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十八章納頭便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納頭便拜

第十八章納頭便拜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6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


小說名:

作者:黃梁生

在眼下這個時候,平虜伯江彬正是紅的發紫,與天子甚至可以同榻而眠,論榮寵不做第二人想。只是他的發達,并沒有對錦衣衛有多少幫助,他的關注重點始終在邊軍,在威武營上,東廠也好,錦衣衛也罷,他都沒怎么放在心里,或者說不夠重視。

如果他對錦衣重視的足夠,滑縣的錦衣衛也不會處在這么個尷尬境地,連點錢都弄不上來。江彬是軍漢出身,對于錦衣的重要性始終沒有足夠的了解,他只知道抓牢那些邊兵,保證他們的供應,于天子把廠衛交給他的重要性始終沒搞明白,也就空負了一手好牌。

比如錦衣衛,完全可以用來在官場中,給他的政敵制造麻煩。可是江彬對錦衣興致缺缺,根本就不怎么重視,在他眼里,這就是一個提款部門,只要為他上解款項就好,其他的事,從不在意,也沒給過錦衣什么支持。

楊承祖想的明白,要想辦好這差使,必須用好平虜伯這張老虎皮,只有用他出來,才能震住各路妖魔鬼怪,使他們不敢擋自己的路。漕幫在本地的力量強于錦衣衛在本地的力量不假,可是從全國的角度對比,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漕幫乃至武林盟主,在江彬眼里又算個球?

宋連升是老錦衣,如何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可是他連連搖手“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哪怕交不下差使,叔父替你去頂缸挨軍棍,也不敢冒用伯爺的名號。這要是傳到伯爺耳朵里,可是要殺頭的。”

楊承祖笑道:“叔父,您說的這是什么話?我怎么是冒用呢?伯爺讓咱籌措軍餉,難道是宋指揮假傳軍令?既然軍令是真的,那這命令,就是伯爺的意思,我們為這軍令做的一切,也就都是伯爺的意思。只要我們能完成解款任務,就不算是冒用伯爺名號行事。咱們這些老少爺們苦的很了,若是不想條財源,將來還是得去要飯。堂堂錦衣衛,最后混成個苦力,難道伯爺面子上就有光彩了?”

他對于這事的把握,在于他所知道的江彬,是一個沒有什么底蘊的人。這人起于軍伍,終其一生,不離軍漢本色,得意時不知收斂鋒芒預留退路,失意時,更是連怎么自救都不懂。他的歷史知識一般,細節上的事不懂,只記得在正德死后,江彬沒多久就被凌遲了。可見是得意一時爽,轉眼亂葬崗的爆發戶。

這樣的人,最講究一個臉面,在位上時,靠著皇帝容寵,飛揚跋扈不可一世。下面的人借用他的名號為非作歹,于他而言,是為他掙面子呢,他倒是不會生氣。

當然,要是把事辦砸了,折了他的面子,下場也不會太好。所以這事的關鍵,是要把事情做成做漂亮,不能讓江彬覺得自己的臉面被削了。

再說,漕幫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真去找江彬求證,那等于是自己送貨上門。他打定這個主意,又道:“各位叔伯家里都有子嗣,那些兄弟們于我一樣,將來也是要襲職入衛的。早點見見世面,對他們是有好處的。所以我的想法是,這次各位叔伯不露面,由我們這些后生晚輩,前去漕幫討錢糧。若是事辦成了,也是各位叔伯的面子,若是事辦不成,你們也好出來說話,咱們還留了一線見面的機緣,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他這主意,是把所有人都和自己綁在了一起,大家要發一起發,要死一起死。那些家里的年輕人,多是些血氣方剛,好勇斗狠之輩,拉著他們同去,如果真動起手來,保證會出大事。到時候,你們這些做家長的,難道就坐視不管么?

而且他不管怎么說,也是這里的最高長官,如果這些人鐵心不讓子侄參與,將來襲職的時候,他就可以從中作梗,想要襲職,不知道要費多少力氣。大明的錦衣衛人浮于事,襲不了職的有的是,真翻了臉,誰也沒好處。

宋連升等人旁敲側擊了幾句,甚至想要親自上陣,但是楊承祖咬死了,就是要用子弟兵,不能讓這些叔伯露頭,他們也就沒了辦法。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過去他們靠著叔伯輩分,是可以壓一壓,可現在既然確立了楊承祖對本地的領導,那他就是自己這些人的頭。他真要堅持的話,自己這些人,就只有服從的份。

再說大家也是怕萬一他反了性,撂挑子不干,這解款的事,還是要著落在他們自己身上。無奈之下,只好各自回家囑咐自己家的孩子“這次是楊家小子的主意,你們自己機靈點,千萬別犯混。對面是漕幫,不是好對付的,你們只要站腳助威,搖旗吶喊,真要是打架,趕緊跑。”

可是這些人家的子弟,與楊承祖年紀相當,也都是十六、七的歲數,根本不知道怕是何物。平日里又仰仗父輩威風,于街巷撕打中,都是一等一的好漢,都是好惹事的魔星。尤其他們聽說了楊承祖昨天單刀殺賊的故事,又聽說他和縣令吃酒,還有人傳說他因此被如仙姑娘留了宿。

他們正是羨慕英雄的時候,楊承祖這番作為,于他們而言,就是眼前的活好漢,有不少人打心里佩服他。

再說自己與他一般年紀,難道就比他矮了一頭?這事要是自己趕上,未嘗就不能立同樣的功勞,佳人一樣能垂青自己。一聽家里說這事,都覺得自己露臉的機會到了,若是這次把漕幫震住,今后在滑縣城里,誰見了自己,不得挑一挑大指,稱一聲好漢?

因此等到楊承祖見了他們時,發現以王忠的孫子王鐵頭,宋連升的兒子宋國良為首,足有二十幾個后生,全都是一身短衣衫小打扮,腰里不是別著斧子,就是帶著老爹的繡春刀。

王鐵頭比楊承祖高出一個半頭,人黑的像個炭頭,手里提了兩柄板斧,活脫是個李逵般的莽漢。見了楊承祖,二話不說,丟了斧子納頭便拜“楊哥,從今天開始,我王鐵頭就跟著你干了。那些漕幫的孫子要是不給錢,我就劈了他們!”

其他人雖然沒有像王鐵頭那般舉動,可是眼睛里的火熱,連瞎子都看的出來。這干人平日里都是好斗的,最敬佩的是這等好漢,只把楊承祖當成了話本里的人物,這不是秦叔保也得是武二郎,跟著他干,才對得起自己這少年英雄,滑縣小一代中爺字號的身份。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