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研究小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研究小組

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研究小組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30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在場的都是老農民,也就是所謂的蘭陵農業聯合公司里農業研究小組的人,這些人要說吟詩作對的學問屁都沒有,十幾個人加在一塊認識的字不超過五十個,可這都是種了一輩子田的老手,對于莊稼深有心得。¥℉頂點小說,x.

可是蕭庭一句話問下去,卻沒人回話,一群老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吱聲。

“爵爺問你們話呢,都聾啦?”牛老漢見狀,狠狠的瞪了過去。

還是沒人吱聲,蕭庭沖牛老漢擺擺手,然后對研究小組笑道:“你們是不是以為,我搞這個學習小組,花錢養著諸位,只是為了博一個尊老**民的好名聲?”

幾個老頭不敢說話,憨憨一笑,露出了滿嘴的黃牙。不用說,看這個表情就曉得,他們正是這個意思,都是活了一輩子的人精了,最小的也差不多五十歲,自然曉得,家主就是心再善,也不至于白養活他們。

“嘿嘿,若說是我無所圖,那是假話,再尊老,也得講究個自食其力。若是沒什么目的,我也不會白白養人,除非你動彈不了了。再說了,你們都是有兒有女的人,養也輪不到我來養。你們想得不算錯,我送你們股子,那不是白送的,自然是有所圖,可這目的,卻不是圖那個尊老的名聲。”

蕭庭一邊說,一邊指著自己的腦袋,想了想,腦袋好像不太妥當,然后一笑指向自己的肚子:“我要你們肚子里那點子學問,種田的學問。”

“爵爺說笑了,種個田算個啥學問。”一個老頭咧嘴笑道。

“這可不是說笑。種田是不起眼,朝廷做官也不會選會種田的人,可世上再有學問的人,也離不了種田的。換句話說,世上少了誰都成,就是缺不了種田的。這糧食多了,就能多養活人,家里日子就能過得好,國家就能富強。同樣的地,有的人種,一年就產不到兩百斤,有的人種,能產兩百多快三百斤,這之間的差別。就是學問了。”

蕭庭這話倒是引起了老農們的贊同,這就跟做工的手藝人一樣,莊稼把式也有高下之分,在場的眾人,都是老把式了。

“大道理我不說,說了你們也未必懂。話歸正題,我養著諸位,一來是靠著諸位肚子里那點種田的學問。去幫著莊子上其他的莊戶把田給種好嘍,二來嘛。就是我剛才那話,誰說說,同樣的田,為啥有的產量高,有的不行?”

這次有人敢接嘴了,有些小點的老頭說:“剛才爵爺說了。除了莊稼把式不一樣,還有個土肥不肥,老天給不給收成,有沒蟲子什么的,都是原因。”

“人不勤快也不行。誤了農時,天大的本事也種不出好地。”有人接嘴。

話匣子開了,老頭們你一言我一嘴的,倒是說了不少種田經,可都沒蕭庭想聽的。

“除了剛才說的這些,還有沒有了?無關人、天、地、時的,就說這糧食本身?”蕭庭問。

幾個老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臉茫然,唯獨一個年級最大,看著牙都要掉光的老老頭,顫巍巍的說:“額……爵爺這話,我倒是想到了年輕時候我阿爺跟我講的一個笑話,就說有家兒子饞嘴,偷偷摸摸把糧食種子煮來吃,還沒吃到嘴,家人就從田里回來了,他趕緊把煮過的種子放回袋子里,結果家人不曉得,依舊去播種,第二年就沒了收成……”

老老頭還沒說完,一個小老頭就咧嘴笑道:“老何你這是什么笑話,煮熟的糧食當然不能做種子,三歲大的娃娃都曉得。”另外幾個老頭也跟著笑,似乎覺得老老頭說的沒什么用,不就是屁話嘛。

老老頭沖蕭庭有點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不說了,蕭庭擺擺手,示意無妨讓他繼續說下去。

老老頭這才接著道:“這事啊是沒啥,俺們種地的時候,也曉得要選飽滿的種子,來年才能長得好。剛才爵爺問,還有沒其他的緣故了,我就想,爵爺指的,是不是這種子?”

蕭庭哈哈一笑,“不錯,我說的就是種子,這個‘種’,就跟人似的,阿爺的種好,娃娃就壯實,娘生的俊俏,女娃長大了也就水靈。那種田也一樣,其他不提,單說種子,選好種子,產量就多些,是不是這個理?”

“是。”幾個老頭紛紛點頭,有人說:“老何也說了,下種的時候,都選好的。”

蕭庭道:“是了,給你們這一大片田,就是要你們去找出來怎么讓種子變得更好的法子,不光是小麥,其他能種的東西,你們都試試。我有個三個路子,也不曉得成不成,說出來大伙商議商議。一個嘛,就是優中選優,全部用最好的種子,再加上你們的好把式,說不定下一茬也是好種子,這么一代代的傳下去,試試看能不能越來越好。”

第二個嘛,我琢磨著,這人有男女,獸有公母,糧食,或者說種在田里的些東西,它分不分雌雄呢?”

這問題老頭們就不太清楚了,不過這倒是個有意思的問題,要是沒個雌雄,怎么下崽?

對于雜交這種技術,蕭庭知道的也僅僅就是表面上的這兩個字而已,更多的幾乎一概不知,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他們去研究,于是想了想道:“我想啊,要是這糧食也分雌雄的話,咱們好的雄種子,跟好的母種子配對,是不是能生出更好的小種子來?然后這么一代代的,好的跟好的‘配種’,那不就會越來越好?不過,這就是個大概的路子,你們試試,成不成的,我也不曉得。”

“俺聽祖輩上的老人講過,這莊稼是有公母的,不過怎么下崽,俺就不曉得了。”還是那個老老頭吧唧著嘴說。

“我聽說,好像跟花似得,是用粉吧?好在你們也不用種田了,時間多,都試試,比方說有幾個種子,給它單獨種,有些種一塊,看能不能結稻,到時候不就曉得了。總之你們記著,這一大塊田,我不用你們產糧,一年到頭哪怕一顆糧食都沒,公司朝里面貼錢都成,就是要一點點的弄明白怎么才能讓種子變得更好。弄明白了這事,不,哪怕沒完全弄明白,只要多多少少有些前人沒搞明白的小處,我都給你們記功勞,加股份。”

蕭庭說完,笑道:“不過種子這事急不得,你們慢慢來,一年不成兩年,兩年不成三年,甚至這代人干不成,把得出的經驗留下來,下一代人接著干,總有成的那一天,到時候,你們不但是蕭家的功臣,也是大唐的功臣。”

幾個老頭頓時覺得肩頭責任重大,何況還有個加股份的切實好處在里面,紛紛點頭,覺著這是個不但能賺錢,還能留名千古的大好事。

“種子一時半會的難以見效,不過我逍遙派祖上,倒是傳下了幾個別的法子,可以短時間讓產量提高的,我已經讓人畫了圖,你們都拿去瞧瞧。”說罷沖牛老漢點點頭。

如今蕭家幾個管事的都跟宋大頭學,一人做了一個大包,有事沒事的就帶著斜跨在身上。斜挎包在蕭家已經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牛老漢自然也不例外,一個豹子皮的斜挎包從不離身,上面豹紋斑斑,很有一種老年皮草模特的即視感。

牛老漢從包里取出一疊紙,挨個分給那些老頭。一群老頭圍著在田坎上蹲著,牛老漢挨個發紙,場面怪異的很,讓蕭庭覺得好像到了大茅房。

“閻大家的真跡,看完之后收好了,傳家的寶貝。”牛老漢一邊發紙,一邊叮囑。

老頭們聽到這話一陣山崩海嘯樣的激動,幾個人腳一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這世上就兩個閻大家,無論是老閻還是小閻,他們的真跡,哪怕是隨手涂鴉,少說也值個幾十貫。

這次的畫風不是天工開物的精準寫實,也就是個大概的樣子。第一張畫上面,是塊水田,不過田周圍有水溝,田里也有些溝溝壑壑的,里面有魚蝦之類的水產。

“這叫混養,就是說把水產養在水田里,這有對兩者都有好處,水產能吃田里的害蟲,還能活水,糧食能增產,還能順帶收獲些水產。不過這具體怎么挖田挖溝,怎么養,就要你們去琢磨,去試驗了。關鍵在,這些魚蝦之類的玩意,既不能害了莊家,也不能讓它們挖洞或者從岸上逃了。”蕭庭道。

第二張紙上,畫得就有些不明不白了,勉強能看出來是塊田地,上面起了一座大空房子,不過這房子的墻薄得很,連光都能透進來。

“這不是房子,這玩意叫大棚。顧名思義的,就是一個大棚子,罩在田地上面,里面種糧食,或者種些瓜果蔬菜之類的。它有個好處,能保溫,就算在冬天,里面的蔬菜瓜果糧食也不至于凍死了,這么一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玩意。”

蕭庭盡量解釋道:“這同樣有個難處,諸位都找出一種透光的玩意來搭這個大棚,不光不遮擋陽光,還不能太透氣,要能把白天太陽照進來的溫度也留住一些,不然到晚上就凍死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