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六百四十章用心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章用心打

第六百四十章用心打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0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640小說旗


次日清晨,秋風吹拂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居民。那些睡在甬路或是壟溝里的百姓,紛紛湊在一起,小聲議論著城外發生的一切,每個人的臉上,都露著興奮的笑容。

明軍得勝了,而且并不是小打小鬧的勝利,而是個實打實的大勝,據說韃子兵被殺的亂了陣腳,連營盤都后移了。不論從哪個層面看,這都是一個值得興奮的消息,大家都在小心的議論著,朝廷還有多久,就能將韃子殺個精光,自己就能回返家園。還有人則跪在那里嚎啕著“孩他娘,你睜開眼看看,京師里的軍爺們,終于給你報仇了!”

如今的大明朝局,雖然與英宗朝,天子沖齡踐位,三楊共掌朝局的格局不同,但是朝會與那時類似,并沒有實際意義。天子并沒有多少發言力,大臣們在奉天門外上早朝后,奏折遞上去,天子多半只會回一句“知道了”或是“交部議”,不會有什么結果。

可是今天的早朝上,都察院的兩名御使以及兵科的一名給事中,同時上本,參奏武定侯郭勛無旨出征浪戰,私調兵馬,公然違背圣旨,請求天子發落。從昨天晚上的撕殺,到這幾份奏折的出現,大家心里有數,大概是又一輪風波要開始了。

這種言官咬勛貴不奇怪,畢竟勛貴與國同休,咬他們算是立場正確。何況昨天晚上,這些勛貴確實和蒙古人打了一仗,更罪無可赦的是,他們居然打贏了。

認為打勝了敵人,肯定會收獲鮮花和掌聲,乃至得到百姓的交口稱頌,收獲無數褒獎,只能說還是沒活明白。大明朝于北虜不能說不重視,但重視的方法,是將一顆北虜的人頭標價五十兩銀子,拿來腦袋可以換錢,若是博迪這樣的大汗,可以換銀萬兩,乃至封侯之位。即使是北虜如今已經到了京師之外,城里一樣是張榜雇勇士殺賊,以人頭換賞,可是對于部隊成規模出城打戰的事,并不支持。

朝內的諸公心里都清楚的很,北虜雖然來的聲勢浩大,但是對京師實際是沒什么辦法的。大家只要躲在城里,肯定是安全的,等到邊軍一到,跑路的還是虜賊。不管被殺了多少百姓,或是被掠奪走多少財物,總歸是打跑了敵人,自己能贏。是以沒人真的去關心戰果,反倒是都在關心,最終的功勞該由誰來立。

兵部、內閣乃至負責統籌錢糧的戶部,這些部門中大家怎么分配功勞,出謀劃策的文官們,又在這里面占多少功勞比例,遠比討論戰局來的重要。京營體系在捉拿江彬的過程中立功太大,而且那些紈绔子弟還砸了兵部衙門,已經露出了囂張跋扈的苗頭,這些文官私下里已經達成共識:這次保衛京師的功勞,是不會再分給勛貴們。

在城外的那幾場零散戰斗,上報的結果都是戰敗,包括以兩千多班軍對陣五百與虜騎,最后僅斬首三人,自己折損過百。這樣的戰報已經堆滿了內閣,大家都在努力的宣傳一件事,京營是不堪用的,班軍選鋒同樣不堪,真正保衛住京師安全的,還得是我們這些忠臣,而不是丘八。

反正皇帝不能親自跑到戰場上去檢點死尸,勝負之說,全靠奏折。可是昨天晚上,這些勛貴手上的私兵,好死不死的到外面去打了一仗,而且居然打贏了。要知道,這些人馬回城時,許多人手里都是帶著首級的,這個做不得假,不管怎么壓,也是壓不住了。

聽說是先打殺了一群為蒙古人充當向導的奸細附軍,后來就真韃,最后甚至與一個蒙古的千人隊打在一起,也沒吃什么虧。這樣的戰功,在蒙古攻破古北口,一路長驅直入抵達京師的大背景下,足稱得起是大書特書的奇功。

可問題是,這樣的大功沒有問題,是由那些勛貴私兵立的,就大有問題了。更何況,這幫人好死不死的,還把那個楊承祖救了回來,這種戰功自然不容其得到封賞,立功人則是可殺不可留。

圍城既是個危機,也是個機遇,不少人都想借著這次的蒙古大兵,實現自己的愿望。比如與皇帝交涉一下,將那些帳本和書信的事做個了結。

又或者,讓自己的家族從這次的圍城中,多得到一些好處,事實上蒙古人剛一圍城,就已經有人通過權勢和關系,開始大規模的囤積米糧、柴炭乃至藥材、布匹、綢緞等等。全都等著京師中物資短缺時,狠狠賺上一筆,可是如果照這個趨勢打下去,自己的生意還怎么開展?

朝堂上,有不少人是著自己的消息來源,已經隱約的得了些信息,邊軍勤王,不會像想象中來的這么快。過不了幾天,京師就會開始鬧糧荒,很有些人想要發一筆財,或是利用這個機會收一收地,又或者是獲得一些其他方面的補貼。

至于借蒙古人的手,除掉那個楊承祖,就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收益,不少人都期待著他早點死,自己的心里才能安生下來。

總之這一切的美好前景,都被那莫名其妙的一仗打的煙消云散,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把昨晚上那些出城接陣的人馬食肉寢皮。這兩位御史一位給事中,只能算是先頭探路的,真正的大頭還在后頭。

他們不指望這三個小人物,就真的能把武定侯斬下來,不過只要他們的奏折遞上去,后面就會有別人幫腔。等到侍郎這一級的人開口說話,武定侯等勛貴也會知道輕重,丟卒保車。

可是這次天子并沒有把奏折留起來回宮看,而是破例的命令太監當場朗讀,等到奏折剛剛念完,少年天子猛的一拍龍書案,“每人廷杖四十!”

幾名大漢將軍沖下殿來,將三名言官按在地上,橫拖豎拽的拉了出去,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獻民既為總憲,總不能看著自己手下人挨打。急忙施禮“萬歲,言官可風聞言事,此乃祖宗定制……”

“沒錯,他們確實可以風聞言事。但是,眼下正值朝廷用武之時,容不得這等人出來造謠惑眾,寒了有功將士之心。昨晚朕以密旨出兵,如何成了擅自出征?武定侯有大功于朝廷,賞白金百兩,玉璧兩雙以為嘉獎,這三個人,每人杖四十之后,一律貶到邊地為縣令,讓他們也好好知道知道民間疾苦。”

行刑的大漢將軍俱都是長身大面的粗壯漢子,舉著手中的木杖,臉上帶著猙獰之態“好大的膽子,連救我們長官的人也敢參,幾位,慢慢受著吧。”

原本侍奉在御座前的太監張佐,這時一路小跑的來到行刑之處,腳尖朝里,成了個內八字的形狀,扯開喉嚨大喊著“用心打!”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