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九百七十章堂會(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七十章堂會(二)

第九百七十章堂會(二)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5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慈慶宮這么大的工程,短時間內肯定是完工不了,蔣氏的身體,也沒有完全康復,只是精神略微好轉了一些。這出戲,就安排在她和張氏臨時的居住地,仁壽宮內進行。

張太后最近的心情,可以說是差到了極處,先是自己的居住地過了火,只能暫時的搬到仁壽宮這邊來住,與蔣氏離的近了,心情就變的差。再有,就是跟了她多年的張華,不明不白的被杖斃,身邊的親信太監宮女一個皆無。從曾經手握重權的太后,變成了無爪螃蟹,就連身邊侍奉的宮人也不大聽用,心情能好過到哪去。

雖然現在的衣食用度還是不缺,但是日子過的,總是像在坐苦牢,那些太監宮女,也是不知道從哪挑來的蠢人。她的話不是不明白,就是理解錯誤,鬧了好幾次大烏龍,想要立規矩,卻連執行懲罰的人手都沒有。張太后心里有數,這多半是天子有意安排,要把她這個太后,給活活氣死才稱心如意。

這場戲文,她是沒什么興趣去看,可是天子再三邀請,這個面子也推不開。再者,演戲的地方就選在仁壽宮,就算她不去,那些鑼鼓家伙一樣能傳到她這里。若是這邊唱大戲,自己那邊閉門不出,就更沒面子了。

強打著精神來到大殿,蔣氏和嘉靖以及兩位公主,全都候在那。見她來了,幾個小輩都過來客氣的行禮,仿佛真拿她當個太后恭敬,可是一看到永淳,張太后的心里就想起了張家那位才俊張文豐以及自己的侄子張嗣宗。

在張文豐被拿后,她試圖進行過營救,但是東廠那邊態度強硬,她派去的人都吃了閉門羹。一氣之下,她也就把永壽的事,對蔣氏那邊透了消息,即使這種消息不能要人的命,只要看到蔣氏那無地自容的樣子,自己也能多少出一口氣。

可是看今天這一家人的親近,自己透的消息,沒能起到預料中的作用,到底是她們打了馬虎眼,還是蔣氏居然支持女兒與姓楊的司通?

她心里轉著念頭,表面上還維持著客套,與幾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被嘉靖請來聽戲的除了張太后,還有那位永慷大長公主,京師里另外幾位公主,也被請來,列席旁聽。

茶水瓜果擺了一桌子,場面上,倒很像是一場家庭聚會,幾位公主又過來向蔣氏問安,為她道驚。張太后也客套慰問了幾句,蔣氏則面帶微笑的回答,一切就像是大火發生之前一樣,兩下關系融洽,互不侵犯。

但是那些公主都是皇室中人,還是能感受到,兩位太后之間,表面的客氣下面,卻多了一道看不見的屏障,將兩邊的關系隔絕開,距離越來越遠。

永壽將唱本遞了過去“圣母,姑母,這是今天要演的戲,請你們過過目。”

永慷公主看了兩眼,噗嗤一笑“誒?我還當是南戲呢,原來是京劇,本宮可是沒聽過這個,不知道好懂不好懂。還有,這個演戲的,怎么寫著楊承祖?這個名字,可有點耳熟啊。”

張太后哼了一聲“這不是耳熟,壓根就是咱們那位大都督。堂堂朝廷命官,怎么跟優伶混在一起,也不怕丟了自己的身份?這個京劇,哀家倒是聽人說過,還是萬歲賞的名字呢。可是,這不是在百姓中唱的東西么,皇宮大內,唱這個合適?”

嘉靖笑了笑,朝張太后施了個禮,“圣母,朕覺得很合適。朕為萬民之主,自當與民同樂,百姓喜歡的東西,朕就該試著去喜歡。與百姓同喜同樂,才能對百姓的感覺感同身受,不至于與百姓所想背道而馳。再者,這京劇,在安陸時,朕就是聽過的,很好懂,故事也很好,圣母可以聽一聽,再做道理。今天這戲文,可是新編排的,很應景呢。”

蔣氏的聲音不像那天那般嘶啞,但是依舊低沉,中氣也不足“這個戲,哀家覺得是不錯的,至于承祖,這京劇本來就是他研究的。大明朝內,以他的本領最好,為萬歲演戲,自然要用最好的。再說,承祖說過,臣子取悅君王,是本分,他盡本分,不丟人。哀家與他情同母子,為了自己的娘演戲,也是情理之中。”

有她說話,別人就不好說什么,畢竟今天這場大戲,名義上,就是慶賀蔣氏脫離危險,這個面子總是要給的。時間不長,又有一些勛貴府上的夫人前來,也是嘉靖請來,湊趣助威的。

這些人都是與國同休的勛貴命婦,年齡大多五六十歲,都是人老成精的主,也懂得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場面上維持的很熱鬧。大家興高采烈的談論著廢話,確保不冷場,也不鬧事。

這里面柳氏算是個另類,她的年紀輕,身上穿的是三品命婦的打扮,在一眾人中,很有些扎眼。張氏看了看她,等到有一位公主說了柳氏的身份,張太后笑了笑

“哦,原來你就是楊都督的母親啊。看你的年紀,大概不是親生的吧?繼母?……是他父親的妾室?這大明朝的誥封,已經可以隨便給妾室了么?怪不得人家說,如今朝廷恩賞泛濫,楊都督都說是國朝干城,天子寵臣,確實名不虛傳。換一個人,是絕對沒這個本事,給自己父親的妾,討一個誥封回來。柳氏,你這個兒子很孝順,你該感到歡喜。”

柳氏本就性子柔弱,見到太后就更害怕,被張氏一罵,連頭都不敢抬,低著頭,一語不發。蔣氏卻接過話來“承祖對自己的娘,是很孝順的,可這誥命,卻不是他討的。在安陸時,柳夫人與哀家就談的來,她這誥封,也是哀家幫著向萬歲討的。柳夫人,沒關系,坐到哀家身邊來,陪哀家看戲。”

永慷公主怕兩位太后口角起來,連忙在中間打著和,其他幾位公主及一眾命婦也連忙岔開話題,定國公的夫人看著戲本,小聲道:

“老身在家里,也是聽過這京劇的,確實不錯,很好聽。大都督唱戲,倒是第一回見,不知道手段如何,看看今天的戲文是什么……天女散花,這是什么戲,沒聽過。這個叫做帽戲,是為了讓大家定神的,真正的大軸是后面……貍貓換太子?這好端端的,怎么挑了這么一出?”

永慷公主等幾位公主看到這正戲的名字,初時并未在意,這時卻醒悟過來,都偷眼看向張太后。張太后已經將戲本重重的朝桌上一合,臉上怒意已顯,起身就欲離去。

但看到嘉靖及兩位公主在蔣氏面前有說有笑的樣子,又重新坐下,緊盯著戲臺,嘴緊緊閉著,額頭上的青筋不自覺間一跳一跳。火山的能量已經積蓄完成,只待一個契機,就要發作。

幾位陪席的公主彼此對望,面露苦意,都知道,這次自己說不定是摻和到什么大事里,只求著別惹一身臊就好。手機用戶請訪問.piatian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