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九百七十四章關注(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七十四章關注(下)

第九百七十四章關注(下)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6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快捷翻頁→鍵



熱門、、、、、、、、、

于商號而言,能夠被當朝首輔用上對付這個詞,足以稱得上光彩,畢竟商人在首輔面前,也不過是彈指間即可抹去的東西。以區區一個商鋪,上升到首輔必須思考如何對待的地步,本身就說明,這個商號經營的非常成功。

楊慎也知,來拜訪的幾位大員,家里也有人經商,或是占據著大片田地,楊記的存在和發展,對于這些人的利益,都是巨大妨害。他是個才子,總歸不會受窮,對于這些財物上的事不怎么熱衷,也認為父親把精力用在這上面,很有些不知所謂。

在他看來,張氏這種虎狼,與楊承祖這樣的鷹犬,都不能算是什么好東西。張太后是弘治的皇后,在他們心里,還是有點地位的,可是她太過照拂家人,正是因為有她的存在,張氏兄弟才能為非作歹多年而無人能制。

如果這次張家和楊承祖斗個兩敗俱傷,對于朝廷來說,得算是難得的好消息。父親應該高興才對,怎么也不該,為了一個商號的問題傷腦筋。

“楊記充其量,不過是個商號,父親何必如此在意?再者,孩兒也聽人說起過這個鋪子,倒也不一定都是壞事。像是九邊軍儲,近年來,邊軍用度糜費巨大,可是邊軍兒郎,生活卻日漸艱難。朝廷花費了重金,軍卒的日子越過越窮,于九邊局勢大有妨礙。有楊記負責運輸錢糧,據說九邊米價大降,這倒是省了朝廷的很多心力,也是一件好事。”

楊廷和卻搖頭道:“話不是那么說法,楊記平抑物價是好事,可是用的手段,卻是劍走偏鋒,不是正道。說穿了,和打家劫舍的強盜,也沒有太大區別。這種手段,可以得意于一時,不能得意于一世,將來恐怕要出大亂子。為父光是想著將來要怎么堵楊記捅出來的窟窿,就已經覺得為難了。”

他身為首輔,也有著自己的情報網絡,可是比起錦衣衛來,就明顯有所不及。好不容易在錦衣衛高層里發展了一個楊承祖的鄉黨,但現在又沒了消息,于廠衛那邊的動向掌握的有限,只能根據手頭有的情報,就楊記的發展路線進行推敲。

“如果為父所料不差的話,楊記的貿易重點,對外是海貿,對內是鹽利。包括九邊的茶馬,他們也要去插一手。照這樣發展下去,早晚有一天,大明朝所有賺錢的行業,楊記都會參與進去,進而把持。如果一個商號,可以把持國家所有賺錢的行業,就算首輔,怕也要看它的臉色。”

“這……恐怕不大容易吧。畢竟他要碰的行業,都充滿了危險和變數,就算是老手,經營起來,也容易出問題。楊記所靠的,是楊承祖的官威,和永壽公主等人的運籌手段,還有就是那些福利收買人心。若是他們的手伸的太長,引起所有人的抵觸,孩兒看來,倒是站的越高,摔的越狠。”

“如果楊記的靠山單純是楊承祖,它連今天的規模也不會有,一早就被人擠掉了。即便是永壽公主,也撐不起這么大的場面,咱們在家里,可以說一些貼心的話,即便是你做這樣的生意,為父全力支持你,也最多是做到謝遵那樣的米商,這就是極限。可是他們吞掉了謝家之后,又四處擴張,從南至北,糧食、茶葉、布匹,軍資。這么大的盤子,不是一個公主,或是幾個勛貴,真的能撐起來的。如果為父所想不差的話,這個楊記背后,真正的主人是……天家。”

一石激起千層浪,燈火搖曳中,楊慎的臉色也變了變“天家?不會吧。雖然武宗在位時,曾經搞過皇店,但是也就是小打小鬧,在京師里,更像是一個笑話。父親后來裁撤皇店,清退皇莊,萬歲也是支持的,應該不大可能,自己出來做生意吧。”

“當時為父也和你想的一樣,覺得萬歲,是支持為父主張的。現在想來,卻是為父自己把事想差了,萬歲支持的,不是清退皇莊,關閉皇店。而是把武宗的一切痕跡抹去,打造屬于自己的東西。他即位以來,錦衣廢而復立,東南督辦新軍,歸根到底,都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底,培植羽翼。之前校軍場觀操的事,你也知道了,那些如狼似虎的新軍,比起當日的外四家軍更勝,這些人,就是萬歲的利刃,可以幫他斬下任何人的頭。可是要養活這么一支新軍,所費開支,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天家自己,也不是一個崇尚節儉之人。”

楊廷和一邊說,一邊拿出了戶部方面給出的收支奏折“你們在東南平倭,仗打的很好,繳獲也很多,朝廷是沒出什么錢的。可是細算起來,所得戰利,都入了內庫,朝廷也沒從中得利。及至佛人來朝,壕境租賃事上,每年的地租錢,也都是入了內帑。從這些事上,我們可以判定,萬歲是個愛財也用財的人。養活數萬新軍,所耗費的錢糧是個巨大的數字,也只有楊記這種商號,才能供應的起。那幾位老大人,希望我來敲打敲打楊記,至少控制一下它發展的勢頭,讓它不要興辦的過快。他們也是太過高看老朽了,楊廷和何德何能,萬歲想做的事,又有誰攔的住了?張太后雖然有些護短,但是總體而言,不失為一個賢后,現在,萬歲連這樣的賢后都容不下了,老朽這個首輔,想必也是萬歲的眼中釘了。”

這四年時間,君臣間的摩擦齟齬,日常中的種種不愉快,楊慎已經知道了。他這兩年在東南殺倭,雖然沒有親臨戰陣,但是在背后贊畫軍機,撐場面,搞平衡,日子過的瀟灑,名聲也極好。自己的父親卻在朝里,為了維護整個國家受了很多窩囊氣,他心里是很有些不平的。

大凡才子,文化是有的,脾氣和涵養,卻未必好到哪里去。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個瀟灑不羈的性子,于功名利祿,或是利益權衡看的都很淡漠,既然父親做的辛苦,那就不要做了。

事實上,一直與楊廷和搭班子的毛澄,梁儲,蔣冕三位閣臣,現在都已經有了退隱之心,再說的嚴重一點,可以看做是心灰意懶。

天子越來越獨斷,希望幾位閣臣做個應聲蟲,這幾位又都是想要有所作為,勵精圖治的能臣,兩下的矛盾極深。費宏與楊廷和在內閣里的關系也不融洽,可是對皇帝的問題上,兩人的立場又站在一起,簡而言之,現在的內閣,除了那個顧鼎臣外,沒人做的開心。

“幾位閣臣,都有了隱退之心,父親也早就說過,對于宦海沉浮已經厭煩,何不趁此良機,激流勇退?這里是個爛泥潭,那就沒必要把自己也陷進去。以父親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退出的話,兒想來,萬歲也不會對您有所為難,榮銜俸祿,都不會匱乏。”

楊廷和微微一笑“是啊,為父現在如果退出內閣,萬歲肯定會賞識為父識時務,重大體,不但不會為難我,還會恩賞有加。可是我輩為官,難道就是為了恩賞俸祿?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楊某行事,總要對的起天地祖宗,也要對的起大明列祖列宗。原本,我確實想要辭官,可萬歲如今,連弘治陛下的皇后都容不下,我若掛官而去,這個天下間,還有誰能規勸天子?我告訴過你,人生一世,總有一些事沒的退,也總有一些事,是不能妥協的。為父已經決定,周旋到底。”手機用戶請訪問m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