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03章 武裝漢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 武裝漢人

第303章 武裝漢人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0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正文

“既然云南、廣東兩省的軍隊整編完畢,那就不用勞煩京師的軍隊了,李愛卿,從云南調第十九軍、第二十軍平定烏斯藏,由第十九軍軍長沐啟元統一指揮兩軍;從陜西調第十四軍、第十五軍進入朵甘,由第十四軍軍長左良玉統一指揮兩個軍。!精/彩.東.方/文.學會員hai手打!{看最新章節請到:}”

朱由檢目光堅毅,語氣堅決,讓大臣們絲毫沒有反對的余地,大臣們就是要反對,他也可以說,這是軍事上的事情,由國防院定奪。

朱由檢估計,大明已經進入火器時代,要平定烏斯藏、朵甘的暴亂,一個軍就足夠了,但這些新編的軍隊,沒有經歷過戰爭,他要給他們歷練的機會。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四月,大明陜西、云南兩路大軍,幾乎同時出動。

陜西軍從固原西進,經過陜西行都司的蘭州,直撲朵甘都司的西寧;云南軍從大理出發,沿著茶馬古道,西進烏斯藏。

為了加快進軍速度,沐啟元與第二十軍軍長林呈祥商定,二人在麗江分兵,沐啟元的第十九軍向西,直插察隅,用最短的距離指向拉薩,林呈祥的第二十軍向西北,兵鋒所向,正是烏斯藏的東大門芒康。

沐啟元首先要應付的,是瀾滄江,好在瀾滄江上游水勢較緩,水面也比較狹窄,十九軍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全部渡過瀾滄江,但前面的玉曲河與怒江,水流都比較急促,軍士們用事先準備的木筏,花了五天的時間才全部渡過。

三萬大軍,在高山上行軍,相互之間拉得很開,當后面的輜重部隊剛剛渡過怒江,前面的軍士已經抵達察隅。

察隅靠近云南,海拔比烏斯藏的西部,平緩多了,人口也相對集中,不過,此時的察隅,只是一座小城,人口不足五千,連正規的軍隊都沒有。

整個烏斯藏,雖然地域廣闊,但人口也是不多,根據戶部的檔案,明初的時候,烏斯藏的總人口才六十萬,還不到江南省的一成。

得到明軍來襲的訊息,察隅城門緊閉,在外耕作的百姓也全部躲入城內。

十九軍的前部將察隅城四面圍定,沐啟元還不知道城內只有數千百姓,他是將察隅當做入藏的第一戰。

他騎著棗紅馬,四面巡視了一圈,并沒有發現士兵們有什么不適,這才放下心來。

沐啟元將所有的十門火炮,全部架設在南城門。

本來大明新軍每個軍有四十門火炮,但整編南方的軍隊時,北京的火炮一時運不過來,廣州火器廠又來不及制造出足夠的火炮,每個軍只有二十門火炮,但沐啟元出兵烏斯藏的時候,知道烏斯藏交通不便,因此,他只攜帶了十門火炮,不過開花彈倒是沒少帶。

察隅的城頭山,不斷有人影晃動,應該是守城的士兵。

沐啟元一邊命令步兵做好準備,一旦城破,立刻搶占城門,一邊開始讓炮手準備轟擊城門和城墻。

十門火炮,靜靜地矗立在距離南城門一千步的地方,炮手們正在忙著調準炮口,這些新式的火炮,已經安裝了準星,比朱由檢北伐時使用的老式火炮準頭更高。

守軍也在注視著城外的火炮,這些龐然大物,他們從來沒見過,還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一睹為快。

“軍座,火炮校準完畢,是否立即發射?”

“立即發射。”

炮手們開始裝彈、點火,隨著導火#索被引燃,開花彈進入發射倒計時,不過,這是炮手在心里倒計時,火炮本身并沒有這樣的裝置。

“轟……隆……”

“轟……隆……”

“轟……隆……”

十門火炮,幾乎同時發射,開花彈拖著一道道尾線,大雁似的飛向南城門。

十枚開花彈,只有一枚落在南城門附近,其余的開花彈,不是落在城墻上,就是落在城墻外。

就是這一枚落在城門前面的開花彈,將破爛不堪的木制城門,炸得四分五裂,木屑與煙霧停息之后,城門口現出一個巨大的空洞。

沐啟元大喜,“這些藏人,修的什么城門?這不是讓我的士兵立功嗎?”

“軍座,城門已經炸開,要讓步兵入城嗎?”

“等等,城內可能有守軍,先讓士兵們向城內開炮,每人兩枚開花彈。”

“是,軍座。”

這一次,炮火直接對準城墻以內,巨大的火光,霎時將城頭完全籠罩。

沐啟元還不放心,“炮火向前延伸兩百步,繼續兩輪炮擊。”

炮火停息之后,城頭上已經沒有了動靜,也看不到守軍的身影了。

第一次在戰場了見識了火炮的威力,沐啟元興奮得大叫:“步兵,入城,小心城墻內側有守軍埋伏。”

“弟兄們,入城。”第五十五師師長劉臻羽爭取到了第一個入城的機會,他把手一揮,就搶到士兵們的前面。

見師長搶了風頭,士兵們哪甘落后?一個個像是打了鴨血,很快就追了上來,在進入城門洞之前,已經有大批的士兵越過了劉臻羽。

南城門內,除了正在燃燒的火焰,就是守軍的尸體,那些還沒死透的士兵,正在打滾、嚎叫,離死透已經不遠了,即使明軍不開槍,他們也撐不過一個時辰。

明軍沒有讓他們繼續痛苦,當敵人已經沒有活下去希望,那就讓他早點脫離苦海吧,早點投胎,早點成為又一條好漢,只是,不要再做大明的敵人了!劉臻羽默默地在心里為這些藏人守軍祈禱。

進入內城,也沒有什么像樣的抵抗,臨時武裝起來的農奴門,就拿著木棍、農具、,在頭人的帶領下,阻擋在明軍的前面。

只要拿著武器的,就是敵人。

劉臻羽可不是什么憐香惜玉之人,再說,對面是敵人的士兵,可不是什么香玉。

在燧發槍的遠距離打擊下,藏人農奴根本無法靠近明軍百步之內,他們活脫脫就是會移動的靶子。

靶子雖然會移動,但明軍人數要遠遠多于他們,如果第一個士兵沒有射中,還有第二個、第三個士兵。

劉臻羽殺得興起,竟然忘了打開其它的城門,接應友軍入城,直到沐啟元隨著后軍進了城。

沐啟元入城后,一面讓劉臻羽打開其它的三座城門,一面下達了屠殺令。

沐啟元有他的理由:軍隊還要遠征,誰也沒有有時間和精力看管俘虜,況且,他們出征的原因,乃是因為烏斯藏發生暴亂,而這場暴亂已經演變為對漢人的搶劫、強暴和屠殺,既然你敢屠殺漢人,就應該想到,有一天會被漢人屠殺,被漢人成百倍地報復。

沐啟元的屠殺令很快傳達給了每一名士兵,城內的藏人根本沒有投降的機會,只要遇著明軍,就是他們的死期,不管是老人還是婦孺。

察隅城不大,明軍很快就在城內搜索完畢,珠寶財物倒是不多,卻在西南角的一個倉庫里,發現了一千多戴著腳鐐的奴隸。

負責搜尋倉庫的士兵本欲屠殺,但聽到有人用漢話叫喚“饒命”,士兵留了一個心眼,一問才知道,他們不是藏人,而是附近的漢人,被抓來當做奴隸使用的,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在不用干活的時候,一律戴上腳鐐。

搜查倉庫的是五十五師的人,師長劉臻羽不敢做主,只好請示沐啟元:“軍座,這些漢人如何處理?”

“怎么處理?自然是放了,大軍入藏,一是平定暴亂,二是解救當地的漢人,難道連漢人兄弟也要殺?”沐啟元參加過出征前的會議,知道朝廷用兵的目的所在,他雖然不是大漢族主義,但民族的認同感還是有的。

“是,軍座,我這就去將他們放了。”劉臻羽行個軍禮,正要離開。

“臻羽,你先讓他們吃頓飽飯,然后帶幾個領頭的人開見我。”沐啟元雖然是沐王府的國公,但云南乃是異族林立的地方,長期的軍旅生涯,讓他少了幾分紈绔氣息,多了幾分大將風度,他腦子轉得快,既然大軍不會在察隅駐扎,那就將這些漢人武裝起來守城,幫助運些物資也是好的。

很快,劉臻羽就帶過十名漢人奴隸。

“這是我們的軍座,就是軍座下令釋放你們的,給軍座見禮。”

“見過軍座,多謝軍座解救之恩。”十名奴隸一起給沐啟元下跪。

“起來吧,你們都是漢人兄弟,我們是大明的軍隊,救下你們也是應該的,你們將烏斯藏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和我說說。”沐啟元讓十名漢人奴隸坐在自己的側下方。

“回軍座,自從去年年底,藏人就開始搶奪漢人的財物,稍有不從,非打即罵,藏人因為平時吃羊肉,身上都掛著短刀,隨時可能給你一刀。”這名叫劉飛宇的讓你,顯然見過不少殘忍的場面,眼中盡是恐怖。

“后來,藏人發展到燒毀漢人的店鋪,甚至無辜殺人的地步,”一位老者見沐起元和氣,才戰戰兢兢地說話。

“察隅只是一座小城,怎么會有這么多漢人?”沐起元也不明白,真要達到這個比例,漢人完全可以反抗。

“我們原本并不在察隅,分別住在附近的墨脫,然烏等、藏人暴亂后,我們被藏人抓來干活的。”劉飛宇逐漸定下神來,眼中隱藏著一股怒色。

“你們受苦了,現在大明的軍隊來解救你們,怎么樣?想不想腳下的這塊土地?”

“軍座的意思是……”

“我給你們一百把軍刀,你組織一百人的漢人武裝,駐守察隅,其余的人,就在附近勞作,以后也不用向再藏人納稅了。”

“多謝軍座,軍座真是我們的再生父母。”眾人一起下跪,以頭叩地。

(:回車Enter)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