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1879第二十九章 各方反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醫師1879 >>醫師187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各方反應

第二十九章 各方反應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4日  作者:草席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草席 | 醫師1879 

八月初的《德國醫學》中,約翰﹒亨特拉爾先生所著的兩篇有關闌尾炎的解剖、病理等觀點的論文,在九月初的時候終于抵達了大多數訂閱者的手中。∈♀頂點小說,x.

同一本雜志,大家看到的時間可能前后相差兩個月。

最悲劇的就是北美的醫師們,無論是《柳葉刀》還是《德國醫學》,他們運氣好的話確實能在一個月之內看到,但是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拖上兩個月也屬于正常。相比較而言,處在世界中心的歐洲醫師們就要幸福多了,像維也納的醫師們,基本上一周時間就差不多能夠收到《德國醫學》的最新一期了。

九月初,維也納。

維也納總醫院,也就是維也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這座醫院在醫學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作為這個時代歐洲最頂尖的醫院之一,維也納醫院除了總體水平處于領先之外,還有兩個在醫學史上不能不提的醫師存在——弗洛伊德和畢爾羅特。

弗洛伊德從生理轉到外科,又從外科轉內科再到精神病,現在剛剛開始接觸心理學,正在巴黎跟隨另外一位大牛學習催眠,《夢的解析》甚至連雛形都還沒有形成。但是以前曾經是柏林大學外科學教授的畢爾羅特在幾年前又開創了畢1式手術,此時卻聲望正隆。

“教授!”

外科醫師沃爾夫勒拿著剛剛收到的《德國醫學》,急匆匆的走進了畢爾羅特教授的辦公室,大聲的說道:“您一定要立刻看一看這一期的《德國醫學》,上面又刊登了兩篇柏林大學亨特拉爾先生的論文!”

“哦?這次是有關哪方面的?”

正在伏案工作的畢爾羅特有些訝異的抬起頭,接過了助手遞過來的雜志。

如果是普通的外科醫師,畢爾羅特可能根本就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畢竟一般人在短時間內即使頻頻發表論文的話,其內容往往都會集中在一個研究領域之內。但是對于這位亨特拉爾先生,畢爾羅特可就不敢如此武斷了——瞧瞧他這一年來的研究方向,廣雜的甚至讓畢爾羅特覺得不可思議!

無菌消毒和局麻技術還好說,畢竟都是外科醫師們的工作,但是當畢爾羅特因為無菌消毒和局麻技術而開始關注起這位亨特拉爾醫師。查找他以前曾經發表的論文時才發現,僅僅在《德國醫學》和《柳葉刀》兩本期刊上,這家伙就還發表過一篇關于血型的,還有一篇關于腹部沖擊法的……

所以聽到沃爾夫勒的話之后,他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還是有關于闌尾的!”

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后,沃爾夫勒鄭重的說道:“不過這一次亨特拉爾先生已經完成了十六臺闌尾切除術,并且病人全部康復了!”

“什么?!”

畢爾羅特聞言大驚,蹭的一下站了起來!

對于這位亨特拉爾先生會開始進行闌尾切除術,畢爾羅特時早就有了思想準備的。事實上。任何一個外科醫師看了八月份那兩篇論文之后都能猜得出來,研究完了解剖、生理和病理,甚至把診斷標準都放出來了,接下來完成的必然是闌尾的切除。

在畢爾羅特眼中,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畢爾羅特沒想到的是,這位亨特拉爾先生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口氣完成如此多例的手術,而且病人竟然全部康復了!

這怎么可能?!

開腹手術的難度有多大,危險性有多高。這個時代比畢爾羅特更加清楚的人恐怕還真的不多。作為外科學歷史上的宗師級人物,畢爾羅特自己最得意的研究就是畢1式手術。從1881年初在lvfang下進行第一臺手術開始,短短一年中完成了超過二十例,但是手術大多失敗,多數病人也沒能存活太長時間,這也就是為什么接下來幾年他大幅減少了此類手術的原因……

因此哪怕維也納醫院通過亨特拉爾的標準診斷了幾例病人,卻沒有進行一臺手術——畢爾羅特自己開展的畢1式手術死亡率太高了。他現在對開腹可是小心謹慎的很。

但是現在雜志上論文竟然告訴自己,有人開腹手術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立刻翻開手中的《德國醫學》雜志,畢爾羅特迫不及待的翻到了那兩篇論文所在的地方,仔仔細細的讀了起來。這一篇關于闌尾切除術的論文內容相當多,包括術前的準備以及麻醉的方式。包括手術切口的選擇和開關腹方法,還有術中一系列的注意事項等等,而在這篇論文的最后,編輯們附上了一個小小的統計表,是在兩個月時間內夏洛特醫院外科完成的十六臺闌尾切除術結果統計表:十六個病人全部切除了闌尾,然后全部康復出院!

這是雜志臨出版之前,海因斯特地找約翰加上的。

“他怎么做到的?”

看完了整篇論文之后,畢爾羅特的臉上一片茫然。

雖然無論從手術部位和疾病種類上看,胃癌和這種所謂“闌尾炎”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但是對方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依然讓畢爾羅特有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打開人類的腹腔,真的這么容易?

看到畢爾羅特的表情之后,沃爾夫勒小心翼翼的問道:“教授,您說會不會是論文的內容有誤……”

“不可能!”

不等助手的話音落下,畢爾羅特就已經有些暴躁的揮手道:“柏林大學……伯格曼教授絕對不是那樣的人,而且《德國醫學》雜志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剛剛看完論文的時候,畢爾羅特自己實際上也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但是也就是一剎那的功夫就消散掉了。作為柏林大學的前外科學教授,畢爾羅特對于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充滿了信任,而且論文上說的清清楚楚,《德國醫學》的編輯已經實地驗證了這個結果。他們有什么理由撒謊?

沃爾夫勒咧了咧嘴,不敢多說什么了。

看著手中的雜志,沉吟了好一會兒之后畢爾羅特突然開口問道:“我記得,上次我曾經讓你給伯格曼教授寫過信,說派人過去學習新式無菌消毒技術和局麻技術,但是對方婉拒了。是嗎?”

“是的,先生。”

微微一怔,沃爾夫勒連忙恭敬的說道:“伯格曼教授并不是拒絕,而是解釋說是因為亨特拉爾先生想要專注于手頭上的工作,所以希望能夠推遲一段時間……看信中那些字面的意思,這次夏洛特醫院一系列的成績應該是以亨特拉爾先生為主,伯格曼教授最多只是輔助工作。”

“亨特拉爾……”

皺了皺眉頭,畢爾羅特低聲的念叨了起來:“約翰﹒亨特拉爾,這個名氣我可以肯定以前絕對沒有聽說過。聽說是個美國人?”

“是的,紐約人。”

點了點頭,沃爾夫勒很肯定的回答道。

從雜志上面的信息當然看不出那位亨特拉爾先生是什么人,多少歲,但是伯格曼教授的回信中可是說的清清楚楚,因此沃爾夫勒記得這件事情。

“那就去參加這個十月份的會議!”

默然良久之后,畢爾羅特突然一拍桌上的雜志,沉聲道:“沃爾夫勒。我會給伯格曼教授再寫一封信,你和湯姆兩人到時候去一趟柏林看……不。還是我親自去一趟好了,我要看這位亨特拉爾先生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物……”

同一時間,倫敦。

看著手中剛剛新鮮出爐的《柳葉刀》雜志,約瑟夫﹒李斯特已經保持這種發呆的狀態足足有一分鐘了,但是看樣子似乎依然沒有回過神來的意思。

攤開的雜志上的兩頁紙上,是一篇關于無菌消毒技術的論文。

對于李斯特而言。一生中最為得意的成就莫過于推廣外科消毒技術了,而且非常幸運的是他也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機。可憐的塞麥爾韋斯雖然發現了產褥熱的原因可能是產科醫師們那骯臟的雙手,但是在四十多年前的那個時代,人們只會把它當成一個標新立異的瘋子。而二十多年后的李斯特雖然最初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但是幸運的是巴斯德的異軍突起給了他強有力的支持!

所以雖然是一樣的東西。但是晚了二十年的李斯特成功了。

十幾年的努力讓李斯特嘗盡了酸甜苦辣,但是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雖然至今為止歐洲依然存在著無數的反對者,但是李斯特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了,他們的聲音在漸漸變得微弱起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頂尖外科醫師開始支持起外科消毒技術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維也納的畢爾羅特。李斯特至今還記得,幾年前畢爾羅特突然改變態度,從反對外科消毒到強力支持,最后甚至派人前來倫敦學習時,自己那欣喜若狂的心情!

可以說,外科消毒的推廣就是李斯特一輩子最大的成就。

但是看看眼前的這篇論文,李斯特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情了。如果從一位外科消毒推廣者的角度來看,對于這位亨特拉爾先生的異軍突起他無疑應該是興奮的,但是當李斯特看到這個美國人對外科無菌消毒從概念到技術上全面的革新,除了堅持理念之外幾乎全盤推翻了……或者說重造了自己的消毒技術時,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卻涌上了心頭!

一直以來,李斯特這個名字就代表著外科消毒。

不僅僅是英國本土的外科醫師,包括德國的伯格曼,維也納的畢爾羅特等外科領域的頂尖人物都曾經派人來英國學習過,而李斯特的聲望大振和這些人的鼎力支持也是分不開的。雖然李斯特也知道,石碳酸的致命缺點注定了它將會被取代,而且外科消毒技術也將會越來越完善,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到這一天回來的如此之快,如此迅猛!

高壓蒸汽消毒、高濃度酒精、碘酊、隔離衣、手套、帽子、口罩、手術鋪巾、環形涂抹、無菌敷料、定時換藥……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一連串外科無菌消毒領域的新發現讓人目不暇接,給已經開始在創新上裹足不前的李斯特以巨大的沖擊!

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他好像就徹底落伍了一樣!

今天看到的這篇《柳葉刀》雜志上的論文,把開腹手術中消毒技術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其中甚至還有十幾條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可以說完全顛覆李斯特對外科消毒的認知——對于他來說,這些操作步驟實在是繁瑣的不像話,在要求外科醫師們盡快完成手術的前提下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但是看過另外兩篇椎管內麻醉的論文之后,李斯特知道自己錯了。如果兩種局麻藥真的如論文中所說那樣穩定而安全的話,外科醫師們絕對有時間從從容容的完成所有的操作……

“得得!“

就在李斯特心中亂成一團的時候,有人敲響了他辦公室的大門。

一個下屬走進來,恭敬地奉上了一封書信:“教授,這位來自柏林的信件,應該是戴爾先生他們寄回來的。“

“哦?“

聽了之后心中一動,李斯特馬上就拆開信讀了起來。當初他派戴爾兩人去柏林就是為了看一看新式消毒技術是不是那么有效,另外也順便考察一下局麻技術。最開始兩人似乎還有些不樂意,但是沒想到后來卻主動寫信要求延長留在柏林的時間。現在隔了一個多月寫信回來,想必就是訴說這段時間的收獲吧?

心中帶著這樣的猜測,李斯特拿著信仔細讀了起來。

這封信的內容很長,足足有六七頁之多,而李斯特的閱讀速度卻很慢,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才總算翻到了最后一頁,然后……

他再一次的怔住了。

十幾臺開腹手術,無一失敗,而且所有的病人在術后都沒有發生嚴重的感染,全部康復出院。作為外科消毒的推廣者,李斯特很清楚他們的工作雖然卓有成效,但是手術過后感染的發生率依然很高,但是看看這封信……

這個結果,讓李斯特和畢爾羅特一樣的震撼。

好一會兒之后,李斯特才緩緩地把目光再一次移到了信紙的最后一頁上:“教授,我強烈建議您仔細閱讀《德國醫學》九月的最新一期,上面有亨特拉爾先生兩篇我認為將會對外科學產生巨大影響的論文!同時,我也強烈建議您能在十月份來到柏林,真心期待您能與亨特拉爾先生會上一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醫師187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