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

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2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朱由檢在皇極殿會見了即將赴任的五大省長:遼寧省長孫承宗、黑龍江省長劉鴻訓、北海省長陳志遠、嶺西省長李鴻基、嶺北省長史可法。

五大省長都被朱由檢賜了座,在他們座位前面的方桌上,除了一杯滾熱的香茗,還有一份關外的地圖,地圖上用虛線分成了五個部分。

“五位愛卿,朕此次召見你們,實際上是給你們送行,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你們即將在關外的使命。”朱由檢沒有拖泥帶水,他直接點明召見的意義所在。

“陛下……”五人雖然知道了自己即將在關外任職,但皇帝為地方官送行,這在大明的歷史上,絕對是頭一遭。

“朕今日給你們送行,不僅因為你們將擔負著為大明守土的職責,同時,除了孫愛卿,你們都沒有真正了解關外,對關外的復雜情形,恐怕認識不夠,所以,朕會給你們明確的職責。”

“臣等洗耳恭聽!”

“朕先說說關外五省的位置,在你們面前的地圖上,朕已經標出來了,但關外的土地,我們沒有精確測量,圖上只是大致的位置,你們赴任后,要及時組織人手,測繪出精確的位置,做好各省的分界工作。”

“是,陛下。”

“先說說遼寧省,大致就是原來的遼東都司,孫愛卿可是要看好了,”朱由檢盯著自己面前的那份地圖,“遼寧省南達大海,東到朝鮮邊境,西至大興安嶺東麓,北為圖們江的出海口,從圖們江的出口,向大興安嶺劃一條近似的直線,就是遼寧省的北源。”

孫承宗一直盯著地圖,“陛下,臣大致明白位置了。”

“未來的遼寧省,就以沈陽為首府,建立四大中心城市:中部的沈陽、北方的長春、南方的金州、西南的錦州,除此之外,還有遼陽、丹東、寧遠三府,將來根據人口的分布情況,還會增加一些州府。”

“陛下,一下子設立七府,可遼寧現在并沒有多少人口呀!”孫承宗雖然閃著興奮的光芒,但他還不知道即將移民的事。

“孫愛卿不必著急,朕已經向遼寧省大量移居漢人,未來的遼寧省,所有的百姓都將是漢人,如果還有少量的異族不肯歸化,那就是考較孫愛卿的時候了。”

“是,陛下。”

“孫愛卿,這份擔子可是不輕呀!”朱由檢看著孫承宗有些花白的頭發,還有皺褶的臉頰,他的心中升起一種悸動,應該早些讓孫承宗回家養老才對,“此外,到明年到時候,土地開始征稅,農業稅是十五稅一,所有的土地,無論主人是誰,都要足額征收,但也絕不能多征,征收的糧食,不必運送京師,就作為遼東的軍糧,孫愛卿只需填好相關的賬冊。”

“陛下,臣明白了。”

“朕再說說黑龍江省與北海省,這兩省的情形,有些相似。”

劉鴻訓與陳志遠兩人,都是盯著面前的地圖,目光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黑龍江省東到大海、南與遼寧省接壤,北面是黑龍江,西面,”朱由檢手指著地圖,“從黑龍江的源頭,差不多是黑龍江的最北點,向哈拉哈河劃一條直線,就作為黑龍江省的西源。”

關于黑龍江省的地域劃分,朱由檢的確廢了一番周折,主要有兩處讓他感到為難。

一是大興安嶺的的切分問題。

將大興安嶺切開,分屬不同的省份,顯然十分困難,但今天的大明,已經沒有了后世的內蒙古省,如果將大興安嶺劃入一省,已經無法實現,恰好在哈拉哈河附近,有一條叫做塔爾的小河,將大興安嶺攔腰切斷,朱由檢就將這塔爾河,作為黑龍江省和北海省的分界線。

還有就是黑龍江省的東北部。

黑龍江的出海口,距離首府濱江太遠,不利于加強管理,朱由檢最初準備從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接的地方,向東劃一條直線,作為黑龍江省與北海省的東部分界線,但是,這條直線要經過一個巨大的山脈,劃分起來也是十分復雜,還不知道有沒有可以通行的路徑,最后,朱由檢將黑龍江省與北海省分界線,定為完整的黑龍江。

“陛下,這塊土地,比遼寧省可是大得多。”劉鴻訓看著地圖,嘿嘿直笑。

“是大得多,但是,這塊土地上,現在沒有多少漢人,劉愛卿的主要職責,就是依靠軍隊的協助,盡快將異族歸化為漢人,否則,你這個省長,可能一個百姓也沒有。”

“陛下,臣此去黑龍江,主要的工作,是否就是歸化異族?”

“劉愛卿說到重點了,這的確是你最主要的工作,黑龍江省與遼寧不同,但是,你要把握一個度,歸化異族,以攻心為主,既不宜通過殺戮來逼迫對方,也不能對他們過于仁慈,讓他們凌駕于漢人之上。”

“陛下的意思是……”

“暫時不肯歸化的人,要向他們施加壓力,已經歸化為漢人的,要讓他們得到好處,基本享受與漢人同等的權力。”

“陛下,臣明白了!”

“黑龍江的首府,暫時立在松花江畔的濱江,也就是阿什衛,朕已經在地圖上標出大致的位置,袁崇煥他們,一定找到了這塊地方,將來的第一大道,也會經過這個城市。”

劉鴻訓低頭看著地圖,他正對著濱江發愣。

朱由檢咳嗽一聲,以引起他的注意:“至于其它的府縣,朕建議,在綏芬河的入口立一府,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界的地方,再立一府,其它的地區,愛卿根據人口與交通狀況,自行決定,再上報吏部。”

“是,陛下。”

“朕再說說北海省,”朱由檢盯著面前的地圖,不禁心潮澎湃,“陳愛卿,這北海省,比黑龍江與遼寧兩聲之和,還要大上許多。”

“陛下,真有地圖上標注的那么大?”

“陳愛卿,你也不用太過驚喜,這地方雖大,卻都是未開發的土地,需要你去勘探、開發,”朱由檢呷口茶,“北海省南面是黑龍江,西面從黑龍江的源頭向北,越過外興安嶺的西麓,有一條大河,這條河一直延伸到最北邊的大海,它就是北海省的西界,至于北界和東界,都是大海。”

“陛下,這是條什么樣的河流?”

“這條河流,自南向北流淌,與大明的絕大部分河流不一樣,它暫時還沒有名字,等你找到這條河流,就給它一個漢化的名字吧!”

“多謝陛下!”

“這地方雖大,人口卻是稀少,北海省的南部,就是奴兒干的中心地帶,百姓比較親近大明,陳愛卿可要把握機會,讓他們早日歸化!”

“是,陛下!”

“原來奴兒干的府治,在黑龍江的出海口特林,但特林太過偏東,不利于發揮首府的輻射效應,所以,朕將北海省新的首府,設在烏第河河畔,也就是原來的烏第河衛,名稱就叫烏第吧,那里將是第一大道的終點,交通也很便利,北伐軍應該已經在此修筑城池、建立軍營了。”

陳志遠從地圖上找到烏第,“陛下,烏第只是南部的中心地帶,距離北海省的北部,還是太遠。”

“陳愛卿說的不錯,北海省現在的中心,還是在南部,至于北部,現在還是茫茫的森林,以及少量在森林中狩獵的百姓,愛卿去了北海省之后,除了安置南部的百姓,還要探測北部的邊境。”

“陛下,這北部的邊境,地圖上不是標出來了?就是河流與大海。”

“這是地圖上的邊境,而且,標注也不夠精確,所以愛卿去了北海就職,必須探尋精確的地圖,”朱由檢指著地圖,“探尋的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是沿著西面的那條河流,一直向北,找到海岸線;二是沿著東部的大海,向東北方向探尋,必要的時候,朕會讓北海艦隊協助你們。”

朱由檢見陳志遠正埋頭看著地圖,順便說了一句:“只要大明到達的地方,先插上大明的軍旗,萬一別人再來到這塊土地上,我們可以將他們驅逐離開。”

“是,陛下,臣明白了,凡是插上大明軍旗的地方,就是大明的國土。”

“愛卿這話,朕一定會讓邊疆的軍人知道,”朱由檢向陳志遠伸出大拇指,他的目光,卻是轉向李鴻基,“李愛卿雖然是嶺西省的省長,但嶺西現在的政務,還會由奧巴大汗和塞桑臺吉管轄。”

“陛下,那臣在嶺西,能做些什么工作?”

“李愛卿先要協助當地駐軍,將第三大道一直向北延伸,在第三大道與克魯倫河交接的地方,修筑一城,名曰臨河,李愛卿的職責,就是吸引牧民在臨河、錫林定居,教會他們農耕之術。”

“陛下,臣明白了,”李鴻基略略思考了一會:“陛下,蒙古人熱衷游牧,他們肯在錫林、臨河定居嗎?”

“李愛卿,這就是你的工作了,你是科爾沁的姑爺,無論是為了大明,還是科爾沁,你都應該設法讓他們定居,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眾人大笑,李鴻基卻是面紅耳赤:“陛下,臣無論在那兒,都是大明的臣子,為大明效命,才是臣的本份。”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755/index.html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