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一百七十三章 宋大頭2.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宋大頭2.0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宋大頭2.0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31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孫思邈和蕭庭之間也沒必要假客氣,這里五畝半的棉桃,或者說棉花,就是他專門為了蕭庭種的,理所當然就給了蕭庭;蕭庭要用這些棉花做出了什么好玩意,自然也少不了孫思邈的。

沒多的話,又騎著馬回家吹哨子叫人,帶了一票聯防隊隊員沖進孫家百草園子,開始采摘棉桃。

“招子放亮,手腳都給我放輕,仔細著點,誰要是壞了老神仙這里其他的花花草草的,腿給你打斷!”

聯防隊大頭目熊二提著跟哨棍,一手叉腰,沖著在棉田里采摘的聯防隊手下們大吼著,像是個響馬大頭目下山打劫前,在做戰前動員。

這也是蕭庭的意思,百草園子里除了棉花,還有其他各種奇花異草,珍貴的很。一大群人涌進來,要是沒個秩序一通踩踏,孫家這院子就廢了。

其實根本不用熊二吩咐,聯防隊員們久聞‘老神仙’的百草園子大名,深知這個園子里都是金貴的‘仙草’,入園之后,一個個既新奇又緊張,根本不敢隨意走動。沒有出現后世某些素質不高的旅客在旅游景點刻字撒尿吐痰的情況。

相反,蕭庭倒是蠻想在園子里那塊大青石上,刻一個到此一游什么的。

聯防隊員的本職工作是農戶,干農活都是在行的,蕭庭簡單的示范了一下怎么采摘棉桃,眾人就能基本掌握,采摘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起來。

最后一統計。一共收了差不多兩千八百斤的樣子,平均一畝地不到五百斤。如果除掉棉籽、面殼,估計一畝的純棉花產量也就兩三百斤。畝產很低,究其原因,是孫思邈用種花的方式來種棉花。而不是用種農作物的方式,株距太大,還有一些病蟲害的緣故。

饒是如此,估計最后也能收獲一千多斤的純棉。

跟孫思邈告辭,人拉馬拖的帶著兩千多斤棉花回到蕭家莊子,一路上之上引來不少圍觀。棉花以往是作為高檔次的觀賞植物。大多數莊戶以往也沒見過這種白的似雪的玩意,覺得稀奇好看,卻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離遠點都離遠點,這是孫老神仙百草園子里的仙物,碰壞了一顆。把你賣了都賠不起!”趕車的聯防隊員昂著頭一臉得意。

嘩啦一下,圍觀的人如潮水般散開。碰壞了你賠不起,這句話從古自今都有用,不過越是這樣,莊戶們反而又越是好奇,不肯走遠了,始終和大車保持著一個不遠不近,絕對‘碰不壞’的距離。

“這怕是棉桃吧?”路過趙氏酒肆的時候。終于有個長安城來的明白人認出了。

“這么多的棉桃?”那人的同伴咂咂嘴:“好端端的把棉桃采摘下來要作甚?這怕是有幾千斤吧!蕭蘭陵瘋了不成?”

話沒說話,就傳來老板年冷冰冰的聲音,趙氏雙手在身前交差。板著個臉:“兩位郎君,小店不伺候了,請到別處去吃吧。”

一邊說,一邊就開始收拾桌上的碗筷,把半碗啤酒潑灑了出去。

“哎,又不是不給你錢。你這娘子好端端的怎么就趕人?”那人奇道。

“錢還給兩位。”趙氏冷著臉摸出一把銅錢丟在桌上。

另一人連忙賠笑道:“娘子休要誤會,休要誤會。我兄弟不是那意思,他是說。蕭蘭陵行事一向出人意表,讓人捉摸不透,正是佩服他高深莫測呢,絕沒有對蕭蘭陵不敬的意思。”

聽他說這話,趙氏臉色緩和了些,停下手腳,哼了一聲,轉身扭著腰離開了。

“給她臉了!”之前那人望著趙氏的背影,微怒道:“一個開路邊酒肆的娘們,也敢跟咱們爺們蹬鼻子上臉的。”

“得了,管好你這張破嘴!好端端的在人家蕭家莊子上,辱罵人家的家主,人家能跟你善罷甘休嘛?給他家那幾個護衛聽到,揍你一頓都不冤。聽說沒,他家那個護衛頭頭,是連翼國公也敢打的狠角色。”

那人頓時氣餒,縮了縮脖子,瞄了眼在遠處的趙氏,小聲道:“我不就隨口一說嘛,至于嘛。哎你說,這娘們不會跟蕭蘭陵有一腿吧?”

“你這賤嘴就不能安生點?!”

把棉花運回了蕭家大宅,在院子里堆成了一座小山,然后叫吳嬤嬤把家里的丫鬟婆子們都叫過來。

“你們瞧好了,這東西叫做棉桃。”蕭庭指著堆積如山的棉花說。

“回爵爺的話,奴婢見過,以前高陽殿下還養過幾株,后來覺得不好看就給鏟了。”

吳嬤嬤好奇道:“不知爵爺運了這么多棉桃回來,是要點景嘛?”

“見過就好。不是點景,也不是種,我有其他的用處。”

蕭庭拿了一顆棉桃在手里,對著棉桃比劃著:“交給你們個差事,把外面的殼子給剝了。還有,看見這些黑乎乎棉籽沒有,都給我摘下來,殼子隨意處置,碾碎的當肥也成,棉籽和脫了棉籽的絮給我留著。”

棉花脫籽這倒工序麻煩的很,棉籽又多有小,全部粘在棉絮里面,目前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能靠手工完成。好在數量不多,幾千斤聽著怪嚇人的,分配到家里一群女人手里,最多十天半個月的就能做完。

其實還有個不錯的辦法,讓雞來啄,放幾只老母雞到棉花里,兩三天功夫就能把這些棉籽全給吃了。不過這么一來。雞糞什么的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棉籽蕭庭留著還有用。

這東西是來年的種子,同時還能榨油。榨出來的油又香又濃,用來炒菜別有風味。

關鍵是,當今技術下提煉出來棉籽油。吃多了會導致不育,效果杠杠的。也不用太久,吃個一兩年就差不多了!

這東西用來暗中禍害人再好不過,坑人滅族于無形,連孫思邈這樣的神醫都查不出端倪。這樣的生化武器,蕭庭怎么舍得讓雞吃了?

至于棉花脫籽機什么的。蕭庭根本不懂,既沒見過,也不會做。

不過他不會做,并不代表別人不會做,別人不會做。并不代表就一定沒辦法。只要肯開動腦筋,用心研究,事情總是有解決的可能性。

宋大頭近來整個人飄飄欲仙,京畿八縣播種機順利完工,把工部都比了下去,他這個蕭家工匠管事的,自然是一等一的功勞,名聲響徹了京畿八縣。再加上早先的求親成功。宋大頭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走上人生巔峰,就等著迎娶小寡/婦。

“聽明白沒。兩樁事。第一樁,是按照這個圖樣,造幾臺機子出來。”蕭庭遞給宋大頭一張彈棉花機的圖紙,畫著一張板床,一張弓一樣的東西。

脫籽機他是不會做,可彈棉花的東西從小不知道見過多少次。憑著記憶畫出來毫無難度。

“爵爺放心,這東西不難。半日就能做好。”宋大頭接過圖紙揣在包里。

他現在到哪去,都隨著帶著一個羊皮大包。連睡覺的時候都不離身,包里裝的都是各種圖紙。根據宋大頭的說法,他想把這些個圖紙將來匯總,編成一個冊子,算是天工開物的一個補充。學習天工開物的人,能拿著這些圖紙實踐練手,造些實物出來。

一個是理論知識,一個是實踐操作。

蕭庭第一次得知宋大頭的想法之后,當著全體工匠的面,狠狠的表揚了宋大頭一番,直接發了一大筆‘科研經費’,并且言明,一旦這本冊子匯編完成,由蕭家出錢刊印,送到工部為宋大頭請功,還要讓這本冊子和天工開物一起,流傳后世。

不光是因為宋大頭把心思用在專業技術上,蕭庭欣喜的,更多的是宋大頭觀念的改變。

一個原本只知道斧鑿砍鋸,做些桌椅板凳的普通木匠,早先連字都認不全,在蕭家干了一段時間之后,竟然知道了要鉆研總結,研發創新,還要把所學的東西記錄下來著書立傳,宋大頭的思想已經漸漸從封建小農開始朝知識分子,或者說學者轉變。

這就是蕭庭一直以來所期望的變化,穿越者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他沒法靠著一人之力拖著整個家族甚至整個國家朝前發展,歸根到底,想要進步,還是必須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發動人民。

他在莊子上提高工匠、商人地位,就是要營造一種這樣的環境,鼓勵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研究創新,琢磨新玩意,產生新的想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積極性。

宋大頭、林木包括慕一寬這樣的人,他們的智商不比任何人低,蕭庭相信,只要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自己再某些關鍵點上再稍稍點撥一下,未必就不能培養出一群類似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家來。

別的不說,目前蕭家莊子上,在‘造物’這一塊,已經以宋大頭為首,形成了一個有著良好學術氛圍的小圈子,一群匠人有事沒事就聚在一起討論,時不時的還會搗鼓些奇巧的小玩意,會想到去改進播種機,甚至有人提出,進一步細化流水線分工,思想已經領先了工部一個時代。

“第二樁事也不輕松,你和林木他們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造出個能大量給棉花脫籽的物件來。”蕭庭想了想,補充道:“這事要抓緊,我跟你們一個時限,最遲明年四月份要給我搗鼓出來。”

“成,我這就去找他們商量。爵爺放心,不把這玩意搗鼓出來,我這親就不成了!”宋大頭拍胸脯保證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