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1879第二十六章 爭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醫師1879 >>醫師187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爭論

第二十六章 爭論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1日  作者:草席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草席 | 醫師1879 

“不,不!我不同意你的意見!”

在亨氏綜合醫院研究所的主任辦公室里,埃爾利希先生用一種激動的高亢聲調大聲道:“你應該看看亨特拉爾先生和我編寫的免疫學概論,去了解一下抗原、抗體和補體的概念,去觀察一下凝集反應、沉淀反應等試驗,你就會明白過來,體液免液才是王道……”

“那不可能!”

不等埃爾利希的話說完,梅契尼可夫同樣激動的大叫了起來!

梅契尼可夫當然不可能同意埃爾利希的說法,因為自從發現了吞噬細胞的作用之后,他把自己幾乎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這上面。哪怕遭到了法國之外幾乎全歐洲的反對,梅契尼可夫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想法。

細胞免疫的代表人物,怎么可能屈服于體液免疫的開創者?

“呼嚕……”

舒舒服服的靠在沙發上,一邊豎著耳朵聽著兩位大牛的爭吵聲,約翰一邊喝著埃爾利希的秘書專門為他泡制的中國茶,渾然不覺得這爭吵聲有多么難以忍受。

這種情況,約翰?亨特拉爾先生早就預料到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是同年獲得的諾貝爾獎,而獲獎的理由就是他們各自在免疫學領域的偉大成就。19世紀末是免疫學的起步時期,而在19世紀的最后十年時間里面,歐洲漸漸形成了兩大學派:細胞免疫學派和體液免疫學派,而兩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正是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

細胞免疫學派的觀點很明確,認為人體的抗感染免疫是由體內的吞噬細胞所決定;而體液免疫學派認為血清中的抗體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在19世紀的最后十年時間里面,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以及他們的追隨者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當然,和大多數的學術爭論一樣,相互攻擊的過程中現代免疫學也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快的發展著……

所以說,約翰一點都不著急。

現代醫學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科,其中免疫學無疑是最讓后世醫學生們頭疼的科目之一。約翰的記憶中。上輩子讀書的時候免疫學就讓自己和同學們非常的頭疼,掛科率僅次于生物化學等少數幾門課程。這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免疫學本身的龐大,未來進入分子領域的免疫學實在是太復雜了;而另外一方面的話,也是因為這門課程太過于抽象。不像解剖、組胚和微生物學等課程那樣直觀。

不過誰都無法否認,免疫學在整個醫學體系中的重要性。

梅契尼可夫和埃爾利希雖然是現代免疫學無法忽視的兩位開創者,但是因為時代的限制,他們對免疫學的認識都太過于簡單了。不過作為后來者的約翰也沒有強行把一個學科拔高的打算,在提出并完善了抗原、抗體和補體等概念。并拿出了凝集反應等研究方法之后,剩下的工作交給兩位免疫巨頭不是更好的選擇么?

“如果梅契尼可夫先生愿意留下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完了一杯咖啡之后,約翰也不去管兩位大牛吵架,自顧自的陷入到了幻想之中。

如果兩位都能夠留在亨氏醫學院的話,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一個結果了。而且對于這樣的人物來說,相互間學術理念的碰撞更是畢生難求的,再加上有約翰這個穿越者幫忙,可想而知,這里將會成為未來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免疫學圣地!

而且……

如果只看表面的話。兩位大牛似乎非常的不對路,有時候甚至吵得臉紅脖子粗的,隨時都有可能翻臉的樣子,但是在全程圍觀了的亨特拉爾先生看來,這正好是兩個人未來能夠在一起工作的最好證明!

沒有爭論,哪來進步?

約翰不知道在歷史上這兩位免疫學大牛關系如何,畢竟19世紀末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之爭雖然激烈,但是約翰的印象中是最后幾年的事情,而且遠不如巴斯德和科赫兩人那般水火不容。至于說那兩位大佬,其中大部分還是因為普法戰爭的緣故。但是在這個世界。約翰相信埃爾利希兩人完全是可以相互共存的,不然這位堅持細胞免疫理念的俄國人也不會應邀來到紐約,并且與約翰和埃爾利希相見甚歡了。

說到底,這也和兩人現在的學術地位的差異有關。

約翰?亨特拉爾本人就不必說了。幾年的時間已經把他徹底推上了外科醫師的頂尖位置上,在血液生理學和制藥等領域也是名氣日盛。至于說埃爾利希的話,早年就已經發明了白細胞的染色法,后來和約翰一起發明了白喉抗毒素血清,名氣大盛;如今因為跟著亨特拉爾先生一起提出免疫學基礎理論的緣故,同樣也是學術界的焦點之。

但是另外一位男主角。境遇就不怎么妙了。

在這個時代,羅伯特?科赫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科赫先生批評的科學家,必然會招致德國人大多數人的蜂擁攻擊,這一點和法國的巴斯德非常相似。所以在巴斯德的庇護下,梅契尼可夫雖然依然在進行著自己的研究,表現十分頑強,但是終究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想翻身還要等到免疫學真正發展起來之后……

學術地位差距甚大,怎么對抗得起來?

而且從另外一方面來說,約翰也有信心來解決兩人的理念之爭。他腦袋里的免疫學教材很清楚的說明了,無論細胞免疫還是體液免疫都非常片面,同時也遠遠不能代表免疫學這門體系龐大的課程,作為穿越者的他只要稍微提前拿出一些證據就可以讓兩者聯系起來,證明每一種都是免疫學的組成部分。

水火不容的情況,絕對不可能出現。

不過現在當然還不是時候,畢竟沒有實驗室的結果來證明的話,兩位大牛肯定是不會接受約翰說法的。因此當埃爾利希和梅契尼可夫終于吵得累了,同時把期待的目光看向心中最佳的仲裁者時,約翰頓時忍不住苦笑了起來……

埃爾利希和梅契尼可夫的學術爭論,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

按照約翰的計劃,他打算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多和梅契尼可夫交流一下,相信憑借自己“深厚”的免疫學功底,再加上學校和醫院那頂尖的實驗室環境,至少讓這位未來的面醫學大牛心動是肯定沒問題的。巴斯德雖然名聲極大,但是巴斯德研究所約翰去過,設施也就是那個樣子,跟紐約這邊肯定是沒法比的。

不過就在約翰考慮怎么留下梅契尼可夫的時候,他不久前發表的兩篇論文,卻在他不知曉的時候引起了一場風暴……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醫師187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