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

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4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車臣汗從馬背上倒栽下去的時候,跟在他身邊的人,都是驚呆了,但誰也沒有動彈。

過了好久,他左側的一名騎兵,從馬背上跳下去,伏在車臣汗的身邊,見車臣汗已經神志不清,他突然拔出腰間的彎刀,用力一劃,將車臣汗的首級割下。

他一手揪住頭發,翻身上馬,直奔明軍而去。

護在朱由檢身邊的侍衛親兵們,立即上前,攔住他的去路。

“放他過來!”朱由檢看明白了,他止住身邊的侍衛親兵們。

來人在朱由檢面前,翻身落馬,單腿下跪,雙手捧起車臣汗的首級,舉過頭頂:“叩見明皇陛下,車臣汗不識時務,已經被小人殺了。”

“殺了?”朱由檢心想,殺了好,將來這筆賬,怎么也算不到大明的頭上,“你叫什么名字?現居何職?”

“起來回話吧!”朱由檢心道,車臣汗帳下的騎兵并不多,千夫長的地位已經不低了,既然他肯投降大明,留著應該有用,“其他的人呢?他們愿意投靠大明嗎?”。

“陛下,小人詢問過,愿意報效大明的,不在少數。”

“如果你現在回去,能說服他們,全部投靠大明嗎?你不用擔心,如果有人不肯歸順,大明也不會吝嗇一顆子彈。”

“陛下,小人如果回去一說,大多人都會歸順大明,只要陛下能留住他們的性命。”

“這個你放心,既然歸順了大明,就是大明的子民,朕怎么會無辜殺害自己的子民?”朱由檢暗笑,布木布泰說得不錯,在死亡面前,蒙古人已經沒有成吉思汗時代的勇士了。

“陛下,如此,小人回去一趟,他們定會歸順大明。”

“去吧!”朱由檢揮揮手,“烏蒙夫,如果你能說動所有的牧民歸順大明,朕自會為你記功。”

“多謝陛下!”烏蒙夫俯下身子,給朱由檢叩了三個響頭。

“快去快回,朕在這里等著你。”

烏蒙夫跨上馬,揚蹄返回車臣汗的大帳。

大約半個時辰后,烏蒙夫回來了,他的身后,還跟著十多個騎兵。

“陛下,他們都同意歸順大明。”烏蒙夫帶頭,身后的人都跪拜在朱由檢的面前。

“你辦得不錯,朕會給你記功!”朱由檢大喜,他指著烏蒙夫身后的騎兵:“他們是什么人?”

“陛下,他們是千夫長和百夫長,都是來拜見陛下的。”

“你們先起來吧!”朱由檢看看這群車臣汗屬下的軍官,又撫了下手中的馬鞭,“你們現在還有多少牧民?”

“回陛下,本來大帳附近有一萬八千牧民,現在……現在只有一萬五千人了。”

“一萬五千?那也不少了,你們今后,都是大明的子民了,大明會保證你們衣食充足,”朱由檢看著遠處的牧民,對這些牧民,他實在不放心:“大明都是真心歸順大明嗎?”。

“是的,陛下,無論陛下讓他們做什么,他們都不會反對。”

朱由檢苦笑著,草原上就是這樣,弱小的部落,總會依附強大的部落,弱小的部落一旦強大了,他們就會脫離管轄,甚至對原來的主人發動戰爭,弱肉強食、戰爭頻發、承諾如同放屁,就是草原上的特色。

“朕可是說在前頭,如果你們是真心歸順大明,就得接受大明的安排,大明自會保障你們過上豐足的日子,”朱由檢的臉上,比克魯倫河的水還冷,“如果你們不是真心歸順,到時候別怪朕翻臉無情,大金國對大明不敬,已經被大明滅國滅族。”

“陛下,”烏蒙夫幾人腿一軟,差點又跪拜了,“陛下,我們是真心歸順,如果有個三心二意,任憑陛下處罰。”

“那就好,烏蒙夫,朕先給你賜個漢名吧!”朱由檢想了想,“就姓李吧,李是大唐的國姓,你是在克魯倫河畔認識朕的,就叫李倫。”

“多謝陛下賜名。”李倫再次下跪,拜倒在朱由檢的面前。

“以后好好學習漢話,大明自會重用你的,”朱由檢躍下馬,親手將李倫扶起來,“現在車臣汗已死,你就暫時替朕約束這些牧民吧!”

“是,陛下!”

“你讓所有的牧民,帶著他們的牛馬羊,跟朕走吧!”朱由檢拍拍李倫的肩膀,“這是朕交給你的第一個任務,千萬不要讓朕失望。”

“陛下,我們要去哪?”李倫茫然的看著朱由檢。

“去北邊,一個水草豐富的地方,以后,你們就定居在那兒,再也不用忙著到處遷移了。”

“再也不用遷移?”李倫瞪大了眼睛,蒙古人一直是追逐水草而居的,他們只有移動的蒙古包,而沒有固定的房子,“陛下,真有這樣的地方?”

“當然,你們既然已經歸順大明,大明就會讓你們過上衣食不愁的日子,那里,不僅可以放牧,還可以種上漢人的農作物,到收獲季節,你們不僅比其他的蒙古人富足,就是漢人,也有許多人比不上你們。”

說得布木布泰都是一臉的羨慕,她偷偷用漢話問朱由檢:“陛下,真有這樣的地方嗎?”。

朱由檢楞了一下,“當然有,你以為朕會糊弄他們?”

“是,陛下。”李倫學著漢人的樣子,拱手相朱由檢行禮:“陛下,小人這就回去安排。”

“去吧,盡量利索點,朕在這里等著你們。”

李倫上馬,帶著身后的千夫長和百夫長們,回到牧民當中。

蒙古人搬家,真是利索,不到一個時辰,他們就收拾完畢,所有的家當和孩子,全部放到馬背上,女人基本上也有馬騎,只有一些壯丁,徒步跟隨在馬匹的后面。

大軍帶著牧民,一路向正北而去。

路上遇到一些零星的牧民,朱由檢先用大軍圍住,再讓李倫游說,牧民人數逐漸達到一萬八千。

朱由檢嫌牧民走得太慢,耽誤大軍的行程,他留下王慕九和皇家第一軍,一路伴隨著這些牧民,自己則帶著滿貴與洪承疇,先行向北而去。

四萬大軍,輕裝而行,三天后,他們遇上一條河流,橫在面前,擋住大軍的道路。

朱由檢看著寬闊的河面,“這是什么河?怎么如此寬闊?”

問遍士兵,卻是無人能識,最后還是布木布泰站出來:“陛下,這是斡難河,乃是成吉思汗當年興起的地方。”

“斡難河?”朱由檢想到的,卻是當年成祖北伐的時候,曾經到過這兒,因此,這里也是奴兒干都司的西源,“派兩名士兵,下去試探河水的深淺。”

兩名騎兵縱馬入河,在河中奔了一會。

朱由檢見河水不深,河心的地方還沒淹到馬背,“大軍渡河!”

士兵們開始渡河的時候,朱由檢喚過兩名傳令兵,“回去告訴慕九,過了斡難河,留下一千戶牧民,讓他們沿河定居,暫時留下一個師的兵力,在看守牧民的同時,選擇合適的位置,筑城、建房,為冬季做準備。”

渡過斡難河,大軍繼續北上,朱由檢也不知道,最后的目標到底在哪里,但是他感覺到,最后的目標就要到了。

又行了兩天,左翼騎兵回報朱由檢,他們發現了一座不知名的大山,大山呈東北——西南走向。

“大山?”朱由檢估量著距離,現在應該進入中西伯利亞了,現在的大山,俄國人肯定命名了,可惜他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沒什么用,這里將是大明的土地,大山肯定得有一個漢化的名字,“你們繼續沿山而行,看看我們能在什么地方匯合。”

半天之后,朱由檢與左翼的騎兵匯合了,他們匯合的地方,恰好是一個山口,還有一條河流,從山口的南面經過,河水蜿蜒著向東流去。

“這兒真是個好地方,依山傍水,高山能阻擋來自北方的寒流,有了山口,交通也不會太閉塞,還有河流從山前流過,有水的地方,就會有生氣。”

朱由檢估量位置,從克魯倫河向北,行程沒有一千里,也有八九百里,應該接近捕魚兒海了,但是,從俘獲的牧民口中得知,捕魚兒海還在正西方七八百里的地方。

聽說捕魚兒海就在正西,朱由檢特別興奮,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就在自己的腳印旁,只要自己愿意,他馬上就會成為大明的屬地。

但是,它還在七八百里之外,朱由檢暫時沒時間去湖邊看看,天氣早就開始降溫,冬天很快就會來臨,他必須在冬季來臨之前,動身返回京師。

朱由檢掏出行軍地圖,標出現在的位置,這座不知名的大山,朱由檢既然遇上了,就準備給它取個漢化的名字。

他準備從《詩經》找一個文雅的名字,卻滿腦子都是大雅和小雅的字樣,于是,對身邊的親兵說:“這座大山,就叫雅山吧!”

至于流過山前的這條河流,問過牧民,他們卻是不知道,還是布木布泰滿足了朱由檢的好奇心,說是叫音果達河。

“音果達河?”朱由檢輕聲念叨著,感覺不像是漢化的名字,也不像哈日珠拉、海拉爾這樣朗朗上口,他又準備改名字了。

剛才用到《詩經》中的“雅”,現在相對應的,他立馬就想到了“國風”字,“對,就叫風河,絕對沒有重名的。”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