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四百六十九章帝師(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九章帝師(四)

第四百六十九章帝師(四)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4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眼下這個時候,提帝王兩個字,很是犯忌諱,搞不好能惹來殺身之禍。朱厚熜是個親藩,本就是朝廷重點盯防對象,要是知道有人教授他帝王術,怕是馬上就能抓到鳳陽高墻里去圈禁。

不過房中這三人數月相處,不分彼此,已經沒有那么多的隔閡,包括一些有僭越嫌疑的言論,也不用避諱。事實上,正是因為他們偶爾會有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論,讓彼此之間更多了幾分認同感,反倒是讓他們的友誼更為深厚。

朱厚熜道:“帝王術?這種東西教我有什么用的,我不過是個藩王,所謂封國,也不過就是這小小的一方天地。方圓三里的王府,也用的上帝王心術?”

“你啊,你以為皇帝的師傅,就會教他帝王心術了?”楊承祖笑了笑,又拿了塊切好的瓜過去“其實王府的紀善,和天子值經筵時,那些教授明經的翰林教的東西,沒太大區別。都是道德文章,禮儀廉恥。這些讀書人,其實很厲害的,能做到這個位置上的,基本就沒有笨人。他們不是不懂得真正的實務,你把這些人放到地面上做官,也一樣能把庶務搞好,但是他們教皇帝或是教王爺時,卻只會教你們這些。像帝王心術這種東西,不但不教,誰教了,還會被他們視為異端,口誅筆伐,恨不得將之粉身碎骨才好。”

“我當初在滑縣見過當今天子,跟他也聊過,他其實就是看透了,知道那些師傅們知道什么是對的,卻不肯教他。所以呢,他干脆我行我素,你們讓我做什么,我就偏不做什么,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不知道做什么一定是對的,就只好與那些人教的反著走了。”

“你看啊,我寫那封神演義里,為什么紂王是昏的?因為他文足以飾非,武足以拒諫,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天子在,還要大臣做什么?大臣當然就不喜歡他了,他們喜歡武王那樣的廢物天子,什么都不會,只需要老實聽話,按他們說的做就好了。”

“那他們教皇帝圣人之道,也是為了這個?”

“圣人之道不是錯的,就像當初收租子時,我跟你說的一樣,誰也不能說那些話是錯的。不過學這些話的前提,是讓天下真的變成一個圣人世界。如果所有人都是圣人,那么這個天下確實就太平了。可是大家都不是圣人時,皇帝就不要去做個圣人,甚至不要考慮去做個明君。因為一旦成了所謂的明君,就意味著你的一言一行,都要按著圣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最后,也就成了一個傀儡。坐在龍椅上,看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一言一行,都在閣臣操縱之中。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這是從宋朝開始讀書人的追求,到了現在,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過。”

朱厚熜點頭道:“大家希望皇帝是一個蓋章的木頭人,按著他們的意愿,在他們喜歡的東西上蓋章。駁回他們不喜歡的東西,然后,就是明君了?可他們想沒想過這么一種情況,如果皇帝先是裝做按他們的想法那樣,仿佛是一個明君,等到他們放松警惕之后,再一點點做回自己,到時候,那些老師傅們,又會如何?”

他說出這番話時,目光中多了幾分期待或者應該稱之為狂熱,仿佛已經看到那些被愚弄的宰輔之臣,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樣。不過很快,他的目光又恢復了正常,謙卑的一笑

“不過這也就是隨便說說,想來那些閣老都是一等聰明的人,怎么可能瞞的過他們。若果真如此,怕是早就被閣老們發現了。不過孤讀書時,洪武朝、永樂兩朝,皇帝的權柄皆大,不受外朝牽制。若是如今皇帝想要恢復那時的威權,還做的到么?”

楊承祖道:“皇帝權柄大小,全在于實力,洪武永樂兩朝,朝內武功勛貴權柄皆大,可以文武相制,彼此平衡。再者,洪武天子設御史、錦衣衛,罷宰相,內閣學士只不過五品官而已。以御史言官牽制六部尚書,以錦衣衛制約滿朝文武勛貴,自然乾綱獨斷。而永樂天子靖難之后,設立東廠,開始任用宦官。以勛貴制約太監,以太監牽制文臣,又以文臣制約武臣。彼此互相制約,誰也不能一家獨大,真正的權勢自然在皇帝手中。可是自從土木之變,勛貴元氣大傷,朝廷之上,幾無權柄,已經牽扯不了誰。前幾年出了個立皇帝劉瑾,接著怎么樣呢?謀反?一個閹人謀反?這種話也不過說說就好,千萬別信。”

“當今萬歲也是個想做事的,重用江彬、錢寧等人,未嘗沒有用這些人牽扯文官精力,最終破壞朝堂上文人一家獨大的局面的想法。只是江彬錢寧等人,都沒有什么根基,所依仗的是外四家軍。將來的話,怕是也沒什么下場。不過這總是一件好事,努力在做,總比不做好。而且這也算是提了個醒,想要抓住權柄,最關鍵的是,手里有兵。”

朱厚熜道:“萬歲立外四家軍,想來就是要以這支人馬為心腹,可以對抗閣老及眾臣。我身邊有阿姐,有楊大哥,有陸兄弟,所以那些紀善也好,長史也好,不管他們說什么,我都不怕。那些親戚也動搖不了我,只要你們我,我就可以管好這王府。江彬這人囂張跋扈,到底能橫行幾時,孤也不怎么看好,不過楊兄,陸兄弟,都是我的臂膀,我相信,我們三個,可以一路走下去,并肩而行,共抗風雨。”

“臣下等,皆愿為千歲赴湯蹈火!”楊承祖與陸炳同時跪倒在地,朱厚熜將兩人全都攙扶起來,笑道:“孤說過了,我們現在,還是做朋友的好,沒必要現在就以君臣相待。咱們是朋友,你們再這樣跪,孤就要不高興了。”

三人重新坐好,朱厚熜道:“這次萬歲打完了南昌,是不是就要班師了?過年都沒回京師,我想,他也該快點回去了吧。”

楊承祖搖搖頭“我看不然,依我想來,萬歲恐怕在江南有的住了。即使消滅了寧王,他也不會馬上班師,而是會繼續巡幸江南。一來,江南風光好,萬歲沒來過,新鮮么,自然要多享受享受。二來,就是他要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加強對江南的控制。朝廷立都于北方,對于江南,向來是缺乏控制力度。蘇松欠稅數以百萬石,揚州鹽課,積欠多年。萬歲這次南下,身邊帶著自己的親兵,借著打仗,怕是要把這些東西收上來。再者,要把自己不順眼的人換一換,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江南的財富,才真能為朝廷所用。”

“那楊大哥的看法,萬歲能成功么?”

“如果我說的話,難如登天。”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的站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