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八百零八章書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八章書院

第八百零八章書院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4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


奇書,移動版m.qibook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按照圣旨,謝家的全部家產籍沒入官,由楊承祖全權處置,即使是南直隸的三司衙門亦無權干涉。就在審訊的同時,對于謝家原有產業的接收,也在緊張的進行之中。

由于之前楊記在生意中,曾經有意的搜集謝家的信息,對于謝家的情形有一定了解,沒有人作弊或是截留的空間,這次財產接受算是干凈徹底,不留死角。沒有多少漏網之魚,能從官府手里滑出去。包括一部分謝家原本寄存在別人名下的田產、店面,也差不多都被挖了出來,歸入官府。

對于這塊肥肉,覬覦者還是不少的,可是看到這么多的人頭,這么多的血,還有膽子伸手的,就沒幾個。畢竟現在朝廷于通倭一事上,實行的是高壓,東南被抓的士紳首領即使沒死,也還都沒放回來,人為財死這種話說說可以,真為了田地搭上性命,這樣的蠢貨總是少數。

官府這事做的漂亮,既有口供,也有物證,想要為謝家說話的也不知道該怎么說。楊記控制的戲班子唱了那么久的精忠報國故事,于百姓的思想中,已經廣泛撒播了忠君的種子,這時候再由這些宣傳機器開足馬力,對謝家的罪行進行宣貫,這些販夫走卒,對于謝家的評論也就一路走低下去。

這時候輿論掌握在讀書人手里,關鍵還是一個識字的問題。只有讀書人認識字,那老百姓自然認可讀書人說的話是道理。包括官府的公文、布告,沒有讀書人講解,鬼知道寫的是什么東西。

可以說,讀書人就是朝廷和平民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旦橋梁的導向出了問題,那么民心自然就走到了朝廷的對立面上。在另一個時空中的五人墓碑記,能夠在市民中引起那么大支持,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其黨人掌握了輿論。

這些東西很多人會去做,但是即便是讀書人自己,也沒把它上升到一個理論的層面上,還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一些有遠見的人,會組織講學,像是王守仁,除了打仗很厲害之外,更厲害的其實就是講學。直接開創了與理學別苗頭的心學,弟子門生眾多,于國朝之內影響漸大。

而其門下又衍生出浙東學派、江右學派等分支,即使是他這位恩師,也未必能制。像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不過是個灶丁出身,后來是商人,也坐著蒲輪從江南招搖著進京,沿途講學,即使是王守仁這個恩師也約束不了他。

但是大多數書生,還沒有這種意識,還是把講學當成自己很厲害的一種表現。最多是實現自己的價值,還沒想過靠這個去在社會上制造什么。楊承祖基于后世的見識,比這幫人對于輿論的重要性都要了解,京劇班子以及楊記其他店鋪,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輿論下手。

先是通過京劇,將一些掛念散布到人心里,然后再通過說書、唱戲等方式,進行輿論誘導。像是官府的布告,百姓的書信,楊記都免費誦讀,甚至可以免費代寫。這些小手段,在讀書人這個層面未必有用,但是在市民這個層面里,楊記已經對于輿論清議有了很大的左右。

像這次王艮北上,其百姓日用即道的觀點,原本很是受普通民眾歡迎,可是接地氣上卻遠不及楊記親民。是以他這次北上講學反應平淡,百姓并不怎么關心,與原本歷史上萬人擁護的情景全然不同。乃至于日后,其弟子若是再敢拋出無君無父非弒君弒父這樣的觀點,怕不當場就被聽眾捶死。

有了這些優勢,百姓們對于處置謝家,并沒覺得是官府仗勢欺人,或是謀奪家產,反倒是覺得謝家罪有應得。像是這些產業接收,也有了百姓層面的支持,就算是有人想要在里面使絆子,也有無處下嘴的問題。

楊記給的待遇本就比謝家要高,那些謝家的店鋪,在朝廷的命令宣布之后,差不多第一時間就宣布了倒戈。少數幾個店鋪的掌柜到伙計都是謝家人,倒是想要為主家效忠,但是不等他們做什么,就被錦衣衛全數拿去。

至于鄉下的田產方面,楊記一直以來在農村的工作,使得接收也順暢無比,大片的田地從謝家的田變成了楊記的田,隨后其中一般左右的田產,就劃歸到勛貴名下。

說句良心話,這些勛貴肯給楊承祖面子,從練兵到制械都一路綠燈,甚至制造鳥槍與銅炮時不貪墨工本,乃至自己貼錢制造。歸根到底,還是圖的能夠獲取利益。大家的親戚關系,不能說沒有作用,但是如果全靠著親戚關系,不給好處,那么這種關系也是鐵定維系不下去。

這些人入股楊記,固然是存了結交新貴,或是給武定侯面子,或是照顧親戚情面等因素。但是想要獲取收益這一條,也是重要因素,大家還是想要發財的。如果楊承祖不肯讓他們分潤,那么這個利益聯盟,也就維持不下去。

謝家產業的一半,被這些勛貴瓜分一空,剩余的一半作為楊記的資本以及新軍的產業,歸入楊記名下。謝家幾百年名門,積蓄之厚遠超普通人想象,即便是一半家產,數字也足以稱一句敵國之富。

烏衣巷謝宅原址上,已經在一串鞭炮聲中,掛上了“天妃書院”的招牌,南直隸的學政親自到場祝賀,南京的名流才子也在楊慎帶領下全數到場。大家或是提字,或是寫詩為賀,給足了這書院的面子。

雖然這座書院只是楊記名下的產業,教授的也是蒙學,在這讀書的不是楊記伙計掌柜的子弟,就是孤兒。他們沒有根腳和人脈,想要將來在科舉上有作為并不容易,但是有了這些賀客,那么這個書院的學生身價就提升了幾十倍。就靠這些人脈,這座書院的學子,也絕不會是等閑之輩。

冷飛霜與楊承祖,牽著手,躲在人群里,由于楊慎現在正在寫東西,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這對男女沒人注意。冷飛霜笑了笑“這書院是你搞起來的,可是這次成立的儀式,你這東家不露頭,不好吧?”

“這儀式算什么,走過場的事,我不在意。讓楊大才子過癮去吧,我在這里陪你就好,怎么樣,這個新年禮物喜歡不喜歡?投桃報李,你說,你要送我點什么?以身相許怎么樣?”

楊承祖嬉笑著,冷飛霜輕輕甩脫他的手,身如游魚一般滑到人群里,白皙如玉的面頰微微泛紅。那些開蒙的孩子,已經開始列隊進入書院,云端里,仿佛出現了蝦仔等孩子的臉,正歡笑著,揮手告別。

奇書書迷同時還在看: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