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93章 兩路使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3章 兩路使者

第193章 兩路使者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7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察思馬斤,今天好像不是很熱呀,你怎么又冒汗了?要不要找個太監幫你扇幾下?”一直沒有發言的李春燁,終于開腔了,他一出口,就嗆得察思馬斤直翻白眼。品書網(wWW

“三貝勒的正藍旗,是八旗中最勇猛的,他們不可能失敗,更不可能敗得這么慘這么快,這軍報是假的,一定是你們偽造來欺騙我的。”察思馬斤顯然答非所問。

朱由檢含笑看著失神的察思馬斤:“察思馬斤,我們欺騙你有什么用處?能否訂立和約,訂立什么樣的和約,不是由你決定,而是由皇太極決定的,再說了,假的軍報對訂立和約有什么影響嗎?”

察思馬斤用寬大衣袖抹去臉上的汗珠,本來黝黑的臉上,現在十分蒼白。

“原來驚嚇的效果,比任何增白霜都有效。”朱由檢暗笑,看到察思馬斤狼狽的樣子,他的心情愉快多了。

“察思馬斤,你的臉色不太好,還是先回驛館休息,會談的事,改日再說吧!”

“是,明皇陛下。”察思馬斤也需要整理思路,他告別朱由檢,恍恍惚惚中,都忘了和李春燁打個招呼。

察思馬斤一走,朱由檢立刻下令:“傳禮部主客清吏司黃曉福!”

不大一會兒,黃曉福就小跑著進了皇極殿。

“微臣黃曉福,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黃曉福學著官員們的樣子,給朱由檢行了大禮。

“起來吧!看座。”

小太監立即給黃曉福端過座椅,倚在李春燁的下首。

“謝陛下!”黃曉福戰戰兢兢,側身坐了。

“曉福不用拘謹,這段時間在禮部,你學到了什么?”

“回陛下,微臣知道了大明周邊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有什么優劣長短。”

“奧?真的學了這么多?那朕問你,蒙古人有什么優劣長短?”

“陛下,蒙古人自七八歲開始,就學習騎馬和射箭,他們的騎射技術,天下無雙,就是大明的士兵,也很難比得上。”黃曉福語氣一轉,“不過,這是他們鼎盛時期,現在,他們的騎射技術有所下降。”

朱由檢微微點頭,不錯,有長進。“大明士兵不是很難比得上,是根本沒法相比。那蒙古人有什么短處?”

“回陛下,蒙古人自小學習騎射,他們的尚武之風遠遠強于大明,比較野蠻、血腥,所有的糾紛,都是依靠武力解決,他們內部的不同部落,常常發生戰爭,就是為了爭奪財物、女人,因此,他們不團結,常常分成很多個各自為戰的部落。”

朱由檢微微點頭,“那建奴呢?建奴有什么優劣?”

“建奴和蒙古人的習慣差不多,不過,他們出了一個努爾哈赤,整個部落比蒙古人團結一些。”

朱由檢點頭之后,又是搖頭,“建奴和蒙古人,還有一個不一樣,蒙古人是純粹的游牧民族,而建奴,正從游牧民族向農耕民族過度。”

“游牧民族?農耕民族?”黃曉福瞪大眼睛,他不太明白朱由檢的意思。

這些名詞,黃曉福暫時不懂,朱由檢只好免費授課:“建奴和蒙古一樣的地方,都是自小練習騎射,都是追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習性,但他們已經開始學習漢人的農業技術,開始種植莊稼。有了農業,糧食產量就會大幅增加,而糧食增加了,人口就會大量增加,所以,建奴比蒙古人更可怕。”

“陛下,建奴會種莊稼了?”黃曉福在典籍這,根本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訊息。

朱由檢搖頭,“建奴本身不會種莊稼,但建奴俘獲了大量的漢人,這些漢人作為包衣,正在為建奴種植莊稼,一旦建奴嘗到農業的甜頭,他們一定會向農耕過度。”

黃曉福似懂非懂,只是不住點頭。

“算了,這些問題以后再說,”朱由檢決定歸于正題,“曉福,你對建奴有一定的了解,朕打算派你出使建奴,奧,他們叫大金國。”

“出使建奴?”黃曉福一聽,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陛下……”

“曉福可是不愿出使建奴?”

“微臣……微臣不敢。”黃曉福的臉上隱隱出現了水珠。

“哈哈,曉福,你緊張什么?出使建奴,你是代表大明,一定會受到他們的盛情款待,你看,我們雖然不歡迎察思馬斤,還不是每天好酒好菜供著?”

黃曉福想想也是,但他還有些不放心:“陛下,建奴比蒙古人更加野蠻。”

“野蠻,那是對他們的敵人,但你是大明到訪的使節,在他們連連戰敗的情況下,他們巴結你都來不及。”

黃曉福知道朱由檢特意召見自己,顯然出使建奴的任務是無法推脫了,既然推不掉,不如主動點。

他撲倒在朱由檢的座椅前,“微臣黃曉福,愿意出使建奴,求陛下賜給微臣法旨。”

不錯,果然是聰明人!朱由檢暗贊一句,“曉福,你先起來。”

“是,陛下!”黃曉福重新落座,“陛下,微臣從來沒有出任過使者,這次出使建奴,微臣要做些什么?”

“做什么?”朱由檢嘿嘿一笑,“該吃就吃,該喝酒喝,該玩就玩。”

“啊?就這么簡單?請陛下明示。”黃曉福再次瞪大眼睛。

“當然,這些是大部,不是全部,既然出使建奴,雙方當然需要談判,談判,你懂嗎?”

“陛下,這個微臣有點懂,就像在菜市場,買賣雙方侃價,先是提出較高的條件,然后根據對方的需求程度,一步步降低條件,直到最后雙方成交。”

“大致就是這樣,”朱由檢想起在陜西被黃曉福騙取銀子的場景,“曉福,這是國家之間的談判,任何手段都可以用,只要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微臣明白,微臣明白。”黃曉福一疊連聲,他長期混跡于市坊,這是他的強項,也是朱由檢看中他的地方。

“陛下,那我們開始提出什么條件?”黃曉福問道,還隨意地看了李春燁一眼。

“侯質知道也無妨!”朱由檢把剛才對察思馬斤提出的條件,又對黃曉福說了一遍。

黃曉福嚇得面如土色:“陛下……陛下,微臣如果向建奴提出這樣的條件,怕是沒命回來見陛下了。”

“哈哈,哈哈,無妨,曉福不要緊張,朕已經和察思馬斤說過了,他回去后,一定會轉告皇太極,所以,你再提出這樣的條件,他們也不會感到意外。”

“陛下,他們會答應這樣的條件嗎?”

“這就需要你去談判了,”朱由檢看著黃曉福,臉上的笑容堆得有二尺高了:“朕提醒你,到了建奴那里以后,一定要像個貪官,建奴送給你的一切財物,你都可以收下。”

“陛下,微臣不敢,微臣雖然職位底下,但也在廉政文書上簽了名,微臣可不敢貪墨,壞了陛下的規矩。”

“奧,曉福的職位太低,出使建奴,有失天朝使者的身份,這樣吧,臨時加個禮部右侍郎銜,待出使歸來之后,另有任用。如果建奴要送給你財物,你盡可收下,回來之后,交給戶部就行,也不算貪墨。”

“微臣多謝陛下!微臣明白了!”

“起來,曉福。”

“謝陛下!”黃曉福再次落座,“陛下希望談出什么結果?”

朱由檢看里李春燁一眼,哈哈笑道:“你談出的任何結果,都是我需要的,不過,朕給你兩條真正的底線,不到萬一,絕不要讓步:一是大明不能讓出遼東三城;二是讓建奴進貢一定數量的上等戰馬。”

“陛下是說,特殊情況,這兩條底線也可以突破?”

朱由檢點頭,“曉福,此次出使建奴,任務并不輕松,不管達成什么協議,都算完成任務,但過了新元,就要想辦法回來,即使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也要回來,如果達成協議,你要申明,必須等朕批準了,才會生效。”

“微臣明白。”

“一定要記住回來的時間。”朱由檢再次提醒。

“多謝陛下體恤,微臣一定銘記在心。”

“你先回去準備準備,也許一兩天之后,你就要啟程了。”

“是,陛下,微臣告辭。”

黃曉福告辭回去,大殿的正廳里,只剩下朱由檢和李春燁。

“侯質估計,黃曉福能談出什么結果?”

“陛下,老臣實在猜不出,”李春燁頓了頓,“但老臣估計,皇太極聽到陛下的條件,一定會大發雷霆,也許宮女太監們要領受一頓皮鞭,也許擺在宮里的瓷器花瓶,要摔破不少。”

“哈哈哈……”朱由檢笑得說不出話來,只用手指著李春燁。

李春燁也笑了,“陛下,經過兩次大的失敗,皇太極會讓出占領的土地嗎?”

朱由檢終于止住笑,“侯質認為,遼東的大片領土,可以用談判的方式要回來嗎?”

李春燁緩緩搖頭,他隨即問道:“陛下,既然必須用戰爭的方式收回遼東,那陛下為何要派黃曉福出使建奴?”

“遼東的冬天太冷,我們的士兵,難以在這樣的嚴寒中,保持平時的戰斗力,而且,燧發槍在這樣的低溫下,能否正常射擊,根本沒有檢驗過,所以,冬季必須休戰。”

“所以,陛下讓黃曉福,必須在新元之后,及時趕回來……”

朱由檢笑而不答,只投去一個會意的眼神。

“陛下,那我們現在要做些什么?”

“第一、立即向孫承宗、袁崇煥發去密信,讓他們保持現狀,固守好廣寧,千萬不要冒進;第二,準備好足夠的糧草和火器彈藥。”

“臣明白,”李春燁思索了一會,“陛下,臣斗膽。”

“侯質,你我君臣之間,還有什么罅隙?有話只管直說。”

“陛下向建奴派出使者,臣倒想起一事,袁崇煥的軍報中說,在清剿廣寧的殘敵時,他們俘獲了三十八名蒙古士兵,據這些蒙古士兵交代,岳托曾經向科爾沁要求,補齊各個蒙古牛錄時,科爾沁置之不理,他們顯然有了一定的隙縫,加上現在大明又是完勝……”

“侯質是說,我們應該向科爾沁派出使者?”

“臣正是這個意思,現在大明在遼東節節勝利,完全有可能將科爾沁拉過來,至少也要讓他們保持中立。”

“嗯,侯質的想法不錯,現在正是拉攏科爾沁的機會如果今天拉攏不了,以后也不用拉攏他們了。”

“陛下,應當派何人出使科爾沁?”

“朕想起了一個人錦州知府李鴻基,他現在就在錦州,離科爾沁近得很。”

“陛下,李鴻基的歷練好像太少……”

“侯質不用擔心,出使科爾沁,不像建奴,不需要太多的人情練達,大明的實力就擺在這里,科爾沁一定會選擇依附強者。”朱由檢喚過張彝憲,“傳旨,加錦州知府李鴻基禮部左侍郎銜,著立即出使科爾沁。”

圣旨發出不久,加銜禮部右侍郎的黃曉福,也踏上了前往建奴的出使之路。

察思馬斤以身體不適,不能繼續談判為由,請求返回大金國,禮部尚書黃立極非常爽快地接受了他的請求。

為了讓雙方沒有完成的和平談判,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大明朝廷派遣禮部右侍郎黃曉福出使大金國,由察思馬斤陪同,一同向盛京進發。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