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符召第十五章 儒生們骨頭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神道符召 >>神道符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儒生們骨頭軟?

第十五章 儒生們骨頭軟?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9日  作者:雪滿林中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雪滿林中 | 神道符召 
“就是,就是。原本何君質還替這地神君宣揚聲名,傳出的一些文章,也算是有些道理。不意這地神君行事如此狂悖,居然占據了城隍。他想要做些什么?”

“樂陽縣令擋在其面前,居然就那么把樂陽縣令給殺了。這是何等猖狂,何等殘忍?我等萬不能忍,萬不能忍啊!”

“其心可誅啊!使君,不得不防啊……”

亂糟糟的聲音之中,刺史臉色也不是很好看。雖然在他看來,劉易這個地神君行事還算乖巧。那種珍玩孝敬一直都沒有缺過,又和宮中的宦寺拉上了關系。

這平心而論,刺史是不愿意去招惹劉易的。但是他這刺史,也是儒道中人。對于劉易這種肆意妄為,有些看不下去,更不要提這么多的儒者群起而攻之了。

當然,這還不算最關鍵的。最關鍵的卻是大將軍竇冀暗中發下了命令,他這區區一個刺史,權重但是位卑,如何敢抗拒執政的大將軍的命令?

再說了,劉易一個鬼道之神。便是受了冊封,也不過是地祇。就那么敢隨意的,誅殺朝廷命官。這就是不把朝廷權威放在眼中。

更何況這縣令還是一位出名的儒者,在樂陽很是重視文教,大得儒林歡心。

這么一位又是名儒,又是朝廷命官的縣令。劉易就那么毫不遲疑的給殺了。這就真的毫無顧忌了啊!

因此,心底的天平就在傾斜著。

“我云州文教原本就不興旺,朝廷中州更是視我等為南荒之地。再傳出這地神君之事來,恐怕天下都要嘲笑我們這云州,畢竟是南荒之地。方才有邪神猖狂至此了!”一個年老儒者痛心疾首的說著。

一說起這個話題來,諸位云州出名的儒者紛紛動手露出激動憤怒之色來。

然而這刻。聽了這句話之后。刺史一下子改變了主意。畢竟這里是云州而已。

大虞天下九州,其中六州為精華所在,自古帝王所宅。只有大江以北的江。余,云三州。為開辟最晚。兼且土地濕潤,潮濕,蚊蟲瘴氣,血吸蟲等等。哪一樣都為江右,自稱精華的諸州視為畏途。

甚至早個幾百年,江左三州只是朝廷流放犯人的所在。到現在朝堂之中,也有一些權力斗爭失敗的倒霉鬼,被流放到江左來。

形勢如此。自然經濟文化,種種方面。就遠遠不及江右了。自然的,儒道力量在江左最弱。

因此在這位刺史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后,忽然發現自己其實沒有什么好對付劉易的辦法。這也就是說明了,劉易現在已經是有些尾大不掉了。

刺史雖然權重,然而手下兵馬不多。太祖三番五次的罷省郡國之兵,更不要說是州兵了。

因此,刺史手中也沒有多少常備兵馬。只能從各郡國之中征兵。

而整個云州,最為精華的所在,就是在東河郡。三河郡那一帶。有著可以種植的平原,水源也算豐富。

其他包括州城所在,都是山高水多之地。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貧瘠……窮鄉僻壤……

因此,占據了整個東河郡,勢力又輻射到附近三河郡的劉易,這力量已經不是一般的強大了……

再想想南荒巫人入侵,兵鋒未到。東河郡新任郡守就嚇的掛印而逃。整個云州盡數惶恐不安。

然而卻根本沒有想到,一路巫人從長蛇谷出,連東河郡郡城都被屠殺一空。卻被劉易輕易給殲滅。

對比這力量,這刺史越發的認清楚一個現實。這地神君只可為援,不可為圖啊!

原本換了別家神靈。便是地方上力量再強,但是中樞只要沒人的話。也好對付!

然而劉易卻不一樣,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買通了宦寺。甚至據說給天子都進獻了幾件寶物。大得天子歡心。

恐怕在天子心目中,十個偏遠小縣的縣令,都及不上一件寶物啊!

記得天子在上林苑之中賣官的時候,縣令這種親民官好撈錢,也不過賣兩百萬錢而已。還比不上地神君送給他這位刺史的隨便一件寶物,更不要說是送給天子的了。

因此,朝中有人護著。他這刺史就借不得大義名分。單憑自身力量,又根本不可能是劉易對手。

一不小心……想著,當初那位死鬼郡守昱泉。再想想剛剛去會陵縣上任就死的不明不白的縣令方求,還有不久前直接死在劉易刀下的樂陽縣令……

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就飛快的升了起來,這地神君可一點不吝惜殺這朝廷命官啊!

想明白了此處,這刺史只能含笑說著:“各位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地神君畢竟是國家正祀,朝廷冊封的正神。我等只能稟報朝廷上去,等著天子發落便是了!再說,樂陽縣的事情,不是報上來說縣令是病死的么?如果能夠說是地神君所殺,又沒有證據!”

“普天下誰人不知,還要什么證據?”

一個老儒恨恨不平的說著:“洛城離此如此遠,這要等到何時去了?使君勿要推脫……”

刺史正氣凜然:“本官秉持國有國法,自然按朝廷命令辦事。各位休要再多說了,等著朝廷處置便是!”

說著一揮袖子,轉身進了內堂。

幾個儒者面面相覷,卻又不能把刺史拉住,繼續苦勸。于是只能苦笑著走出去。

“這地神君行事猖狂,亂吾綱常法度,殺縣令如殺一犬,更是殺我儒家子弟如同等閑。無論如何,我等于不能容他!”

“只是可恨這刺史,膽子太小。居然不敢招惹地神君。”

“聽說這會陵縣的縣令方求和主薄都是死的不明不白啊!現在想來,說不定便是那地神君動手,如此就真可謂是喪心病狂了!”

“不行,此等邪神。我等定然不能容他!使君不肯出手,我等且去儒廟去……”

這般一說,諸人的目光都是一亮。

雖然江左文教不昌。但是上千年終究會有幾個大儒生出。被供奉在儒廟之中。

更為關鍵的是,儒廟受到五方帝君的庇護。說不定能夠請動帝君注目,如此一來。劉易這個猖狂邪神,就只有隕落一途了!

想著。諸位儒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便要向著儒廟走去。

便在這時候,忽然有人跑來報信:“不好了,不好了。各地年輕儒生聚集在樂陽,要搗毀地神君神祠……”

這消息傳來,各位義憤填膺的老儒們,都是一愣。接著大喜。

老實說,直接鬧到儒廟去。他們多少也有些心虛。畢竟自己去儒廟。驚動各位先儒前賢。那傳出去,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些老儒們雖然憤恨劉易行為,但是還沒有想到去鬧個魚死網破的程度。

如今聽到許多年輕儒生直接去樂陽,搗毀地神君神祠。心中不由都是大喜,此為敲鍋鋸箭,隔山震虎的法子。

又能給劉易這個地神君一個好好的教訓,又不至于像是去儒廟一樣,把事情給鬧到不可收拾的下場!

“吾輩儒門之中,果然人才鼎盛,后繼有人啊!”

各位老儒老懷大慰。紛紛夸贊起來:“此是大事?”

“搗毀了神祠沒有?”

“樂陽縣兵畏懼地神君加罰,已經攔住了這些儒生。如今各地儒生聞言,紛紛都趕赴樂陽去聲援……”

這些老儒聽了。更是興奮,大叫著道:“好好好,正該如此。方才是顯我等正氣的時候。各位,何必遲疑?跟我去樂陽聲援去吧!”

“好,我等聯絡同志。立刻就去!”

“對,要讓地神君見識一下。吾等儒道,方才掌握世間正義!”

“走,走!”

這消息傳入刺史府中,主薄大著膽子問了一句:“使君。我等用不用阻攔?”

“阻攔作甚?這些都是儒者,眾意洶洶。我等如何攔阻的住?頂多去給地神君報個信。讓他自己頭痛去吧……”

便是不用這刺史報信,劉易就早已經清楚了情況。自從那晚上做下這等事情之后。劉易就開始密切注意儒林之中的情況。

現在見了這般局面,不由輕聲嘆息。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幕后勢力在背后煽動,更沒有人縱輿論什么的。一切,都是這些儒者們自發形成的聲勢。

這刻連劉易都有些嘆息:“難怪說這些儒者代表了世間的‘正義’!實在的可怖可畏啊!”

這時候,一個人陪著笑臉說道:“這些頭巾書生,原本就麻煩。某有一計,定然能夠為神君解除煩惱!”

“哦?”劉易感興趣的望了過去,敢在他面前口出狂言的,自然不是別人。而是會陵縣的那位前任縣令方求。

自從上次在鬼獄之中被嚇破膽子之后,這位前任縣令就已經乖乖聽話。對劉易是敬畏到了極點了。這刻更是諂媚的說著。

“哦,不知道方君可有什么好主意?”牟蘇好奇的問著。

便是連他和司懷兩個都覺著棘手之極,不知道該怎么辦?

至于陸幽,現在對于劉易的事情,就擺出了一副不聞不問的架勢。就更不要想去問他了!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之中,這位前任縣令方求,得意洋洋的說著:“要我來說,這些儒生主要是對神君二話不說,就殺了那那些儒者和縣令,心中不滿,覺著面子掛不住……”

“難道還要讓神君和這些儒者賠禮道歉不成?”司懷不滿的嗤之以鼻。

但是他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好辦法來。若是以前不知道天高地厚,說不定會下狠心,把這些儒生殺個干干凈凈的了事。

但是隨著眼界越高,就越發深刻的認識到儒道的力量,該有多少的龐大。如何敢于輕侮?

真要被這些儒生鬧下去,搞不好最后灰頭土臉的就是劉易。一時間,語氣雖然不善。但是卻也只能反駁一句,拿不出什么主意來。

方求笑道:“當然不是,如果真是如如此,又哪里能夠算得了什么好主意?以我來看。神君不如嚇唬嚇唬這些儒生。此輩莫要看著嘴上雄壯,但是肚子之中,卻是最為膽小!”

劉易“哦”了一聲:“那該如何嚇唬?”

“請天子之令。直接訓斥這些儒者們無事生非。讓其老實回家讀書……如今天子一直打算修建幾座新宮殿,只是大將軍竇冀一直反對。甚至不給天子錢用。

天子一氣之下賣官,也是為了興修新宮啊!因此,天子連官位都賣得。花錢請天子下道詔令,應該并不是什么難事。”

“哦!”劉易聽著,感覺有點意思了起來。但是仔細想想,就搖頭:“不妥,不妥。”

這般做法,恐怕只是會激起儒生們的對抗情緒之外。不會有什么其他作用。

再說了,這些儒者們本就以輔佐皇權為己任,劉易攛掇皇帝下這種命令。更是會被儒生們痛恨,當成奸邪小人,白白壞了名聲。

“那就還有一個辦法!”方求眼中閃過一絲狠辣之色來:“這些儒生們沽名釣譽,肚子里面雖然膽小。但是不把其殺痛,是絕對不會老實聽話的。偏偏神君也不能這么做!”

若非是有著最后一句話,劉易幾乎以為這方求居心不良,攛掇自己去找死了。

“因此不能神君自己動手,何況神君動手。也很難殺服此輩啊。為今之計,不如引動南荒巫人再次出兵……”

這話都沒有說完,牟蘇眼中閃過不忍。司懷眼中就閃過興奮,叫了起來:“好,此計大妙。”

劉易微微點頭,這計策不管用是不用。然而此計毒辣,卻是極其有用。

這甚至讓劉易想起了另外一個世界的黨錮之禍來,還有歷代朝廷皇權和這些士大夫儒生們之間的斗爭。

不論是用著什么樣的手段,不論是黨錮,還是明朝皇帝一次性杖殺數十個大臣。都無法使這些儒生士大夫們屈服。

用著殺戮手段,想要嚇唬住儒者。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只會激起天下儒者的反抗來。到時候,真的激起儒道的全力反抗。劉易就只剩下隕落一途可走了。

劉易再想起了另外世界的一段史實,“榮惑武衛將軍費穆之言。謂天下乘機可取,乃譎朝士共為盟誓,將向河陰西北三里,至南北長堤,悉令下馬西度,即遣胡騎四面圍之。妄言高陽王欲反,殺百官公卿二千余人,皆斂手就戮……”

這是一次性把整個朝廷大臣,給誅殺一空。劉易若是有著這般手段,自然能夠清空一切反對勢力。

再不濟也可以學著入關的滿清。遙想當年明末時候,士大夫的勢力何等強盛?能夠著皇權低頭。一點賦稅都愿交,動不動就罷市,鬧出民變來,威脅朝廷。

然而滿清入關之后,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通亂殺。之后又是數十年的文字獄反復誅殺。硬生生的將明末那些桀驁不馴的,說什么君為天下大賊的士大夫們殺膽寒,變成口口聲聲奴才領命的……

只是,這些事情,就只能放在劉易腦海之中yy一下罷了。沒有那般實力,去行這種事情,無非就是找死罷了。

想著,劉易露出一個微笑來:“方君果然有著大才,不枉我如此看重于你。是了,我手下公務漸多。方君也可幫忙分擔一下!”

方求大喜,如今在劉易手下,朝不保夕。想著的就是只有求得劉易的信賴,不用被送入那鬼獄之中去。

這刻聽了劉易的話,當真是大大松口氣去。無論如何,劉易這句話就代表已經承認了他了!

這刻,劉易站了起來,忽然笑道:“有了,原本還想著想什么辦法。沒有想到,這時候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目光就落到了靈境之外去!卻同樣也就在此刻,樂陽之中,早已經人聲鼎沸。

數百儒生,盡數都帶著高冠黑衣,一個個氣度凜然。喝著:“居然敢妄殺縣令,當真好大膽子,快快讓開,讓我等搗毀這神祠!”

攔在神祠之外的縣兵們,面面相覷,硬著頭皮擋在外面。這些都是高冠儒生。平常正眼都不會輕易掃過這些普通的縣兵。如今自然見著數百儒生如此聲勢,那就更是心虛到了極點。

其實莫說是這些普通的縣兵心虛了,便是駐扎在此地靈境之中的鬼兵們。也都是駭然之極。

數百儒生,個個頂上有著靈光。交錯而起。形成一片光海,不斷沸騰著。

這般模樣,莫說半晌鬼神見了,也都要敬畏心驚。

這還是都是一些普通的儒者,若是其中有著大儒的話。那靈光直接就可鎮壓到靈境之中,讓城隍鬼神都為之畏懼。

“讓開!”一個年輕儒者大聲喝道,赤手空拳走到縣兵面前,淡薄的胸膛。正對著那槍尖,大喝一聲。

那幾個縣兵面色慘白,明明他們全副武裝,只要伸手向前一送。便可輕而易舉的奪取這些儒生的性命。

然而,此刻面對著這些赤手空拳的儒生們,渾身都在發抖。眼見著這些儒生又了過來,胸口幾乎離著槍尖不過三寸。看著似乎都能輕易的把槍尖刺出去。

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敢生出這種念頭來。除非他整個家族都不想要活命了。

否則真敢就這么傷害這些儒生的話,恐怕被惹毛了的儒生們,會讓他們的下場比得罪了天子都還要凄慘的多。

得罪天子只是得罪一個人。這里傷了一個儒生。那就是得罪了整個儒道。

這些縣兵面對這些胸膛對準槍尖的儒生們,只能不斷的后退著。

卻被儒生們步步緊著,幾乎就要退入神祠之中去了。

“砸了神祠。砸了這神祠!”見著這般情形,這些儒生聲勢更盛,大喝著就沖入神祠之中,將神像推倒在地。接著,甚至連剛剛修好的神祠也都被推倒砸壞。

后面沒有機會動手的儒生們,大叫著,干脆對著這些縣兵就拳打腳踢的發泄起來。一時間,這些縣兵們就只好抱頭鼠竄!

過不了多時,樂陽城之中修建起來。還沒有徹底干透的地神真君神祠,就徹底的被搗毀。連神像都被砸了個粉碎。

一眾儒生這才得意洋洋的。像是打了勝仗一樣的歡呼起來。

雖然還只赤霄炎天,沒有達到分身億萬的境界。但是神像和神靈之間。本就有著神秘的聯系,幾乎在這一瞬間,劉易就感覺到了。甚至神念都可以直接降臨過去……

但是,這個時候。劉易卻沒有動手,只是冷笑的看著這些儒生。原本還有些猶豫的,這個時候,自然下定了決心。要讓這些儒生們一個好看!

他冷笑著,已經感應到了一個熟人的到來。許久未曾露面的何君質,風塵仆仆的來到了會陵縣。在他的身邊,跟著弟子翟冷之外,都是一副長途遠行,風塵未洗的模樣。

卻是這何君質前一段時間受了朝廷征召去了洛城,但是見著朝中烏煙瘴氣模樣。灰心喪氣之下,就又帶著弟子返鄉。

相比一路所見,民生凋敝的模樣。這二季稻都快要成熟的會陵縣,卻就宛如桃源樂土了。

“殺,殺……”

還沒有靠近會陵城,就見著縣兵正在訓練。陽光之下,汗濕重衣,依舊身上綁著厚重的沙袋,不斷的訓練著。

師徒兩人對望一眼,想起在洛城所見。那些禁軍十天半月不見練一次,便是偶爾練,也都是有氣無力,敷衍了事。哪里有這般氣勢?

翟冷看著心驚,雖然入秋。但是下午陽光,依舊曬的人頭暈眼花,就是站著不動,都有著汗流浹背的感覺。不由失聲問著:“師父,這般練兵,是不是太苛?搞不好要死人的!”

“你見那處!”何君質觀察要比翟冷仔細的多,指著一邊的幾個大木桶說著。

里面盡數都是綠豆湯,酸梅湯,或者其他清涼解暑的涼湯。

更有醫師就在旁邊坐著,有人中暑,隨時就診治。

“你再看看這些縣兵!”何君質指著說:“這些縣兵個個臉上有著紅光,身體強壯。顯然伙食都是極好,身體不虧虛。如此,再有著各種解暑手段,方才敢如此練兵啊!”(


上一章  |  神道符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