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第六十八章 冥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天門 >>天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冥王

第六十八章 冥王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08日  作者:夜深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夜深 | 天門 

更新時間:2015051214:55:29

求推薦票!!求收藏!!!

這件事要說起來還得從1998年講起,在1998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立了一個98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部分就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用來研究火星的大氣層、火星氣候及火星地表,并幫助后續的火星極地著陸者號與地球進行通訊。

整個98計劃是建立在從1952前蘇聯執行的火星一號探測器開始的人類對火星的探測、研究工作基礎上。自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向火星連續發射了數十枚探測器,其中有些獲得成功,有些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墜毀或者解體消失。

冷戰結束之后,蘇聯解體,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并沒有中斷對火星的探測研究,整個90年代,僅僅美國就先后發射了六枚火星探測器,這還不包括俄羅斯、日本等國的相同發射計劃。

在1998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決定再一次向火星發射一枚總成本高達3億2760萬美元的火星氣候探測器,這枚探測器被命名為火星氣候探測者號,在1998年12月11日utc18點45分51秒于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17號航天發射復合體發射,運載火箭為三角洲ii7425。燃料在燃燒42分鐘后,火星氣候探測者號順利進入霍曼轉移軌道。火箭最后的相對速度為每秒5.5公里,并將探測器送往6億6900萬公里外的目標,朝向火星前進。

發射的成功令整個國家航空航天局欣喜非常,可在經過歷盡10個月太空飛行,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于1999年9月23日utc9點00分46秒開始準備插入火星軌道,火星氣候探測者號的無線電卻在utc9時04分52秒(比預期還要早49秒)突然終止聯絡,從而失去蹤跡。

根據當初的驗算和判斷,火星氣候探測者號由于人為操作錯誤,導致探測器在低于預期的高度接近火星,最終因為大氣層的壓力解體。為此,在1999年11月10日,火星氣候軌道器事故調查委員會發布了第一階段報告,詳細介紹可能導致探測器發生事故的問題。

這件事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當所有人都認為當年的火星氣候探測者號早就解體消失,而且這個結果也被委員會所認可。可誰都沒有想到,就在半年之前,國家航空航天局突然接到了一個從太空傳回地球的無線電信息,經過解碼后愕然地發現這個信息居然是來自于已經消失15年之久的火星氣候探測者號。

當破解信息人員立即把這事件向上匯報后,上面第一個反應是愚人節的笑話,而第二個反應就是信息有誤,可能是出自于2013年11月18日所發射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號所傳回的信息混淆,從而被誤報的結果。

可經過反復驗證,事實證明了這不是玩笑,更不是什么誤報,的的確確就是失蹤15年的火星氣候探測者號所傳回的信息,而且根據信息定位顯示,火星氣候探測者號非但沒有在火星表面墜毀或者解體,而是掠過了火星軌道,在太空中繼續飛行,直到異常巧合地由于慣性原因被冥王星的引力捕捉,從而進入了冥王星軌道。

誰也沒預料到,火星氣候探測者號居然陰差陽錯差一點兒飛出太陽系,抵達了冥王星軌道,這可是當初主持發射的人員也想不到的結果。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當美國航空航天局專家開始對火星氣候探測者號所傳回來的信息進行詳細分析的時候,他們居然在幾張模糊不清的冥王星探測照片中發現了一處明顯人造物體的痕跡。而且這個人造物體不像是火星上的“人臉”和火星背后軌道的類似宇航飛船的雪茄狀天體那么模棱兩可,雖然照片分辨率很差,信息傳送也有極大的失真,可反復對比發現后,這的確是人造物體的痕跡,因為從各種不同角度觀察比較,如果是自然天體絕對不可能是這個樣子。

這個結果頓時在航空航天局內部引起轟動,冥王星上居然發現人造物體這意味著什么,這對于專家們是一清二楚。這樣的情況無非只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冥王星曾經或者至今存在著生命,第二個原因就是冥王星上擁有外星文明所遺留的基地或設施。

無論是哪個原因,這都是專家們所欣喜若狂的結果,可就在專家們準備對于冥王星上所發現的這些進行進一步研究的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接到了政府的命令,所以關聯到冥王星事件的資料全部移交出來,轉給其它部門調查,而對于冥王星事件也同時下了封口令,一切信息列為最高機密,一律都不得外泄。

最終,這件事被封鎖起來,而對于冥王星的異像研究轉交到了天堂牧場,也就是外界所謂的51區。同時由nro情報機構對此負責,繼續展開研究分析。

雷蒙.安東尼就是這時候知道這個事件的,當得知事件經過,再動用關系拿到了已經核實的冥王星上存在著外星文明設施的結果后,雷蒙.安東尼立即就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即將差不多快結束的生命。

依靠地球科技,雷蒙.安東尼雖然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力和至高的權勢,但他依舊無法使自己永遠活下去,或者說希望恢復到年輕時的狀態。但冥王星外星文明的發現,使得雷蒙.安東尼在面臨生命最后一段時間中看到了僅存的希望,如果能夠在冥王星上獲得先進的外星文明科技,那么自己的生命就有了延續的可能,甚至還可以一直永生,這是雷蒙.安東尼所夢寐以求的結果。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雷蒙.安東尼使出混身解數,說動了政府內部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宙斯計劃”,這個宙斯計劃從表面上來看是針對美國航天技術對于冥王星外星文明科技的探索研究,但實際上雷蒙.安東尼是要借此獲得自己永生的機會。

而要想完成這個計劃,首要問題就是建造一艘能夠抵達冥王星的宇宙飛船,但從目前技術來看,飛船的推進動力和能源持續性是限制人類在太空進行長時間航行的一大難題,如果無法解決這個困難,雷蒙.安東尼的宙斯計劃就是一個空中樓閣,登上冥王星也絕無這個可能。

就在這時候,凱文.亞當斯教授那篇關于可控熱核聚變的文章引起了雷蒙.安東尼的注意……。

(今天第二更,求推薦票!!求收藏!!!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大家鼓勵!)

掃描起點微信二維碼,全民搶答冷知識,拿勛章,贏大獎!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參與!

各種大獎,輕松拿下!</p>


上一章  |  天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