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418章 東吁土地上的現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東吁土地上的現狀

第418章 東吁土地上的現狀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31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作者:藍盔十九本章字節數:1608458

在老撾這片土地上,法昂曾經在蒙元至正十三年建立瀾滄王國,國都瑯勃拉邦,后來臣屬于大明,大明永樂十一年,成祖在當地成立了老撾宣慰司,正式成為大明的屬地,但瀾滄王國處于半獨立的狀態。小說txt下載HtTp:///.

隨著東吁王朝的崛起,瀾滄王國逐漸淪為東吁的屬國,被迫向大明和東吁同時稱臣納貢,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瀾滄塞塔提拉王為躲避東吁,將國都從瑯勃拉邦遷入萬象,大明嘉靖四十五年,東吁王朝吞并了大明的老撾宣慰司,瀾滄王朝成為東吁的屬地,從此以后,老撾不再與大明有任何聯系。

李騰芳一說,普蒂這才想起,合約上是有這么一條,老撾現在是東吁的土地,按照合約,理應屬于大明,“很抱歉,下官這些日子忙于安撫百姓,未能親自去老撾,但下官已經派人去了老撾,不日當有回音。”

“那我先謝過國師了。”李騰芳難得地向普蒂行了一禮。

“我可以去勸說迫提善王,但迫提善王是否愿意歸順大明,下官卻不敢保證。”普蒂說的是實話,老撾脫離大明時間長了,人口又不是漢人,誰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

“國師只要盡力就行,”李騰芳也不著急,他向普蒂拋出了誘餌,“如果大明對老撾用兵,老撾不會強過東吁,但大明以仁孝治國,輕易不動刀兵,所以才讓國師去勸說迫提善王,如果國師能勸說成功,我們可以在撫恤金上考慮考慮。”

“如何考慮”普蒂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剛才李騰芳威脅大城,他都準備足額支付給明軍撫恤金了,只是大城每年的賦稅收入,不足四十萬兩,加上與東吁的戰爭,國家實在沒什么存款。.

“一個月時間,不管國師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說服迫提善王,我們可以減少五十萬兩撫恤金。”李騰芳已經給了暗示,哪怕大城用武力脅迫也好,他要的只是結果。

“五十萬兩”普蒂驚得嘴巴張得老大,讓大明減免五十萬兩,不知道要費多少口舌,現在這個五十萬兩,只是出在老撾身上,但他有些不明白,“為什么要一個月時間”

“如果國師能說服迫提善王,我們簽訂的合約就將全部得到執行,萬一國師未能成功,我們將不能減少撫恤金,無論結果如何,一個月之后,我必須回復皇命,”李騰芳沒有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果不能用溫和的方法解決,陛下可能要出兵老撾。txt全集下載”

“好,下官盡量試試。”用老撾的歸屬,換取大明減少撫恤金,普蒂覺得太劃算了。

“合約能否徹底得到執行,就拜托國師了,”李騰芳一拱手,“萬一迫提善王不識時務,大明還是感激國師所做的努力。”

“為了大城與大明兄弟般的情誼,下官一定竭盡全力,決不有負上皇陛下的囑托,貴使且放寬心,老臣親自去老撾一趟。”

“下官再次謝過,多謝國師為兩國的友誼遠途勞頓。”李騰芳向帕拉塞和普蒂拱手為禮,告辭而去。

“國師,如果老撾回歸大明,大明會變得更加強大,對我國會不會是一種威脅”李騰芳走后,帕拉塞覺得普蒂說服老撾的做法,深為不妥。

“陛下,如果大明要對大城不利,現在就可以從西、北兩面用兵,我大城能抵抗多久”普蒂反問了一句,他雖然與李騰芳據理力爭,但內心明白,大明不能為敵,只能依靠。最好是以合約的形式穩定下來,萬一惹惱了大明,想找個幫手都找不到。

“”帕拉塞無語,普蒂的擔心不錯,但大明真的對大城沒有異心嗎

“陛下,縱觀漢民族的歷史,他們極少對外侵略擴張,倒是東吁,立國以來,對外入侵不斷,連大明都不放在眼里,兩廂比較,大明雖然更強,但國家更為理性,就如這次的老撾,大明完全可以軍事征伐,現在他們卻寧愿減少五十萬的撫恤金,讓我們前往勸說。”普蒂早就研究過漢民族的歷史,這才主張與大明締結合約。

“連老撾都不愿用兵的國家,難道他們會輕易對我大城用兵嗎”普蒂去過北京,他早就向往大明的富足,“大明的土地足夠大,所以他們的朝廷并主張往對外用兵,增加不必要的土地,除非你惹惱了它。”

“嗯,”帕拉塞微微點頭,他心內明白,大明要是對大城用兵,大城也沒什么辦法,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大明交好,在大明的羽翼下才能安生,最好能確認一下,重新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國師前去老撾,勸說有幾成把握”

“如果臣空手去勸說,一成把握都沒有,”普蒂對老撾這個近鄰還是比較了解的,帕武吧玉瓦拉王、迫提善王、帕萌摳王為了王位爭奪不休,誰愿意放棄國王的權力,歸順大明“不過,要想讓迫提善王他們就范,也不是沒有辦法。”

“什么辦法”帕拉塞雖然是大城的國王,哪里比得上普蒂的來謀深算

“陳兵邊境,各個擊破。”普蒂的手段,是讓三人都失去擔任國王的希望,一旦對權力絕望了,他們才有可能回歸大明,去大明做安樂王爺,當然普蒂的手段是和大城以及大城背后大明的實力相關的,沒有實力做后盾,一切都免談。

普蒂用什么手段,李騰芳就不管了,他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朱由檢的期望,至于免去的五十萬兩撫恤金,也是朱由檢的意思,明軍的傷亡畢竟很少,再說普蒂勸說老撾回歸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李騰芳用五十萬兩銀子的期望值,買下了大城王朝的怨憤。

無論普蒂的勸說能否成功,大明都是贏家。

李騰芳暫時離開大城,去了原來東吁王朝的土地上游山玩水,實際上,他是在考察民情,大明實現了對東吁軍事上的占領,但百姓是否接受大明,那是另外一回事。

戰爭以前,東吁王朝的人口估計有一百五十萬,因為他隆屢次對外入侵外邦,加上派遣刺客入京刺殺朱由檢,引來了大明的報復,十萬明軍大舉進入東吁,所有的戰斗都是發生在東吁的本土,戰爭讓東吁人口急劇減少,現在東吁的土地上,人口不足百萬,減少了三成以上。

大明對東吁士兵和權貴的屠殺、東吁潰兵的禍害、大城軍隊對東吁百姓的報復,是東吁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此外,戰亂中疾病、饑餓、逃亡,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自從緬人在東吁立國后,歷代君主都實行對外擴張的政策,北面與大明、東面與大城、東北與瀾滄,以及曾經的素可泰王國,因此,東吁的一百五十萬人口中,成分復雜,民族眾多。

以人口的數量計算,緬人最多,大約占到六成,近九十萬;撣人和孟人各有二十萬左右,漢人超過十萬。

撣人主要聚集在東吁王朝的東北部,以前的阿瓦王朝就是撣人建立的;孟人主要分布在東吁王朝的東南部,他們曾經在此建立了以白古為國都的白古王朝。

但這兩個國家先后都被東吁王朝滅國,撣人和孟人都與緬人有很深的隔閡。

漢人除了居住在幾個較大的城市外,零星分布在東吁的全境,凡是有商機的地方,就有漢人的身影。

李騰芳發現,可能是因為歷史的原因,各個民族對大明的態度差別很大。

漢人是全力支持大明在各地建立的臨時官府,不少人還在臨時官府中擔任各類臨時的管理人員,令李騰芳趕到驚訝的是,最新的人口登記,漢人已經超過五十萬人,不知道明軍到底是怎么樣做到的。

撣人由于和云南的傣人同源,又曾經生活在大明的木邦宣慰司和孟養宣慰司,與漢人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對漢人建立的臨時官府,認同感也是很高,大部分撣人在明軍的誘導下,都是以漢人的身份登記的,現在的撣人,已經不足四萬。

生活東南沿海一帶的孟人,早在白古王朝時代,就和大明有海上的聯系,特別是鄭和的船隊,永遠留在他們的心里,比較崇尚大明的實力和文化,與斯文多禮的漢人也相處得來,對明軍占據東吁,雖然說不上歡迎,也沒有什么抵觸情緒,大部分都是轉化為漢人,現在的登記的孟人,大約是八萬。

緬人是東吁王朝的主體民族,幾乎所有的高官、將領、巨富都是緬人,因此在這場戰爭中,他們的損失最大,軍隊覆沒、權貴被屠,死的基本上都是緬人,加上害怕明軍繼續屠殺和其他民族的報復,很多人想盡辦法登記為漢人,即使不能登記為漢人,也要想辦法登記為撣人或者孟人。

戰爭過后,原來近百萬人口的緬人,急劇下降到不足三十萬,成為東吁地區列在漢人之后的第二大民族。

李騰飛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初步了解到東吁的現狀,他的心中,已經有了進一步的對策,再次來到大城后,按照約定,他求見了普蒂,詢問有關老撾的事情,沒想到普蒂還真的搞定了老撾。

ps:多謝悠悠閑人ln的月票支持,多謝悠悠閑人ln、木泊云、南木子、書友16797274、書友16426763、秋雁長風、冬臨淵、原是儒醫、布伯的紅票支持,多謝朋友們訂閱支持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因為本站編輯人手有限,而部分章節出處也無從考究,所以沒注明《》的出處或轉載到本站請您諒解,感謝各位的包容與支持!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