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48章 吃空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章 吃空餉

第48章 吃空餉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31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應元是說,有人懷疑軍報的真實性?”朱由檢雖然有后世的經驗,但論起朝廷斗爭和宮中斗爭,他只是小學生,遠遠不是徐應元的對手。

“軍報是真的,就沒問題了,誰懷疑也沒用,那只能讓皇帝覺得別人是在嫉妒殿下。”徐應元輕笑,宮中的太監還在等著,他只能長話短說。

“那要是皇帝懷疑呢?”朱由檢還有點不放心。

“皇帝懷疑倒沒什么關系,他畢竟是殿下的皇兄。再說皇帝也不會懷疑,山東肯定有錦衣衛,他們剿滅倭寇不行,向皇帝報個信應該是沒問題的。”徐應元的話徹底打消了朱由檢的顧慮。既然皇帝不懷疑,如果別人故意在皇帝面前挑撥,相信也沒好果子吃。

剛好朱由檢洗好了臉,便隨著太監進宮。

乾清宮內,朱由校高坐在他自己制作的椅子上,目光注視著朱由檢,好像今天才認識他。

“見過皇兄。”朱由檢規規矩矩行了大禮,他們是兄弟,也是君臣。

“不必多禮。”朱由校的目光就沒離開過朱由檢的臉,目光是柔和的,露出很少見的長兄式的關切。“上茶,看座。”

朱由檢接過宮女遞上的香茶,在一張矮一些的椅子上坐下。

“五弟辛苦了,哈哈。”朱由校難得露出笑容,可能是很少笑的緣故,他的笑容特別難看,就像經常帶著近視眼鏡的人,偶爾摘掉眼鏡,眼瞼有一種不真實的變形。但他的聲音很渾厚,讓朱由檢很是受用。

“為皇兄分憂,是臣弟的責任。”朱由檢還摸不透皇兄的心思,他小心地回答著。

“別打官腔了。快告訴朕,這仗是怎么打的。”朱由校終于按捺不住興奮,上次李春燁的匯報,讓他十分不爽。

朱由檢將整個過程作了簡要的匯報,無論是戰前動員、謀劃,還是戰場廝殺,都看成是奮武營,尤其是奮武營最高長官秦永年的功勞。

“五弟,你也別太謙虛了,秦永年朕會獎勵他的。兵部已經核實,戰果果然和戰報上一樣,他們推測,還是五弟的功勞大一些。五弟怎么說?”朱由校不反對獎勵秦永年,但他更希望朱由檢能像錦衣衛說的那樣,是最主要的功臣。

“臣弟雖然有一些微薄之功,但主要還是奮武營平時的訓練,臣弟去奮武營的時間比較短,所以,論功,秦永年當是第一,臣弟最多能排第二。”朱由檢一方面為秦永年爭功,另一方面,也不想自己的變態嚇著朱由校。

“嗯。”朱由校基本是滿意的,雖然朱由檢不是像錦衣衛和兵部說的那樣獨占全功,但以他的年齡,能排第二已經是逆天了,而且朱由檢不爭功,難得的謙謙君子。“五弟,朕有一事不明,既然奮武營可以全殲倭寇,那十幾萬山東兵為何不能剿滅倭寇,還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難道中間有什么隱情?”

“這這正是臣弟要想皇兄匯報的。”朱由檢看了朱由校一眼,發覺朱由校的眸子晶亮,身體前傾,知道現在是進言的最好時機。“皇兄,山東軍備極為松弛,說是十幾萬士卒,以臣弟估算,最多不過五萬。而且這些士卒分散在各地衛所,難以集中,平時的訓練無人可考,因此戰斗力極為低下,往往一擊即潰,和普通百姓已經沒有什么區別。”

“吃空餉?”看來朱由校真的不傻,連潛規則都知道。

“正是。”朱由檢不能隱瞞了,沒有朱由校的支持,誰也不敢去碰這大明的潛規則,這個潛規則所帶來的利潤可是見者有份。

“啪。”朱由校一掌擊在龍椅上,看來他的手藝不錯,龍椅沒有任何的損壞,“這些禍國殃民的豆腐,竟敢貪腐大明的軍費,破壞大明的軍備。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由檢看到朱由校的臉色,到底沒敢說京師軍的空餉。否則不知道朱由校盛怒之下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大明已經是病入膏肓,用猛藥可能加速它的滅亡。

過了好久,朱由校的臉色才恢復正常,“那依五弟看,怎樣才能恢復山東的軍備?”

既然皇帝問自己,朱由檢也用不著謙虛,剿滅了倭寇,讓朱由檢自信起來。

雖然大明有不少武將的才能勝過自己,但他們沒有自己的地位,沒有皇帝這樣絕對的后#臺。沒有絕對自保能力的人,怎么可能打破大明軍隊的潛規則呢?而且,自己有后世的經驗,可以清晰地把握大明的歷史發展動向,不會因為自己的執拗讓大明走許多彎路。

“依臣弟看,山東的軍備爛透,必須有一位有才能的忠勇將軍徹底整頓。要整治山東軍備,必須做到三點:一、補充兵員。兵員齊了,山東才會恢復十萬精銳。濟南離京師只有八百里,一旦朝廷用兵,可就近調山東兵入京,或守衛京師,或代京師軍出征。二、集中整治。山東兵分散在各地衛所,無法保證訓練水平,特別是新征之兵,不進行嚴格的訓練,便沒有戰斗力。因此,山東兵應該主要駐扎在六府,集中訓練。三、整頓山東吏治。山東軍備松弛,雖然是軍務,但山東各地的文官也脫不了干系,多半軍政勾結,共同貪墨。大明以文治武,沒有文官的參與甚至是主導,武將是斷不敢明目張膽地貪墨軍餉。”朱由檢頓了頓,“但臣弟駐軍臨淄縣,發現臨淄知縣李元,心懷百姓,做事細致,可堪大用。”

“嗯。”朱由校答應一聲,不知不覺地點頭示意,似乎朱由檢的話,讓他茅塞頓開,“五弟心中可有人選?”

“臣弟年幼,此等軍國大事,臣弟沒有發言權。”朱由檢多么希望推薦秦永年,但他吃不準朱由校的意思,是否真的讓他推薦人選,所以以退為進,繼續觀測朱由校的真實用意。

“年幼又如何?山東的倭寇還不是讓五弟給滅了?內閣倒是有幾位老人,他們對大明雖然忠心,就是太啰嗦,要不是忠賢,朕怕是一刻也不得安身。”朱由校不是傻子,但他對朝政懶得管理。

其實,他并不是一個懶人,只是對木工太專注。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如果對一件事情花費太多的精力,必然荒廢其他的工作。

現在朱由檢初步表現出了超人的才能,朱由校暗中希望將繁瑣的朝政推給這位自己唯一的親弟弟。

“臣弟推薦奮武營指揮使秦永年。”皇帝都說了,朱由檢當然不會失去這么好的機會。

“說說你的理由。”朱由校對于誰去收拾山東這個爛攤子沒有多大的興趣,今天召見朱由檢,主要是大明好久沒有軍事上的勝利了,遼東基本上是連戰連敗,大量的軍餉花下去,只能維持大明在遼西的存在而已。

“秦將軍知人善任,是一位正直的將軍,訓練士兵更是一把好手。”這是個老掉牙的理由,卻也是最中肯的理由,而且,這樣的理由不會招致任何人反感。

“奮武營以前也沒聽說過有多厲害,還不是你到奮武營之后,奮武營才有了特色?五弟推薦秦永年,一定還有其它的理由吧?”朱由校似乎對朱由檢的理由不太認可,這樣的人,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魏忠賢,都可以找出一長串的名字。

看來深居皇宮的朱由校,人情世故還是不差的,朱由檢告誡自己,以后千萬要以誠相待。“既然皇兄問起,那臣弟就直說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秦永年不屬于任何黨派,沒有黨派就沒有后#臺,這種人除了效忠皇兄,別無選擇。”

“哈哈,五弟果然深謀遠慮。看來,五弟的心早熟呀!哈哈!”朱由校的心情相當不錯,有朱由檢的支應,他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此事朕將與吏部、兵部再議。”

“臣弟恭等圣裁。”朱由檢不明白朱由校為什么大笑,是真的對自己賞識,還是另有所指?不知道自己的王爺身份是否招致皇帝的猜忌。

“五弟有山東之功,可要什么賞賜?”朱由校又露出難看的笑容,這次,朱由檢覺得順眼多了,也許看慣了就不覺得難看,熟視無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臣弟謝過皇兄。山東之功,主要在于奮武營將士用命,臣弟不敢領功。即使臣弟有少許功績,皇兄已經敕封臣弟為信王,賜信王府,讓臣弟享盡榮華,臣弟已經感激不盡。”朱由檢想,自己功勞小一點,秦永年的功勞就大一點,入主山東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哈哈,”朱由校大樂,“還是自家人好。五弟,你且退下。遲些,去見見皇后,你皇嫂對你出征也很是關心呀!”說完,朱由校露出怪怪的笑。

“臣弟謝皇兄、皇嫂關心。臣弟告退。”朱由檢告辭朱由校,離開乾清宮。

他心中十分不踏實,雖然朱由校難得地對軍務感興趣,但除了要獎勵自己,其余什么也沒說,朱由檢心中沒底。不過,朱由校對山東的滅倭行動顯然十分高興,這讓朱由檢稍稍有了安慰。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