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1879第四章 埃爾利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醫師1879 >>醫師187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埃爾利希

第四章 埃爾利希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5日  作者:草席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草席 | 醫師1879 
您的位置:

分享到:


在經歷了夏洛特醫院第二例闌尾切除術死亡的病例之后,約翰特意找伯格曼請了兩星期的假。

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撰寫他人生的第一本書。

對于這個請求伯格曼自然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而且主動提出要幫約翰寫一個序言。約翰在表達了感激的同時,也邀請伯格曼擔任這本書的作者之一,到時候幫忙審審稿子修改一下。

因為約翰的特殊情況,請假沒有遇到半點兒阻礙。

不過早已經準備好了所有資料的約翰,請假當然也不是為了去寫什么人生的第一本書,而是在請假的當天下午就來到了夏洛特醫院的內科樓。

“請問,埃爾利希先生在哪個房間?”

看了看時間之后,約翰隨便拉住了一個穿著白大褂的醫師問道。

“亨特拉爾先生?”

這位醫師明顯認識約翰,很是有些驚奇的問道:“你要找埃爾利希先生?他在這層樓最里面的那個診室……不過現在應該快下班了,如果你要找他的話可要快一點。”

“謝謝。”

約翰聞言立刻點了點頭,快步向著走廊盡頭的診室走了過去。

來到了最里面的診室門口,約翰并沒有馬上伸手敲門,而是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確認沒有問題之后才輕輕的敲響了房門。

“得!得!”

“請進!”

一個低沉的聲音傳出來,約翰小心的推開了房門。

趁著還算明亮的光線,約翰第一時間看到了門后的那位醫師。這人大約三十歲左右的年紀,中等身材。相貌也頗為普通,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頭柔軟而濃密的頭發,如同波浪一般起伏在頭頂上,再配上那頗為清秀的面容和淡然的氣質,一股濃濃的書卷氣頓時撲面而來!

“請問是埃爾利希先生嗎?”

在對方探尋的目光注視下。約翰語氣恭敬的說道:“冒昧打擾了,我是約翰亨特拉爾,很高興能見到你,先生。”

“我就是保羅埃爾利希……外科的亨特拉爾先生?”

診室中的醫師先是怔了一下,隨即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很快就驚訝的站了起來。

作為夏洛特醫院的醫師。同時也是柏林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埃爾利希當然不會沒聽說過約翰﹒亨特拉爾這個名字。事實上,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名字都是夏洛特醫院的焦點之一,無論是當初一期發表四篇論文,還是后來舉辦的那次學術會議。都讓約翰在夏洛特醫院的名聲大噪。埃爾利希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位比自己還要年輕得多的外科醫師,而且說句實話,他對約翰的外科消毒理論非常的感興趣。

兩人簡單的認識了一下之后,看了看時間約翰干脆開門見山道:“埃爾利希先生,今天晚上有空嗎?”

“今天晚上?”

眉頭一挑,埃爾利希先生稍稍想了一下之后搖了搖頭道:“今天晚上倒是沒什么事情……”

“如果您晚上沒有其他安排的話,不如一起共進晚餐如何?”

不等對方發問,約翰就笑意吟吟的邀請道。

“呃……”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邀請。埃爾利希頓時愣住了。

他剛才猜想了好幾種對方找自己的理由,但是埃爾利希實在是想不到,這位風頭正勁的外科學副教授為什么突然想要邀請自己共進晚餐?而且兩人這才剛一見面。甚至還沒有寒暄幾句就馬上提了出來,這讓埃爾利希著實驚訝之極!

約翰當然看出了對方的疑惑,不過他立刻笑道:“埃爾利希先生,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我有關血型的論文?“

“當然看過!“

一聽到這番話,埃爾利希的眼前頓時一亮。

“如您所見,除了外科之外我還在進行著血液方面的研究。“

呵呵一笑。約翰溫聲道:“而我剛剛才見到您的一篇論文,就是關于把血液細胞分為酸性、堿性和中性的那一篇……

“哦……“

聽到這里的時候。埃爾利希頓時恍然大悟。

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后,埃爾利希除了擔任醫師的職位之外。還作為弗雷里希教授的助手從事染料和組織染色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將染料分為酸性、堿性和中性,相對應地,血液細胞的顆粒也被分為同樣的三類。后世臨床上所謂的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名稱,就來源于此。

作為一名研究血液的醫師,約翰對他的論文有興趣倒也不算意外。

“……所以,在得知您也在夏洛特醫院工作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和您聊一聊了。”

看著已經明白了的埃爾利希,約翰表情非常誠懇的說道。

得到了答案之后,埃爾利希自然也就沒有了拒絕的理由,而且能與約翰這樣優秀的醫師結識也算得上是個讓人高興的事情,所以他點了點頭笑道:“這是我的榮幸亨特拉爾先生,請您稍等一會兒,我先收拾下東西……“

對于現在的約翰來說,他可沒有什么興趣突然找到一個普通人一起吃晚飯,哪怕這個人已經取得了他記憶中的成就也是一樣。

但是眼前這個人,絕對不是普通人。

19世紀末的柏林大學醫學院,確實是這個時代頂尖人才最為密集的地方,除了伯格曼這樣頂尖的醫師之外,還有著眾多歷史上聲名赫赫的大人物。尤其是羅伯特科赫,除了自己在未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之外,他的學生兼下屬貝林甚至比他更早,獲得了第一屆諾貝爾獎。而他的另外一個學生兼下屬,跟在他之后的第三年獲得了另外一個諾貝爾醫學獎……

那個人就是眼前的這個年輕醫師,保羅埃爾利希。

或許埃爾利希這個名字在歷史上遠不如巴斯德、科赫那么有名,在外科醫師們心中更是遠不如李斯特那么響亮,但是在約翰的心中,這位現在還名聲不算太響的醫師絕對不遜色與同時代的任何一位大牛!

自從巴斯德創建了細菌學的理論之后,醫師們逐漸認識到很多疾病可能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巴斯德成為了法國人心目中的標志,而發現了結核桿菌的科赫被德國人推出來和巴斯德進行對抗。

經過巴斯德和科赫的幾次論戰,微生物學成為了最引人矚目的學科之一,也帶動了整個醫學的大發展。

疫苗的出現,讓巴斯德踏上人生巔峰的同時,也讓人們似乎找到了治療這些看不見的小東西的方法。但是最終他們發現,所謂的疫苗只能預防而不能治療。緊接著,在偶然的一個機會中,科赫的幾個學生發現了“以毒攻毒”的抗血清,并進而開創了免疫學……

靠著白喉血清的發現,貝林獲得了第一屆諾貝爾獎。

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保羅埃爾利希也是出了很大力的,但是讓人遺憾的是貝林不僅一腳踢開了北里柴三郎那個日本人,也一腳踢開了保羅埃爾利希這個猶太人。

但是這些手段,依然無法控制細菌的感染。

于是保羅埃爾利希下定決心,開始尋找他心中的“魔球”,想要殺死人們身體內的細菌。最終,他發明了歷史上著名的“606”,并最終因為這種藥物的巨大毒性而飽受批評,最后酗酒而死……

可想而知,當幾天前約翰偶然間從雜志上看到了這個名字,并與1908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應起來的時候,心中是如何的驚喜?

現在的保羅埃爾利希剛剛三十歲出頭,還沒有去科赫的手下工作,正在擔任夏洛特醫院的醫師和醫學院的副教授,而就在三年前,他剛剛發現了血細胞的酸堿中性分類,已經展示了自己巨大的潛力。

因此當約翰打算開始“發明”抗菌藥物的時候,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這位大佬……(未完待續)

書迷樓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醫師187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