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為國除奸(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為國除奸(一)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為國除奸(一)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4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1017小說旗


楊承祖和九姐過來,既是來探親,也是替天子傳遞一個善意,讓這些勛貴放心,萬歲對他們的表現很滿意。這幫人大多是色厲膽薄的人,如果有一個人被言官放倒,說不定整個團體都要散了。所以嘉靖這次,也是對他們做好安撫,又許了重利,確保這些人不至于半途而廢。

這里面最豁的出去的就是郭勛,他點頭道:“陛下能記住臣子們這一點苦心,老朽死亦無憾。我們這些人家里都有丹書鐵券,與國同休,萬歲過的好,我們的日子才好過。與萬歲共進同退,是我們的本分,如果有人敢吃里扒外,老朽第一個不放過他。”

照例是吃酒,賭錢,郭勛尋了個機會,將楊承祖叫到密室里,臉上的神色也有些焦急“賢婿,老夫托你向萬歲說的事,你可曾辦了?”

“岳父放心,山西那件事,我已經替您向萬歲分說過了,那件事本來就不能怪在您頭上。到了地方人生地不熟,被人騙了很尋常么。萬歲是講道理的人,不會在這件事上苛求過多,至于將來怎么善后,小婿自己會想辦法。說到這個,小婿倒有件事要有勞岳父,您在延綏那邊,有沒有靠的住的關系啊?”

郭勛這次出來站臺,與其說是立功,不如說是贖罪,他所想的只是通過自己的表現,把結交白蓮賊的嫌疑洗掉。楊承祖向他表示,不但那個罪過可以洗刷,將來天子可能還要就他這次出來站臺的表現論功行賞,說不定靠著禮議之爭,真有希望把侯位提拔成國公,這就屬于意外之喜。

他歡喜之下,對于楊承祖的要求,也就盡量滿足,他在延綏辦過產業,在軍隊里也有一些人情,問了問楊承祖找人的用意,寫了幾封書信,讓心腹的家人,送到延綏三邊那邊。

其他的勛臣,對于這些奏折到底有多大用,心里也沒多大把握。郭勛那份奏折,實際出自嚴嵩的手筆,這個人膽子小,不大敢出來打對臺。但是幕后替人寫奏折,借別人的手與群臣過招,這一類的事倒是沒壓力。

勛貴們的知識水平有限,不知道這些奏折交上去能有多大作用,只能不停在楊承祖耳邊囑咐,一定要保證不要被楊廷和順著名單反殺過來,其他的都無所謂。

勛貴們的反擊,倒不至于真的起到決定勝負的作用,但是這些人集體跳出來表態,確實有點反常。順帶就是讓人有了一種很不好的感覺,總覺得是那些靠著出身血統而獲得地位的勛貴重臣,又想要回歸朝廷,掌握權柄。

這種事,對于文官來說,肯定不能被接受,但是眼下,只能算是細枝末節,即便是比較敏感的大臣,也顧不上打擊這種勢頭。隨著郭勛上本時間不長,嘉靖下旨編撰的《大禮辯》,終于編寫完成,發放到大臣手中。

這份大禮辯,算是一份官宣材料,以嘉靖的立場,詳細闡述了尊奉孝宗為伯考,以興獻王為皇考的正當性和重要性。這種行為,差不多已經可以算做嘉靖表明立場,公開宣布,要繼承自己生父血統,不理會孝宗那邊的血脈。

翰林院內,眾翰林群情洶洶,眾星捧月一般,把楊慎圍起來“升庵兄,這份大禮辯您也看到了,這種東西,簡直是恥辱,我們如果把這個東西認了,就對不起咱們讀的圣賢書。”

“咱們是翰林,是儲相啊,這么要緊的事,我們怎么可以不發出聲音?別忘了,翰林四諫,那些前輩,才是我等的楷模,縱然粉身碎骨,白刃加身,也不能動搖我們的決心。”

“沒錯,咱們這就回去上本,與這些阿附小人拼到底,絕對不能讓他們為所欲為,咱們必須做點什么。”

楊慎揮手制止了眾人“列位年兄,你們覺得現在這種局勢下,上本還有意義么?連那些武將勛臣,現在都學會了上本講道理,我們是堂堂翰林,難道要淪落到,和武人對罵的地步?”

聽到他這么說,所有的大臣都沒了話,看著他,不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么。楊慎冷笑幾聲“天子要做事,也得有人去做,他所依賴的,是霍渭先、方獻夫、桂萼、張孚敬那些小人。現在還有一些地方督撫,也站出來聲援天子,這些人,都是皇帝的底氣。要想破掉這口氣,我們就得從這些爪牙身上想辦法,只要對付了爪牙,還怕老虎能傷人么?”

翰林院內學子來子全國各地,有不少都是地方望族,與地方官府牽扯極深,也說不好,這里有誰和那些督撫大員有親朋故舊之類的關系。即使是楊慎也不愿意提那些支持天子的大員姓名,避免自己內部出現分歧,最多是囫圇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先剪除天子的羽翼,以此來削弱皇帝一方的聲勢,再迫使天子屈服。

一名翰林猶豫道:“升庵兄,我聽說不久前有言官彈劾朝內勛臣之失,條陳有理有據,文字清晰,證據確鑿。可是結果不但天子不追究勛貴之罪,反而讓東廠的番子,捉了那些言官。我們倒不是怕被拿住,只是擔心,就算是上了本,也奈何不了那些親信,反倒是可能遭到暗算。最重要的是,這種付出,沒有什么意義啊。”

“仁兄,我從沒說過,要把奏折遞到君前,或是天子裁度之類的,咱們這位陛下,這招對他沒什么用。”楊慎的眼中,露出一股殺氣,這也是他在東南戰場歷練回來后,身上多出來的那種決斷與果敢。

“昔日圣人誅少正卯,我輩何不效法先賢,對奸賊來個鳴鼓而擊之?我已經探聽明白了,張孚敬、桂萼二人乘坐的船只,就在這兩天就要抵京。咱們就先除掉這兩個賊子,也可以讓萬歲見識一下,我們的信心。那些勛臣的膽子小的很,只要給他們一點顏色,所有人都會退回去。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點教訓,讓他們知道,我輩正人君子,并不是好惹的。”

幾名翰林一臉茫然“升庵兄,我沒明白您的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萬歲既然要保他們,我們就自己干。要處置人,不一定只有三法司一種方法,既然那些鷹犬可以把不相干的人下監牢,咱們也不必事事依賴法司,有些事,自己做就好了。”

他邊說邊站起身來,挽起了袖子,又從腰間摸了一對指虎出來。這東西是武人練拳格斗時用的,明朝文人并不是弱不禁風的書生,不少人也練武,對這東西不陌生。但是楊慎不是個好武之人,帶了這個東西在身上,頗有些詭異。

“我找自己家護院討的,為國除奸就靠它了。”

“執行私刑?升庵兄,這樣的行徑有違國法,似乎不大好吧?再者,我輩是讀書人,最后要靠拳腳殺人,這傳出去,有點丟人。再說,萬一那些人身邊有護衛,我們也不好接近。”

“大家放心,我們只要選一個合適的地點,保證不會遇到護衛,也保證,殺人之后,不用承擔刑責。不要忘了,左順門。”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