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

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9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司令,一千多人呀,他們可是為了接應我們過河,才……”杜文煥的眼神,瞬間失去了光彩,腦袋也耷拉下去了。∮,

袁崇煥點點頭,他一路追過來,已經知道了這個騎兵團被多爾袞殲滅的訊息,“文煥,你是第二軍軍長,戰場危險,豈可意氣用事?”

“司令,我知道我太冒進了,司令怎么處罰我都行,但無論如何,要讓我將遼陽城打下來,我要親手給陸戰隊的弟兄們報仇。”

“胡鬧!”袁崇煥斥到,“渡過了三岔河,我們已經突進了三百里,這里已經是建奴的統治核心,再說了,鴨綠江沿岸,還有建奴的鑲藍旗,我們現在正處于建奴的包圍之中。”

“司令,清剿鑲藍旗的任務,就交給第三軍吧,我只要遼陽。”

“不,”袁崇煥緩緩搖頭,“清剿鑲藍旗的任務,我準備交給陸戰隊。”

“司令,陸戰隊為了我們渡河,傷亡如此慘重,他們還有戰斗力嗎?”

“文煥,你不知道,陸戰隊傷亡的是只是第一師,清剿鑲藍旗,就交給陸戰隊第二師和第三師吧,鑲藍旗只剩下駐扎在鴨綠江畔的十個牛錄了,必要的時候,我們讓第三軍協助他們。”

“那我們可以集中力量,攻打遼陽城了?”杜文煥的眼中,又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司令,火炮帶來了嗎?”

“火炮?第三軍很快就會運過來,”袁崇煥輕輕一笑,“文煥,我是說,我們暫時不攻打遼陽,或者小打小鬧,溫水煮青蛙,慢慢耗死多爾袞。”

“什么?溫水煮青蛙?我一刻也等不了了,”杜文煥幾乎將頭上的帽子都扔了,“司令,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遼陽城內的建奴,已是驚弓之鳥,人數又不多,只要有火炮,我保證,三天攻破遼陽城。”

“哈哈,我們和建奴的決戰,也許就在這遼陽城結束!”袁崇煥對準杜文煥的耳邊,小聲地說了幾句。

杜文煥霎時像是被點中了穴道,渾身動彈不得:“司令……”

遠在盛京的皇太極,第一次接到多爾袞從遼陽發回訊息的時候,就知道大事不妙,他甚至已經猜測到,朱由檢派人和談的目的,就是為了麻痹他。

明軍一戰襲取西平堡,讓皇太極緊張起來,他隱隱覺得,明軍這是要大打,也許是雙方這次要決出最終的勝利者。

本來皇太極并不擔心明軍,明軍在遼東已經積弱多年,大金國想打就打,想退就退,明軍根本沒有進攻的能力。

但去年下半年的明金之戰,岳托的鑲紅旗和莽古爾泰的正藍旗,先后全軍覆沒,讓皇太極對明軍有了相當大的忌憚。

所以,接到多爾袞從遼陽發回的訊息之后,他立刻命令,重新執掌鑲紅旗的岳托,和剛剛執掌正藍旗的阿濟格,務必在一個月內,組建二十個牛錄的作戰部隊。

但是,三月份正是草木發芽的季節,所有的牧民都在準備給自己的牛羊,尋找最豐美的水草,征兵的事,非常困難。

僅僅過了半個月,多爾袞的二封書信就到了,這一次,多爾袞來的是求援信,明軍已經占領了三岔河堡,多爾袞的鑲白旗,兵力顯得不足。

皇太極在全國下達了征兵動員令,由原來的每戶一丁,增加到每戶兩丁,皇太極自己的正黃旗,豪哥的鑲黃旗,代善的正紅旗,都擴充到五十個牛錄,多鐸的正白旗,擴充到四十個牛錄,岳托的鑲紅旗、阿濟格的正藍旗,因為去年損失了大量的壯丁,一時補充不及,仍然編制二十個牛錄。

同時,皇太極還向大金國的盟友,蒙古科爾沁部派去使者,希望科爾沁部能準備兩萬騎兵,隨時供大金國調遣。

這些士兵根本來不及訓練,好在大金國向來是全民皆兵,出則為兵,入則為民,也不需要訓練,至于士兵之間的配合協調,就更不是問題,女真士兵不需要配合,他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勇士。

雖然征調了足夠了的軍隊,皇太極還是擔心,各部落的壯丁,基本上被抽調一空,即使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但今天的牛馬羊,產量可是要大打折扣了。

“看來,戰爭之后,一定要讓漢人賠償我們的損失!”

皇太極忙到半夜,才昏昏沉沉睡去,連他最喜愛的海蘭珠,都沒有寵幸。

“大汗,前線急報!”

天色剛剛大亮,皇太極還沒有起床,宦官就進來向他稟報。

“出了什么事情?”皇太極歪靠在床頭,清晨被吵醒,顯得相當不悅,但是,來的是前線的軍報,他有火也無處發。

“大汗……”

“說。”皇太極已經預感到到不妙,否則,宦官不會吞吞吐吐的。

“大汗,多爾袞貝勒,在三岔河戰敗……”宦官硬著頭皮,總算說出了結果。

“什么?多爾袞又戰敗了?”皇太極屁股底下,像是藏了一條眼鏡蛇,他從床頭躍起,一把抓住宦官手中的軍報,仔細查看起來。

皇太極幾乎是一字一句地查看,生怕漏掉了重要的訊息。

宦官說得沒錯,多爾袞的確戰敗了。

不僅戰敗了,而且還是慘敗,他的二十八個牛錄,如今只剩下不到十個,連多爾袞自己,也是被困在遼陽城。

“噗!”皇太極一口鮮血,噴在宦官的臉上。

老太監被吹得搖搖晃晃,差點跌倒在皇太極的椅子上,他抹了把滾熱的血跡,“大汗……”

“滾……”

皇太極拖著疲乏的身子,立即在大政殿召開“八王會議”,現在的八王會議,純粹就是八個旗主的會議,但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不在盛京,參加會議的,包括皇太極在內,只有六個人。

除了皇太極自己,其余的五個人,基本上都是皇太極的親信。

多爾袞是一定要救的,遼陽城更要救。

“八王會議”很快達成共識:由多爾袞同母兄弟阿濟格、多鐸前往遼陽,解救多爾袞,同時解除明軍對遼陽的圍困。

阿濟格的正藍旗,只有二十個牛錄,而多鐸的正白旗,有四十個牛錄,人數足足是正藍旗的兩倍,但多鐸只有十六歲,還不是完全的成年人,所以阿濟格暫時統轄兩旗。

兵貴神速,阿濟格和多鐸,立即準備南下的物資。

游牧民族的軍用物資,非常簡潔,人的食物,是一大袋牛肉干和羊肉干,再加上一個水袋,馬匹的食物,是草料,只要困扎起來,放到馬背上就行。

每名士兵,要準備兩匹戰馬,一匹載人,一匹馱物,正白旗和正藍旗,一共六十個牛錄,一萬八千名士兵,需要三萬六千匹戰馬。

阿濟格和多鐸,準備了一天的時間,才將所有的物資備好,打上包裹。

中午的時候,趁著艷陽高照,兄弟二人離開盛京,從南面渡過渾河。

盛京至遼陽,還不到三百里,但戰馬背上馱的物資太多,奔跑不便,大軍在路上行了兩日,午后才到達遼陽北面的太子河。

太子河發源于長白山,基本上呈東西走向,向西從北面越過遼陽,匯入渾河,再拐向南方,經三岔河流經渤海。

阿濟格和多鐸,立在太子河的北岸,遼陽城已經隱約可見。

“十二哥,你說,十四哥知不知道,是我們揮兵來救他?”多鐸揚鞭,指向遼陽城,他恨不得立馬飛過太子河,去會見他的十四哥。

阿濟格搖頭:“你十二哥困在遼陽,內外訊息不通,恐怕大軍來了他都不知道。”

“那我們能不能給十四哥送個訊息,里應外合,將圍攻十四哥的明軍,殺得落花流水。”

“那也得先渡過太子河再說,只有渡過太子河,我們才能與你十四哥匯合,以你十四哥的才能,我們有這么多騎兵,打敗明軍,應該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將戰線推進到什么位置。”

多鐸看了看太子河的水面,“十二哥,太子河有百步寬吧?我們怎么過河?要不要搭浮橋?”

“多鐸,這兩岸都是高地,戰馬根本無法上下河堤,我已經派士兵去尋找平坦的渡河地點,看看水深再說。”

“十二哥,這河水如此清澈,看起來不像很深的樣子。”

阿濟格沒有說話,他撿起一塊小石頭,向河心投去。

“咕咚!”

阿濟格眉心舒展:“多鐸,河水不深。”

“十二哥……”

“多鐸,如果是深潭,河水會消去部分石頭落水的聲音,石頭落水時,會發出‘嘣’的一聲,剛才石頭落水,發出‘咕咚’一聲,說明河水不深。”

“十二哥,你真行!”多鐸向阿濟格伸出大拇指。

“你看露出水面的那些石頭,上面滿是青苔的痕跡,那是滿水時被淹過的,現在還沒到雨水旺盛的季節,石頭露出水面,河水自然不深,我估計,馬匹可以淌水而過。”

“那我們就不用搭建浮橋了,省去許多時間,也好早點見到十四哥。”

正在這時,尋找渡河地點的士兵回報:“兩位貝勒爺,我們找到一塊渡河的地點,在東面的拐彎處。”

“走,去瞧瞧。”阿濟格翻身上馬,跟著那士兵向東而去,多鐸也跟了過來。

在遼陽城對面偏東的位置,太子河彎成新月形,在這個新月的底部,堤岸囤積了河水帶來的大量泥沙,從堤岸開始,形成一個非常廣闊的灘涂,一直延伸到河心,別說戰馬,就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也能平穩地行走。

阿濟格面上一喜:“好,這兒果然是不錯的渡河地點。”

“十二哥,那我們趕緊渡河,只要過了河,我們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多鐸恨不得立即上馬渡河,去見他的十四哥。

阿濟格就穩重多了:“多鐸,別急,先派兩士兵下去看看,河水到底有多深。”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