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王侯第三百五十九章成名(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錦衣王侯 >>錦衣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九章成名(二)

第三百五十九章成名(二)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8日  作者:黃梁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黃梁生 | 錦衣王侯 
第三百五十九章成名二

寧王起兵之初,號稱有兵十余萬。n∈,后得了許多城池,不但通過這些城池的武庫充足了鎧甲刀槍,更是在所得之地實行掃丁之制。凡是寧王控制區域內成年男子,大多都被抓進部隊里發給刀矛充當兵士。通過這種手段,寧王的部隊飛速擴張,對外宣傳已經改為雄兵百萬,席卷東南。

眼下雖然與朝廷的作戰不利,順德軍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但是從寧王方面發布的數字看,其兵力有增無減,已經有雄兵一百五十萬。這五萬人馬對于這么龐大的數字來說,只能算是一支偏師,并不能讓寧王傷筋動骨,可是對于朝廷來說,就不能等閑視之。

寧王的這次軍事行動,一為抄掠湖廣積粟以充軍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牽扯朝廷兵力,使其不能再集中主力對江西用武。湖廣為東南大軍重要的軍食來源,一旦失守或是糜爛,則全軍的軍糧供應都會出現問題,勝負之數,猶未可知。

湖廣原本的機動部隊基本都被抽調出去,參加前線對順德叛軍的作戰,本土守備兵力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以大明第一大行省的規模,能動員出來的兵力也不超過三萬人。而且這些人馬散居各地,分守城關要塞,對上五萬大軍,實在是有點難以支撐。

且湖廣境內有幾十個長官司、宣撫司、宣慰司等土司機構,那些土人酋長平日里就自行其是,儼然國中之國。在這個時候,就更加要防范他們借機生變,響應寧藩,一時湖廣官場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可是對于安陸而言,這種大戰將至的感覺還沒有反饋到普通百姓身上,至于文生俊秀,就更不以為然。畢竟前面有武昌擋著,想來叛軍縱然膽子再大,也不敢繞武昌而取安陸,那不是舍本逐末么?眼下顯然還是維護自己安陸才子的面子,打掉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府儀衛才是正理,其他的都不重要,這場詩會,不能停。

楊承祖接到請柬時,他正在和陶仲文兩人琢磨著寫一部大部頭的話本出來,名字就叫做《封神演義》。

許仲琳這個時代還沒有生出來,也就不存在他閨女出嫁沒嫁妝的事,這書就沒人知道。楊承祖的記憶力,也沒逆天到可以把書默寫出來的地步,可是至少知道大概情節,自己按照主干敷衍的本事,總是有的。

陶仲文則作為領域專家,被他當做顧問來請教,于道門中的人和事,乃至一些典籍講解,也就由他負責。眼下對于道門進行宣傳吹捧的話本倒不是沒有,比如呂洞賓斬蛟的故事,就已經有母本在流傳。但問題是,封神演義是一部超級大的部頭,按照楊承祖的說法怕不能寫上幾十萬字,這就少見的很了。

道門自有的典籍,并不適合講解給普通的老百姓聽,或者說,你講了他未必有興趣聽。用這種話本的形式為道門做宣傳,陶仲文自然是歡喜的不得了,于這事的熱情很高。

兩人的交往,也是屬于半地下狀態,畢竟一個是武膽,一個是王府遇到大事必然要參考的神仙。如果都知道兩人交情莫逆,那么兩人怕是都很難得到信任。好在陶仲文跑慣了江湖,于如何保密上很有心得,倒是沒被人抓住什么根腳。

等看到那請柬時,陶仲文搖頭笑道:“楊老弟,你的麻煩怕是就要來了。文人相輕,這安陸的才子,怕是要找你麻煩了。怎么樣,你要不要先找家里的女眷為你做幾首詩詞備著,免得到時候出了丑?”

他對于楊承祖的學問是有個根底的,知道在這種文會上,他就是個送臉的命。只是他很奇怪,以他這種才學水平,是怎么寫出這么多話本的?當然,這種話沒法問,只能另找個方式提醒他。眼下兩人畢竟是一個陣營的,楊承祖有了聲望,如果在詩會上被打掉,前功盡棄,自己又有什么好處?

這種邀請也是沒法推辭的,既然你寫了話本,以文人自居,那有些邀請及應酬,就是推不開避不了的。即使是王妃那邊,對于這事也只會支持,不會有什么反對。

他倒是知道,楊承祖家眷中,有一個是清樓花魁出身,想來是能寫詩的。再有,他與孫家小姐那事,在安陸傳播的范圍不,孫雪娘人稱才女,做幾首詩給他,應該沒問題吧?

“不必了,沒什么意思,這種聚會說實話,很無聊。”楊承祖顯然沒把這事當個事,那請柬看了幾眼,就隨手塞到袖子里“眼下你看啊,秋收剛過,糧食的入庫,秋糧的繳納,前線的戰事,這些都比文會重要多了。可是這些才子們的眼光,還是只盯在誰的名氣比較大,誰的才學比較好上,有意義么?”

“也不能這么說,畢竟對于文人來講,這才名的爭奪,是第一要緊的事。于他們而言,這就是他們的戰場,倒是真正戰場的勝負,對他們影響反而不大。寧王也好,朝廷也好,都是離不開讀書人的。順德偽朝也一樣要讀書人做官,一樣要結好那些士紳,所以士紳和書生,于這場戰爭的走向,未必真正關心。真正要關心這事的,倒是王府。寧王若是下了湖廣,湖廣這幾個藩王,誰也沒好處。”

陶仲文是知道民心的,于這事分析的很透徹,最后建議道:“怎么樣,要不要找孫家求援啊?孫翁是文壇泰斗一般的人物,他出來說句話,很管用。保證你可以過這一關。”

“道長,你這就太小看我了,難道沒有孫家,這一關我就過不去了?不就是做詩么?到時候,我自己有辦法,孫家的人情,不是很想欠。如果孫家找你合八字,記得告訴他們,我和孫小姐八字犯沖,一旦成親,彼此都有血光之災。”

等回到家中,為著誰隨同參加詩會的事,家里又是吵個不停。孫雪娘暫時不會嫁過來,導致原本松散的內宅聯盟宣告破裂,楊家的內宅,再次陷入多極對立,劍拔弩張的狀態。

不過這種場合,確實沒有誰比前任花魁如仙更合適,在滑縣她參加過的這種詩會就不知有多少。或者說,這種詩會里如果沒有名紀,那就像菜沒有放鹽一樣,沒什么意思。

如仙笑道:“這文會啊,其實就是男人顯示自己才學,在女孩子面前炫耀的地方。希望通過一首詩來打動女人的心,留下一段佳話。每次這種文會后,都會有誰誰誰成了誰誰誰的入幕之賓這種雅事。承祖這次去,可有目標,去摘哪位姑娘的心?聽說這次去的,可是有幾個還是清倌人呢。可惜那薛妙妙死了,要不然把她從萬嘉樹手里奪過來,那才有趣呢。”


上一章  |  錦衣王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