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1879第四十七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醫師1879 >>醫師187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0日  作者:草席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草席 | 醫師1879 
章節目錄樂文



類別:科幻游戲

作者:草席書名:

朱爾典最后的一句話,當然是一種威脅。(小說閱讀最佳體驗盡在)

事實上作為一名英國駐華公使,他確實有這樣的底氣說這樣的話。畢竟在遠東地區,英國人占據著絕對的優勢,而美國人的話就差的太遠了。

不過……

“呵呵。”

回復朱爾典的,只有約翰那冷冷的一笑。

在朱爾典怒氣沖沖的離開了別墅之后,約翰稍稍平息了一下心情,立刻便招來了自己在遠東的幾個重要下屬,然后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未來三年時間里,全力支持中國工業和教育發展,他將會命令美國總部給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注入最少五千萬美元巨資,在中國建設大批工廠,包括紡織、鋼鐵、化工、機械制造,甚至軍火!其中某些產業更是要重點發展,比如利用中國產豬鬃的制刷工廠,以及合成氨工廠等等;而亨特拉爾洋行的話,必須全力配合銀行的計劃,協助從美國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機器設備!

對于他們,約翰將會全力支持。

五千萬美元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天文數字,如果約翰愿意拿來支持某一方勢力的話,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中國的實力對比。因此可想而知,把這五千萬美元投入到江浙地區的話,將會催生出多少工廠,新建多少所學校!

即使強大如約翰,拿出這五千萬也不容易。

時間已經來到了1912年,約翰在北美的產業也都在飛速擴張之中。可以說掌控了歷史脈搏的情況下,約翰強硬命令旗下的產業不遺余力的擴張,尤其是幾大造船廠、海運公司、礦業公司、貿易公司、化工公司和武器制造公司等,凡是和戰爭有關的產業,如今都在大規模的貸款,拼命的收購資產、擴大產能。

擴張的速度,讓美國經濟界都有些恐懼了。

1912年的亨特拉爾財團,絕對是個真正的龐然大物,年營業早就超過了十億美元,旗下員工更是高達數十萬,而且還在急速的增加之中。但是如果以現在這樣的速度發展,用不了三年,亨特拉爾財團的規模至少可以增加一倍!

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市場的容量確實在急速擴大,但是還沒有大到足以容納如此龐然大物的程度。至于說歐洲和其他海外市場,除了美洲之外美國人還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亨特拉爾財團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誰去?比如說幾大造船廠拼命增加產能,生產的那些巨大貨輪,很快就會填滿大西洋的海面,再比如說那些礦產、化工產品、卡車和貨輪等等,實在是讓人想不通啊……

稍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生產過剩的后果是什么!

美國人剛剛才從危機中緩過來沒兩年,生怕亨特拉爾財團把它們陷入到另一場危機當中去。雖然目前還不至于,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亨特拉爾財團不受限制的繼續擴張下去,早晚有一天會影響到的。

只不過……

哪怕美國總統親自出面,也不能打消約翰堅定的態度。而且就眼下來看,得益于其他兄弟公司的飛速發展,亨特拉爾銀行和保險公司落了大好處,規模越發的龐大,影響力甚至開始直追摩根財團的金融系統了……

……好,回到正題。

正是因為北美的各家公司都在飛速擴張,所以約翰拿出五千萬美元真心不是太容易。好在這幾年制藥公司一如既往,汽車、農用機和飛機公司等新產業發展良好,每年都有大筆分紅入賬。再加上亨特拉爾銀行資本雄厚,抽調五千萬美元倒也不至于傷筋動骨。

不過即便如此,亨特拉爾洋行進口的那些設備約翰也沒打算用全新的,而是已經把主意打到了北美自家公司的舊設備上面他計劃提前讓自己旗下的工廠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亨特拉爾財團諸多實驗室的飛速發展,讓這件事情變成了雙贏。

亨特拉爾財團的諸多公司中,研發投入最高的無疑就是那些實驗室。比如說機械設備方面,約翰每年都會投入大筆的資金,研發最新的電力工業設備。只不過設備更新的速度,明顯不可能跟得上研發的速度,畢竟成本太過高昂了。而對中國的投資正好是個機會最近的技術應用于北美,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總體實力,淘汰下來的設備運來中國,一方面可以回收部分資金,降低更新換代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滿足需求的同時,降低中國工業發展的成本……

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這個方案當然得到了下屬們的熱烈擁護,亨特拉爾銀行遠東負責人就連連點頭道:“沒錯先生,您的建議實在是太正確了!中國人的工業剛剛起步,雖然有很多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精英,但是工人素質畢竟比不得那邊,而且管理方式、技術積累等方面更是差距較大,全新的設備還真不太適合他們,用二手的都稍顯復雜了點兒……”

“呃……”

聽了這番話之后,約翰的臉色頓時一黑。

不過雖然聽著不舒服,但是約翰也沒說什么,因為或許比起這些人來,約翰更清楚中國的根底。

不過……

“哼,咱們過些年再看!”

有些不太高興的瞥了下屬一眼,約翰暗暗的撂下了一句話!

他用骨子里的中國人靈魂發誓,一定要讓這個家伙親眼看看十年后的情形!就像未來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十年一樣,從連人家二手、三手的設備都玩不轉,到成為世界工廠,進而創造一項項工業奇跡,總共才花了多少年?

起步越早,追趕的越快!

如果說六七十年后的科技相當于博士的水平,那么1912年的科技最多也就是小學生的水平。中國的起點雖然很低,低到和未來開放前天差地遠,但是從文盲到小學生水平,至少比初中生到博士生水平要容易得多?

而且說到底,中國有著龐大的發展潛力。

哪怕約翰能做的事情對于整個國家來說,還是太少太少,但是別忘了,他每年資助數千名留學生,十年下來就是數萬人,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理工科的;而在中國投資的大學、中學和小學,未來更是會源源不斷的培養理工科的人才!

在這個時代,這將是一股龐大力量。

要知道中國的現代教育本就落后,而自費或者公費出國的人中,學習法律、政治等文科的占據大多數,國內情況更加嚴重,學習學習文法藝術的文科生獨占鰲頭,竟然達到了學生總數的90以上!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大學里攻讀工科、農科的學生卻寥寥無幾,連商科都沒啥人,講這些課程的教授也很少。只有醫科稍微強一點,但也好得有限。

一方面是傳統觀念使然,一方面是因為工業的極度落后。

所以一邊大興教育,約翰一邊瘋狂的建設著各種工廠,為的就是給那些留學生和大學生們尋找出路,不然哪怕回國或者畢業之后,他們也只能無奈地感嘆生活艱難,有志難酬……

扯遠了。

不過中國畢竟是大國,遠不是小國能比的。

日本人拼命發展了那么多年,哪怕曾經在甲午戰爭中戰勝了中國,就國力而言在1912年依然是不值一提,也就是美國人的三十分之一。而僅僅江浙兩省,再加上一個安徽,地盤就和日本差不多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穩定的環境,他們能先一步發展起來,就將會起到無比巨大的作用!

只不過……

“唉!”

送走了自己的下屬們之后,約翰的臉色迅速陰沉下來,回到沙發上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再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約翰當然有信心徹底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但是他同樣知道,未來幾十年將是中國最為混亂的時代,江浙地區雖然不比中原,但是也曾多次經歷戰爭的摧殘,因此如果想要保證達到約翰預期的目的,或許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醫師187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