地方,可真是要把他們都憋瘋了!

“唉!年輕真好!”(未完待續)

ps:么么噠!


上一章  |  嫡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