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

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4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正文

安置好東吁城,明軍又開始沿著錫當河谷向南進軍,林呈祥的第二十軍依然作為前軍,而沐啟元、陳子壯的聯軍作為后軍,則在一天后出發。精彩東方文學⊙頂頂點說,..

東吁以南的各個城池,原來都有少量的駐軍,但他隆和明軍一戰,全軍覆沒南逃后,他知道這些城池的散兵,根本阻擋不了明軍前進的步伐,因此除了在東吁城留下五千守軍,其它城池的駐軍,都被沿途收攏,集中到國都白古,他隆期待在白古與明軍再一次決戰。

從東吁城去白古城的四百里平原,沿途沒有東吁的軍隊,明軍無仗可打,但行軍的速度并不快。

沿途的的各個城池,軍隊和文官都隨他隆去了白古,但百姓們并沒有逃亡,離開自己的土地,他們就是乞丐,白古城的權貴們,絕不會將他們的土地和財產,分給這些逃難的百姓。

城中處于權力真空狀態,百姓就是各種勢力的肥肉,殺人、放火、搶劫、強暴等刑事案件層出不窮,但所有的施暴者,都不受律法的約束,百姓叫苦不迭,無論是漢人,還是孟人、緬人,都是受害者。

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百姓這才想到律法,想到官府,期望得到保護。

但東吁的官員,此刻正在白古城的酒館茶肆青樓喝酒品茶賞花,哪里顧得上百姓的死活?

對百姓來,在最需要的時刻,明軍充當了救世主。

林呈祥在沿途的城池里,設計了臨時的軍政府,由當地的漢人擔任主官。

這里曾經是孟人建立的白古王朝的統治區,東吁王朝興起以后,滅了白古王朝,但居民依然是孟人居多,漢人卻是少數,因此,不少孟人都進入當地的軍政府,沐啟元還在良禮彬駐扎了一個團的士兵,以維持當地的治安。

在明軍的全面干涉下,不法分子被捕殺,社會治安大大好轉,不過明軍的行軍速度卻慢了下來,本來從東吁到白古,不過七八天的時間,為了在各個城池建立軍政府,一共拖了二十多天,當他們到達白古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中旬了。

白古城位于塔馬灣西岸,北面是白古河,如果白古河直通向南方,注入大海,就會從白古城的西面越過,但白古河很是奇怪地在此向東拐了一個彎,再回到西邊,注入大海,恰好從白古城的北面、東面、南面流過,把白古城圍了大半圈。

明軍的七萬余大軍,隔著白古河在城北與東吁軍對峙。

白古城內,他隆接管了吉倫海五萬大軍的指揮權,加上沿途收攏和從南方各地趕來的軍隊,城內共集中近十萬士兵。

東吁的所有軍隊,全部在白古城,他隆能控制的,也只有這一座城池了。

沐啟元沒有著急攻城,白古城附近水網發達,不適合大軍作戰,稍有閃失,這些河流可能就是明軍的葬身之所。

他隆并沒有龜縮在城內,因為有十萬大軍,他在白古河沿岸布下重兵,明軍要想過河,實在不易。

沐啟元只能派出大量的游騎,一面偵探東吁軍隊的布防,一面繪制白古城附近的地形圖,掌握了充分的訊息后,他才召開軍事會議,商討進攻的方向。

“白古河從北、東、南三面流過白古城,河岸距離城墻太近,對大軍攻城極為不利。”沐啟元根據游騎搜集的訊息,先自己的擔憂。

“是呀,我軍超過七萬,據偵訊回報,東吁軍接近十萬,雙方十七萬大軍一旦展開決戰,一定需要十分開闊的地形。”林呈祥對渡過白古河興趣不大,那里并不是合適的戰場,特別不適合明軍火器充分發揮遠程打擊的優勢。

“司令,林軍座,白古城的西側,不是有一片開闊的地形嗎?”白古城西面是白古河谷,地勢平坦,又沒有河流阻擋行軍打仗,陳子壯根據地圖,一眼就看著這塊土地。

“城西的確是快戰場,即使雙方十七萬軍隊全部參戰,我軍的火炮也可以充分發出出優勢,”沐啟元也曾看著這塊土地,“不過,我們現在和這塊土地隔著白古河,對岸有大量的東吁士兵,如果我們強攻,也許可以渡河,但弟兄們的傷亡,應該肯定不會少。”

“司令,我們可以北撤,從坦道基渡河。”林呈祥在行軍地圖上一,那是在白古城西北大約四十里的渡口。

“難道坦道基就沒有東吁的守軍?”既然明軍能想到,熟悉地理的東吁軍更應該想到,坦道基一定有東吁的守軍,沐啟元不敢大意,這一次可能是征服東吁的最后一次大的戰斗,前面一直順風順水,最后決不能翻了船功虧一簣。

“現在的東吁軍與我們隔河對峙,他們摸不住我們渡河的地,應該不會在坦道基布下重兵,我們可以讓士兵泅水偷襲,一舉占據坦道基,再接應大軍渡河。”陳子壯現在只有一萬多士兵,他的軍隊大部分駐扎在明軍已經占領的各個城池,差不多淪為沐啟元的參謀了,為了立功,這幾天他一直絞盡腦汁,爭取當好這個臨時的參謀。

“我們還可以派出大量的游騎,從南面偵探以吸引東吁軍。”林呈祥也不甘落后,明軍現在握有進攻的主動權,何時渡河,從哪渡河,都是由明軍決定的,東吁軍只能疲于奔命。

“明修賤道,暗度陳倉?”沐啟元立即就明白了林呈祥的意思,他想了想,“不過,也不用太急,先探明坦道基附近的訊息再,在進攻的前一兩天,再向南派出大量的游騎,甚至是股軍隊,做出渡河的假象,我們則趁機襲取坦道基。”

林呈祥、陳子壯都沒有反對,基本上算是定下來。

“二位,你們,我們從西面攻城,白古城的北、東、南都是被白古河阻隔,他隆要是戰敗,將從何處逃生?”沐啟元從來沒有懷疑過,明軍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雖然明軍只有七萬,比東吁軍少了近三萬,但明軍火器上的優勢,不是區區三萬東吁士兵可以彌補的,他考慮的是他隆,一定不能放過他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白古城南面靠近大海,已經沒有逃跑的路徑,西面將是我們的駐扎地,如果失利,他絕不敢向西逃竄,剩下的只有北面和東面了。”陳子壯早就研究過東吁城附近的地形,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北面也不行,北面的城池都在我們的手里,他要是向北逃竄,必然在這些城池受阻,雖然各個城池的士兵不多,只要阻擋一時,我們的大軍就會追過來,他隆絕對逃跑不了。”林呈祥搶著道。

沐啟元頭,他們這是要給他隆算命了。

陳子壯接過話頭:“司令,林軍座,他隆只有向東一條路,不管他事先有沒有算計,但白古的東面是他隆的死敵大城,境況應該和林軍座分析的北面一樣,也是死路一條。”

“陳軍座是,一旦他隆戰敗,就將無路可走?”沐啟元不相信,狡兔尚有三窟,他隆領兵打仗多年,不可能不給自己留條后路。

“屬下不是這個意思,”陳子壯向沐啟元抱拳行禮,“屬下是,他隆從東城門出逃后,必不敢一路向東,要么出東南,甚至逃向海島,要么出東北,企圖逃向橫斷山脈。”

“東北?橫斷山脈?”沐啟元搖搖頭,“這里距離橫斷山脈太遠了,一路上又有明軍把守各個城池,他隆除非是自尋死路,看來,他隆逃亡東南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司令,要是他隆逃向東南的海島,我們怎么辦?我們可是沒有水軍吶!”林呈祥突然泛起愁來。

“我們是沒有水軍,可也沒聽過他隆有水軍呀,他能久居海島嗎?”沐啟元笑了,他隆如果逃亡東南,實在不是個好去處,不過,現在東吁的大半國土上都有明軍,似乎也沒多少安全的地方。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司令,既然估計他隆從城東開始逃跑,那我們能不能有所準備?”林呈祥也不想放過他隆,不僅朱由檢下過密旨,誅殺東吁所有的權貴,更是因為戰功,如果擒獲他隆,功勞絕不會于攻占任何一座東吁的城池。

“準備?林軍座是要分兵?”沐啟元看了眼林呈祥,他還是潑了冷水,“如果能夠分兵破敵,那我們不是可以圍城嗎?城內的東吁軍,不下十萬呀,而且還是他隆親自坐鎮。”

“司令,不是分兵,屬下的意思是,能否嚇唬一下東吁軍?比如,大軍在渡河之前,可以派些士兵佯裝從東面渡河。”

沐啟元明白了,“好,那我們就來些狠的,在我大軍渡河之前,陳軍座的第十七軍余部,佯裝從東面渡河,一萬多人的明軍,東吁人絕不敢掉以輕心,他們甚至會撤除河面的浮橋、燒毀船只什么的,將來他隆要渡河逃命,也是困難重重。”

“司令,這樣還能掩護大軍從坦道基渡河。”陳子壯也同意了這項決定。

三人隨后商量了一些細節問題,如何拿下坦道基,如何渡河、何時開始攻城、如何應付東吁軍可能的魚死網破,等等。

初步敲定細節,軍事會議已經結束,三人正待離去,沐啟元的親兵來報:“司令,兩位軍座,大城的使者到了!”

(:回車Enter)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