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10章 誓師北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誓師北伐

第210章 誓師北伐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4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袁崇煥在遼東與建奴對峙的時候,朱由檢在京師也沒閑著,他沿著在陜西延綏的時候,突然出現的思路,硬是鼓搗出了植物香水。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現在他的旗下,已經有了四個大型企業:海螺水泥、海信玻璃、海月肥皂和海星香水。

其中,玻璃和香水,走的是高端路線,產品價格忒高,主要的消費者全是富貴大戶,肥皂主要面向全國的百姓,價格低廉,靠的是薄利多銷,而水泥,主要是朝廷采購,在大明各地修路,同時也向普通的大戶出售,用于修建房屋。

朱由檢太忙,并沒有時間參加各個廠子的日常管理,他將這些企業交給各個廠長打理,由李成統一監管,他平時只是出個注意,或者提個想法,相當于顧問。

除夕那天,朱由檢才閑下來,晚上,他在坤寧宮賠著周玉鳳、婉兒、胡心雪過了團圓年。

從正月初一開始,朱由檢以慶祝新元為名,單獨會見了六部的高官們,直到正月初十,在這期間,他還特意接見了山東總兵秦永年和北海艦隊司令衛信。

正月十五,朱由檢開始朝會。因為是新年的第一次朝會,加上新元還未完全結束,朝會的規模很小,參加的人員,只限于六部的尚書和左右侍郎,加上左右都御史。

大明全國都在放假,朝會本來沒什么要緊的事,但朱由檢在朝會上正式拋出了北伐的計劃。

北伐大軍一共有三路:中路是袁崇煥任司令的第一集團軍,下轄第一、第二、第三三個新編軍,約十萬人,中路軍是北伐的主力,從廣寧東進,在越過三岔河之后,將沿著蓋州、耀州、海州、鞍山、遼陽一線,指向建奴的都城沈陽;

右路是衛信的北海艦隊,北海艦隊的海軍基本用不上,但北海艦隊有三個陸戰師,將在艦炮的掩護下,在旅順或者金州登陸,會同毛文龍的東江軍,收復遼南,并接應中路軍渡過三岔河,在中路軍過河之后,他們因為是海軍陸戰隊,不再參加北伐,而是固守遼南,協助糧草物資的運輸;

左路軍同樣是三個新編軍,十萬人,他們從長城喜峰口出關,先殲滅喜峰口外的蒙古朵顏三部,然后東渡遼河,奇襲沈陽。

朱由檢估計,要讓這些高官們都同意他的北伐計劃,難度不會小,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萬一朝臣們不同意,他就要乾綱獨斷,無論如何,大明要重振,建奴必須消滅。

也許是朱由檢在新元單獨會見他們的時候,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次朝會上,反對北伐的聲音,并不強烈。

禮部尚書黃立極、兵部尚書李春燁完全支持朱由檢的北伐計劃,特別是李春燁,他已經等了好久了。

戶部尚書畢自嚴、左都御史曹思誠處于中立,他們不主張北伐,但朱由檢一定要北伐,他們也會支持。

提出反對意見的,倒是東林黨的三位尚書:吏部尚書王永光、刑部尚書喬允升、工部尚書李長庚。不過,他們這一次倒不是聯合起來,反對朱由檢。

“陛下,建奴必須要征伐嗎?成祖曾經五次北伐蒙古,蒙古依然是大明的國患。”王永光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王愛卿,建奴屢次南侵,大明一退再退,現在還有退路嗎?一旦山海關被攻破,建奴的騎兵,兩三日就能直達京師,那時,我們將何以對付建奴的騎兵?”

“如果陛下一定主張北伐,臣定會支持,”王永光先表明自己的態度,“可是陛下,北伐真的可以讓建奴臣服嗎?或者大明軍隊北伐的時候,他們表面臣服,一旦大明的軍隊撤回來,他們又是反叛。”

“王愛卿放心,建奴不同于蒙古,他們開始向我們漢人靠攏,他們已經筑城駐守,只要我們攻破他們的城池,至少能將他們趕回長白山。”

“如此,臣沒有問題了。”王永光退回隊列。

“陛下,我有一問,”喬允升急忙出列,“此次二十余萬大軍北伐,加上運輸糧草物資的輔兵,恐怕不下四十萬,如此北伐,需要耗費多少錢糧?”

“哈哈,喬愛卿的問題,一定是很多人的疑問,”朱由檢掃視了群臣一眼,“不錯,北伐是要耗費大量的錢糧。那如果不北伐,就不用耗費錢糧了嗎?你們可知道,大明為何財源枯竭?”

“朕告訴你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遼東,你們知道,大明每年在遼東投入多少銀子嗎?戶部有帳可查,每年超過五百萬兩。”朱由檢扳開手指頭,“那五年呢?十年呢?建奴不滅,遼東就是無底洞呀!”

“陛下,這次北伐,會將戶部的存款揮霍一空,萬一失敗了呢?”喬允升還是不依。

“打仗,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而且,我們不是去開疆,而是守土,建奴侵占了遼東的大片土地,殘殺了數百萬的漢人百姓,喬愛卿拿著大明的俸祿,卻不思故土、不念百姓,難道喬愛卿是建奴的探子?”

“臣一心為了大明,陛下何出此言?”喬允升“噗通”一聲,跪倒在朱由檢的面前,他的臉,漲得通紅。

“喬愛卿說話,似乎句句為了大明,朕問你,那建奴逼近山海關,喬愛卿準備如何應對?喬愛卿為官數十年,找到對付建奴的法子了嗎?”

“陛下,臣并不主管兵部,所以……沒有想過對付建奴的事。”

“朕忘了,喬愛卿主管的是刑部,這北伐的事,本來也不是刑部分內的事你先起來,退過一旁。”

“是,陛下。”喬允升從地上爬起來,退回自己的位置。

李長庚本來還待提出一些反對的意見,見朱由檢的態度異常堅決,知道反對也沒用,他準備向朱由檢繳械投降了,“陛下,這左路軍,由誰人去統兵?”

“這個……你暫時不用管,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是,陛下。”李長庚算是默認了朱由檢提出的北伐。

正月十六,黃曉福從沈陽回到京師。

他先是來到戶部,將皇太極、代善、多爾袞贈送的白銀和雞血寶珠交給尚書畢自嚴,然后帶著察思馬斤,求見朱由檢。

朱由檢在乾清宮會見了黃曉福和察思馬斤。

“參見陛下!”黃曉福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響頭。

“參見明皇陛下!”察思馬斤不知何故,這次也是向朱由檢下跪行禮。

“哈哈,你們都起來吧!看座,看茶。”

“謝陛下!”

“謝明皇陛下!”

黃曉福和察思馬斤,都在朱由檢的下首對面落座,宦官給他們泡上宮中的香茗。

“黃愛卿,和談進行得怎么樣?大金國有和談的誠意嗎?”

“陛下,這是微臣和大金國和談的協議文稿,如果陛下同意……”黃曉福將那份只缺少朱由檢簽名的協議遞上去。

朱由檢瀏覽了一遍,“黃愛卿,皇太極已經簽名了,那就表示,他已經同意了?”

“是,陛下,大金國已經同意了這份協議,只等陛下簽名認可。”

“黃愛卿,你也簽名了,你也接受了這份協議,是嗎?”

“陛下……”黃曉福預感到情況不妙,“這是微臣與金國大汗共同商定的……”

“黃曉福,朕是怎么交代你的?這是和約嗎?大金國倒是獲得了我們的遼東,我們大明呢?大明得到了什么?”

“陛下……”黃曉福哭喪著臉,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

“還有這賠款,大明將士明明在遼東打了大勝仗,連女真人的鑲紅旗和正藍旗都滅了,卻是需要向他們賠款?這勝仗不是白打了?”朱由檢越說越氣,他從龍椅上站起來,一把將協議文稿撕碎,摔在黃曉福的頭上。

“陛下……”黃曉福跪在朱由檢的面前,身子抖得像是篩糠:“微……臣……”

“不用微臣了,你已經不是大明的朝臣了,”朱由檢對身邊的司禮秉筆太監張彝憲說:“擬旨,黃曉福削職為民,著回原籍陜西。”

內宮侍衛們立即架著黃曉福離開了。

“陛下……”黃曉福心有不甘。

朱由檢再也不看黃曉福一眼,他一揮手,侍衛們憐著黃曉福,小跑著離開了乾清宮。

察思馬斤見朱由檢撕碎了協議文稿,又降了黃曉福的大罪,情知和約無望,“明皇陛下……”

“察思馬斤,不關你的事,黃曉福吃里扒外,損害大明的國家利益,他是罪有應得如果大金國真有和談的誠意,朕會重新選派人員,與你重新商談。”

“明皇陛下,我這次出使大明,只是來取明皇陛下簽字的和談文書,大汗并沒有讓我來重新和談。”察思馬斤不悅,這樣和談結果,再也不會出現了,如果和約對大明有利,天聰大汗也是斷然不會簽名同意的。

“一樣的,一樣的,上次不就是你來和談的嗎?這次朕重新派出合適的人選,你們繼續和談,直到商談出合理的和約。”朱由檢和顏悅色,與剛才對黃曉福的責罰,完全是九重天和十八層地。

“明皇陛下,”察思馬斤急了,這大明的皇帝,似乎要逼迫他來和談,“我這次根本不是和談的使者,明皇陛下要和談,應該派出使節,重新去盛京和談。”

“盛京離得這么遠,一來一去,又要浪費多少時間?察思馬斤,你就勉為其難,代表大金國來和談好了你又不是沒有和談過!”朱由檢向付小劍使個眼色:“帶察思馬斤去驛館休息,最近京師出現一批亡命大盜,專門劫殺外族人士,你一定要嚴格保護好察思馬斤。”

“是,陛下!”付小劍暗暗發笑,他將可憐的察思馬斤一把憐起。

“明皇陛下……”察思馬斤大恐,朱由檢這是要扣押他。

朱由檢擺擺右手,付小劍押著察思馬斤離開了。

察思馬斤走后,朱由檢拿出五百兩白銀,讓侍衛偷偷交給黃曉福。

大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三月初三,是大明北伐建奴的日子。

左路軍和右路軍距離遼東太遠,率先從京師和登州出發。

左路有洪承疇的第四軍、滿桂的第七軍和王慕九皇家第一軍,三個軍組成第二集團軍,朱由檢親自擔任集團軍司令。

朱由檢已經做了安排,在他北伐的時候,由六部尚書組成臨時內閣,黃立極作為六部尚書之首,暫時領導內閣,如果內閣意見不一,大事憑黃立極裁決。

三月初三這天,第二集團軍的三個軍,全部聚集在京師的德勝門外,王慕九代表整個集團軍,親手宰殺了三頭肥羊,來為日月軍旗祭旗。

三軍雷動,誓師北伐。

臨時內閣成員都來為朱由檢送行,朱由檢握住他們的雙手,和他們一一話別。

“黃愛卿掌管內閣,責任重大呀!”

“李愛卿,這次北伐能否全勝,,關鍵是看糧草物資能否及時送到,這些,就靠你了。”

“王愛卿,大軍北伐,時日必然長久,你要監測好京師的大小官員,保障京師穩定。”

六部尚書齊齊跪倒在朱由檢的面前,“臣等肝腦涂地,以監國家。”

“諸愛卿,你們回去吧!大明,暫時交給你們了。”朱由檢飛跨上馬,拔轉馬頭,大軍隨即向長城喜峰口奔馳而去。

從德勝門到喜峰口,接近兩百里,大部分道路都在京師至山海關的第一大道上,道路平坦,適合騎兵行軍,第二天傍晚,朱由檢就隨前軍就來到喜峰口。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