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蘭第一百五十章 父皇圣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嫡蘭>> 嫡蘭 >>嫡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章 父皇圣明

第一百五十章 父皇圣明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8日  作者:素色的灰  分類: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素色的灰 | 嫡蘭 
150小說旗


蕭一奇的話,恰如其分的給隆慶皇帝提了個醒兒,他稍稍沉默了一下,抬頭,眉頭緊擰的看向了已經聽命走來了他面前的蕭一奇,許久,才緩緩的吐了一口氣出來,跟他說起了話來,“一奇,你這么大清早兒的趕來皇宮見朕,是不是在外邊,聽到了什么風聲?”

“昨夜,兒臣閑來收整書房,突然翻出了一張大明堪輿圖,過目一看,頓覺心驚不已,本想連夜進宮面見父皇,又恐耽誤了父皇歇息。”

蕭一奇先是輕輕的搖了搖頭,然后,又慢慢的點了點頭,伸手,從自己的衣袖里,摸出了一張羊皮紙,呈給了隆慶皇帝面前,“兒臣發現,東北大營和江南大營,與皇城正呈掎角之勢,而這兩處大營,又都是蕭遠背后勢力……今日,大臣們又跟父皇……那種態度,會不會是……”

“沒什么不可能,那沒良心的玩意兒,什么不要臉的事兒做不出來!”

隆慶皇帝一把接過蕭一奇手里的羊皮卷軸,隨手就丟在了一旁。

大明堪輿圖,他從還沒登基就開始看,哪個地方有什么,早就爛熟于心,想當年,他讓他原配王妃的父兄去東北大營做官,讓姜老將軍去江南大營為將,就是為了讓南北彼此牽制,都能援護皇城,卻不料……現如今,姜老將軍受人迫害,江南大營和東北大營都歸了蕭遠一派,讓他這一國之君,一下子就處境尷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西北大營,距離皇城最遠的一個大營,如今受姜老將軍的“義子”,姜星宇管轄的一處力量。雖然還是忠心于他的……卻是鞭長莫及,還要隔著一個寧夏!

“一奇,你可有什么妙計,是能解咱們如今困境的?”

隆慶皇帝知道,蕭一奇是有主意的人,這一點,從幾年之前。他用幾句簡單言語。就為他解了圍,得以將皇妃,也就是孝恪太后接回皇宮里來奉養。就能看出,“事急從權,你也別學那些人似的,跟我虛與委蛇。有話直說!”

隆慶皇帝只有在真心與人交談的時候,才會用“我”來自稱。

這一點。蕭一奇一早兒就知道。

所以這會兒,聽隆慶皇帝這么跟自己說話了,他便知道,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把自己從王諾蘭那里得了啟發,想到的主意說出來給他知道了。

“法子。兒臣倒是想了一個,只是……頗有些狠毒不仁了。怕父皇聽了不喜……”

丑話,一定要說在前面,這樣一來,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蕭一奇面露難色咬了咬唇瓣,沉默的低下頭去,等起了隆慶皇帝不做追究的“許諾”,“兒臣……”

“人如刀俎,我為魚肉,有能解圍的法子就好,還尋思什么狠不狠毒,仁不仁慈!”

聽蕭一奇的確是有辦法的,隆慶皇帝不禁臉上一喜,忙不迭的扯起了他的衣袖,就跟他問詢了起來,“快!快把你的好法子,說來給父皇聽聽!”

伏筆埋好,時機也是合適,再掐著話不說,就是有意賣弄了。

蕭一奇又抿了下唇角,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才面露難色的跟隆慶皇帝說出了自己想出來的“計策”,“兒臣以為,父皇之前已經下詔,說蕭一奇并非皇子,只是小廝假扮,而對一個小廝的身份而言,伙同他人,殺人劫掠百姓供奉給皇祖母的壽辰賀禮,就已是罪大惡極,應當游街示眾了……”

說到這里,蕭一奇稍稍停頓了一下,抬頭,看向隆慶皇帝,見他的臉上并未露出不悅的神色,才又繼續往下說道,“圣人言,君為舟,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若將蕭遠一路游街示眾出京,直至西北沙城……不管那個大營里的兵將,未入伍之前,都是布衣百姓,即便現在,身在行伍之中,家中也都是有父母妻兒的,父皇讓蕭遠先徹底的失了民心,那兩個與蕭遠親近的大營,自然也就失了軍心,縱那些在軍中為將的人把話說得天花亂墜了,也不可能讓那些兵將們聽命了……介時,皇城之危得解,父皇再慢慢的把蕭遠的黨羽剪除羽翼,不就是……”

“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先皇今朝,放眼天下看這史書載錄,大抵,也就只有我這么一個皇帝,是丟人現眼的要在當位之時,做兩次掃除障礙奸佞,穩固皇位的了才是!”

蕭一奇的話,讓隆慶皇帝先是臉上一喜,但很快,就又沮喪了起來,“我總想著,要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英明帝王,卻不料……世事竟這般的,難如人意,這般的……罷了,罷了,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亂想沒有用,我這眼見著,就要‘知天命’的人了,還掙扎的什么,不服的什么呢!”

“兒臣以為,父皇即將進行的這場清洗,并不能算是掃除障礙奸佞。”

隆慶皇帝是個死要面子的人這點,蕭一奇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在應對起來,也就有的放矢,不至于說錯了話,引得兩人都尷尬難堪,“大明律有言,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今父皇打算處置的這些人,雖只是些朝中官員,但,只要罪證確鑿,百姓們聽了,也是一樣會贊嘆父皇英明的……不是兒臣瞎說,就放眼咱朝中的這些個大臣們,哪個家里,還沒點兒陳芝麻,爛谷子的腌臜事情?”

“就算當真自己一身清廉的,家中親戚,也能沒有?就算他們自己能一身清廉,家中親戚也是干干凈凈,家里的婆娘,家里婆娘的親戚,家里的下人,家里下人的親戚,也都能保證如此嗎?”

說到這里,蕭一奇不禁勾唇苦笑一下,然后,才又接著往下說道,“兒臣倒是一身干凈的呢,還不是有個圖謀不軌,不忠不孝的異母弟弟,總想要把兒臣置于死地的?”

“蕭遠的品行,讓朕也很是失望。”

蕭遠已經自己承認,曾遣人謀害蕭一奇,卻未能得逞的事兒,所以,隆慶皇帝這會兒有聽蕭一奇嗟嘆起這事來,也是很有愧疚和尷尬。

畢竟,那事兒是他這當父親的有失公允,蕭遠妄圖謀害“庶弟”,于大明律法,該是發配充軍的大罪……因著他的私心偏袒,只罰了蕭一奇面壁三月,罰俸一年這樣,幾乎構不成半點兒不適的小……

而現如今,他疼惜偏袒的兒子,想要奪他皇位,置他于死地,遭他薄待,不得他庇護的兒子,卻堅定至極與他站在一起,幫他出謀劃策,為他排憂解難!

一反一正,何其不同。

一正一反,何其不同!

“我原本以為,蕭遠還小,不懂事,待他長大些,一切都會好起來……”

隆慶皇帝知道,時至今日,他若還為蕭遠說話,未免太過傷害蕭一奇這忠心于他的兒子,一句話說出,沉默良久之后,才干脆鐵了心的閉起眼來,給蕭遠,定下了最后的結局,“我真是千猜不到,萬想不著,他母妃,那么大度寬容,溫柔嫻雅的一個女子,怎么就會生養出他這么個大逆不道,死有余辜的孽障!我……朕雖恨他切齒,卻終究……虎毒不食子……就將他放逐西北沙城,了度余生,一奇,你覺如何?”

隆慶皇帝用“朕”自稱,無疑等于說是,這事兒,就這么定了,再無轉圜余地。

雖然,在句尾,他用了一個跟蕭一奇征詢意見的口氣……

蕭一奇知道,隆慶皇帝說是跟他“問詢”,其實,也就只是客氣一下而已,就算他不答應,這事兒也還是會這么個辦法,與他答應下來會有不同的,只是隆慶皇帝對他的看法,是不是要有偏頗罷了。

“父皇圣明。”(未完待續)

ps:天氣太熱了,注意防暑啊!


上一章  |  嫡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