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62章 第三大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2章 第三大道

第262章 第三大道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3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藍盔十九書名:

“陛下,以前科爾沁歸順大金國的時候,大金國為了防備科爾沁崛起,規定科爾沁只能擁有八萬男丁,多余的男丁,必須裁減,每兩年徹查一次,今年就要到期了,可是大金國已滅,陛下能否廢除這項規定?”奧巴看著朱由檢,他的雙手,雖然搭在玉杯上,還是有些顫抖。!精/彩.東.方/文.學m會員hai手打!(看最新章節請到)

“不行!”朱由檢斷然拒絕,限制壯丁,這是限制游牧民族實力的最好方法,沒有壯丁,就沒有騎兵,原來皇太極早就想好了對付科爾沁壯大的辦法,朱由檢沒事偷著樂,這皇太極,死后又幫了自己一次,“如果科爾沁正式歸化為大明的子民,這條規定自然廢除,但現在的牧民,還沒有正式歸化,他們連漢名都沒有,這條規定必須執行。”

“陛下,大明有那么多的漢人,也不在意科爾沁這點人口。”奧巴大汗有些失望,更覺得委屈。

“這不是人口多少的問題,漢人再多,那也是大明的子民,奧巴大汗,你說是不是?”朱由檢的臉上,早就恢復了嚴霜。

“陛下……”奧巴大汗嘟嚕著。

“無論如何,減丁政策必須執行,”朱由檢和緩了一下語氣,“但是,多余的壯丁,朕暫時不會殺掉,朕會給他們一條活路。”

“活路?陛下的意思是……”奧巴大汗失神的眼睛,霎時晶亮了起來。

“多余的壯丁,全部交給我們,我們將用這些壯丁修路,五年以后,路應該修好了,那時科爾沁也會也要歸化大明了,”朱由檢咳嗽一聲,“但是,在修路的時候,死生由天,只要他們能活到五年以后,朕必定釋放他們。”

“真的?”奧巴大汗覺得自己的腦子好像不夠使了,“陛下要修什么路?”

“要讓科爾沁的牧民都能吃飽飯,大明與科爾沁之間,必須加強貿易,朕打算,在大明與科爾沁之間,修筑一條寬闊的大道,這樣會方面科爾沁的牛馬羊運輸到大明,也方便大明的糧食、茶葉等,運輸到科爾沁。”

“貿易?這敢情好。”奧巴大喜,科爾沁早就盼著與大明貿易,從大明換回他們想要的糧食、茶葉、生鐵等物資,但大明為了防止這些物資流入大金國,硬是切斷了與關外的一切貿易,讓關外的各個部落,苦不堪言。

大明與科爾沁的和約,經過朱由檢與奧巴、塞桑的簽字,終于生效,和約的內容及其簡約,給雙方留下了許多想想的空間。

朱由檢的大軍移到唐哈里克城內,在明軍的監督下,科爾沁開始了“減丁”運動。

經過統計,科爾沁的男丁,多了兩萬余人,這兩萬多男丁,以前都是被大金國殺掉了,現在,他們的命是保住了,但必須交給明軍看管。

根據科爾沁的習慣,裁減的男丁,都是壯丁,孩童不在裁減之列,朱由檢一下子得到兩萬多勞力。

于此同時,工部部根據朱由檢的圣旨,開始征調勞力,從長城古北口向北修筑水泥大道。

這條大道,從京師至長城古北口,再到錫林,全長接近一千里,朱由檢將它命名為第三大道。

第三大道幾乎在京師的正北,暫時修筑到錫林,將來還會向北延伸。

錫林位于錫林河畔,西邊六十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敖包山,現在還是一片草地,只有稀疏的幾個蒙古包。

但錫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依山傍河,非常適合農耕,又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避過山川河流,交通極為便利,朱由檢打算,將來在這里設立府治,按照大明的律法,開始統治大草原。

朱由檢將第四軍的第十師和第十一師留在錫林。

第十師負責在錫林筑城,筑城的勞力,就是奧巴大汗向朱由檢提供的五千壯丁,這些壯丁,并不是免費的勞力,他們按照朱由檢的要求,在更改了漢名后,參加筑城勞動,每個月有一兩銀子的酬勞,朱由檢估計,錫林也不用筑成堅城,五千壯丁,兩個月應該夠了。

錫林城完成后,第十師將開始在城內建立軍營和商貿區,以后就駐扎在城內。

第十一師則押著科爾沁裁減的兩萬余壯丁,開始從錫林向長城古北口方向修筑水泥路,現在錫林還沒有水泥,只能修筑路基。

朱由檢上次給工部發去圣旨的同時,也給海螺集團發出通知,要求派出人員,在錫林附近建設水泥生產線,估計半個月之后,水泥廠才會投產,那時,就可以正式澆灌水泥路了。

錫林的建設正如火如荼,但朱由檢沒有時間再指導了,他帶著第二集團軍其余的將士,從錫林出發,繼續北伐。

朱由檢知道,前面已經沒有所謂的國家了,他將笨重的火炮,全部留在錫林,士兵們和第一集團軍一樣,只帶著燧發槍和馬刀。

布木布泰也隨著朱由檢出征,本來朱由檢覺得北方的氣候將非常寒冷,而且,軍營中也不適合女子,不讓她跟著,但布木布泰一直堅持著要跟隨大軍,她認為,北方的各個游牧部落,都與蒙古人有關,她熟悉蒙古語,正好給明軍當個翻譯。

朱由檢也覺得,布木布泰是科爾沁的格格,與蒙古人同源,也許能幫助明軍收復各個殘余的蒙古部落,也就同意了讓她同行。

從錫林向北,朱由檢的行軍地圖上,什么也沒有,大明對這里的地形,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

朱由檢一面行軍,一面讓人畫出地形圖,為了偵訊周圍的游牧部落的生活狀況,兩翼的騎兵,各自向外側延伸了百里。

開始的時候,朱由檢遇到的,基本上是科爾沁的各個部落,大明與科爾沁已經訂立和約,他們與明軍,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大軍向北行了十日,行程近千里,一直到克魯倫河附近,才出了科爾沁各部的領地。

左翼的騎兵發現了牧民,他們還抓了兩個俘虜,帶回來交給朱由檢。

已經學會了部分漢語的布木布泰,暫時充當了翻譯,經過審訊,基本上弄清了他們的歸屬。

“布木布泰,他們到底是那個部落的牧民?”

“陛下,他們是車臣汗的牧民。”布木布泰像云雀一樣,在朱由檢面前晃悠著。

“車臣汗?到底是什么人?”朱由檢想到了后世的車臣,不過,那是在中亞,位置顯然不對。

布木布泰笑著問道:“陛下對蒙古各部,了解多少?”

“沒多少,”朱由檢心想,現在有這么一個懂蒙古歷史的人在面前,不如好好學學,“你給朕說說,蒙古到底怎么回事,他們有那么多的部落,朕那里記得清楚。”

“那奴婢就給陛下說說?”能當朱由檢的老師,布木布泰充滿期待,她的小眼睛,已經瞄上了朱由檢的虎目。

“長話短說。”朱由檢雖然不太明白蒙古的歷史,但蒙古各部太過復雜,真要從頭說起,怕是三天也說不完,“你就說說大明時代的蒙古吧!”

“是,陛下!”布木布泰輕啟淡紅色的嘴唇,“蒙元朝廷,自從在捕魚兒海被大明的藍玉將軍擊敗后,從此一蹶不振,蒙古各部也是陷于分裂的境地,雖然偶爾出現一兩個強勢的大汗,暫時統一蒙古,但時間都是不會太長。”

“捕魚兒海?”朱由檢想起來了,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蒙元的事,他知道一點點,捕魚兒海就是后世的貝加爾湖,既然藍玉能到捕魚兒海,朱由檢也想去看看。

“捕魚兒海。”布木布泰不斷點頭,表示自己的記憶不會有錯,“蒙古各部,主要分裂成三部分,分別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這是以大漠為中心劃分的。”

“奧!”朱由檢有點印象,但具體的位置還是不清楚。

“這些蒙古部落,現在都在草原上,奴婢一個個說吧?”布木布泰不知道朱由檢是否嫌她拖沓。

“你說吧,朕聽著呢!”朱由檢早就想臣服蒙古各部,永久解決大明的北部邊患。

“先說漠南蒙古,你們漢人叫韃靼,”布木布泰看了朱由檢一眼,發現朱由檢正在認真聽講,“他們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正宗,在蒙古各部的威望,一直很高,不過,他們也陷于分裂當中,現在主要有察哈爾部、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科爾沁部。”

“你們科爾沁不是在大漠的東面嗎?”朱由檢覺得自己的方位感應該沒錯。

“漠南十分廣泛,也可以理解為成吉思汗的正宗后人,所以,它包括東蒙古。”布木布泰的確長話短說,“這一部分蒙古,以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威望最高,但林丹汗與大金國多次交戰,不肯臣服大金國,已經被大金國趕到西面去了。”

“奧,你繼續說。”

“漠西蒙古,你們漢人叫瓦剌,在蒙古高原的左翼,他們現在分為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他們不是正宗的蒙古人,是成吉思汗歸化的其他部落,所以,即使他們有時候非常強大,也是無法統一蒙古。”

“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這兩個名詞,朱由檢都聽說過,準噶爾是后世的新疆,而土爾扈特部,在滿清時候,從伏爾加河一帶回歸大清,也是成為百年佳話。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