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一千零三十章我為刀俎(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三十章我為刀俎(上)

第一千零三十章我為刀俎(上)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7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皇宮內,楊承祖向天子匯報著戰績,二百三十余名官員,一天之內廷杖三十余人,杖斃者十二,其余皆下詔獄,各個衙門之內,坐堂官及理事官,幾乎被一掃而空。

嘉靖聽到那些繼嗣派被打殺的如此之慘,心內大覺歡暢,拍著書案“爽利,這事著實爽利,朕把差事給大哥做,就是知道大哥做事最對朕的心思。如果換個人,肯定要勸朕三思,要勸朕謹慎,只有大哥,一頓棍子下去,先殺他幾個,讓這幫人知道厲害。朕要說一句,這事不能這么算了,才打死十二個,太少了,怎么能夠鎮的住他們?”

“陛下放心,這只是個開始而已,我們一天打死幾個,這種恐懼會逐漸擴大。剩下的人會想,明天打死的是誰,什么時候會輪到自己頭上。一開始,那些大官是不怕的,但是到后來呢?他們也沒把握,不知道下一個輪到誰頭上,那些中層的人物,靠山不夠硬的,會最先感到害怕。他們中一部分會咬緊牙關,跟我們作對到底,即使放出來,多半也會辭官。另一部分,則會明白時務,主動向我們靠攏,這些人,就是我們的橇棍,橇動他們的基石。”

繼嗣派大員,到左順門外集體哭諫,其原因或為了維護自己心中的道統以及孝宗天子的利益,為了給自己換取名聲,搏一個直臣清流的名號,也有人單純就是不希望天子為所欲為。

總之,這些人因為共同的目標,形成一個集體。他們有同年,同窗之類的交情,彼此關系算是融洽,但遠沒到生死與共這個地步。只要外部的壓力夠大,就足以讓他們內部產生瓦解和動搖。

有的人被打死,有的人因為倒戈,而得到釋放,隨后又得到提拔或是留用。將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倒戈,反水,此消彼長,天子手上掌握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力量也就越來越強。像是那些中級官員,往往手上握有一定權力,他們反水之后,對于未來接管六部五寺,亦省了許多周折。

“中層的官員一倒,那些大員,自己也坐不穩當。我們不可能打死一個尚書或是閣老,但是丟了大臉之后,這些人也沒什么臉面繼續待下去,自己也該走路了。等到他們辭官告老,內閣里只剩一個楊新都,不管他有多大本領,也是個無爪螃蟹,任咱們拿捏。”

“大哥說的好,只有換了血,朕的新政才好推行。與民爭利,這句話朕喜歡,不與民爭利,朕又從哪里收利?依兄長之前上奏,國朝弊端在于賦稅,賦稅弊端,在于優免。朕擬了個優免則例,對于士人優免錢糧丁口,重新計算,大臣的優免田數字,規定出上限。超過這個限度的,必須要交稅。至于誰來核查這部分數字,就得由廠衛還有楊記的人,把事情做好。等到我們的人上任之后,會配合大哥,把事情做下去。這件事做好了,所開的財源雖不比開海,但也相當可觀,不可等閑視之。”

更改優免規則以及清丈田地的重要性,楊承祖早已經向嘉靖介紹過,通過這次南下,又總結出一份比較詳實的數據。有數字做支持,皇帝也意識到,每年朝廷在這上面,要損失大筆錢糧。

可是要動這一部分,確實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如果一棍子都放倒,那可能會引發極為激烈的反彈。是以目前他和楊承祖定的方針就是,拉一部分打一部分。

雖然名義上推出優免則例,修改了優免條款,但是實際執行中,也是區別對待。凡是站在自己這邊的,以及宗室,都網開一面。只針對繼嗣派,以及地方上的鄉宦,宗族動手。原本的歷史中,嘉靖朝批準了民間祠堂的合法化,可是由于本時空里,楊承祖對于宗族力量的深惡痛絕,嘉靖在他建議下,嚴禁銀祠祭祀,民間的祠堂即使沒拆,但依舊處于地下狀態。對于這些宗族力量,也進行強力打擊,收稅收租,就是重要手段。

嘉靖現在手上有不少繼統派大臣,人力上并不匱乏,這次敢于在左順門動手打人,也是因為自己手上的人馬夠多,哪怕大臣集體罷朝,他也有人手去頂。再者就是皇帝想要收地搞錢時,手上也有了一支嫡系力量,充當御用打手。

對于未來的重臣人選,在左順門伏擊之前,兩人就已經考慮推敲過“以湖廣總督席書,進禮部尚書,嚴嵩任吏部左侍郎暫行尚書事,尋機升轉,廣東巡撫汪鋐任兵部尚書,桂萼任戶部左侍郎暫行尚書事,曾經的河南巡撫沈冬魁任工部尚書……”

六部要職,除了刑部暫時沒有人選外,其他基本都安排了自己人。張嘉胤的年資才干,都還不足以執掌都察院,但是可以派到地方上去熬熬資歷,過幾年再調回京里。現在的都察院,則由張孚敬代掌。

既然言官們曾經對他口誅筆伐,就讓他來坐言官之首。其目的不在于讓他控制察院文官之口,只為了給這條惡犬脖子上系以繩索,盡最大力量,限制其行動。

“閣臣里,顧鼎臣是沒什么能力和楊廷和打對臺的,國丈又是好好先生,暫時就只好這樣。楊一清朕要用他收復河套,等到復套成功后,才能讓他回來做閣臣。那位王守仁,他是心學宗師,如果他來做閣臣,等于是又請來一個楊廷和,朕是自討苦吃。其他人就算宣來,怕是也支撐不住局面,就先以三名閣臣執行,用不了多久,楊廷和自己也該知趣告老了。”

嘉靖哼了一聲“教子無方,自己的兒子,像是潑皮一樣,帶著人在左順門外意圖殺人,他還有臉竊居閣臣之位么?朕已經想好了,把楊慎趕到遠瘴之地去,另下圣旨,終身不予赦免,不得回鄉。聽說他與妻子很恩愛,朕就偏偏不讓他們夫妻見面,曉諭云南地方官吏,嚴禁有人私自探望。楊廷和一日不告老,朕就一日不放他兒子回家。還有,他二兒子躲到南直隸,這事不能這么算了,幫朕查一查,把他的事情,給我查個清楚,至少要形成輿論,說明朕對他要下手。如果楊廷和夠聰明的話,就該知道,他們楊家需要有兒子留下來延續香火。”

“陛下圣明,此事交給臣來辦,保證讓楊廷和盡早交本辭官。”

“大哥做事,朕是放心的,可是楊廷和并不好對付,老狐貍,老奸巨滑,你對付他也不要操之過急。咱們慢慢收拾他,我們比他年輕,這就是優勢,早晚要讓他跪在朕的面前,求朕放他走路。”

對于這次左順門事件的首犯,處理就是充軍發配,其他的尚書、閣臣,在關押幾天后,都會得到釋放。真正倒霉的,則是那些低品小官,他們并沒有資格在廟算的層面成為籌碼,嘉靖把對他們的處置權交給了楊承祖,換句話說,這些人也就成了廠衛的財源。手機用戶請訪問m.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