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450章 婆羅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0章 婆羅洲

第450章 婆羅洲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30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朱由檢又對即將發給鄭芝龍的急件仔細查看了一遍,確信沒有誤差,這才收拾起來,他要感謝斯佩克斯,給自己、給婆羅洲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選擇,一種他幾乎要遺忘了的管理體制。

如果選舉制度在大明內地突然空降,必然會遭到士林的猛烈反對,這些大明的精英階層,實際上也是大明的特權階層,他們受到圣賢書的影響,是及其保守的,任何新鮮的事物,凡是圣賢書沒有記載的,又損害他們特權地位的,他們一定會不惜用死諫來阻擋這些新生事物。

婆羅洲遠離大明的核心統治區,又是新收復的土地,現在對大明的影響是及其微弱的,它根本就在大明士林的視線之外,即使曾經建立過超大帝國的蒙元,也未能征服婆羅洲,那里最多只是他們名義上的屬地。

如果在婆羅洲上實行選舉制,島上必然營造出一種以商人為主流的政#治文化,商人將成為島上的政#治精英,普通百姓既沒有經濟實力也沒有時間精力去參加選舉活動,這將有利于提高島上商人的地位。

士農工商,連商人都可以擔任省長、知府等,按職業劃分的不平等,必然會在政#治生活中逐漸消失,即使不平等任然存在,那也是經濟上的不平等,有窮人與富人之分,這完全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逐漸消除的。

荷蘭人在島上建立了初步的商人文化,已經為大明打下了基礎。

婆羅洲將成為大明的政#治試驗田,它對整個大明的影響是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計,即使選舉制度失敗,島上經濟衰退,朱由檢也可以接受,反正有大明這顆大樹,一個婆羅洲暫時還不會成為大明的晴雨表。

如果婆羅洲上建立的選舉制度成功了,說明漢人也適合選舉制度,它將為朱由檢,為大明的發展,提供一條全新的道路。

讓農耕社會瓦解,迅速建立起現代國家,就像日本的明治維新、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那樣,大明不再依靠體量上的龐大,而是以列強著稱。

朱由檢也曾考慮過,現在婆羅⑧dǐng⑧點⑧小⑧說,.♀.◇os_;洲上的漢人很少,他們不太可能脫離大明而獨立,島上的漢人需要大明的絕對支持,而大明的海軍和自己的后世經驗,恰好可以為婆羅洲的即將建立的選舉制度保駕護航。

在政#治體制上,大明到底要走向何方,朱由檢曾多次考慮過,但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也就是說,他也弄不清什么樣的體制最適合大明,他只知道,現在的皇權絕對不適合大明,數百年一個輪回,根本不能推進社會的進步的,愚民政#治以及走進了死胡同,一旦與西方的現代制度大碰撞,大明就會被擊得粉碎。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體制才適合大明?是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制度嗎?

朱由檢原本還在回避這個問題,以人的正常生命值計算,那不應該是他考慮的問題,至少現在不必考慮這個問題。

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的選擇,必須考慮本國的文化、歷史、現狀等,探索社會制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知道前面到底是平坦還是陷阱,必須不斷調整、修正,雖然朱由檢有后世數百年的經驗,卻不能為大明提供一條永久的道路。

按照朱由檢的理解,將來的政#治制度,除了極度落后或者自然資源極端豐富的國家,還會存在君主掌權,現代國家基本上只有三種模式。

一是以英美為代表的選舉制。

日、法、德等發達國家,以及新興發達國家韓國、巴西等,基本上都實行這種政#治體制,這是最主要的體制,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采納,雖然落后的國家采用這種政#治體制后,并沒有讓國家走上發達之路。

這種制度的優點,是名義上每個公民都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因為自己的國籍而感到驕傲,國民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社會寬容性強,不管國家是發達還是落后,國民的生活不會壓抑,因為他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管行政官員是否聽取。

但這種制度也有自身的不足,由于每個公民的意見、性格、需求等不一樣,國家又強調個性的獨立,因而很難找到找準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利益,這種模式雖然能預防獨裁人物的出現,但國家的大政方針缺少靈活性,對國際國內的熱點變化,反應比較慢,容易在爭吵中錯過采取措施的最佳時機。

朱由檢根據后世的經驗,這種模式要深入人心,沒有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醞釀,國民素質積累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很難深入人心,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團所綁架,給民族、國家帶來重大的災難。

泰國街頭“紅衫軍”與“藍衫軍”的對立,差點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動亂,臺灣街頭“百萬民眾倒扁運動”的鬧劇,成為國際的笑料,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朱由檢研究過這種模式的成功國家,早期的探索者,都是以古希臘文化為底蘊建立起來的商業文化,適合的土壤在歐洲,至于其它成功的國家,如韓國、巴西等,都有一些共同點。

他們本身都是地區強國,或者由超級大國保護,在建立這種模式的初期,很少能受到外界的干擾,而且這些國家的國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國民基本不會淪為利益集團的工具。

二是以蘇聯、東歐為代表的蘇東制。

亞非與拉美地區也有不少國家實行這種體制,中央王朝改革開放以前,實行的也是這種體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種體制吸引了大量的國家走上獨立之路。

但這種體制已經被絕大多數國家所拋棄,證明這種體制只能適應特殊的階段,特別是受壓迫民族在他們取得獨立的過程中,一旦國家走上發展的正軌,這種模式絕對會阻礙社會的進步,至少也會拖累社會進步的速度。

三是以中央王朝為代表的體制。

這種體制逐漸被稱為“中央王朝模式”,其實探索最早、實行得最為成功的,倒是淡馬錫島上的新加坡,只是中央王朝在國際上影響太大、吸引了更多的眼球而已。

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國家政局穩定,國家政策具有連續性,由于精英人物不是集中在商界,而是在政界,他們能根據國際和國內不斷凈化自身的領導層,修正國家對外對內政策,甚至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動用全國的力量,也就是舉國體制,如新加坡的衛生環境、中央王朝的兩彈一星、特區建設、競技體育的發展等。

但這種模式的缺點同樣突出,由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國家,沒有徹底的選舉制,領導人的更迭基本上是采用內定的方法,更加重視國家的整體利益,個人的政#治和利益訴求常常被嚴重壓制,社會矛盾難以通過領到人物的更替而得到化解。

這樣的社會,雖然國家在科學、文化、經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進步,比其它任何國家都快,百姓也能從社會進步中得到紅利,但由于個人生活得比較壓抑,容易滋生反對派,從而被敵對的國家所利用,如新加坡的總理之爭、中央王朝一度出現的港#獨、臺#獨、藏#獨等。

現在的婆羅洲,荷蘭總督斯佩克斯希望它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但朱由檢根據斯佩克斯的要求,果斷將它納入自己的思路,讓它成為大明的政治試驗田,就像后世的歷史上,改革的總設計師那樣,先讓國民看到改革的成功,然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婆羅洲上的選舉制度完善之時,大明統治的核心區,國民的教育水平應該從根本上得到提高,也許可以在全國推廣這種選舉制度。

如果這種選舉制度真正在婆羅洲得到落實,那么大明將士世界上第一個采用選舉制度的國家,盡管采用選舉制度的只是大明的一個自治省。

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采用選舉制,但那是一個具有部分國家性質的商業公司,不知一級政府,更不是國家,而且東印度公司的最高領導——總督還是任命,選舉的只是東印度公司的中層執行領導。

這個大明新的土地,叫做什么自治省呢?絕對不能叫婆羅省,更不能叫加里曼丹省,一定要取個漢話的名字,甚至將來的島名都要修改。

朱由檢盯著地圖,他突然眼睛一亮,坤甸,這是漢人相對集中的地方,一百多年后,兩個叫陳蘭伯、羅芳伯的漢人,在這里建立了“蘭芳共和國”,比美利堅合眾國還要早上幾年,這是世界上以第一個實行選舉、共和的國家,國名就是取自這兩人的名字。

“蘭芳共和國”由于國力較小,又沒有得到中央王朝的足夠支持,所以被荷蘭人滅國。

現在朱由檢來了,他要改變這快土地上的歷史。

“蘭芳共和國”是不會存在了,它只會是大明的自治省,名稱也無法使用“蘭芳”,朱由檢無法解釋它的來源,現在的陳蘭伯、羅芳伯應該還沒有出生。

“蘭竹”,朱由檢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梅蘭竹菊,是漢人公認的四大君子花,叫蘭竹省,容易為大明的士林所接受,而且這絕對是一個漢化的名字。

朱由檢正在得意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忽然感覺到門口人影一閃。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