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最終,陳皇后與趙林甫終于議定,繼續對于天子中毒昏迷不醒之事秘而不宣,趙林甫拿著陳皇后的懿旨,趕回京師,調動兵馬,拱衛京師,另外,擔心那個死腦筋的段老將軍不愿意,又或者說,擔心軍方威望最崇高的段老將軍為了大唐基業,執意要扶立成年皇子為太子。
所以,陳皇后同意再寫兩份懿旨予趙林甫,許其調動邊鎮兵馬到游仙宮,以保護自己孤兒寡母的安全。待趙林甫設法拿下段老將軍奪取兵權之后,再入京師。
當然,陳皇后擔心趙林甫此人拿到了兵權之后心懷不軌,決定委派天子身邊的心腹宦官高大伴隨行。對于陳皇后的這種舉動,趙林甫雖然欣喜不已,但是表面不露分毫。
陳皇后怎么也想不到,天子的心腹太監,早就已經暗中投靠了趙林甫這個陰險人。
天色昏暗之時,趙林甫這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離開了天子的寢宮,看著遠處天邊的云霞,趙林甫的嘴角緩緩地輕揚了起來,旋及又漸漸斂去,而奉了陳皇后之命恭送趙林甫的高大宦官看到了趙林甫的表情變幻,便知道,趙林甫的目的,怕是已經達成了。
“恭敬相爺,愿相爺您能夠早日得嘗所愿。”高大宦官朝著趙林甫一禮,恭敬無比地道。
“高公公不必如此,我趙某能有今日,公公的提攜相助之恩,趙某當銘記一生,日后趙某得嘗所愿之日,亦是高公公心想事成之期……”趙林甫趕緊扶住堪堪拜下的高大宦官,一臉誠懇地道。
“有了相爺您這句話,老奴就是此刻死了也甘心。”高公公吸了吸鼻子,滿臉的如釋重負與歡喜無限。
趙林甫來到了自己在行宮的居所,又暗中密會了如今主掌著行宮兵權的張紹等人,第二天一大清晨,乘著天色尚未全明,就在張紹的親自相送之下,離開了游仙宮,朝著京師趕去。
趙林甫微服離京前往游仙宮,只呆了不到一天的光景又匆匆往京師趕,雖然趙林甫自認做得極為隱蔽,但是,卻無法瞞住有心之人。
例如此刻正在段老將軍府中作客的張九齡和趙尚書。對于這二位的到訪,段老將軍仿佛不覺得有什么意外,但是,無論張九齡怎么把話題往趙林甫身上引,段老將軍要么顧左右而言他,要么就裝聾作啞,把張九齡氣的眼冒金星,卻又拿這位在大唐軍中威望無人出其右的段老將軍沒有任何辦法。
張九齡無奈地望向趙尚書,趙尚書本就是武將出身,說起來還曾經在段老將軍的帳下呆過幾年。趙尚書的嘴皮子可沒有張九齡那么順溜,白眼一翻,硬著頭皮直接道。“九齡兄,趙某還是勸你向大將軍直言相告的好,何必這么試探來試探去的,你不累趙某都嫌累得慌。”
這話直接把張九齡梗得翻白眼,而段老將軍哈哈一笑,撫著雪白的長須沖趙尚書搖了搖頭。“仲賢你還真是,都當了尚書了,這脾氣怎么半點沒變。”
“大將軍,趙某當上這個尚書,也就是被趕鴨子上架罷了,干這事情,又豈有統率兵馬東征西討來得痛快?”趙仲賢干巴巴地笑了笑,一臉的感慨說道。
“那什么段老將軍,既然仲賢賢弟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張某也就懶得再作隱瞞了,還請老將軍看看這些東西吧……”張九齡無奈地搖了搖頭,再這么繼續東拉西扯下去的確沒啥意思,還不如直接把證據給拿出來,讓段老將軍自己自己去判斷。
反正段老將軍所代表的軍方諸將之間,對于那位趙林甫,可沒有什么好感。
段老將軍有些疑惑地看著張九齡遞過來的幾張薄紙,掃了一眼趙尚書之后,目光這才落到了紙上,不大會的功夫,段老將軍那雪白卻仍舊齊整如刀的白眉便挑了起來。
張九齡與趙仲賢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這位段老將軍,看罷了那幾張薄紙,段老將軍深吸了一口氣,緩慢而又凝重地將那幾張紙擱到了案幾之上,沉吟了良久,這才朝著張九齡沉聲問道:“除了這些,你們可有其他證據?!”
“沒有,不過,老將軍想要證據,也很簡單,老將軍可以看一看趙林甫這兩日有否在京師,又或者遣人往行宮一行,便知真偽。”張九齡撫著長須接口答道。
張九齡的回答,讓段老將軍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當中,這事,實在是太過大條了點,大條到段老將軍也覺得棘手的地步。沉默了良久段老將軍這才沉聲言道。“也罷,一會老夫就去見一見趙相,另外,老夫自會遣人往行宮一行。希望事情,不像你們所言的那般。”
“大將軍,下官也不希望,可是現在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趙林甫的野心,已然是昭然若揭。若是大將軍您不出手,天下還有何人可以阻攔這場劇變?”趙仲賢看著段老將軍,一臉懇切地說道。
張九齡與趙仲賢乘著夜色離開了段老將軍的府邸不到一刻鐘,就有一騎從段老將軍府邸的后面離開,朝著右金吾衛駐地趕去,當夜,金吾衛駐地便馳出了五十余騎,朝著京師東北方的游仙宮方向狂奔而去。
而第二天一大清早,段老將軍出去了一趟之后,不到半個時辰就回到了府中,不過,向來榮辱不驚的段老將軍回到了府中之后,臉色陰沉得怕人。很快,正在自己的書房里邊讀兵書的段守儉就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腳步聲傳來。
“爺爺,您怎么過來了?”段守儉擱下了兵書,快步走到了書房門口,朝著正緩步行來的段老將軍長施了一禮,一臉歡喜地道。
“爺爺今日出去溜跶了一圈,沒什么事,就過來你這里看看,正在看兵書啊?呵呵,好,很好,坐下吧。”段老將軍拍了拍自己孫兒那雄壯結實的身軀,步入了書房,看到了桌上攤開的兵書,滿意地點了點頭,示意段少儉坐到身邊來。
爺孫倆又聊了幾句家常之后,段老將軍緩緩開言。“乖孫兒,你父親離家至今已有六載,你也快有兩年沒見到他了吧。”
“不錯,怎么了爺爺,莫不是父親要回京了?”聽到了段老將軍提起父親段元重,段守儉先是一愣,旋及面露喜色地問道。
看到孫兒如此,段老將軍的內心也不禁微微一酸,現如今年紀剛剛滿十七歲的孫兒,在他最重要的成長期,卻只無法與父親團聚,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段老將軍乃是國之重將,手握兵權,而若非其子段元重也極有軍略才華,天子是不可能讓段元重也手握兵板的。
不過,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段元重只能在外任職,而不能入京,除非說段老將軍致仕,段元重才有可能回京任職,可是天子卻又不甘心讓段老將軍這位軍中宿老退下,于是,段元重只能在外任職,一呆便是許多年。雖然也曾經乘回京述職的機會省親,可是每一次一家人得以團聚的日子都極為短暫。
而現在段老將軍提及段元重,自然會讓段守儉認為父親又能回京了。
“這倒不是……”段老將軍緩緩地搖了搖頭,看到孫兒那有些黯然的表情,趕緊說道。“不過,你現如今已經長大了,所以,爺爺在想,是不是該讓你去見一見你父親,感受一下邊塞軍旅之苦。”
段守儉頓時兩眼放光,一臉驚喜地看著自家爺爺。“爺爺,您不會是哄我開心吧?”
“傻小子,爺爺什么時候哄過你了。”看到段守儉如此模樣,段老將軍不由得放聲開懷大笑起來。
“那可太好了,多謝爺爺成全孫兒。”段守儉欣喜若狂地朝著段老將軍拜下。
“行了行了,趕緊起來,一家人還這么多禮做什么,唔……不過,你娘親和你幼弟,也已經久未見你父親……”段老將軍撫著長須沉吟起來。手機用戶請瀏覽m.aiqu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