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14章 古格王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4章 古格王朝

第314章 古格王朝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6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丹迥旺波大腿中槍,已經無法逃跑,親衛將他背起,背著一個成人,親衛也跑不快,明軍從兩側席卷過來。

其他的親衛一看不妙,趕緊分出百余人,用身子擋住明軍的槍口,期望給丹迥旺波贏得一點時間。

明軍有上千槍手,這百余親衛很快就撲倒在地,槍手們踏過他們的身子或者尸體,繼續追擊丹迥旺波和他身邊的親衛。

一名受傷倒地的親衛,已經失去了彎刀,但他死死抱住一名槍手的腳踝。

槍手掙扎了兩次,沒能掙脫,他掉過燧發槍,狠狠地砸在那親衛的腦袋上,親衛悶哼一聲,緩緩軟下去。

兩側的明軍一刻也沒停下,他們已經追上丹迥旺波的數百親衛,將他們圍起來。

親衛們見逃不脫,只得放下丹迥旺波,拔出腰間的彎刀,與明軍對峙。

但他們沒有弓箭,缺少遠距離打擊能力,而明軍都沒有靠得太近,他們只能用彎刀給自己壯膽。

燧發槍無情地收割親衛們的鮮血和生命。

眼看著自己人一個個倒在明軍的槍下,終于有親衛耐不住了,他們手舞彎刀,叫囂著撲向明軍。

撲過來的親衛,恰好是燧發槍的靶子。

槍手們沒有吝嗇子彈,撲過來的親衛,率先倒在明軍的槍口下。

親衛還剩百余人,丹迥旺波已經清楚地知道,明軍這是要他的命,他一把推開身邊的親衛,“你們快走,明軍要的是我,你們要給藏巴軍留點種子。”

“我們是藏巴汗的親衛,藏巴汗要是不在了,我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哈哈哈……”丹迥旺波仰天狂笑,“你們都是我最親的親衛,既然明軍不肯放過我們,那我們今天就死個痛快。”

他推開親衛,拔出腰間不常用的彎刀,蹣跚著向明軍走過來,眼中閃出不屈又無奈的火焰,每走一步,地上就會多上一灘殷紅的鮮血。

近百親衛沒有阻止他,他們都隨著丹迥旺波的步伐,一步步向明軍移過來。

不知道是示威,還是表明藏人永不屈服的精神,又或是與明軍比比數量,丹迥旺波和他的近百親衛,排成一條長長的橫線。

“砰。”

不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士兵,向丹迥旺波發出了最后一槍,子彈從他的眉心鉆入,血液從子彈留下的空洞中流出,開始的速度很慢很慢,待血液將空洞填滿,又迅速從空洞處留下,在丹迥旺波的臉上,印下了一個長長的血線。

丹迥旺波的身子搖晃了一下,又猛地一震,重新站穩。

親衛似乎驚呆了,誰也沒有上前扶一把。

丹迥旺波就像是一顆被蟲子蛀空了的千年老樹,被風一吹,緩緩傾斜,“噗”的一聲,摔倒在一名親衛的腳背上,稍稍向上彈起了一點,又重新落下,雙眼依然瞪得老大,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鼻子里卻是再無聲息。

日喀則的陷落和丹迥旺波的死,標志著藏巴汗政權全面崩潰。

明軍第十九軍和第二十軍將城內的藏兵,包括剛剛武裝起來的農奴,斬盡殺絕之后,開始肅清周圍的殘敵。

士兵們在肅清殘敵時,也誤殺了不少藏人百姓,主要是因為語言不通,加上藏民面對明軍的士兵時,常cháng是一連串的“嘛咪嘛咪轟”,讓不通藏語的明軍士兵十分惱火。

但是,士兵們在寺廟搜到大量的金銀,以及烏斯藏三大寶石的紅珊瑚、綠寶石、天珠時,他們的惱火,立時煙消云散。

林呈祥的第二十軍暫shí駐扎在日喀則,而沐啟元的第十九軍,來到烏斯藏東北高原的阿里地區。

奉丹迥旺波之命鎮守阿里地區的第二軍,直接就投降了,丹迥旺波已死,前后藏都落入明軍之手,區區三千人的軍隊,就是不投降,又能抵抗多久?

沐啟元兵不血刃就占領阿里地區,這一次,心情大好的他,并沒有屠殺藏民,對于主dòng投降的敵人,他實在沒有屠殺的理由,況且人家還獻上城中所有的金銀和珠寶。

但戰爭還沒有結束,在烏斯藏的最西部,有一個叫古格王朝的地方,沐啟元遇上一個不開眼的倔子。

古格王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紀,大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和大唐一直在西南對峙的吐蕃,最后一代贊普朗達瑪,因為國內矛盾激化被殺,其兩個王妃在王族和外族的支持下,各為其子爭奪王位,使王室一分為二,互不統屬。

到朗達瑪的孫子一代,因爆發平民和奴隸起義,兩王室都遭到沉重的打擊,朗達瑪次子奧松之子貝考贊被誅于娘若香堡(也就是后來的江孜),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貢戰敗后逃亡阿里,娶了阿里地方勢力布讓土王扎西贊的女兒,并生了三個兒子。

吉德尼瑪貢繼承了阿里一帶的地方政權,他在晚年的時候,將領域分封給三個兒子。

長子貝吉貢占據芒域(今印度克什米爾地區的列城),后來發展成拉達克王朝;次子扎西貢占據布讓(今西藏普蘭縣),建立布讓王朝,也稱為普蘭王朝,后被并入古格王朝;幼子德祖貢占據扎不讓(今西藏扎達縣),發展成古格王朝。

拉達克王朝、布讓王朝、古格王朝被稱為“阿里三圍”。

公元十一、十二世紀,阿里三圍的所有的古籍記載是一片空白,公元十三世紀,阿里三圍隨烏斯藏一起歸屬蒙元,“阿里三圍”被稱為“納里素古魯孫”,蒙元在這里設立納里素古魯孫宣慰使,而“阿里三圍”的三個區域被封為阿里三萬戶。

大明立國后,繼承了蒙元的舊制,為了加強阿里地區的防務,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設置“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并任命當地的首領塑思公失監為元帥府元帥,管轄阿里三圍,“俄力思”就是“阿里三圍”的譯音。

拉達克王朝、布讓王朝、古格王朝雖然同源,但相互之間戰爭不斷,后來,古格王朝吞并了布讓王朝,拉達克的國王貝吉貢對自己的三弟德祖貢吞并二弟扎西貢的國家非常反感,曾起兵攻打古格王朝,公元十一、十二世紀阿里三圍在古籍中消失,也許就與這件事有關,有人要消滅這段不光彩的歷史。

布讓王朝被古格王朝吞并后,古格王朝的統治區被稱為上阿里,拉達克王朝的統治區被稱為下阿里,但古格王朝與拉達克王朝之間的戰爭依然不斷。

他們相互間不息的戰爭,讓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不能從事生產,不能開挖金礦,百姓缺衣少食,國家也貧困不堪。

大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3年),古格王朝的最后一任國王是赤扎西扎巴德,他的王后在生下一個兒子后,就完全失去理智,變得癡癡呆呆,經過兩年的全力醫治,依然不見好轉,扎西扎巴德決定迎娶一位新的王后,為了化解與拉達克王朝之間的矛盾,他決定迎娶拉達克國王加木樣南杰的女兒諾增旺姆為王后。

婚約經過中間人訂好后,新娘諾增旺姆從拉達克王朝的都城芒域(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列城)動身,前往古格王朝的都城扎不讓,但在距離扎不讓還有兩天的路程時,赤扎西扎巴德阻止了她的前行,并命她返回拉達克。

拉達克國王加木樣南杰立即對古格王朝宣戰,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十五年。

對于誰違背婚約,雙方各執一詞,但從拉達克國王加木樣南杰惱羞成怒、立即宣戰的事實來看,應該是赤扎西扎巴德毀約,否則,“倒打一耙”的招數,除了漢人,這些極度落后、全民信教的拉達克王朝應該不會使用,況且,當時兩國之間的戰爭,拉達克王朝還是勝少負多。

這一場不死不休的戰爭,最后以古格王朝的滅國而結束。

但是,古格王朝的滅亡,還與國內的內亂有關。

內亂的原因,是古格王朝內藏傳佛教盛行,大量的青年進入寺廟修佛,這些修佛的青年男子,不耕田地,不服兵役,也不結婚生子,而寺廟又占據國內的大量良田且不納賦稅。

古格王朝對內發展生產,對外與鄰國打仗,都需要人力、財力,隨著藏傳佛教勢力的擴大,國王與佛教首領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為了維護王權,赤扎西扎巴德對藏傳佛教進行了嚴厲的打擊,他拆毀許多寺廟,沒收寺廟的田產,強迫寺中的僧人還俗。

僧人們也不坐以待斃,以赤扎西扎巴德的弟弟為首的大喇嘛,利用自己的影響,四處秘密聯絡,他們利用古格王朝百姓厭惡與鄰國進行長期戰爭的情緒,廣泛發動百姓,同時還串聯了地方官員和軍隊中的軍官,伺機起來進行反對國王的斗爭。

大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喇嘛們趁赤扎西扎巴德患病的機會,發動大規模武裝暴動,并且邀請拉達克王朝出兵。

拉達克新任國王森格南杰接到訊息后欣喜若狂,親自率兵迅速趕到扎不讓,在喇嘛們的接應下,包圍了古格王宮。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