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十三章 足下乃高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足下乃高士

第十三章 足下乃高士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2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正文

“見過老神仙,見過明府。在下蕭庭,這是我家妹子,這位壯士熊二是我安排守村的,剛才和兩位差役鬧了誤會,在下帶他向兩位陪個不是。”

蕭庭笑呵呵的一抱拳。剛才那兩個差役說話不太好聽,蕭庭示意熊二教訓了他們一頓。打了人,嘴上就說兩句軟話,反正便宜還是自己占了。總不能說老子就是看你長安令手下的人不爽,就是要揍他們吧,那不成了殺官造反了?

孫思邈眼皮一翻沖蕭庭微微搖頭笑笑,老頭子兩只眼睛清澈的嚇人,沒有一絲濁色,好像一下子就能把人看穿。他當然不是笑蕭庭打人,而是對蕭庭感興趣。簡簡單單一句賠禮道歉的話,不動聲色的把帽子扣到了差役頭上,熊二既然是守村的,那肯定是差役鬧事才被打,活該。

打差役的罪過可大可小,一句話即推脫了責任,又拉攏了人心,還給了裴行儉道了歉,一舉三得。這番話若是從一個久經官場歷練的人嘴里說出來,不難,但從一個十六七歲的半大孩子嘴里說出來,有些稀奇。

“救災要緊,沒來由為這種事多生枝節,裴郎你看呢?”孫思邈摸著胡子問苦主的老大裴行儉。

老神仙開口了,有事也變沒事,何況本來就沒什么事,裴行儉之前以為臥牛村來了妖言惑眾的妖人,所以才令差役去拿人,現在親眼看到所謂的‘神仙’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還簽這個更小一點的女娃,一身的破衣爛衫,哪有點妖人應該有的風采,分明就是難民。

于是之前的那點警惕之心已經蕩然無存,點點頭沉聲道:“既然是誤會,自然不必再提。這位壯士倒是好手段,日后若是有機會,跟我去當兵如何?”

后半句是對熊二說的,熊二愣了一下,忽然見鬼似得蹬蹬蹬退后好幾步,吃驚的望著裴行儉,發出一聲帶著顫音的大吼。

“啥!你要日俺!?”

裴行儉:“……”

牛村長:“……”

孫思邈:“……”

丟人啊,本來以為帶條壯漢能撐場面,這下臉算是丟到陰溝里去了,沒文化真可怕,以后千萬別說跟我混的。蕭庭若無其事的扭頭,假裝去看四周的風景,好像什么都沒聽到。

熊二的嗓門原本就大,又被裴行儉嚇到了,那一聲‘你要日俺’叫的和炸雷一般,周圍的差役和村民們聽得一清二楚,一個個神情怪異的偷看裴行儉。有的人還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猥瑣掛笑。

連裴行儉派去拿人的兩個差役表情都有些不對頭,看看熊二,再看看裴行儉,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得了,被明府的心上人打了那就是白打了,這場子怕是找不回來了。

裴行儉悲憤欲絕,一張黑臉憋成了紫紅色,正捉摸著要不要砍死這個黑大漢,還是自己摸了脖子來的干脆,孫思邈咳嗽了一聲救了他:“說正事,既然臥牛村糧食足夠,救災糧,不如勻給其他村子,蕭郎看如何?”

人就是這樣,昨天還大義凜然的說大災之年無分彼此,現在輪到自己身上,蕭庭還真有點舍不得,畢竟是上千斤糧食,臥牛村是人是自己的鄉親,至于其他村子的人,誰見過他們長得是高是矮?死不死的跟自己有毛的關系?

不過這點覺悟蕭庭還是有的,再加上孫思邈開口,蕭庭不會拒絕。

“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舍己為人,是臥牛村的傳統美德,這糧食臥牛村不要,全部支援其他同胞!”蕭庭大義凜然一揮手,嘴皮子亂翻,想到哪說到哪。

說完之后,蕭庭忽然覺得哪里不太對頭。

牛老漢和熊二倒沒什么,一切詩詞歌賦對于熊二來說都是外星語言,牛老漢倒是聽懂大概意思,在一邊不斷的傻笑點頭,小神仙這話太給臥牛村長臉了。

但孫思邈和裴行儉的反應有點劇烈,孫思邈兩道雪樣的白眉忍不住的跳動了兩下,望著蕭定的眼睛漸漸的瞇成了一條縫,精光四射嚇人的狠;裴行儉整個人好像被一道無形的閃電劈中,一下子愣在那里,直勾勾的盯著蕭庭的臉。

“咋了?我說錯話了,還是臉上長花了?”蕭庭下意識的去摸自己的臉蛋。

裴行儉扶璞頭,系領口,正腰帶,捋衣擺,飛快的把全身行頭從上到下整理了一遍,然后雙手抱拳,當著一眾差役和村民的面,大步走到蕭庭面前,一躬到底,撅著屁股朗聲道:“先前有失禮之處,還望蕭郎君見諒則個!”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此言足以振聾發聵,蕭郎真乃高士!”孫思邈撫著長須,不住的點頭。

媽蛋,這茬給忘了!蕭庭一拍腦門,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中國士人階級千年來的座右銘震撼力之大不言而喻。但問題是,這句話是范仲淹說的,范仲淹是宋朝人,這他娘的可是大唐!

這絕對是意外,老子真不想做文抄公這等惡俗的事!

當‘高士’是有代價的,除了官府給臥牛村的一千兩百斤救濟糧不要之外,臥牛村另外貢獻兩籮筐五百斤野豬肉救濟大唐受苦受難的同胞。

“我這嘴賤的,一句話五百斤肉沒了。”蕭庭有點想抽自己一巴掌。不過看著蕭淑慎崇拜的眼光,又忽然覺得這個冤大頭當的挺爽。

裴行儉被高士蕭庭原諒之后,心情大好,擼起袖子硬拉著熊二去一邊‘比劃比劃’,嚇得熊二面如土色,一個勁的朝蕭庭使眼色求救。

蕭庭可沒心思救他,滿帳篷的傷員才是真正需要救助的。孫思邈對人工呼吸之類的東西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蕭庭還以為他會來詢問自己這些東西,已經做好了‘面試問答’的準備,不料老頭揮揮手,示意先不著急說這些,第一時間鉆進了安置傷員的帳篷。

蕭庭也跟著鉆了進去,就見老頭子挨個給傷員掐脈搏,看舌苔,翻眼皮,甚至親自聞了聞一個傷員的糞。

什么是醫德,這就是醫德!蕭庭自問自己做不到這一點,除非對方是自己的至親。以老孫在大唐的地位,他完全沒有必要冒著染上瘟疫的風險,親赴災區。就算要治病,他也完全可以去長安城,同樣能贏得名聲,能贏得長安那些達官貴人們的感激,但他偏偏來了長安縣這些農民的家里。老頭子很清楚,就算他不去長安城,長安城里也不會缺少醫者,但若是他不來這里,這些農夫就只能聽天由命,或者說等死。

“老神仙,您帶上這個。”蕭庭把一個簡易口罩遞給孫思邈,這是他讓村里女人們臨時趕造的,凡是照顧傷員的人,都必須帶著口罩。

“是了,適才還想問修齊,這是個啥?也是你做的?”孫思邈接過口罩翻來覆去的看了看,微笑道:“適才就是此物,把裴郎嚇了一跳,還以為遇上了響馬。”

修齊,是蕭庭給自己起的字,在大唐混光有‘名’可不行,必須有‘字’才高端大氣上檔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就是修身、齊家的意思,至于治國平天下,蕭庭暫時還想不到那么遠,治國這種操心勞力的事就讓英明神武的李治陛下干吧,至于‘平天下’嘛……大唐能干這活的人太多太多,隨便拉出兩個去就能給天下掃平了。

“把我們當成響馬了?”蕭庭差點笑出來,怪不得裴行儉來的時候,一副刀出鞘弓上弦的緊張氣氛,原來是把帶著口罩的人,當成蒙面大盜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裴行儉誤會,除了響馬和西域來的舞姬,大唐好像還沒有誰會蒙面的,這幫子災民一個個破衣爛衫的,帶上口罩絕對像是響馬。蕭庭連比劃帶解釋:“老神仙,這東西叫做口罩,是我師父他老人家根據古書發明的。帶著口罩,一方面是怕味道熏著人,一方面能防止病傳人。”

“防病傳人?”孫思邈拿著口罩翻來覆去的看,又湊到鼻子跟前聞了聞,疑惑道:“此物用藥泡過?沒藥味啊。”

“這個,俗話說病從口入嘛。”蕭庭一邊戴口罩一邊胡謅。

“哦,原來是這樣,呵呵,有道理。”孫思邈以大唐人特有的思維理解了口罩的用途,學著蕭庭戴口罩的樣子,把兩條繩子掛在耳朵上,隔著口罩吸了口氣,點點頭:“不錯,不錯,巧手巧心,雖說是小小一個口罩,卻能為醫者帶來不少方便。”

蕭庭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方便’。普通的唐朝人不怎么洗澡,更別提刷牙了,一張嘴就一股難聞的味道,孫思邈給人看病又不可能離得八丈遠,必須近距離接觸,有時候還要做聞糞這種惡心的工作,只怕被熏了幾十年了。他不嫌棄,不代表他就喜歡聞那股惡臭的味道。被體臭糞臭口臭熏得頭暈眼花,技術再好的醫生看病的心情和判斷力也難免大打折扣。

裴行儉不光帶來的糧食,還有各類常見藥材,老頭子帶著口罩,把傷員挨個瞧了一邊,然后端坐在小桌子前面,大筆一揮,刷刷刷寫了幾個方子,叫人按方煎藥,頗有些后世專家門診老中醫的風采。

接下來是一場精彩的正骨表演,之前牛老漢的遠房侄子小名‘牛犢子’的家伙被砸斷了腿,小腿呈現一種詭異的角度扭曲著,孫思邈蹲在牛犢子跟前,雙手在他大腿上摸了幾把,低喝一聲兩手一扭,就聽咔嚓一聲脆響,伴隨著牛犢子殺豬一樣的嚎叫,小腿恢復了正常的弧度。

老頭子用兩根樹棍夾住傷員斷骨處,牢牢的捆住了,拍拍牛犢子的肩膀“記著,三個月之內,這條腿萬萬不可亂動,否則必成殘廢。”

“老神仙,三個月之后他要是不動,這條腿是不是就能好了?”牛老漢不知道啥時候也來了帳篷里,戴著個口罩,蹲在一邊關心的問。

“若是能確保傷口斷骨紋絲不動,就能痊愈。不過……”

“不過什么?”牛老漢見孫思邈語氣有些不容樂觀,也顧不上禮儀了,直接打斷他的話追問道。

孫思邈搖搖頭:“人活著,怎么可能完全不動分毫?就算他再如何小心翼翼,睡覺時候翻身、便溺時候下身用力、平時任何的震動,總是多多少少會牽扯到傷口,使得骨頭易位,就算好了,也會成跛子。”

聽說要變成跛子,牛犢子臉一下就綠了,張大嘴巴說不出話,牛老漢哭喪著臉作揖哀求:“求老神仙多多費心,這娃長得就是一副遭雷劈的丑模樣,這不,轉年二十八了,還沒聘到一房媳婦,若是再跛了,只怕這輩子都找不到婆娘……”

孫思邈嘆了口氣,“難啊,難,只怕跛是一定會跛的。若是他能打起萬分的小心,盡量不讓這條腿動,我再配些好藥,不會跛的太嚴重。”

“這……”牛老漢重重的嘆了口氣,一拳頭錘在地上,對那小伙子說:“罷了罷了,能在天災里活下來,也是你運氣了。跛了就跛了,總比缺胳膊少腿要強。”

“等等,老神仙你是說,只要的他的腿能始終保持一動不動,就不會跛?”蕭庭忽然問。

孫思邈在一邊的盆里洗手,頭也不抬的說:“話是這么說,可只要是喘氣的活人,必然會動彈,除非是死了才能真的紋絲不動……”

“老神仙,你這次帶的藥當中,可有石膏?”蕭庭問。

(:)

(:Enter)

(:→)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