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一百三十七章 學問家【四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學問家【四更】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學問家【四更】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2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正文第一百三十七章學問家

上輩子大部分大學理工科里,都會‘機械制圖’這門課程,所謂的機械制圖,倒不是說用機械來畫圖,而是針對機械制造的專業性制圖,歸根結底,還是得靠人的手來畫。

和蕭庭之前展示給那些匠人看的羊皮紙上的透視圖3d圖類似,機械制圖更加詳盡,用圖樣確切表示制造目標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術等等,但是和之前的圖紙區別在于,圖紙上不光有圖形,還有符號、文字和數字等等標注,想要看懂這些圖,并且做出實物來,首先就要搞明白這些個標注的意思。

這是一門科學,一門制造的語言,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即便是把現成的圖紙拿出來,絕大多數的唐人也看不懂,別的不說,光是上面那些阿拉伯數字,就夠他們琢磨的。而一個合格的工匠,經過短時間的培訓之后,連機械制圖的制作方法都不必掌握,只要能看得懂,那么制造水車播種機對于他們而言,就不存在任何難度。

圖紙上已經詳細的不能在詳細了,效果比蕭庭耳提面命還要好,工匠可以真正的做到“照葫蘆畫葫蘆”,需要的只是基本的手藝和耐心,在加上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的熟練度就可以。

其實蕭庭早在得知人手不夠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把標準化生產的思想,運用在水車制造上.

機械制圖的準確性就不必多說了,關鍵這東西也有分解圖,一個零部件。比如齒輪、種子的漏斗是什么規格,分解圖上都一清二楚。有了總圖和分解圖之后,播種機制造,完全可以形成流水線生產,類型之前的洛神丹龍虎丹,每一道工序的工人根本不需要有多高超的技術。只要有基本的木匠底子,會簡單使用尺子、鋸子這些最基本的工具就成。

像這樣的人,蕭家莊子上有很多。在之前修建作坊的空閑時間和作坊修好之后,宋大頭領著一批半大的娃跟著將作監的匠人們專門學過。

就算這樣還不夠的話,現在再專門培訓一批也不是難事,磨刀不誤砍柴工。

至于機械制圖的法子。不可能永遠保密,早晚會流出去,但蕭庭目前還不準備將之普及。按他的計劃,暫時只交給宋大頭為首的蕭家匠人,將水車和播種機。尤其是播種機,分成幾個流程,每個流程由莊子上有一定手藝基礎的人生產,宋大頭和那幾個匠人每個人負責管理一道工序,指導這道工序上的工人生產合格的標準化配件,形成一條播種機流水線。

播種機之所以難做,無非就是零配件太多,零配件之間的大小、配合要求精準。工部的樣式圖也不怎么靠譜。這么一來的話,人手、質量和生產速度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其實流水線標準化生產技術,在秦朝就已經出現而且趨于成熟。大秦帝國強大的軍工業支撐著秦軍數十年來與六國征戰不休,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世在大部分情況下,竟然摒棄了這種最科學最有效率的生產方式,轉而追求單獨手工業生產的個性化,就算偶有保留。也遠遠做不到秦國當年的程度,精細程度分工細度不可同日而語。

標準化生產在一開始需要特別的培訓。看起來好像會耽誤一點時間,可解決了人手、熟練度的問題。耽誤的這點時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另外還有幾個附帶的好處。

第一,標準化生產出的產品都是一模一樣的。一旦產品某個部位有所磨損,甚至報廢,只需要從蕭家的零配件儲備里,換一個對應型號的配件就成,而不必整個換一臺新的,也不用派專門的技術人員上門維修,就有效的解決的質保問題。

而工部的匠人,即便是手藝最精良的匠人,不同的人生產出的播種機,必然會存在細微的差別。將來工部生產的播種機發放給當地的農戶之后,一旦損壞,要么花大代價全部換新的,要么就只能派手藝精通甚至是這臺播種機的制造者,大老遠的上門一趟去處理。這在經濟上和現實操作上,都無疑太過于奢侈了。

兩廂對比,高下立判。

蕭庭甚至存了個更深遠的想法,如果播種機真的能在全國普及開,成為常用耕種工具,那么在沒有出現新的效率更高的設備之前,大唐幾千萬農戶一直要使用播種機,光是零配件更換,就是一筆天大的買賣。

第二,流水線生產和精密圖紙兩者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出于保密考慮,機械制圖的技術目前沒人懂,真偶爾流出去一張半張圖紙,也沒人明白。說白了,蕭庭本來是不介意把機械制圖和流水線生產的法子貢獻出去的,實際上這些法子早晚也要流出去,但唯獨現在不成。

既然工部和你長孫詮要整老子,那對不起就不能怪老子自私了,等到這個風頭過了,我蕭家得到了足夠的好處,再說別的也不遲。

第三點,也是蕭庭一個更長遠,或者說一直在做的事,提升匠人和商人的地位。商人先不必說,只要朝廷開了商人也能當官的口子,時間長了商人的地位自然能提高,這里面蕭庭也存了很大的私心,想要把握住商人這股力量。

商人,一手錢,一手官,靠著權力和財富提升地位。

而工匠呢?不妨從‘學問’這兩個字下手,把被人瞧不起的‘手工’,提高到‘學問’的高度。

自古以來,除了某些極為荒謬特殊的階段,任何國家絕大多數時期,對于‘學問家’都是極為尊敬的。而當這種學問能和收入直接掛鉤之后,工匠絕不會再是一門賤業。

機械制圖,本就是一門學問,就算根本不懂的人,光是看到上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圖案數字,也會立刻心生敬意。何況對于制造業這門學問來說,機械制圖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一個國家要真正的強大,軍事、經濟、技術和政治缺一不可,這些又同時是相輔相成的。作為穿越者,蕭庭就算一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他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就把幾千年的科學文化經濟制度的發展進程瞬間縮短,在十幾年內完成,搞十個八個發明創造,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

如果沒有要求‘進步’的觀念,暫時的進步,也會很快的消亡在歷史的長河里。

他能做的,只是造勢,稍稍改變時人的一些觀念,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學創造、發展經濟甚至是政治訴求改革的洪流中。當然,這種事也遠遠比搞幾個發明創造要困難的多。

這個當前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一旦意識到科技經濟的重要性,并且將之融入全民族的血液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埋首其中,蕭庭相信,早晚能出現一個個哥白尼、瓦特、達爾文、牛頓、諾貝爾。

與其自己當一個靠著抄襲金手指的偽**因斯坦,不如創造一個能不斷培養出真**因斯坦的社會。

對于蕭庭而言,這份工作似乎更有挑戰性。

“大騙子,吃飯啦!”脆生生的聲音把偉大的理想家從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拖回現實,蕭淑慎雙手拎著個差不多由她身高三分之一的食盒走進房里,重重朝蕭庭面前一放,俏生生的白了他一眼。

偉大的理想家,轉眼就變成了讓人不齒大大騙子。(未完待續)

(:)

(:Enter)

(:→)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