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

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4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文)

第九百六十三章科道互查三(文)

下一頁<

以言官對付言官,這個辦法,還是永壽公主想出來的,她在京里,又經常與嘉靖接觸,自然知道自己這個弟弟對于言官懷恨以久。可是都察院體系,又不能真正的取消,只能是想盡辦法,對這個機構進行限制。

她也是個有謀略的女人,思忖出了這個名為科道互查的辦法,但是這個功勞,終歸還是做給了心上人,由楊承祖提出。京師之中,本來就有對官員考核的京察,永壽公主想出的這個方法,就是以六科給事中考核御史,又以御史考核給事中。

文官雖然被看做一個集體,但實際是由無數個小集團共同組成的一個大集團,內部同樣充滿山頭和利益集團。科道言官從當初的天子利器,淪落為大佬制約皇權的工具后,各位大臣都在科道體系內,掌握一些官員,作為自己的探路尖兵或是打手。這些人,在自己恩師座主的命令下,會為首領所用,對某人發起攻擊。但彼此之間,關系也算不上融洽,往往為了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內部斗個熱火朝天也是正常的。

京察完全是背對背模式,彼此不通消息,誰也不敢保證對方會不會放過自己,科道言官又都是挑錯的能手,只要他們互查,主要精力就會忙在內耗上,顧不上再來牽扯皇帝。更重要的是,這種互查一旦形成制度,對于言官體系內部的互相信任,也是毀滅性的破壞。

“陛下可以做個試驗,找一百名太監,兩兩為一組。將一組兩人,分別放在兩間不同的房子里,使其彼此不能通消息。每個人可以寫一個零到一百以內的數字,然后將兩人所寫的數字相加。如果之和不超過一百,那么他們就能得到自己所寫數字所對應的銀兩,寫五十就拿五十兩,寫三十就拿三十兩。如果超出一百,兩人就一文也拿不到。按照常理,兩人都寫五十,是最有利的。可由于他們彼此沒有消息往來,誰也吃不準對方寫的多少,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自己寫個零。可是那樣一來,不就是白白便宜了對方?大家都這么想,誰也不會吃虧,所以最后,就沒人能拿到錢。科道互查,也是這個道理,讓他們互相糾察彈劾,整個言官體系,就會內亂成一團,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所作為的。”

“再有一條,言官不怕挨打,但是注重名聲,毀了他們的名聲,比要他們的命更可怕。臣的廠衛,會下大力氣調查這些人的背后陰私,發現了問題,就會在京師中抖露開,等到這些言官的名聲臭了大街,想要上本彈劾,自己就先沒了底氣。第三,可以給言官任武職,跳的太歡實的,就把他們調到錦衣衛里,做臣的屬下。”

明朝以文官改武職的現象,之前也有先例,不過那都是蔭官,若是把言官改成錦衣,那簡直就是生不如死。比如另一個時空里,縣令沈煉因為彈劾嚴嵩,就被改任錦衣衛經歷,實際就是毀掉他一生的前途。言官雖然掌握輿論,可是權重品低,官銜只有六七品,如果改成四五品轉任錦衣衛,看上去是升了官,實際是毀了一生。用這種手段處置那些以敢言抗上聞名的言官,比殺了他們打擊還大。

“這些人,都是欠收拾的,只要有幾個倒了霉,其他人,就會知道厲害,聰明的,主動靠攏萬歲,大家彼此沒事。蠢的,沒關系,把他弄到錦衣衛來,臣來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嘉靖面露喜色,頻頻點頭“好,就按大哥的法子辦,說起來,嚴嵩雖然也是個妙人,可是出主意的本事,比大哥差遠了。這個問題,朕也問過他,結果他支吾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看來還是本事不夠。言官這根棍子,確實好用,只要他們為朕所用,朝廷里,朕想要對付誰,就能對付誰。先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等將來,提拔起一批新人來,還是得給言官權柄。那個張什么的,就是和大哥一起在浙江辦理軍務的那個巡按,就很聰明么。連上的彈劾本章,也上的恰倒好處,不輕不重,將來就要他來管這個察院。還有那個沈冬魁,聽說大哥在河南賑災時,與他相處的不錯,朕決定把他提拔提拔,調到京里為官,乃至廣東那個汪某,也一并起用了。”

前者的廣東布政吳廷舉,由于沒查到什么確鑿的罪行,只好讓他致仕,保證了廣東的布局,不至于被他破壞。汪鋐自按察使任上改授廣東布政,下一步準備接替兩廣總督,專撫廣東的大印。實際上,還是為了配合廣東的海貿業務,以及澳門通商諸事,安插下的重要棋子。

至于沈冬魁,此老原本的時空中是遷任南京禮部尚書,然后在嘉靖七年致仕,可他自己也沒想到,就因為在河南賑災時,他大力協助楊承祖,又幾次試圖提拔,結下了這個善緣,于他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嘉靖決定將他任命為都察院左都御使,準備接替李鉞。

除了更換領導,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批讀書人,保證為天子所用。楊承祖在南京開的那個書院,曾經打動個冷飛霜的心,算是兩人情感之路上,一個重要的事件。可是冷飛霜不知道的是,即使沒有她,那個書院也會存在。楊承祖辦那個書院的目的,是為了替皇帝培養一批聽話的書生,乃是件實打實的公務。

雖然從培養到真正得到任用,是個相當長的過程,可是嘉靖還年輕,他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等。這些學子都是楊記特意挑選出來的,一多半都是出身貧寒,沒有多少宗族牽連,如果不是朝廷和楊記給他們機會就不可能讀書的那種。

他們讀書,是楊記全額贊助,表現優秀者,還有獎金可拿,加上雄厚的師資力量,培養出一些好苗子不算太困難。將來在科舉時,再上下打點運作一下,保證他們中大部分可以殺到進士科,這幫人身上都打著鮮明的楊記烙印,皇帝用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嘉靖也知,對于言官的改造,實際比錦衣衛的歸附更難,可是只要改造成功后,朝野上下,也就沒了多少可以制約自己的力量。只要天子掌握了輿論彈劾,整個朝廷里,還有誰敢來和自己作對呢?

“大哥,要不是你到安陸做儀衛正,朕恐怕已經被亂軍打進王府,就算進了京,也還要被楊廷和按的死死的,又或者斗倒了他,又出來新的宰輔,總歸沒有今天這般爽利。你是朕的福星,只要你在,就沒什么事解決不了,今天你不要急著回去,陪朕先去看母后,然后咱們兄弟喝幾杯。眼看雪娘姐就要嫁進宮了,好多事情,還要你在旁贊畫,這個大婚你是躲不掉的。”

楊承祖心內想的卻是,留下來,怕討論的不是你大婚,而是我,該怎么面對太后的責難和懲罰,希望她老人家不要逼婚才好。手機用戶請訪問m.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xkxs30597.html,下載請到。

俠客每天最快更新!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