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63章 參謀李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參謀李通

第363章 參謀李通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0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文)

(文)

&“陛下向南洋派出海軍,就是為了解救南洋的漢人,南海艦隊既然來到南洋,就不會再走了,”鄭興向李通拱手行禮,“以后,軍隊免不了要打擾李頭了。↖,”

“應該的,應該的,”李通一疊連聲,“那南琉球群島上的西班牙人……”

“李頭放心,我們會將他們完全驅逐出去,如果他們不識相,我們就殲滅他們,現在的南海艦隊,已經不是西班牙人可比的,我們今天打敗的,就是西班牙、荷蘭與葡萄楊的聯軍,西夷在南洋稱霸的日子,已經不長了。”

“鄭將軍是說……”

鄭興覺得這軍事上的謀劃,暫時不宜泄露,“李頭,南海艦隊將來的打算,得問司令,我只是奉命行事。

“奧,呵呵,呵呵……”李通知道這是軍事上的秘密,他尷尬地笑笑,也就不再追問。

鄭興轉個話題,“李頭談吐不凡,應該是讀書人吧?”

李通咧著嘴:“鄭將軍見笑了,李某原是一名秀才,因屢試不第,家中又沒有了隔夜米,這才隨親友一道,遠赴南洋謀生,因識得幾個字,被同鄉推舉為帕薩倫的頭領。”

“奧,聽李頭的口音,應該是福建人吧?來呂宋多久了?”

“李某是福建泉州人,十年前來到呂宋,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鄉,”李通的眼神里,隱隱有一絲傷感,該是動了鄉思之情,“鄭將軍從福建來到嗎?泉州現在有沒有變化?”

鄭興沒有專門說到泉州,而是將朱由檢登基之后,大明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簡單說了一遍。

李通唏噓不已,要是自己沒有離開大明……但他很快就搖頭,這是不可能的,他離開家鄉已經十年,家鄉的人已經不認識自己,而且自己與家鄉,現在已經沒有一絲關聯。

“大明海軍初來南洋,李頭能否將呂宋的西班牙駐軍情況,簡單說說一二,鄭某回去,也好請示司令?”

說到呂宋的事,李通頓時打開了話匣子。

據李通講述,西班牙人是在大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來到呂宋的,大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在呂宋的南部建立馬尼拉城,主要役使當地的土著和來到呂宋的漢人,在南琉球群島開挖金礦,并且從美洲販來大量的白銀,以購買大明的瓷器、絲綢、茶葉等,運回西班牙國內高價出售。

大明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不甘心受西班牙人奴役的漢人,在當地海盜首領李鳳的帶領下,與西班牙人發生大規模的戰斗,李鳳差點攻下了馬尼拉,后來,李鳳戰敗逃走,漢人在呂宋再也沒有反抗能力,基本上任由西班牙人與當地土著的欺凌。

現在南琉球群島上,西班牙的軍隊據說有六千,主要駐扎在馬尼拉總部,在呂宋島上的金礦碧瑤、圣克魯斯,棉蘭老島上的銅礦所在地蘇里,也有駐軍,其它地區沒有駐軍,或者駐軍很少,主要由土著或者漢人維持統治,西班牙人會定時巡視全島,收取租金,有時也用艦隊沿海巡視。

“金礦、銅礦?李頭,你說南琉球有金礦?”鄭興不愧海盜出生,聽說金礦,眼睛霎時發出攫取的光芒,好似黃潺潺的金子就在他的眼前飛舞。

“是,鄭將軍,西班牙人占據南琉球群島,他們的利潤,主要在三個方面:金銀銅礦、貿易、租金。”

“李頭知道這些礦場所在的位置嗎?”

“知道一些,但不完整,也不太確切,這些礦場所在的位置,西班牙人保護得非常嚴密。”

“知道就好,李頭能畫出這些礦場所在的位置嗎?”

“行,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準確。”李通拿起紙筆,飛快第畫出南琉球群島的草圖,又在草圖上點出各種礦場所在的位置。

鄭興待要收起草圖,發現墨跡未干,只好暫時晾著,“李頭怎么知道這些礦場的位置?”

“鄭將軍有所不知,李某在這帕薩倫城擔任漢人頭領,除了管理帕薩倫城的秩序,此外就是為初入呂宋的漢人指明工作方向,免得他們在島上瞎撞。”

“奧。”鄭興明白了,李通的工作,相當于漢人商會,為初來呂宋的漢人勞力選擇合適的工作,應該還會收取少量的費用,西班牙人也會給他一個大致的方位。

“鄭將軍,這些礦場……”

“哈哈,現在還說不準,鄭某只是給司令提供一些有用的訊息,至于將來怎么樣,由司令決定。”

“那是,那是。”李通也沒有追問。

“李頭,當地的土著怎么樣?”鄭興這話問得含糊,他需要土著的一切訊息,越詳細越好。

“鄭將軍,據西班牙人估計,當地的土著,原來超過三百萬,西班牙人在侵入南琉球以后,與當地的土著發生沖突,于是開始屠殺當地的土著,加上勞役的死亡,現在土著只有二百萬人。”

“二百萬?這么多?”鄭興有些頭大,這二百萬人又不能屠殺,管理起來難度比臺灣大多了,“他們與當地的漢人,平時關系怎么樣?”

“漢人在整個南琉球群島不過二十萬人,比當地的土著少多了,加上西班牙人的縱容與挑撥,經常發生土著欺負漢人、搶奪漢人財物的事。”說到土著,李通恨得咬牙切齒,他對土著的痛恨,甚至超過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對漢人的欺負和盤剝,通常是間接的,比較隱晦,而土著對漢人的欺凌,是直接的、**裸的。

“那按照李頭的說法,就是趕走西班牙人,還是不能保證漢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應該是這樣,土著人口是漢人的十倍,他們人多,而且野蠻、懶惰,搶奪漢人的財物時,他們非常齊心,除非但軍隊常駐,否則漢人的利益還是難以保證。”

“可是大明的軍隊不可能都住在島上,否則,數萬人的隊伍,軍餉、彈藥、糧食如何解決?”

“軍餉可以由島上的漢人支付,糧食也行,只是這彈藥補給,實在沒有辦法。”李通不是神,島上并沒有火器制造廠,他也變不出彈藥。

“李頭,數萬人的軍隊,軍餉與糧食都不是小數目,況且誰能保證供給及時?”鄭興的意思,一旦糧餉供應不上,島上的軍人蛻變成海盜也說不定,軍人也要吃飯。

“鄭將軍,糧餉不是問題,西班牙人占據南琉球的時候,每年都會收取租金,這些租金作為軍餉,應該不成問題,但要保證供應,島上必須建立地方官府,由官府出面,負責糧餉的長期供應。”

建立地方官府,不是鄭興的事,那是朝廷的事,但鄭興有些興趣,他隨口問道:“那依李頭所說,島上如何建立官府?”

“把南琉球納入大明的管轄范圍,比如,設立南琉球省,在全島范圍內,不論土著還是漢人,都要繳納賦稅,島上的賦稅,養活這幾萬軍隊,應該不成問題。”

“立省?”鄭興看著李通,怎么覺得他和朱由檢差不多,喜歡在新征服的地方立省,如果南琉球群島真的立省了,那他鄭興就是大明開疆的功臣,他不禁心潮澎湃。

“鄭將軍,只有立省,建立長期的稅收體制,大明的軍隊才能在島上常駐。否則,即使趕走西班牙人,漢人在島上處于巨大的人口劣勢,還是擺脫不了被欺凌的命運。”

“李頭領說得不錯,一旦趕走島上的西班牙人,我會向司令提出建議,讓朝廷派出文官。”是否立省,是朝廷的事,鄭興管不著,他話鋒一轉,“李頭,南琉球群島的物產怎么樣?”

“鄭將軍,南琉球群島上,有豐富的良田,能種植雙季稻或者三季稻,能養活島上的居民,而金銀礦能帶來巨大的利潤,此外,貿易也是帶來稅收。”

“糧食、礦業、貿易?”這些東西,鄭興不太懂,他是海盜出身,自然知道貿易的巨大利潤。

“對,糧食能讓島上的居民生存下去,礦業與貿易,能為官府提供財源。”李通說出了南琉球群島的關鍵所在,還以為鄭興在考驗他。

“李頭的話,我一定轉告朝廷,至于是否立省,我們只能建議。”鄭興見李通說得頭頭是道,他打心眼佩服這位曾經的秀才,“不過,要是在南琉球立省,島上的漢人是否支持?”

“絕對支持,漢人受夠了西班牙人與土著的欺凌,他們背井離鄉,多是在當地活不下去了,才來南洋討生活的,如果生活得好,又有軍隊保護,他們歡迎還來不及。”李通說的,也是自己的經歷,他也是這些漢人中的一員。

“支持就好。”

“當年李鳳是海盜,尚且能團結漢人,反對西班牙人的奴役,要是大明朝廷派出官員與軍隊,漢人絕對歡迎,鄭將軍放一百個心。”李通向鄭興做出保證。

鄭興想,要征服南琉球群島,將漢人聚攏起來,李通的作用必不可少,最好能讓他參與進來,“不知李通是否愿意來軍中擔任參謀一職?”

“參謀?”李通從來沒聽說過這種官職,也不知大道它的含義。

“就是在軍隊中向軍官提出各種建議的人,我軍每到一處,李頭還要負責聯絡當地的漢人,協助明軍驅趕當地的漢人,并領取一定的俸祿,當然,李頭不是正式的軍人,可以拒絕鄭某的建議。”

“李某愿意為大明的軍隊服務。”李通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通過科舉入士,要想光宗耀祖,機會就在眼前,他豈有不應之理?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xkxs31861.html,下載請到。

俠客每天最快更新!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