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符召第三十七章 李代桃僵之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神道符召 >>神道符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李代桃僵之計

第三十七章 李代桃僵之計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5日  作者:雪滿林中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雪滿林中 | 神道符召 
正文

作者:雪滿林中作品:本站永久域名

見著范易神神秘秘的,虞書有些好奇:“什么事情?世子,如今洛城收服,楚郡再無必要駐扎大軍節度。{_新思路_新版_純文字小說}我已經上表朝廷,想要回朝廷任職了……”

虞書并沒有野心,事實上,新朝建立,他就是妥妥的頭號功臣,勛臣,貴戚。虞家也當為新朝第一家族!他還有什么好爭的?

現在,他就該做的便是急流勇退。把手中權力給交卸的干干凈凈,然后享受無邊榮寵和榮華富貴,與新朝相始終。

這再掌握這般大軍,就不合適了。總要給新人出頭立功的機會么……而且,他已經無功可立了。

事實上,虞書甚至覺著自己是趕鴨子上架。作為范貞最信任的人坐鎮楚郡,事實上他對于軍事并不如何精通。

聽了虞書這般話,范易露出一點笑容來。這是他舅舅,也是他岳父……

不要奇怪,古代表兄妹結婚的多的去了。并不在五服之內。在人們看來,這是親上加親!

“舅父辛苦大半輩子,也該享受榮華富貴了。雖然不擔心舅父弄權,但是大虞那種外戚操縱權柄的傳統很不好……若非如此,也不會有我范家天下……以后的新朝,就要防微杜漸。這一點就要委屈舅父了!”

范易淡然的說著,任何政治傳統,都是開著先例。有著例子一開,后世就會慢慢效仿,最后形成根深蒂固的傳統之后,就很難再根除了。

當然了,政治傳統也是有好有壞。比如另外一個世界,北宋就養成了不殺士大夫的傳統。頂多流放而已……這就讓政治斗爭的烈度降低了許多……

而范易,就有機會,有資格。要養成新朝的整治傳統。

“非范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這是范易矯正大虞的根深蒂固問題的一種手段。

這個功,一定是軍功!

“是。我明白的。阿瑤也和我說過,我家貴盛之極。自然要給后世立一個好榜樣。”虞書笑著,說著這些話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好心情。

這些政治得失,早在當初還在來鳳里的時候,就聽著范貞胡瑜等人慷慨抨擊過。

有親眼見識了,大虞最后的沒落。對于外戚干政的弊端,早已經盤桓在心中久了。

這般話說開了,對于兩家都好。不至于互相猜忌,最后弄出什么慘劇來。

“阿瑤還好吧?”范易微微一笑。剛剛說過一些傷感情的話,這刻就轉了話題,敘起親情來。

兩人聊了幾句,便向著城北走去,自然有著大批甲兵護衛跟隨。白龍魚服,智者不為!

“這是……”

一直到城北的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前面停了下來。這虞書的臉色才鄭重了起來。

這是一座神宮建筑,通體黑色,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莊嚴。但是仔細來看,卻似乎又有些敗落……

就算是洛城被青陽道占據了如此之久,中青二州的一切神祠都被搗毀。但是。在洛城之處的五方帝君神祠,卻只是封閉起來,沒有其他動作。

“這里是北方黑底的神宮!”范易微微一笑:“今日正好來此辦點事情!”

說著。大批護衛就向著黑帝神宮之中涌去。

虞書一下子臉色變得發白,緊緊拉住范易的胳臂,駭然叫道:“你怎么縱兵闖入北方黑帝神宮之中,這是會得罪帝君的!”

五方帝君主宰世界,歷代皇朝都是五帝輪轉感生。這種說法,在中土已經根深蒂固。

不乏類似封神榜那樣的,某些亡國之君褻瀆了五帝。最后身死國滅,社稷傾覆的記載。

因此見了這么一幕,虞書震驚太過。幾乎以為范易就要失心瘋了!

恐怕就是青陽道的大圣賢師,都不敢如此做。這般真的做了。恐怕后來青神陽天想要投降都不可能了!

這五座神宮,就代表著五方帝君在大地上的權威。

范易輕輕拍著虞書的胳臂。笑道:“你不要說話,跟我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這就進了神宮,那些神宮之中的侍奉的巫祭們早已經出來,各自身上穿著黑色的袍子。

然后,出乎虞書意料之外的是。這些巫祭并沒有盛氣凌人的大言譴責范易居然如此的膽大包天,反而臉色都有些蒼白,目光閃爍。

只有一個年級大的巫祭,顫巍巍的站了出來,喝道:“這里是黑帝神宮,爾等為何亂闖?”

“我來拜祭帝君!”范易淡淡笑著,眼中卻冰寒一片,沒有半點笑意。說著,就直接向著緊閉的殿而去。

五方帝君的神宮,原本就不向尋常人開放。只有歷代帝王歲時做祭!

這刻,范易大模大樣的走過去。那巫祭想要攔阻,卻被王嘉絲毫不客氣的給擋住了。

虞書深深咽下一口吐沫,一時間震驚太過。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跟著范易過去。

但是想想,范易年輕氣盛,千萬不要做出什么褻瀆舉動才好,自己還是要到身邊看著。于是匆匆就跟了上去。

見到這么一幕,許多的巫祭直接就癱軟在了地上。

范易將那足有五丈高的大門推了一條縫隙,然后走入大殿。虞書跟著進去。

大殿之中光線雖然并不太亮,然而,這刻卻也能夠看得清楚。虞書只是望了一眼,立刻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覺著眼前金星直冒,耳朵嗡嗡作響。只是一個念頭徘徊在腦海之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眼前那座高大的黑帝神像,已經破裂開來……

范易有些憐憫的看了虞書一眼,黑帝隕落的事情,極其機密。除了那些最為頂尖傳承的世族最核心的人員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

就是因為,這種事情,對于中土百姓,儒者的沖擊實在太過強大。

范易輕輕走出門去。招招手,把那巫祭給叫了進來。也不說話。

那巫祭原本渾身都如同抖動的像是打擺子一般,這刻一下子一個激靈。打起精神,來到范易面前。

卻聽范易緩緩說道:“這黑帝神像有些殘破了。需要換一個。我家是黑帝血脈,繼承黑德,當主天下。日后建國時候,是要用到這神像的……”

按照傳統,各朝初立之時。都要自己所繼承的帝君神像,遷入宗廟之中。為社稷主!

這越說,那巫祭的目光也就越亮。卻同時有些疑惑不解。

中土傳承如此多年,血脈混雜。說是純正五帝之中某一個血統的。早就沒有,都是五帝血統混雜一處。

不過往往都是各方帝君,在天下大亂時候,各自支持己方勢力,爭奪天下。勝利者自稱是某方帝君后裔,繼承某方帝君天命!

黑帝早已經隕落,哪里可能支持范家勝出?

這實在是黑帝隕落太久之后,這些侍奉黑帝的巫祭,早就為人所拋棄遺忘。甚至太多內情也都不知道。

“可是……”這巫祭嘴巴張了張。

若是神像能夠換的話,他們早就換了。要知道。這神像可不是泥塑木偶,而是有著神力靈性的。

“去把地神君廟里的神像請過來,放在此處就好了……”范易淡淡的笑著。神色之中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地神君……”這巫祭大怒,地神君的神像憑什么放在此處?

但是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駭然的看著范易。

范易微微一笑:“這是黃帝,紅帝,還有青帝都支持的事情。我范家能夠走到現在,你以為會是偶然……”

這一句徹底的鎮住了這巫祭,是啊,歷朝歷代,那一朝是背后沒有帝君支持能夠上位的?范家憑什么能夠例外?

這刻。這巫祭就有幾分明白了過來。這方世界,是絕對不能缺少五方帝君。

明白過來。這巫祭躬身行禮,心中對于范易此人根腳已經猜到了幾分。躬身施禮。說道:“是!”

這是一個聰明人,好說話。最怕的就是遇到死腦筋了。

作為既得利益者,范易自然不愿意讓黑帝隕落的事情傳出去。這在人心動蕩之余,更會有損五方帝君的權威。范易自然不能允許!

連黑帝都能隕落……這種事情傳出去,震驚之余,不知道多少人會起亂七八糟的心思?

因此,悄悄讓本尊入主黑帝神位就是了。不要弄出太大的動靜來。

既然事情已經成了,范易輕輕一笑,拉起了虞書,就向著外面走去。見著虞書神情還有些恍惚。

“我剛才拜祭了北方黑帝,”范易笑吟吟的宣布著。

“是,黑帝發下神諭。范氏擁有天命,當繼承黑德,君臨天下!”那大巫祭跟在后面宣布著。腦筋轉的也都極快!

這話一傳出,立刻引起了轟動。莫要說那些知道內情的各位巫祭們,一個個驚詫莫名,就連范易手下的甲兵護衛們都歡呼起來。

原本雖然聽從軍令闖入北方帝君的神宮,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這刻,聽見黑帝不僅沒有怪罪,更是承認范氏天命。

這一刻,所有人再看向了范易,眼神就立刻不同了。以前雖然知道范氏如此大功,收復洛城,很可能建立新朝,登基為帝。

但是畢竟心中有著忐忑,在中土不是你實力強就能建立新朝的。關鍵是你有沒有五帝的血統,能夠繼承五帝天命。

最起碼普通人都是這般認為的,儒道典籍之中,也都是一直這般宣傳的。

他們害怕范氏沒有帝君血統,不得天命……

但是現在,范氏得了黑帝天命,是黑帝的子孫。這一刻諸人再見范易,就覺著他的身上籠罩了一層神性光輝。

“萬歲,萬歲,萬歲……”

這些甲兵們歡呼著,新朝當建。他們都是功臣,便是普通小兵,也都知道從龍之功難得。

這般歡呼聲音,這才讓神情恍惚的虞書清醒了過來。露出一絲苦笑來,他不知道范易為什么今天帶他過來看著這么一幕。他寧愿自己永遠不知道……

“地神君……”一直到后來的某個日子,虞書才徹底明白過來……

范易滿意一笑。新朝是該差不多建立的時候。這鼎器已經不足以容納氣運了!

一切都要先做好準備,用著新朝建起的銳勢,再和西方巫人決戰。一舉將其趕出秦靈二州去。

想著,范易臉上有些鄭重起來。西方巫人卻是大敵。遠非北方巫人可比。這將是一場驚天大戰。拼到最后,定然拼的是國力。

單憑中土的國力,定然是不敵西方巫人。畢竟其已經占據了西域諸國,天竺等地。若是最終掉過頭來,和中土決戰,定然是接著征服了天方之后。

那個時候,其所擁有的人力物力就將超過中土。

但是,范易并無一絲懼色。國力。拼的還是組織能力。

范易不相信,憑著這方世界儒家官僚那成熟系統的管理能力。還有范易從另一方世界帶來的秦漢時候軍國主義的組織,會比不過那些原本還在草原上牧羊的巫人們!

記得以前在論壇上,見著閑的無聊的人爭論著如果是大漢帝國遇到大明帝國,誰的戰斗力更高,誰勝誰負這樣的問題?

大部分人認為,隨著后來的技術發展,明軍完敗漢軍無疑……

在范易看來,這就是扯淡了。現在范易越來越覺著,來另外一個世界的秦漢時候。和明清時候,幾乎是兩個國家。不論是意識形態,人民心性。還是其他種種方面,都絕無半點相同之處。

秦漢以軍功立國,二十等軍功體系之下,整個帝國都是龐大的戰爭機器。

秦漢時候的官吏,行政組織一直達到底層村這一級。每年收人頭稅,叫做算賦。那是直接征收到人頭之上的,十分繁復復雜。通過這般辦法,將整個帝國的人口等等各種情況,盡數掌握清楚。

然而明清時候。皇權不出縣,不下鄉。對于縣級以下的情況。根本摸不清楚,也不能掌握。

秦漢時候。繼承了先秦的國野體制。大約也就是所謂的公民和非公民。所有公民都有著爵位,從二十等爵位的最低一級公士到最高一級的列侯。各自享受不同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

最低的公士授田一點五傾地,授宅一點五宅……

凡是國民,都有資格享受這些待遇,同樣也要為帝國出力,為國家繳納稅收,打仗……

整個國家都是精密的機器一般的運作!

而到了明清時候,儒家大盛。說好聽一點就是無為而治……甚至連掌控國家的大臣,都很少懂數學的……對于國內情況只是一個大概模糊了解……

只要看看大明悲催的財政,就能夠知道太多東西了。

從文明和國家管理,組織這條線上來看。其實歷代一直都是在走下坡路的。

就比如范易在成州所實行的府兵政策,配合上二十等爵位,就是將這般制度給復制了過來。只是成州一地,就能夠動員三十萬以上的軍隊。

特殊情況之下,能夠動員到五十萬!

而這般制度,也開始在江余云三州實行。按照三州人口狀況,能夠動員百萬大軍。

在中青二州若是實行下來,甚至能夠動員一百五十萬以上。中土統一,特殊情況之下,能夠動員五百萬以上的軍隊,進行戰爭……

當然,不是一次性動員……

總之,憑著這般的國力和組織力。就算是西方巫人再厲害,人力物力再多。笑到最后的也必然是中土!

莫要覺著這殘酷,春秋戰國時代,尤其是進入戰國時代之后。列國爭霸,都是這般的極限動員……

秦滅楚之戰,只有五百萬人口的大秦,一共動員了六十萬大軍,進行遠征……

換了大明,擁有上億人口,動員六十萬大軍也要天下虛耗……若是到了后期,想要動員如此多的軍隊……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

漢武帝和匈奴的戰爭,就是靠著這般的動員體制。生生把強大的匈奴給拖垮!

這是文明之爭,是種族之戰。誰輸了,就要亡國滅種。

而只要他范易領導著打贏了這場戰爭,本尊就有著資格,登上北方帝君的寶座!

這個時候。范易就看到自家的氣運又上漲了一大截子。只是這些氣運不過都是呈現白色而已,宛如白色的云氣,堆積如山。大多數都是在鼎器之外漂浮著。其中還摻雜著許多灰色。

這就說明了。中青二州的被吞并之后,其中力量都還沒有來得及消化。

中青二州。二十三郡,三百一十五縣。合計人口一千八百萬。還有二十三萬的青陽道軍隊,盡數投降。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消化的……

只是從這人口上,就不難知道中青二州,果然不愧是中土的菁華所在。兩州之地,居然就有著如此規模的人口。

幾乎可以比擬江左三州了,而且還是范貞執政之后,人口大規模增長的江左。事實上。若非經歷戰亂,中青二州的人口在大虞時候,有著兩千萬之上。

而賦稅收入,經濟文化,都是中土之冠。如今江左雖然大規模開發。但是短時間里,還比不得這早已經開發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原之地。

至于靈秦二州么,靈州地處邊郡,和塞外接壤。這種地方,人口自然多不起來,經濟也不會很好。更不要提文化了。

而秦州為自古帝王所居,形勝之地。然而單單論起人口,全盛時候。也不過千萬左右。其中有著百萬是當時咸安作為帝都的人口……

而燕州地盤雖然廣大,但是氣候越向北越寒冷。人口多集中在大河沿岸,也不過只有七八百萬人口而已。

全盛時候的中土,天下九州人口加起來,就超過了六七千萬。戰亂了二十年,現在大約還剩下四五千萬的樣子。

范易微微嘆息,雖然是青陽道主動投降。因此接收就容易許多。

但是這些地方畢竟受過許多年的青陽道教育,即使高層投降,但是這其中民心卻非是那么容易收服的。

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青陽道實行了另外一套的行政模式。政教合一,就和地神君當年在東河郡試行過的模式差不多。

雖然沒有那般嚴密。但是各地宗教首領同樣也是地方官吏。

如今,范易既然打下了青陽道。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要撥亂反正。重新建立起另外一套行政體系。

如此,才能徹底的將中青二州給徹底消化。在范易看來,這起碼得兩三年時間,才能初步完成。

甚至比當初在成州時候,都要麻煩。成州的官吏體系摧毀,不過是在白紙上作畫而已。而在此處,卻是要把青陽道的體系摧毀,方才好建設新的行政體系。

而在這其中,卻又不能引起大的亂子。但是小規模的叛亂,恐怕不會少。

這種情況之下,范易恐怕就只有親自坐鎮在洛城了。

“燕州必須盡快拿下!”范易下了決心。

這般情況之下,如果燕州不被拿下。那么占據中青二州,就要面臨兩面夾擊的危險。但是只要拿下了燕州,就只用面對西靈一面的危險。

這樣,就可以安心消化中青二州了!

“派誰去支援李奇,盡快拿下燕州呢?”范易有些苦惱。

不過隨即嘴角邊就露出了一絲笑容來,還記得當初地神君在幽都附近布下的閑棋冷子么?如今就要起到大用了。

接著范易就生出了一個早已經在自己腦海之中盤旋了很久的念頭,這大虞的行政區劃太大了。

整個大虞只是分成了九州之地,那么一州之地幾乎比另外一個世界,范易所來的那個國家兩三個省都要大。

看來時機成熟之后,這天下起碼要分拆成十八個省才是!

如此,地方勢力就會進一步減弱!

就在范易想著這個時候,李奇已經出現在燕州城下,足有三十萬的大軍,要比范易本部主力人馬都要多出兩倍來。

只是,這些人的旗號五花八門,一看就是烏合之眾。

卻是燕州各地豪杰,大族們紛紛起兵響應。云集在李奇的麾下。

在當日北方巫人占據燕州,然而兵力所限,不過只是控制了一些通都大邑。

各地大多數的縣城都為地方豪強大族給占據了,更有著一些豪杰,不堪為巫人統治,結寨自保。(未完待續)

排行:


上一章  |  神道符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