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407章 漢人敢死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7章 漢人敢死隊

第407章 漢人敢死隊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0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正文

彬馬那以南的伏擊戰,明軍大獲全勝,他隆只帶著兩百騎兵突圍而去,五萬五千東吁士兵,除了戰死的兩萬余人,其余三萬多東吁士兵,在筋疲力盡得連刀槍都拿不動的情形下,全部被明軍俘獲。D,F⑨.oM,精彩,東方,文學

這些俘虜最讓沐啟元頭疼。

本來沐啟元不愿殺降,他們雖然是異族,畢竟是漢人的同類。

但三萬多東吁士兵,不僅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還要留下大量的士兵看守,這會嚴重拖累明軍的征緬大業;如果將他們釋放了,他們隨時可能加入東吁軍,重新成為明軍的敵人,只要他隆還在,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這些東吁的戰俘重新投入到戰場,那沐啟元消耗東吁軍隊的計劃,就會完全破產,這是在明軍付出極端努力的情形下取得的勝果,決不能付諸東流。

最后,沐啟元聽從了陳子壯的建議,以“保護權貴利益,與權貴相勾結”為由,將這些東吁降兵全部坑殺了。

他隆帶著兩百騎兵,一直逃到東吁城,方才得以息腳。

東吁城是東吁王朝的第一任國都,是東吁王朝的立國之本,在彬馬那以南二百里,但城中只有五千守軍。

他隆知道東吁城根本守不住,明軍破城只是時間問題,但明軍南下,東吁是必經之地,有了東吁城阻擋,可以延緩明軍南下的速度,好讓他有充分的時間整頓東吁的軍備。

他隆象征性地安慰了城中的守將,鼓勵他死守城池,為國立功,然候以收攏南方的軍隊與明軍決戰為由,離開了東吁城,繼續南下,欲與吉倫海的大軍匯合。

沐啟元在彬馬那以南全殲他隆的主力,但彬馬那以北已經沒有東吁軍主力,他讓陳子壯留下一個團的士兵駐守。

大軍在貢拉一帶休息了兩天,等彬馬那城的明軍和糧草輜重部隊趕來后,明軍開始沿錫當河南下,林呈祥的第二十軍作為前軍,已經提前一天出發。

第二十軍沒有急行軍,明軍現在是層層推進,就像諸葛亮伐魏。

林呈祥擴大±▼±▼±▼±▼,■.搜索范圍,將大軍行進的路線兩側,全部掃蕩完畢,他這個前軍,實際上也是明軍的先鋒。

第四日午后,林呈祥趕到東吁,他沒有立即攻城,而是在東吁城北面扎下大營,準備讓士兵休息一個晚上,天亮之后再攻城。

晚飯之后,林呈祥召集三位師長和軍中的參謀,商討明天的攻城之法。

“軍座,東吁城只有五千守軍,我們有三萬大軍,只要四面圍城,用火炮炸開城墻或者城門,自然可以全殲守軍。”六十師師長孫可的意見,就是明軍現在最常見的攻城之法,但前提是明軍要有優勢兵力,否則,即使城破,守軍也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從某一突圍而去,難以完成全殲的目標。

林呈祥微微頭,他是剛剛抵達東吁城外,下午才查看了周圍的地形,對城內的情況,卻是不太熟悉,如果孫可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認可,他就決定采用了。

“軍座,我也可以圍三闕一,而在城外埋下一支伏兵,城外地域空曠,更適合殲滅敵軍,而且不會傷害城內的百姓,也不會破壞城內的設施和財物。”盧玉峰認為東吁城破是肯定的,既然東吁城即將歸屬大明,那就應該保護城內的設施。

林呈祥向盧玉峰投去贊賞的目光,不錯,城還未破,就想著將來的治理,人才呀!

圍三闕一,的確是攻城的好辦法,城破之時,給城內的守軍逃生的希望,才能迅速瓦解他們守城的意志和決心。

“可是,這么明顯的策略,難道東吁人看不出來嗎?”五十九師師長李元江覺得有些問題,東吁的將領都是身經百戰,他們應該通曉兵法才是。

林呈祥看著盧玉峰,“既然方案是你提出來的,就由你來回答吧!”

“哈哈,李師座有所不知,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這是漢人的兵書,是漢人數千年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東吁立國才幾年,哪會漢人的這些兵法?他們打仗,靠的是人多勝人少,或者依靠不怕死的軍官和士兵。”盧玉峰也不怕別人他張揚。

“啊……”李元江向林呈祥投去詢問的目光。

“奧,玉峰還真有些了解東吁,東吁人打仗,差不多就是這樣,”林呈祥還補充了一,“再,東吁士兵就是知道城外有伏兵,他們也得出城,難道在城內等死?出了城,他們就有逃生的可能。”

“軍座,東吁士兵真的會飲鴆止渴嗎?”孫可還有些不信,這些東吁人,不是挺能打仗的嗎,怎么可能這么傻?

“應該會,”林呈祥準備定下最后的作戰方案了,明軍占據人數與火器上的巨大優勢,能征慣戰的他隆都是全軍覆沒、灰頭土臉,何況是的東吁城,“如果東吁城破,他們還留在城內的話,只有兩條路,要么投降,要么去死,有時候,即使他們投降,也是死。”

正在這時,林呈祥的一名親兵悄悄進來,對著林呈祥耳語幾句。

“真的?把人帶進來!”林呈祥的目光霎時晶亮,他在心里盤算著,如果一切順利,沐啟元來到東吁的時候,東吁城已經屬于大明了。

不一會兒,一名身著普通百姓灰布大褂的中年人,隨著親兵進入大廳,“參見參見林軍座!參見三位師座!”來人并沒有下跪,只是向三人分別拱了拱手。

林呈祥仔細打量著來人,確信是陌生的面孔,“來,坐,這兒都不是外人,有什么話就直吧!”

“是,軍座!”來人在孫可的下首落座,這才出來意:“東吁城內有五萬百姓,其中漢人和自認為漢人的,超過一萬,漢人百姓在東吁城討生活,時常遭到緬人的盤剝和欺凌,這次大明軍隊來到東吁,城中的漢人頭領組織了一支五百人的敢死隊,準備協助明軍奪取城門。”

“奪取城門?漢人頭領?”林呈祥不在乎漢人幫助奪取城門,以明軍火炮的威力,奪取城門不是難事,他欣喜的是漢人的歸心。

“軍座,現在明軍駐扎在北城門外,東吁軍主要的兵力也是投放在北門,我們可以在東城門起事,接應明軍入城。”這名叫陳枝山的偵訊補充到。

“嗯,主意不錯,”林呈祥頭,“你們什么時間能準備好?”

陳枝山果斷地:“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準備接應明軍入城,如果軍座愿意,今夜三更,我們就可以打開東城門。”

“早就準備好了?你們早就知道我們要來嗎?”林呈祥有些驚異,明軍進軍的速度相當快,在沿途掃蕩的時候,還有許多村鎮不知道明軍來了,東吁城內的漢人是怎么知道明軍早就來了?

“軍座不用猜疑,城內有大明的偵訊,早就知道明軍來了,”陳枝山似乎責怪林呈祥忘了他的偵訊身份,“此外,他隆慘敗于彬馬那,在東吁逗留了半天,所以弟兄們確信明軍離此不遠了。”

“奧,”林呈祥長出一口氣,“東吁軍的士氣怎么樣?他們有戰斗力嗎?”

“回軍座,城內的五千守軍,都是他隆的精銳,他隆又慰問了城內的守軍,現在他們的士氣高漲,短時間內應該沒有投降明軍的跡象。”

“嗯,”這些理由應該可信,林呈祥又想到一個問題,“現在東吁城四門緊閉,你是如何出來的?”

“用繩索,軍座別忘了,人乃是偵訊出生,”陳枝山再次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此次有三人出城,另有兩人在看守繩索,一旦守軍有異動,他們必然能發覺,如果沒有異動,待會我們就攀繩索回城,”陳枝山頓了頓,顯然是為了打消林呈祥的顧慮,“即使人無法入城也沒關系,城內有我們的人,我們還可以燈火聯系。”

偵訊有一些特殊的本領,林呈祥不想再問,他關心的還是入城的事,“這些漢人百姓可靠嗎?”

“軍座放心,他們絕對可靠,而且,當中還有我們的人參與,一旦出現意外,我們的人一定會知曉。”

“那你們如何奪取東城門?”林呈祥不能講希望全寄托在這些漢人百姓身上,要是他們的計劃不籌密,自己豈不白忙活半夜?

“五百敢死隊懷揣利刃,化裝成協助守城的百姓,接近城頭,而且東城門守軍中也有漢人做內應,我們以有心算無心,拿下城門應該不是問題。”

“既然你們準備好了,那就今夜吧!”林呈祥知道這種機密事,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暴露,“但我大軍需要調度,三更之前才能完成部署。”

“那我們就在三更的時候打開東城門。”

林呈祥將整個計劃思考了一遍,他唯一的擔心,就是城內的百姓能否拿下東城門,他們畢竟是百姓,沒有嚴格的訓練,“這樣吧,為了配合你們搶奪東城門,我們會從北門和西門同時攻城,將守軍吸引過去。”

“軍座,我們還準備在城內四處放火,這樣又能吸引一些守軍,到時候城門處的守軍就會更少了,我們成功奪取城門的可能性就會更大。”陳枝山的雖然身形不動,眼著卻是閃著興奮的光芒,在自己人面前,他完全不用掩飾,如果城內的漢人能奪取東城門,那偵訊就是為明軍破城立下頭功。

林呈祥又將整個計劃梳理以一遍,覺得方案可行,“如此甚好,我會在東城外安排士兵接應。”

“軍座,我們就以火光為號,如果東城門火起,就是我們奪取東城門了。”

“一言為定,陳兄弟早回去準備。”

“軍座……”

林呈祥見陳枝山欲言又止,只道還有什么難處,“陳兄弟還有什么難處?”

“不是難處,”陳枝山遲疑了一下,見林呈祥一直注視著自己,這才出城中百姓的心聲:“城內的漢人有一個請求,如果明軍破城,請務必保護他們的財物。”

(ps:多謝步鈞、三石散人、牧首、冬臨淵、原是儒醫、g、木泊云、悠悠閑人ln的紅票支持,多謝朋友們訂閱支持)

(:回車Enter)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