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南亞第六百六十九章 F-16Z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雄霸南亞 >>雄霸南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九章 F-16Z

第六百六十九章 F-16Z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7日  作者:華東之雄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華東之雄 | 雄霸南亞 
第六百六十九章F16Z

“阿撒茲勒明白,入侵者3號、4號你們繼續保持低空飛行姿態向保衛者后方迂回,預熱不死鳥導彈,保持最高警戒”

“入侵者3號(4號)收到,正在啟動AN/APG71火控雷達,后方迂回開始,不死鳥導彈正在預熱中,保持最高警戒。”兩架雄貓僚機重復確認了瑞克的命令。

“阿撒茲勒,敵機位置確定,方向17度,距離110公里,高度3500米,8架J10A,注意,在他們的8000米高空還有4架J8D。”鷹眼1號的指揮長聲音中明顯能聽出一絲興奮。

“鷹眼1號,我已打開武器總開關,準備隨時作戰。”瑞克說完一推駕駛桿,F14E的機頭猛然上提,已接近45度的傾斜角度向高空駛去。

瑞克控制著新雄貓從原先的低空飛行狀態,將整個機頭抬上去一些角度,PLA軍機方向被納入了AN/APG71雷達的主掃描扇面,但目前還沒有開機,以免暴露目標,主要依賴紅外被動探測儀檢索目標方位。

“入侵者3號、4號,你雙機開啟雷達跟蹤掃描并行模式,瞄準他們的天眼和圖154,全彈發射,不要保留,我將保持航向不變。”瑞克平靜的說道。

AN/APG71雷達的跟蹤掃描并行模式,就是F14戰斗機最著名的看家本領,在并行模式之下,F14戰斗機可以同時追蹤24個目標,并引導6枚AIM—54型“不死鳥”空空導彈進行多目標攻擊,但在這種一打多的模式下,AIM54導彈的射程程最好控制在100公里之內,否則容易造成導彈脫靶。而由AGW9雷達升級而來的AN/APG71雷達繼續保持并發揚了這一優點,配套的不死鳥C型導彈最遠距離可以達到200公里!

“入侵者3號(4號)明白。”

而此時,兩架新雄貓已經超低空飛行了130公里已逐漸迂回到華夏戰機的后方,這樣的距離對于已1.05馬赫速度巡航的F14E戰斗機來說,只是不到幾分鐘的事情。

隨著距離的接近。新雄貓配套的不死鳥導彈正在鎖定150公里外的目標,AN/APG71火控雷達短促滴、滴、滴聲忽然變成長鳴不已的滴——的長音。

“鎖住他們了。”入侵者3號(4號)飛行員聲音里的興奮再也壓不住了。

“干掉他們!”瑞克冷酷地下令道。

“接招吧,華夏的朋友們”伴隨著導彈發射的咆哮聲,兩架新雄貓戰斗機連續的顫抖了八次。八道利刃般筆直的白線從機腹下劃出,徑直延伸向遠方的天際線。

華夏PLA空軍兩架碩大的飛機正在四架J8D保護下悠然的飛行。

“那是什么。”運八警“天眼”預警機雷達操作員從監視屏上看到150公里外突然出現了八個閃亮的光點,其時速已經超過了三馬赫,甚至是四馬赫!而且還在不斷加速,正在向他們沖來!

“這是什么鬼玩意!通知保衛者1號。我們將受到敵襲!”指揮長有些慌亂地下達著指令

四架護航的J8D自然不敢怠慢,趕緊沖過去攔截“遠程導彈”。

不死鳥導彈并沒有在低空飛行,為了達到最遠射程,發射之后,立刻就爬升到高空,被天眼發現了。

八枚導彈飛出去之后,兩架新雄貓并沒有立刻返航,雖然不死鳥導彈是采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的導彈,但是,作用距離只有四十公里。在初始的制導階段,還需要使用載機來引導的。

所以,飛行員只需要將機首大致對準目標,讓對方的預警機和電子干擾機的目標不至于從自己的視野里消失就可以了,同時,機載計算機不停地進行解算,將目標數據發給飛行的導彈。

趕去接敵的J8D發現他們要面對的不死鳥導彈在飛快地爬升,很快超過了兩萬米,直至達到了兩萬四千米以上,這樣的高度。以至于自己裝備的PL12A(天空閃光山寨版),根本沒有機會鎖定目標。

圖154電子戰機趕緊實施了全頻率干擾作業,可是他們明顯不知道,飛過來的不死鳥導彈混雜有被動導引頭的反輻射型號。越是干擾,電磁輻射信號就越明顯,死的就越快!

而這時不死鳥也最終加速到了六馬赫,到達主動引導范圍的時間,只需要一分多鐘!

危難關頭,那四架J8D也瘋狂起來。勉強發射了己方的PL系列導彈之后,J8D的飛行員駕駛著自己的戰機,飛到“天眼”和圖154前試圖擋槍眼,而攻擊導彈已近在咫尺。

“斗陣”演習場導演部。

PLA軍大佬們目瞪口呆的看著電子地圖,聽著冷冰冰地電子合成女聲:導演部宣布,在剛才的導彈攻擊中,保衛者方面1架運八警“天眼”預警機和3架J8D被擊落,一枚不死鳥導彈脫靶。圖154電子戰機因為有J8D擋槍,勉力保住了性命,不過由于打來的不死鳥導彈太多,即使部分不死鳥導彈因為J8D擋槍未能擊中目標,但導彈戰斗部誘爆的漫天碎片還是讓圖154“傷痕累累”:一臺發動機停止了工作,已失去戰斗力。機長下令脫離戰斗,向后方機場駛去。

導演部眾人面面相覷,出于禮貌,一旁的巴基斯坦將領沒有做出任何評論,但老阿爾斯蘭心里卻笑開了花,干的漂亮,兒子!不過寬大的雷朋眼鏡遮掩了他得意的笑容。

“阿撒茲勒,阿撒茲勒,五架敵方飛機已經從雷達上消失,重復一次,五架敵方飛機已經從雷達上消失。敵電子戰支援已消失”鷹眼預警機指揮長的聲音里滿是興奮。

“全體注意,電貓1號實施電磁干擾,所有入侵者恢復脈沖多普勒搜索攔截模式,重復一次,所有戰機恢復脈沖多普勒搜索攔截模式。”

“收到,正在轉換脈沖多普勒工作攔截模式。”其余的戰機飛行員在無線電里面應答道。

暗灰色涂裝的F14E已逐漸上升到5000米左右的高度,空域里漂浮著的大塊云團不時的在戰機透明的座艙外部掠過。仍然維持在0.87馬赫巡航速度的變形機翼,已經收起到了最小的角度,遠遠望去尾部拉著青煙的機體像極了進攻中的眼鏡蛇。

而入侵者隊伍中的4架F16也在中空加速,將與高空的新雄貓形成策應。

F16是美帝在1978年投產的主力輕型空中優勢戰斗機。作為F-15的輕型搭配,翼身融合十分出色,飛行品質也是非常優秀的,兼具有強大火力與靈活機動的特點。雖然由于采用了略顯保守的小巧的單發機體設計布局,與雙發戰斗機相比自然大大減少了采購和維護的費用。導致在實際使用中也造成可靠性隨之降低,但它的先進性能、多樣化的作戰能力、充分的改進余地是不容置疑的。

早年巴基斯坦引進的F16A/Bblock15型,不具備BVR“超視距空戰”能力,在空戰中只能使用AIM9L紅外近距導彈,無法使用AIM7M“麻雀”半主動型雷達制導導彈。

但姆哈馬德早在引進之初就努力自行改進升級,更在華夏之行中,將F16交給華夏逆向測繪。巴基斯坦的工程師與成飛公司一道慢慢摸透了F16的特性,對F16的升級方向進行了大致確定:那就是單發布局限制了其增大航程、載重、機動性能的改進潛力,所有改進一般集中于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方面,至于航程方面可以通過加裝背部保型油箱來解決。

主要的改進措施包括對先進武器火控系統。數據鏈通信、精確導航系統和先進瞄準吊艙等系統進行升級。升級還包括進行與J10、F14、飛豹等戰機通用的數據鏈系統、聯合頭盔提示系統和瞄準吊艙的通用性升級,使用高速反輻射導彈以及配合先進的光電瞄準吊艙。

已成為巴基斯坦、華夏兩國空軍標配的TK2M聯合頭盔顯示系統,使飛行員從此可以在眨眼之間觀察、鎖定和攻擊敵方目標,該系統比蘇聯的頭盔瞄準具更為先進,不僅可以顯示戰術信息,而且還可以在距飛行員右眼不到76毫米處的面罩上顯示飛機的高度、空速、重力加速度和攻擊角,從而提高了飛行員對飛機狀態和作戰條件的認知。飛行員只需要將眼睛看著目標,就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和高度上快速定位、跟蹤、識別和鎖定空中和地面目標。由于減少了飛行員和飛機暴露在潛在敵人火力區的時間,不僅提高了飛行員和飛機的殺傷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生存能力。飛行員可以將其注意力集中在座艙外面。因此可以避免在空中發生的碰撞幾率。

目前,巴基斯坦裝備的120架F16“隼”戰機經過姆哈馬德多次自行改進升級改進,基本達到了后世21世紀初期的F16block52型的標準,具備了發射AIM9M、R73M紅外近距導彈。“天空閃光”主動雷達制導導彈,AGM65“小牛”空地導彈,“寶石路”BUG系列激光制導炸彈,華夏PL系列空空導彈,FT、LT系列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有趣的是,這些經過改裝升級的F16戰機美帝被稱為F16Z。“Z”字母顧名思義代表華夏,因為在美帝看來,沒有華夏人的幫助,巴基斯坦那些土鱉是沒有能力升級這種先進戰機的。當然華夏的成飛公司也的確為巴基斯坦提供了F16升級改進的技術支持,他們非常樂意在F16上面使用J10A的部分技術以驗證自身技術在西方裝備上的融合程度,為將來拓展戰機改進服務業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PS:東西方裝備與技術的融合,在冷戰后是比較普遍的。那啥以色列就推出了米格212000的東東爭奪印度的米格21“比斯”的升級改進訂單;而南非阿斯特拉公司就與俄羅斯的米格公司合作推出了使用米格29戰斗機RD33發動機和“甲蟲”雷達的超級幻影F1戰機,讓高盧人臉都綠了;而俄羅斯自家的“當家花旦”蘇35號稱三代機第一,但實際上也使用了法國幻影2000戰機的操作桿和部分航電技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雄霸南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