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司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司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24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聽蕭庭說回家種田四個字,魏華先是愣了一下,覺得有哪里不妥,既然是商會,不能因為人家買賣做的小就不承認是‘商’吧。≤頂≤點≤小≤說,x.

可轉念心中一想,不禁便明白了蕭庭話中的真實含義。

這位蕭蘭陵雖然是笑嘻嘻的說話,可剛才那話絕不是開玩笑,回家種田,也并非什么侮辱性的言語。他這是未雨綢繆,早早的就對將來商會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基調,大唐以農立國,農才是真正的國本,要是真有一天,商會壯大了,商人的地位也高了,必然有大量農戶涌入‘商業場’中,一方面,商人太多,農戶數量急劇減少,難免動搖國本,另一方面,商事監的權柄過大,也不免受人攻訐。

蕭蘭陵看似隨口說的這一句‘回家種田’,就等于把從商的標準給定下了,算一算的話,一年經營下來,如果連一貫錢‘會費’都舍不得交納,可想而知這一年總共也沒賺到幾個錢,這樣的人,放在田間地頭當一個農夫比當商人,于人于己于國都更加有利。

可想而知,沒有商會這個大后臺,這種既賺不到錢,又沒有背景的小商家,很快就會被能賺到錢的擠垮,沒有立足之地,的確只能‘回家種田’。

這么一來,還是蕭蘭陵的那句話‘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能加入商會的,都是會做買賣的;不會做買賣的,回家種田產糧。

“左使未雨綢繆,目光久遠,在下佩服。”魏華有什么說什么,只覺得要是換成自己,可沒這這份長遠的眼光。明白蕭蘭陵的意思不難,事后諸葛亮人人會當,難得是他能人所不能,先想到這一點。

蕭庭一愣,隨即笑道:“什么都瞞不過右使。”

花花轎子眾人抬,兩人相互吹捧了兩句。慕一寬才接口道:“爵爺這法子好倒是好,可一時間,只怕籌不到多少錢。咱們商事監草創,商會更是連影子都還沒有,就算憑著我的人面關系,一開始也不會有太多的商戶加入,一年下來,若是運作的好,關內商戶。能有個五成加入商會就算是好的,而外地的,只怕更少。商會的數量少,會費訂的低,這總數也就上不去。”

“老慕,你這想法還是商人的想法。”蕭庭呵呵一笑。

慕一寬抱拳道:“請爵爺教誨。”

蕭庭點點頭:“我問你,這商事監和商會,是什么?”

不等慕一寬開口回話。蕭庭便自問自答道:“它兩不是用來賺錢的商鋪,而是朝廷的衙門。咱們這個會費,也不是用來中飽私囊的。只要能保證商事監和商會的日常開銷就成,說句實話,一開始商戶不多的時候,八成還得自己掏腰包,多多少少墊上那么點錢。老慕你剛才說的。是從商人的立場,想著用‘會費’這法子來賺錢呢。”

一邊魏華也點點頭,道:“左使說的是,咱們又不指望通過會費來發財。慕掌柜……恩,慕一寬啊。你以前是商,可眼看著就要成官了,這念頭想法,也該變變了,不能把朝廷的衙門官職權柄,看成商貿買賣之物。”

被魏華沉聲教訓了一通,慕一寬有點冒冷汗,低聲道:“是,下官想錯了。”

蕭庭擺擺手:“你也不必過于自責。今日叫你來,本就是讓你從商人的立場談談看法,你這么想也在情理之中。”

蕭庭給慕一寬撐腰,除了慕一寬是他的人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其實慕一寬的那番話,并沒有說錯。

商會的‘會費’,不僅僅是維持商會和商事監的辦公開銷,人員俸祿,的確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作用:賺錢。不光是為蕭家賺錢,更多的是為商事監賺錢,商事監一旦財政和人事**,就具備了飛快發展的政策前提,但僅僅有政策前提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錢。

這個錢的來源是‘會費’,但僅僅憑著那點會費肯定遠遠不夠,又不能直接從商人頭上過多的盤剝,所以必須讓這個會費,錢生錢。說白了,就是商事監自己投資,自己也做生意。

但這話現在還不能明說,等到會費收上來之后,再一步步徐徐圖之。

“財事司暫時就這么定下來。咱們看下一個司,這個司,和右使你之前提的定章程,大有關系。”

“左使說的是?”魏華有些不解,問。

蕭庭沖魏華點點頭,笑道:“右使今日跑我這里來,原本不就是要定章程嘛。咱們之前也說了,商事監也好,商會也罷,章程又多又繁雜,而且那些個章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有些不適合的,要刪改,有些不到位的,要加強,有些個沒有的,還得隨時發現隨時增加;今天是對的章程,過些日子說不定形式有變化,又不太合適了,也要改……總而言之,立章程這個事嘛,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總的有個專門的司,不斷的根據朝廷政令,和商戶們的實際情況,增刪修改各種章程才是。”

“左使所言有理,制定章程的確是重中之重。那么,這個司,便叫做‘法令司’,如何?”魏華提著筆問。

“法令司自然是好的,都是法嘛。”蕭庭笑了笑,接著道:“不過這個法,涵蓋的實在太多了,為了免得引起朝廷其他各部和民間的誤會,若是直接就叫‘商令司’,去制定修改針對商會、商會的法令,同時也負責制定咱們商事監自己的章程,即管外,也管內,右使以為如何?”

魏華想了想,提筆落字,邊寫邊道:“還是右使考慮的周全,就叫商令司。”

“這商令司中,不僅要有懂商的,還得有精通唐律熟知禮法的,免得鬧出咱們的商令和禮法唐律不和的亂子。右使兼著禮部侍郎,到時候還要煩勞右使從禮部中,挑選幾個這樣的人才,直接加入咱們商事監也好,或者依舊當著原本的差事,咱們商事監臨時借調也罷。”蕭庭道。

“這是自然。”魏華點點頭。

下面慕一寬聽蕭庭這話,卻忍不住想的多了一點,已經確立了三個司,只有這個商令司,爵爺才開口,讓右使派一部分人進來,而前面兩個對于商事監最重要的人事、財事司,卻根本沒有提及。

這豈不是說,這人事、財事司,全是爵爺的人?就算是商令司,也只是一部分人是魏右使安排的。

慕一寬的想法,其實也正是蕭庭的心思。還是那句話,商事監里,魏華該管的,蕭庭不會刻意給他制造阻礙掣肘,甚至還會主動幫著他去管,但不該他插手的,絕不允許染指。

“總共四個主薄,四個司,還剩最后一個司,想必左使心中已經有數了。”魏華寫完了商令司的職責之后,問蕭庭。

蕭庭也不跟他太客氣,點點頭,道:“有令必遵,違令必罰,這最后一個司,自然是監管執法的,監督商會、商戶,有沒有按照法令規范來做事,有違法的,或糾正,或查處。這個司,我看就叫‘糾察司’好了。右使意下如何?”

“這么說來,商人便不屬于各地官府管轄了?商人犯罪,一概由咱們的糾察司處置,而不經過地方官府,這未免……”魏華微微皺眉。

“自然不是。”蕭庭笑著擺擺手:“怪我沒有說清楚,糾察司管的,只是商令,違反的商令的,由咱們來處置。至于其他,如盜竊、殺人等等這些個案子,自然還是地方官府來管。糾察司的執法標準,就是商令司制定的商令,這商令是個新玩意,即符合唐律疏議,更是唐律疏議中沒有的,所以二者倒是不會有沖突。”

現在自然是沒有沖突,那唐律疏議,蕭庭也看過,在這個時代是比較完備先進的,在歷史上也影響了好幾個世紀甚至是幾個法系,但畢竟還有眾多的不足之處。

這些唐律疏議沒有涉及的不足空白處,凡事和商業沾上那么一點點關系的,商令司完全可以搶先一步制定法令,搶到管轄權。

“這就說得過去了。”魏華停筆,吹了吹面前寫滿字的紙張上尚未干涸的墨字,望著上面念道:“人事司、財事司、商令司、糾察司,這四個司分由主薄掌管,算是定下來了。我回去整理后便上奏陛下。剩下,還有兩個監丞,又該如何化分權責?按照管理,四個司,一分為二,一名監丞,提領兩個司。”

“這慣例,我也想改一改。”蕭庭笑道。

改一改的事今天發生的太多了,魏華也習慣了,況且對于組建商事監的種種門道知識,他實在是懂得不多,只能由蕭庭來主導,于是笑道:“恭聽左使高論。”

“恭聽是不敢當的,高論談不上。”蕭庭連忙擺擺手,才道:“咱們商事監本就是個小衙門,人手不足,事情卻多的很,非要按照朝廷的慣例,再劃分成幾層,將來辦起事來,難免拖沓繁雜。依我看,這兩個監丞,就不要和四個司有直接上下從屬關系了,另外各管一攤子事。”(未完待續。。)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