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信帝國第512章 大肆宣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電信帝國 >>超級電信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2章 大肆宣傳

第512章 大肆宣傳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19日  作者:老井古柳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老井古柳 | 超級電信帝國 
(書號:25003)


作者:老井古柳

張鋼說道:“是的。x小時候我還和他有不少矛盾呢。我們兩個不怎么說話,后來他讀書去了,我們就更少見面和說話了。但是,我從我堂伯那里知道這小子很牛,很懂得機械加工企業的管理。要不,上面也不會派他來。”

姜新圩想了一下,說道:“那你讓他主持這次收購,收購成功,就讓他當里面的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由他任命工廠的管理層。”

張鋼大喜,說道:“你同意了?……,呵呵,太好了!用不了多久,我們也有自己的汽車發動機了。”

姜新圩心里也是心潮澎湃,內心也認為有這么多專家參與研究,應該能研究出一些成果了。他笑道:“你就祈禱吧。但愿你的美夢成真。”

張鋼說道:“難道不是你的美夢?”說到這里,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說道,“對了,一個意大利專家說他希望我們執行股份制,讓他們這些專家也持有一部分機械廠的股份。他說現在我們給他們的薪水太少,只有持有股份,他們才有信心。”

姜新圩脫口罵道:“這些王八蛋,老子給他們這么多錢還嫌少了。……,行!你告訴他們,就說我愿意拿出最多百分之十的分紅股份給他們,只要他們研制出來的發動機性能好,市場競爭力強大。”

事實上,意大利專家這么說還是有理由的。這些意大利專家可不比前蘇聯的專家,前蘇聯專家以前工資就不高,后來蘇聯解體,工資就更不用說了,有的甚至失業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飛訊集團給他們每月一千美元,他們就知足了,給他們兩千美元,他們就高興,給參與項目的人五千美元,他們欣喜若狂。

可意大利專家的眼界就高得多,就算每個月給他們一萬美元,他們也沒有什么高興的,他們還因為背井離鄉而心生不滿。

而姜新圩為了公平,為了不冷落華夏的專家,不冷臉前蘇聯的專家,不可能額外給出一筆高薪水。如果不是因為自家公司委派,如果不是eastjm投資公司進行一定數額的補貼,他們早就囔著要回家了。

用股份籠絡他們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反正所有三個國家的專家都是一視同仁,股份的分配按貢獻大小來定,誰也不會有怨言。

張鋼脫口而出,吃驚地問道:“百分之十?這么多?”隨即他笑道,“姜董,你這是要累死多少人啊。百分之十僅僅收購動力機械廠四億元他們就能得四千萬元,將來投入技改,采購設備,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說不定他們一下就擁有了一億元的股本金了。”

姜新圩無所謂地說道:“一億就一億,反正只有分紅權沒有決策權。我們不能又叫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現在不是發動機的前途還不明朗嗎?多給一點是應該的。古話說,千金買骨,不就是給他們一個盼頭,讓他們拼死工作嗎?”

當初姜新圩只給了任振飛和他的團隊在新成立華威公司里擁有百分之二的股份,是考慮到新的華威公司價值太高,加上飛訊公司的業務發展很順利,市場范圍很廣,每年的銷售利潤至少上百億,這才沒敢多給。

給股份是老板說了算,張鋼見姜新圩決定了也就不再多言,開始說起三件要錢的事情。

這次張鋼說的是公司從專家們手里收購技術或者專利的事情。

“購買我們公司專家手里的專利?”姜新圩先是一愣,但隨即明白了什么,“哦,是啊,你說的對。就是不知道能從他們手里收購多少。”

很多專家,特別是來自前蘇聯的專家,很多人手里都擁有或多或少的新技術,有的已經由他們申請了專利,有的還沒有申請。但這些技術是他們來飛訊集團之前就擁有的,不屬于職務發明。

就算他們是拿公司或單位的資金、設備、資源研究出來的技術,那也是拿以前單位的,跟飛訊集團一毛關系也沒有。

這些人顯然都是聰明人,不想無條件交給飛訊集團,而飛訊集團又不想白白放棄這些技術,有的還是前沿科技呢,放棄了多可惜?

按照張鋼的意思,就是將專家的這些技術或專利買下來,將來轉讓也好,做技術儲備也好,都是不錯的。

要知道以前的蘇聯和華夏國一樣,都不重視專利保護,很多尖端技術壓根就沒有申請專利,如果飛訊集團將這些技術買下來自己去申請專利,等于從半途截取了前蘇聯花費巨資研究出來的成功,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

事實上,姜新圩曾經或明或暗地跟很多前蘇聯專家、科學家做過工作,希望他們把技術賣給自己,但這些專家或待價而沽,或心存疑慮,還有的人還有很大的祖國情結,寧愿將那些高科技爛在肚子里也不愿意幫助華夏強大起來。

所以,姜新圩得到的技術并不多,就算有,也很多是普通的、稍微領先的技術。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因為飛訊集團有了小克留齊科夫!

這個小克留齊科夫之前是克割勃的高官,干的就是情報分析,對前蘇聯的科技情況非常熟悉,雖然不懂具體的高深技術,但他知道很多科學家、專家之前從事的是什么項目,特別是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秘密項目。

被姜新圩任命為戰略信息分析中心副主任后,享受著高薪水的小克留齊科夫主動向張鋼提出了勸說前蘇聯科學家、專家貢獻技術。

張鋼自然大喜,立馬就代替姜新圩做出了承諾:只要他能勸說那些科學家、專家獻出高深技術,他就可以獲得技術成交額的百分之十,多多益善,不設上限。

小克留齊科夫自然也是大喜過望,連忙去找人談心了。他首先從那些佬家在俄羅斯之外的獨聯體國家的俄羅斯族科學家、專家開始談起,利用這些人沒有什么歸屬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屬于俄羅斯還是屬于其他獨聯體國家,利用他們的茫然來消除他們內心的負罪感,然后一步步讓對方敞開心肺,說出他們的技術秘密。

小克留齊科夫是克割勃出身,最擅長的就是心理戰,那些學者專家一輩子都癡心學術、癡心技術研究,哪里是他的對手,沒有多久就答應說出自己的技術。

當然,小克留齊科夫也不忘拿巨額的資金誘1惑他們,說只要他們拿出的技術真的好,飛訊集團就會拿出他們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給他們作為技術轉讓費。

小克留齊科夫進展非常順利,等到那些老家在俄羅斯之外的獨聯體國家的專家敞開了心肺,那些老家在俄羅斯的專家也慢慢松動了,也認為科學無國界,開始一邊拿錢一邊說出自己的技術。

這樣一來,張鋼的資金壓力自然就大了,不得不向剛剛撥了巨款給科研院的姜新圩救援。同時,他也想有關部門救援,畢竟很多技術是飛訊集團用不上的。

對于這種錢,姜新圩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只是他還是要張鋼區分一下自家公司可用的和自家公司不能用的。不能用的技術自然得由有關部門掏錢。

好不容易沒有了電話騷擾,姜新圩立馬開始翻看周建亮從街上買來的新報紙。

他如此破天荒的要看報紙,自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看看有關部門是不是按照他的要求將應急通信設備試驗成功的消息刊登出來,是不是刊登得很多。

他之所以這么要求,就是為了讓日人看到。等到一周之后日地震發生,那時候就是應急通信設備大顯身手的時候。

不得不說有關部門說話還是算數的,不但大部分報紙都刊登了這個消息,有的報紙還發表了長篇通信,甚至還配了好幾張大圖,并用示意圖做了說明,說明這些設備如何在災區發揮作用。

當然,報紙還吹不了不少牛,說這些應急通信車、應急通信直升機具有世界水平,是國際首創,意義非常重大什么。

看到這些報道,姜新圩哈哈大笑,開心極了。

兩天之后,姜新圩知道了應急通信車和應急通信直升機試驗成功的事登上了香江的報紙,也登上了日的報紙。這讓姜新圩徹底放下心來: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等待。

十四日下午,他接到了梅奧妮打來的電話。

她詢問日那件事什么時候發生。姜新圩不敢說的太具體,但也沒有太籠統,而是告訴她越來越多的征兆顯示地震估計在一周左右發生。

梅奧妮則神神秘秘地說道,她已經在日股市期貨悄悄地投入了二十多億美元,還在繼續投入,只要那件事真的發生,姜新圩這次買米26直升機和伊爾76運輸機的錢肯定能賺回來。她告訴姜新圩,日經225指數每下跌一個百分點,她就能賺回這次采購飛機所付出的全部資金,現在就看日經指數跌多少了。

(感謝一路相隨,求推進)rw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上一章  |  超級電信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