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三百二十八章走馬上任(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走馬上任(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走馬上任(二)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8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歷史軍事

第三百二十八章走馬上任二

這就是自己的部下么?看著眼前這些人,楊承祖恍惚間,開始懷念起滑縣的那些故舊。按照編制,王府儀衛司理論上擁有額軍一千五百人,作為保衛一個偌大王府的軍事組織來說,這點兵力已經是下限。

他不認為自己今天能見到這一千多人,人太多,擺不開。他想的還是會見一下各層的軍事主官,只要把這些人掌握住,這個儀衛司也就掌握住了。眼前的漢子約莫有百十號,可是他們就是這一千五百人的首領?

看他們身上的衣服長短不齊,有的人干脆連軍服都沒有,只穿著短打,還有人赤著上身,什么都沒穿。如果說他們是做官的,那未免也太丟人了吧?

等把人都叫起來之后,讓他們按著各自的所屬歸列,發現就算讓他們站好隊列,也是一件麻煩事。高升忙過來賠笑道:“儀正老爺,大家久疏訓練,平日里不過是值班巡哨,也沒什么隊列。倉促之間,有些不整齊,也是有的,莫怪莫怪。”

“好說了。”楊承祖并沒發作,只是等大家列好隊列后,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來歷身份,又將腰牌拿出來,在眾人眼前晃了晃,算是證明自己說的是真的。那些告身文書,即使拿到這些粗坯眼前,他也不認為他們能看懂,索性還是省了吧。

一名高大的軍漢道:“不必如此麻煩了,這儀衛正有什么好冒充的?再說就算冒充,也過不了袁長史那一關,大家說是也不是?您既然是我們的長官,我們就要聽你的號令,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只是自古來,皇帝不差餓兵,能不能讓儀正老爺,先把拖欠的軍餉發了,也好讓我們家里的妻兒老小,不至于餓死才是。”

這名軍漢帶頭一喊,后面就有人跟著鼓噪起來,場面有些混亂。這鬧餉,也是大明朝的特色。邊軍也好,營兵也罷,由于軍餉經常拖欠,所以一旦遇到戰事,需要用兵之時,就得發齊欠餉,補足虧空。

可問題是,這不是邊關塞外,而是堂堂王府,這里的衛隊,也有欠餉的?自從永樂靖難之后,又有漢王之亂,朝廷對于藩王還是采取防范態度。儀衛司雖然是王府的軍事武裝,但是其糧餉,是由地方衙門撥發,并不由王府發放。所以這些儀衛就算餓死,也不能找長史去鬧,只能跟他這新來的儀衛正來鬧事。

在興王過身以前,這儀衛糧餉的事,就始終有些磕碰,不是少發,就是欠發。等到興王一死,糧餉就徹底停了,現在這些儀衛已經數月未見到錢糧。蔣妃倒是心善,偶爾會讓袁宗皋撥些錢糧下來,可是自從寧王造反以后,又怕擔一個收買人心,謀圖不軌的罪名。這部分救濟,也就都停了,最多是換個名義,發一點有數的錢款,總數有限的很,當不得大用。

一聽這些,楊承祖也算明白為什么孫交說王府不是什么好地方,向來以此老的底蘊和人脈,這些事根本瞞不過他。不過與他無關,他懶得參與而已。

相信自己只要找他出手,想解決這糧餉的事倒也不難,可問題是,如果這事找了他的路子,那自己跟孫家的關系就有點掰扯不清。對自己未來來說,并沒有什么好處。總不能為了這幫丘八家里不餓死人,自己就要娶孫雪娘吧。

他點頭道:“各位兒郎,你們說的事,本官已經清楚了。這樣吧,你們放心,五日之內,我一定為你們把積欠糧餉的事解決清楚。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官我便不做了,自己離開安陸。你們可以打聽打聽,我是帶了許多箱籠來的,手里有銀子,只要讓我弄明白數字,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把虧空補上。不過眼下老王爺駕薨,王府上下都在服喪,你們這么大呼小叫的,也對老千歲太不恭敬了。實在是太失體統,今后若要再犯,我就要動軍法了。再者,身為王府儀衛,代表的是王府的臉面,不管是否當值,身上著裝都要整齊,穿成這樣,成什么樣子了?”

他一說肯發錢,大家的不滿就都不見了。只要有軍餉在,那么不管要求多嚴格,總是可以做到的。何況儀衛的要求,本就高于普通衛所,因此這些人倒也沒覺得有什么奇怪。一聲令下,時間不長,這些人就換好了衣甲,外面也都罩了麻衣衰服。

看來這支部隊底子不錯,只是由于長期欠餉,士氣上有所懈怠。與其說是站不好隊列,不如說是懶得站隊列,只要糧豐餉足,恢復戰斗力并不困難。楊承祖點點頭,又取了花名冊出來,準備點卯。

高升上前小聲道:“儀正,這點卯的事,我看還是先壓一壓吧。不方便啊,今天人不齊,好多人不在。”

“不在?儀衛司的人,沒事都不在府里等著應值么?”

“按規矩是這樣,可是眼下,各處都不講規矩。只咱們儀衛所一處講規矩,他也講不起來不是?這欠餉太多,大家有點熬不住,不少人都出去找門路去了。兩位儀衛副老爺,都跑到外面打點前程,想著早點調走呢。至于下面當兵的,就更不用說了,紛紛出去給人打短工,給自己家里掙點嚼谷。留在這邊的,要么是實在走不開,要么是拉不下臉來,總之能走的都走了。這府里的人,也就剩的不多,要是點名,不好看。”

看來軍紀敗壞,已經到了各個角落,不止是軍衛,就連儀衛所,也不能幸免。他倒是能體諒,下面做小軍的,每月的錢糧也不過剛夠糊口,沒什么積蓄。一連幾個月不發糧餉,任誰也熬不住,只能自己去奔個活命。

即使以儀衛正的立場,也很難去指責這些人的行為。楊承祖只好嘆口氣,抽出了腰間的佩刀,對眾人道:

“你們看看這口刀!這刀,是天家在河南時,親手賜給我的。因為我爹,在宣府救過圣駕,為國盡忠,我在河南,為朝廷立了許多功勞,才把我派到這里做儀衛正。在河南,周王府任我往來,在陜西,秦王府我隨意出入。與那些儀衛正不同,我是有跟腳,有靠山的。你們的糧餉,別人呢解決不了,我也能解決的了。跟我走的人,就有肉吃,只要你們安心當值,絕對不會吃了虧。等到糧餉請下來之后,今天所有在值的,可以額外領一個月的犒賞。錢不夠,我來出。”

“那些當兵的,日子過的苦,不賺錢家里就要挨餓,所以出去找路子,我能理解。可是兩個儀衛副,不想把兵帶好,只想著離開這里。這就是臨陣脫逃,所以我現在宣布,這兩個人的差事,做到頭了。”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