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

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5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您的位置:»»»《》藍盔十九類別:都市言情

下載:

“陛下,末將明白了,末將一定替陛下,替朝廷,看好這塊土地。”

朱由檢見洪承疇缺少開拓精神,只好名言了:“承疇,僅僅看好這塊土地,還遠遠不夠,朕再說說赤塔周圍的情形。”

“末將聆聽陛下的教誨。”

“朕先說說朝廷將來對這兒的統治,相必承疇已經部分知曉了,”朱由檢打開隨身攜帶的行軍地圖,“朕打算,將來在這兒設立嶺北省,還會派出相應的文官。”

“陛下打算在赤塔、北望和斡難河岸設立府縣”

“對,未來的嶺北省,首府就是赤塔,北望的人口過少,暫時只是一個縣,斡難河畔,也是一個縣,承疇號亨九吧這兒就叫亨九縣。”

“陛下”

“承疇不用推辭,這是對朝廷對你的獎勵,你的名字,將永遠載入史冊。”

“多謝陛下。”洪承疇匍匐在朱由檢面前,能夠永遠在歷史上留名,他恨不得蔣自己的心,掏出來給朱由檢看看。

“承疇,起來,這是你應得的榮譽。”朱由檢虛扶了一把,讓洪承疇重新落座,“剛才承疇說,要看好土地,自然指的是這一片土地。”

“是,陛下,這一片土地,在末將手中,絕對不會丟失,末將用項上的人頭作保。”

“這個朕當然相信,但是,承疇想想,朕為何將首府設在赤塔你見過哪一省的首府,在一省的最邊緣”

“陛下是說,將來還要開拓更多的土地”

“對,如果沒有開疆的決心,不能從大局上把握要地,已經取得土地,遲早也會丟失,”朱由檢呷口茶,潤潤嗓子,“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當年何等風光,但不過兩百年,就丟失殆盡,就是因為對建奴這個強敵,當年重視不夠。”

“陛下”

“如果僅僅防守嶺北這塊土地,大明將耗費太多的軍力和銀子,所以,要保護嶺北,必須將周圍的強敵一一消滅。”

“所以陛下要收服科ding點小說,..os;爾沁”

“對,朕收服科爾沁,不是讓他們臣服大明,而是要他們歸化成漢人,一旦科爾沁全面歸化,嶺北、科爾沁草原與大明的京師,就連成一片了。”朱由檢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朕會盡快在克魯倫河立城駐軍,那里到嶺北省的亨九縣,只有五六百里,距離赤塔,也不到一千里。”

“陛下,末將受教了。”

“承疇,你剛才說的是嶺北的南方,嶺北的東方不用擔憂,袁崇煥的大軍,恐怕已經恢復整個努爾干了,將來條件許可,你可以派人向東,與他們聯系,朕也會從北望向東修筑水泥大道,將這一帶徹底連成一片。”

“是,陛下,”洪承疇眨巴著眼睛,“陛下的意思,還有北方和西方”

“承疇說得不錯,”朱由檢豎起大拇指,儒生可教,“北方現在是大片的森林,那里沒有國家,只有行漁獵生活的百姓,你以后逐步向北擴張,畫出詳細的地形圖,將當地的百姓歸化成漢人。”

洪承疇點頭,他不明白,年輕的朱由檢,是怎么知道這么多大勢,難道他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材料

朱由檢指著行軍地圖,從雅山口一直向西,“西邊是擴張的重點,從雅山口出去,七八百里之外,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洪武年間,大將軍藍玉曾經在此大敗蒙元,蒙古從此陷入分裂,這里是大明必須要搶占的戰略要地。”

“七八百里”

“承疇也不用著急,朕說的只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凡事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勉強為之,眼下還是先歸化這一萬八千蒙古牧民,”朱由檢的語氣,十分堅決,“將來條件成熟,這捕魚兒海,朕是志在必得。”

“陛下,末將明白,末將一會會量力而行。”

“嗯,”朱由檢的目光,從行軍地圖上收回,落到洪承疇的臉上,“你要先開辟雅山口的通道,自雅山口向西,雖然有路,但道路崎嶇狹窄,不適合大軍通行,利用農閑時間,組織將士、牧民,將這條道路開拓通暢。”

“末將立即著手,開拓這條通道。”

“現在不行,必須先建房、筑城,漢人恐怕難以適應這兒的嚴寒氣候,”朱由檢緩緩搖頭,“朕回到京師,立即派出文官,你們軍隊,一定要支持文官,在這沒有漢化的地方,沒有軍隊的支持,文官恐怕寸步難行。”

“是,陛下,末將一定全力支持文官。”

朱由檢一口氣將自己的設想,全盤托付洪承疇,他稍微緩了口氣,“承疇,朕就要回京了,你留在此處駐守,還有什么要求”

“陛下,”洪承疇遲疑不決,但到底還是說出來了,“此處乃極北之地,冬季氣候嚴寒,可將士們還是秋裝,如果將士們都是窩在屋內,生火取暖,那就無法野外巡視了。”

“承疇不用擔心,朕已經飛鴿傳書,令戶部、兵部給你們送來棉衣和糧食,現在應該在路上了,說到巡視,朕倒是想起一件事,千萬不要到以輕心。”

“陛下,是什么事”

“西方有一個大國,叫俄羅斯,他們肯定會派出商隊向東擴張,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來到赤塔,所以,你們要嚴密關注西方,特別是雅山口,一定要加強守備。”

洪承疇見朱由檢說得非常慎重,心中也有些緊張:“陛下,萬一他們要來了呢”

“你是軍人,這點小事還要問朕當然是格殺勿論。”

“是,陛下。”這一次,洪承疇回答得斬釘截鐵,充分體現了軍人的風范。

“他們也有火#槍,如果你們有繳獲,及時派人送去京師,朕要看看,他們的火#槍,到底發展到什么水平了。”

“是,陛下,末將都記住了,一切,為了大明”

“對,一切,為了大明”朱由檢也緊緊握住自己的拳頭。

王慕九終于將車臣汗的那些牧民們,帶到赤塔,因為在斡難河畔留下一千戶的牧民,來到赤塔的牧民,只有兩千五百余戶。

朱由檢又分出一千戶牧民,讓洪承疇派人送到北望河畔,讓他們在北望河畔立城定居,其余的一千五百余戶,超過八千牧民,就安置在赤塔。

蒙古人都有蒙古包,暫時不用建房,他們中的壯丁,都被抽調出來,幫助明軍建房筑城,只有女人和孩子,繼續放牧他們的牛羊。

朱由檢囑咐洪承疇,先給牧民劃分土地,每丁三十畝耕地,外加五百畝牧地,反正這兒有的是土地,如果牧地不夠,將來還可以增加。

這里的土地,都是荒蕪的,牧地倒沒什么,只要有青草,就可以放牧牛羊,但耕地就不一樣了,必須有牧民自己來翻耕。

不過,現在已經是深秋,種莊稼顯然來不及了,況且,這些牧民,也沒有種子和農具,必須等明軍從京師運送過來,開耕必須要等到明年了。

朱由檢估計,這里的冬季時間太長,如果種植冬小麥,很可能被嚴寒凍死了,還是推廣春小麥比較好。

這里河流眾多,如果能推廣水稻就更好了,水稻的產量,比小麥的產量更高。

春小麥到底能不能在這里開花結穗,誰也不知道,最好還要帶上玉米、土豆、紅薯的種子塊莖,選擇一些土地,種上這些生長條件更低的作物,不管粗糧精糧,至少要讓這些牧民吃得飽。

洪承疇的一萬大軍,分駐赤塔、北望、亨九三地,一方面給牧民們劃分土地,另外一方面,也是監督牧民們,不能讓他們逃亡,如果人都逃光了,那誰來筑城建房

洪承疇親自駐扎在雅山口的赤塔,不僅因為這里將是嶺北省的首府,更為重要的是,朱由檢讓洪承疇在雅山口加強戒備。

朱由檢終于離開赤塔,至此,左路的第二集團軍,北伐任務圓滿結束,他們一路向北,將大明的地域,拓展了三千里。

至于增加了多大的面積,朱由檢也想知道,但是他也計算不出來,比如,科爾沁草原,現在算不算大明的土地赤塔以北的大片荒地,能不能看作大明的土地

還有,大明現在只是占據著從長城古北口,到赤塔的三千里主干道,至于主干道周圍,還有很多的部落,暫時沒有歸附,因為冬天就要來臨了,朱由檢要返回京師,暫時沒有時間去征服他們。

朱由檢返回的時候,將牧民們所有的馬匹都帶走了,牧民們喪失去了馬匹,他們不僅喪失了作戰的能力,也喪失了遷移的能力。

開始的時候,牧民拒絕交出他們的馬匹,他們甚至準備與明軍拼命,但是,朱由檢下達了死命令,所有的馬匹,必須交給明軍帶走。

牧民被明軍在克魯倫河畔殺怕了,加上李倫從中周旋,布木布泰又現身游說,她從蒙古科爾沁部的實際情況出發,告訴牧民們兩條道理:與大明對抗,除了死亡,絕對沒有第二條道路;大明絕對會讓自己的子民有飯吃,有衣穿,只要牧民們肯歸化大明。

在牧民們有些松動的情況下,朱由檢突然告訴牧民,大明不是要搶奪他們的戰馬,而是防備牧民對明軍不利,大明帶走這些戰馬,會用種子、農具、糧食、食鹽等,給出一定的補償。

牧民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得根據朱由檢的要求,登記了馬匹的數量,然后讓明軍帶走了所有的戰馬。

返程的時候,大軍已經沒有作戰的任務了,加上大量的糧草輜重都是留在赤塔,騎兵走得飛快,每天行程,超過一百五十里。

朱由檢回到錫林的時候,剛好趕上科爾沁那達慕的尾聲。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