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18章 首府玉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8章 首府玉樹

第318章 首府玉樹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8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作者:藍盔十九本章字節數:1227864

士兵給南卡布貢松綁,并取來紙筆,南卡布貢簽署了一份要求軍隊放棄抵抗的命令。txt電子書下載Http:///.訪問:.。“南卡參政,你簽署的這份文書,能否約束各地的軍隊嗎?”沐啟元還不太放心,南卡布貢畢竟不是拉達克的國王。“將軍放心,我王的印璽就在芒域的王宮里,憑老夫在軍隊中的威望,再蓋上印璽,各個城池的軍隊,一定會向明軍投降。”“那就有勞南卡參政了。”明軍進入大勃律、畢底城,拉達克全境陷落。沐啟元將森格南杰和拉達克王朝的主要官員扣留起來,等待朝廷發落。拉達克戰爭的結束,沐啟元平叛烏斯藏的任務,正式全部終結,他圓滿完成朝廷‘交’給他的任務。但沐起元不知道,他‘私’自平定大明的藩屬國拉達克的事,不知道給自己帶來什么,這對他的前途來,到底是福還是禍。沐啟元將平定烏斯藏的事,寫成一份軍報,通過偵訊飛鴿傳書京師的朱由檢。對于古格王朝與拉達克王朝的事,他也沒敢隱瞞,想隱瞞也隱瞞不了,軍隊中有大明的偵訊,他們不但為軍隊提供敵方的訊息,也為朱由檢和國防院提供前線軍隊的訊息。在軍報之外,沐啟元另外附上一份訊息,是拉達克戰爭的起因和結果,為了詳細明戰爭發生的起因,他還附上一份古格王朝和拉達克王朝的草圖。對于扣押的拉達克王朝的國王和官員,沐啟元請求朝廷做出裁決。沐啟元平定烏斯藏都司的訊息傳到京師的時候,朵甘都司的暴‘亂’,已經平息有一個月了。對于平定這些地方的暴‘亂’,朱由檢原本就沒什么擔心的,大明現在用兵,只此一處,如果沐啟元、左良‘玉’不能獲勝,他還會派出更多的軍隊。但沐起元節外生枝,連帶著平定了拉達克王朝,讓朱由檢有些蛋疼。朱由檢一再從大腦中搜尋,古格王朝、拉達克王朝,他一印象都沒有,后世的他,只是一名f∑f∑f∑f∑,m.v.工科生,對歷史、地理知識不太專業。朱由檢沒有直接回復沐啟元,他命令外‘交’部長方逢年先搜尋相關的資料,不知道能否從故紙堆中尋出一些端倪。棉花糖Mianhuatang.cc方逢年還真的從明初禮部的故紙堆中,找出了一些拉達克的資料,整理好之后,‘交’給了朱由檢。拉達克位于克什米爾東南,喜馬拉雅山南麓,克什米爾山谷東北,是青藏高原的西部邊緣,也是烏斯藏的最西部,面積有四五萬平方千米,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人。大約在公元一世紀,拉達克被印度貴霜王國吞并,公元七世紀時,玄奘的記錄中也提到過這塊地方,公元八世紀,拉達克的北部被唐朝控制。在吐蕃擴張過程中,拉達克不可避免地卷入唐蕃之爭,其宗主權多次在大唐和吐蕃之間易手。大唐會昌二年(公元84年),吐蕃王室成員吉德尼瑪貢由于王室內‘亂’,逃往拉達克,建立了獨立的拉達克王朝,隨后藏民大量涌入。十三世紀,拉達克歸入‘蒙’元版圖,‘蒙’元朝廷向拉達克派遣官員,常駐軍隊,全面管理拉達克。大明立國之后,打敗了‘蒙’古人在烏斯藏的殘留勢力,拉達克逐漸被大明控制,作為烏斯藏領土的最西端,朝廷在拉達克地區設置了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委托當地頭人代為管轄,這個時候的拉達克,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王國,介于藩屬國與屬地之間。但大明對拉達克地區的影響非常有限,幾乎忽略不計,明中期之后,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已經撤銷了。看到這些訊息,朱由檢心‘潮’澎湃,他看重的不是這土地,而是拉達克重要的地理位置。烏斯藏境內多山多河,道路極其艱難,與外界的聯系,受到山脈的諸多限制。它的南面是喜馬拉雅山,基本上阻斷了與印度次大陸的‘交’流,否則,玄奘取經,也不用繞道西域了,他明明去的是南面的印度;它的北面,和傳統的西域地區隔著可可西里山脈和昆侖山脈,那里是無人區,根本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行;它的東南面是橫斷山脈,嚴重阻擋了與四川、云南的聯系。現在的烏斯藏,只有東面有一條狹窄、難行的茶馬古道與云南省相連。如果從烏斯藏的拉薩,北下葉爾羌汗國的喀什噶爾(今新疆的喀什),需要從拉薩向東,沿著茶馬古道進入云南大理,再一路向東到南寧、廣州,然后折向北方,沿著南昌、廬州、濟南到京師,再折而向西,順著第二大道,經過太原、西安、河西走廊、吐魯番,才能到達喀什噶爾,整個行程超過一萬五千里。即使避開京師,走三‘門’峽、西安古道,行程也會超過一萬二千里。如果有了拉達克,結果就不一樣了,從拉薩向西,出拉達克,過喀喇昆侖山口的卡拉胡魯木,直接向北到喀什噶爾,全程不到三千里。拉達克不僅能加強烏斯藏與西域地區的聯系,也是烏斯藏乃至大明通向印度、中亞地區的唯一通道,是大明西部的‘交’通‘門’戶。現在沐啟元抓住機會,滅了拉達克,朱由檢豈肯讓它再復國?重要的是,朱由檢有征服拉達克的歷史依據。大唐時代,拉達克就曾曾臣服,至于這種臣服,到底是大唐的藩屬國,還是大唐的屬地,由于時代過于久遠,誰也不清,朱由檢直接從心理上看做是屬地了。‘蒙’元時代,朝廷向拉達克地區派官、駐軍,難道大明還不如被它趕走的‘蒙’元?其實,大明立國之初,朝廷曾在拉達克設立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明拉達克還是臣服大明的,只是大明國家的重心,一直在北方,先是‘蒙’古,后是建奴,這才忽略對南方土地的管理。雖然俄力思軍民元帥府與奴兒干都司一樣,都是委托當地土司、頭人代為管轄,大明從來沒有駐軍,但太祖幸幸苦苦打下的土地,后世子孫要是丟了,那豈不是不肖?從歷史中找到依據,從心里上服自己,朱由檢高高興興給沐啟元去了一封密信。在信中,朱由檢告訴沐啟元,拉達克竟然敢挑戰大明,這種不肖之國,滅了也就滅了,留著遲早是禍害,朝廷將在拉達克地區開府立縣。為了加強對拉達克地區的管理,預防再次出現不肖之人,大明必須在拉達克地區駐軍,在新軍到達之前,暫由第十九軍分兵駐守。關于古格王朝,它在明軍入藏之前,已經滅國,王族已經失散,就不要再復國了,國眾多,戰爭就會頻繁,朝廷也會在此設立府縣,造福當地百姓。對于沐啟元俘獲的拉達克國王和文武官員,朱由檢也做出指示,擇日押解赴京,烏斯藏與京師相距甚遠,不必急在一時,緩緩圖之。朱由檢的意思,相信沐啟元能懂,這些人要真的押上京師,朝廷反而不好處置,總不能判個終身監禁,如果他們在拉達克或者路上死了,反而一了百了。最后,朱由檢夸贊了沐啟元,統兵當機立斷,對于冒犯大明虎威的不肖之邦,能給與迎頭痛擊,宣揚大明國威,給其它軍隊樹立了榜樣。回信之后,朱由檢就開始為烏斯藏、朵甘的未來‘操’心了。這兩個都司,肯定要立省、派官、駐軍,烏斯藏都司更名西藏勝,這是后世歷史上早就有的,只有這朵甘,卻是有些不同。朵甘都司的大部分,也就是后世的青海省,但現在的朵甘,與后世的青海又有很大的區別。后世的青海省得名于青海湖,但現在的朵甘都司,并不包括青海湖,青海湖還在,但不是隸屬于朵甘都司,而是屬于陜西行都司,也就是后世的甘肅省。關于這一帶行政區劃的變化,也與“朱由檢”的到來有關。大明時代的朵甘都司,近似一個傾斜的長方形,其東北部的邊境,是塔里木盆地和阿尼瑪卿山,西北則是阿爾金山,西南越過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與烏斯藏接壤,東南與四川為鄰,但包括四川的省甘孜地區、烏斯藏的客木地區,實際上,朵甘都司的的府治就在客木。很明顯,現在的朵甘都司不包括青海湖,不能稱之為青海省。朱由檢回憶過,在后世的地圖上,青海省在東北方向上一直‘挺’近到祁連山,也將青海湖囊括進去,那是因為瓦剌‘蒙’古的和碩特部進入藏人區后,統一了兩藏地區(烏斯藏、朵甘),并不斷侵蝕漢人的土地,直到被祁連山阻擋了道路。“朱由檢”橫空出世,是和他同時代英雄人物的悲劇。后來被稱為“顧實汗”的和碩特部首領圖魯拜琥,已經早早死在明軍的燧發槍下。現在的朵甘,與后世的青海省,地理疆域上區別很大。朱由檢默默第盯著面前的地圖,他覺得朵甘都司的府治放在客木,實在太過偏僻,客木在朵甘都司的東南角,作為一省的府治,實在不合時宜。未來的客木,可能是這一帶的‘交’通中心,經濟可能發達,但作為府治,無法輻‘射’到全省,新的府治,必須放在朵甘的中心地帶。朱由檢用手在地圖上丈量了一下,忽然,他的眼前,跳動著一個名字:‘玉’樹。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因為本站編輯人手有限,而部分章節出處也無從考究,所以沒注明《》的出處或轉載到本站請您諒解,感謝各位的包容與支持!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