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臨電影世界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線能量傳輸系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降臨電影世界 >>降臨電影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線能量傳輸系統

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線能量傳輸系統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29日  作者:四海123456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四海123456 | 降臨電影世界 
科幻靈異


海量的數據在投影上面遷移,薇琪不停的破譯生物大腦里面蘊含的信息。

“找到了。”

薇琪將找到的信息展現出來。

“利用質子的撞擊制造微觀層面上的宇宙大爆炸,從而激射出來誕生于宇宙大爆炸之處的時空粒子……時空粒子在膨脹到未來視界的時候會扭曲時空,制造‘突破點’。”

“質子撞擊嗎?”

蕭離第一反應就是粒子加速器。

瑞士日內瓦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曾經利用過鉛粒子進行亞原子爆炸試驗,從而模擬宇宙大爆炸。

“回去之后可以嘗試一下,我的希格斯粒子工廠也不知道進展到什么地步了。”

本來希格斯粒子工廠應該在幾年前就建造完成,但在建造的過程中得到了蜥蜴文明的科技,希格斯粒子工廠也變成了超級希格斯粒子工廠,所有的設備都進行了整體上的升級,所以本來應該完成的加速器也沒有完成了。

“利用質子撞擊模擬宇宙大爆炸從而制造時空粒子?”紐頓呢喃道:“但是時空粒子為什么會扭曲時空?”

“因為速度、因為能量。”

蕭離聽了紐頓的話,立即說道:“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如果光速可以超越就會回到過去。”

“超越光速回到過去這個論證我們暫時不提,因為很多科學家對于這一點并不認同,但光速不可超越就目前而言屬于真理,超光速的理論只存在于信息之上。”

“信息允許超光速、允許神秘機制下的量子糾纏。但物質不允許超光速。不管是星體也好、是粒子也罷。都不允許超越光速,粒子加速器最多將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地步,而不是超越光速的地步。”

“在殖民者文明的描述里面,質子撞擊下產生的時空粒子是以超光速膨脹的,也就是說,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未來視界’。”

‘未來視界’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地方,它是一個概念性的詞語,代表著光永遠都抵達不了的視界。也是人類永遠都無法觀測到的視界。

它允許在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某個未知的星系里,它也允許在距離你不到一米的時空之中,當時空粒子以超光速膨脹的時候,它就已經進入了未來視界之中,因為光是沒有追上它的速度的。

“但是從誕生到進入有一個過程。”

蕭離道:“眾所周知,要將一個物體加速到光速的地步需要無窮大的能量,那么當時空粒子以超光速膨脹的時候是不是代表著它此刻的能量超越了‘無窮大’?”

“超越‘無窮大’?”紐頓眉頭一皺。

“是的。”蕭離道:“超越‘無窮大’。”

無窮大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值,它代表著一個永遠都計算不到盡頭的數字,而超越‘無窮大’則代表著超越了這個計算不到盡頭的數字。

但這個數字到底是多少,蕭離也不清楚。

“當它超越了‘無窮大’的時候。它就扭曲了空間,鏈接兩個時空的兩個點。蟲洞就是這樣來的。”

“當然,這種蟲洞一閃即逝,很快就會在宇宙中消失,所以我猜測,殖民者文明在這個時候往蟲洞里面灌注了能量,維持了一個微小的蟲洞,這個蟲洞就是‘突破點’。“

蟲洞就是‘突破點’,或者說蟲洞是‘突破點’的高級版本,擴大版本。

“無窮大怎么超越?”

“宇宙大爆炸。”

紐頓語塞。

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能量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計算不了的數字,所以有科學家用‘無窮大’來形容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能量。

現在蕭離說‘無窮大’超越了‘無窮大’,聽起來很滑稽,但莫名其妙的讓人信服,就好像是耶穌基督和上帝一樣。

耶穌基督能死而復活,上帝也能死而復活,那么誰大?答案:上帝大。

紐頓針鋒相對,“難道就沒有具體的數值嗎?”

“沒有。”蕭離道:“如果有,我不會用‘無窮大’和超越‘無窮大’來形容時空粒子以超光速膨脹時具備的能量。”

“對于我來說,不管是將物體加速到光速時的能量數值還是超越光速的能量數值,都是一個難以計算出來的數值,也許在以后可能計算出來,但在現在,我是計算不出來的。”

“那按照你說的,我們是不是掌握了突破點制造技術?”

“從理論上來說是的,但是從實際上來說不是的。”蕭離道:“我們僅僅是掌握了理論,但具體怎么做,還需要經過實驗才行……沒有實驗過的理論永遠都只是一種猜想,而上升不到真理的高度。”

“真理?口氣很大。”紐頓撇撇嘴,不過他也知道用真理來形容很適合。

科學的真理和普通人口中的真理不一樣。

普通人口中的真理是永恒不變的,不管世事如何滄桑,真理就是真理,但科學的真理不是這樣的,科學的真理是可以改變的。

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了地心說,而伽利略的天文學又推翻了日心說,科學的真理就是在不斷的推翻、建立之中產生的。

當新的理論推翻了舊的理論,新的理論舊上升到了真理的高度,日心說、經典力學都曾經是真理,現在的標準模型、相對論、進化論也是真理,至少在下一個新的學說、新的理論推翻它們之前,它們屬于真理。

如果有實驗能夠證明時空粒子的存在、能夠證明時空粒子在進行超光速膨脹、進入未來視界的時候會扭曲時空,那么它就是真理。

“紐頓,召集全世界所有的物理學家準備進行質子撞擊實驗……我會向聯合國申請一大筆經費的。”

“好。”

兩個人立即行動了起來。

位于瑞士日內瓦的粒子加速器lhc早已經在怪獸襲擊的時候封存了。這個時候啟動非常麻煩。但是在制造‘突破點’的誘惑下根本就沒有人嫌棄麻煩。

聯合國撥款12億美元重啟粒子加速器lhc。耗時2年,超過三千名物理研究人員齊聚粒子加速器lhc終于重啟了這臺全球最大的強子對撞擊,并且展開試驗,而試驗的最終結果就是從殖民者文明生物破譯的信息以及蕭離的猜想是正確的。

利用質子對撞的確可以模擬宇宙大爆炸,從而制造出時空粒子,而時空粒子在膨脹的過程中的確會打開蟲洞,盡管這個蟲洞在一瞬間就消失了,它的蒸發速度甚至比微觀黑洞還要快。但它的成功立即振奮了全球物理學家。

而蕭離在所有人都高興的情況下悄悄的攜帶著資料離開了《環太平洋》的世界。

房間里。

蕭離熟練的從床上爬了起來,他看著四周微微有些陌生呃環境,眉頭皺了起來,“主神,我離開地球多久了?”

“一年。”

“2:1的時間比例嗎?差距還真小,那么我現在在哪里?”

“你的家里。”

“星城理工大學?”

“是的。”

蕭離瞇起眼睛回憶腦海里面的記憶。

他去往《環太平洋》的世界之后,主神操縱著他的身體滿世界亂跑,在許多學術研究會議上演講,和普通科學家沒什么兩樣。

除此之外,他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現象。第一個黑暗森林打擊之后,第二個黑暗森林打擊并沒有來臨。

世界整體趨于和平。

“只有一個文明針對我們進行黑暗森林打擊嗎?”

蕭離搖晃一下腦袋。深深的呼吸一口氣,然后打開電腦,搜索最近的新聞。

戴森球進展很快,兩萬多艘運輸飛船來往于太陽和木星之間,超過六百萬個戴森泡在太陽的附近飛行,遠遠看去,就像是巨型燈泡之下的黑點一樣,看似不起眼,但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

但是在建造戴森球的過程中,一些非常嚴重的問題也凸顯了出來。

其中一個就是能量傳輸系統。

現在的能量傳輸系統是將熱能轉化成電能然后存儲在電池里面,但是電池存儲的能量總量太小了,盡管在吸收蜥蜴文明之后電池技術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但是依然太小了,這讓地球聯邦并不滿意。

于是他們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既在地球附近建立一個電力運輸網絡,但經過計算,這個解決方案就被擱置了。

為什么?

耗資巨大。

根據計算,要建立電子運輸網絡首先要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建立一條大約1.5億千米的電線,不考慮在太空中建造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僅僅是電線價格就需要100億美元,但問題是,電子運輸網絡只要建造一條嗎?

不可能,根據計算,要建造一個適用于現在戴森泡數量的電子運輸網絡大約需要3000億美元的成本,這還是在不考慮太空建造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如果考慮這個成本,那么建造電子運輸網絡鎖需要的成本還要往上漲。

但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戴森泡數量遠遠沒有達到戴森球所需要的數量,在未來,戴森泡的數量還會以倍數增長,到那個時候,為了能夠傳輸電量,這些電線的數量還會一增再增,到最后,突破幾十萬億美元的成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誰能夠承擔這種程度的成本?

而且付出了成本,誰能夠收回這些成本?

現在全球電力市場總值為4800億美元,按照這個市場總值來計算,假設投資了該電力運輸網絡的公司統治了全球市場,在不考慮其他成本的情況下他需要一百年才能夠收回成本,那么問題來了,他能夠一統全球市場嗎?

不可能。

他手里雖然擁有海量電力,但地球消耗的電力總量是有限的,他絕大部分電力資源但能夠利用起來的卻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假設他以低廉的電子將其他的電子公司驅逐市場,那么他回收成本的時間又會推移。

不降價,那么他能不能一統全球市場還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這個看似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沒人投資而徹底擱置,戴森泡產生的能量只能夠浪費絕大部分。

“要是能夠擁有無線能量傳輸系統就好了。”

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是指將能量從能量源傳輸到電負載的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并沒有采取傳統意義上的有線,而是采取無線。

這個系統最早可以追溯到1891年。

1891年天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在沃登克里弗塔中進行無線功率傳輸實驗時證明了在沒有任何導線的情況下點亮25英里以外的氖氣照明燈。

這不是魔術、也不是神跡,而是尼古拉.特斯拉通過波束發射能量,實現了無線能量傳輸。

1934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成功的利用磁電管將電能轉換成微波,這項技術的成功代表著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是可以實現的,而在1964年,威廉.布朗博士成功利用硅整流二極管天線將微波轉化成電能。

自此,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有了雛形。

1995年,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成功的建立了一個空間太陽能動力系統,它可以為偏遠地區提供無線能量傳輸。

但研究很快就陷入了瓶頸了。

原因很簡單,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有兩個重大的缺陷。

能量損耗。

在將能量轉化成微波再將微波轉化成能量的過程中會損耗大量的能量,這是難以忍受的,而另外一個缺陷就是不穩定。

和有線能量傳輸系統的穩定性比起來,無線能量傳輸系統非常不穩定,時斷時續。

但無線能量傳輸系統的優點也非常明顯,它不受到距離的限制。

1987年,在一項固定高海拔中繼平臺(sharp)實驗中,一架小型飛機成功的利用無線能量傳輸系統飛行。

而彼得.格拉澤博士也成功的利用了衛星向地面傳輸能量的壯舉,和受到距離限制的有線比起來,無線能量傳輸系統根本就不受到任何距離的限制,它可以隨時隨地向整個地球的任何地方傳輸能量。

只是可惜,就目前而言,這項技術并不成熟,哪怕是蜥蜴文明,對這項技術的應用也處于非常淺顯的地步,根本就不能投入到實際運用中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降臨電影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