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1879第四十三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醫師1879 >>醫師187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9日  作者:草席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草席 | 醫師1879 
0編輯的爭論

為了迎接老亨特拉爾的到來,約翰特意找伯格曼請了一周的假期。

伯格曼很痛快的答應了。

隨著新消毒方式的逐漸應用,夏洛特醫院外科終于不再充滿刺鼻的石碳酸味道,而且無論從病人術后的客觀情況還是從醫師們的主管反應來看,伯格曼都可以肯定約翰提出的這些新方法已經成功,只要再積累一些病例之后那篇論文就可以發出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約翰請假一周只是小事兒一樁而已。

利用這難得的放松時間,約翰陪著老亨特拉爾好好的在柏林轉了一轉。老爺子離開柏林已經有二十年時間了,對于這個高速發展的城市已經非常陌生,很多地方甚至不如約翰熟悉,而約翰平時也少無目的的閑逛,因此天天跑來跑去的倒也不會覺得無聊。

兩人都很默契的沒有談及學業和未來的事情。

約翰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盼著署有自己名字的那兩篇文章能夠盡快的發表出來,到時候和外公聊得時候也能大聲一些,而老亨特拉爾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了第一天在馬車上說了那幾句話之后,就像是忘了這件事情一樣不再提了。

總之一句話,爺孫倆之間的氣氛異常的和諧。

就在約翰心情輕松的在家陪著外公的時候,他的那封厚厚的信件從柏林出發,經過漢堡上船,然后被送到了大英帝國的首都一倫敦

在未來引世紀的地球上,有一個科學出版界的龐然大物叫愛思唯爾,它擁有著超過兩千種雜志,是真正的世界級出版巨頭。而在這個龐然大物的眾多雜志之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兩本是《》和《凡比》,也就是《細胞》和《柳葉刀》。

在約翰穿越之前所在的時代,《細胞》和《科學》、《自然》一起并稱為,是自然科學領域最為頂級的期刊之一,而創刊于1奶年的《柳葉刀》則和《英國醫學雜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和《美國醫學雜志》一起,成為最著名的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志。

對于大多數科學家們來說,能在這些期刊上發表文章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中國就是對此最為看重的國家之一,約翰至今還清晰的記得一條自己曾經聽到的消息,那就是一位師姐因為在讀博的時候在《細胞》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畢業后被某所醫科大學聘為教授和博導的事情,可以說一篇文章抵得上諸多同行們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努力!

而在這個時代,《柳葉刀》也是相當出色的學術雜志。

當初李斯特在四處碰壁的時候,就是《柳葉刀》冒著被攻擊的風險第一個發表了他的無菌消毒技術,讓這位英國醫師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只不過在這個時代,因為世界醫學的中心已經從巴黎轉移到了德國,德語期刊才是最引人矚目的存在,《柳葉刀》相對而言就要暗淡不少了。

一百多年前的《柳葉刀》,整個編輯部不過三個人而已。

當然,雖然這個時代有能力進行醫學研究的人數極少,每年寫出的論文數量不多,但是三個人也是不可能撐起一本雜志的,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醫學雜志。事實上1這三個人只是雜志的常駐編輯而已,除此之外還有雜志的主編、副主編等職位,還會有一些專業人士作為雜志的顧問經常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一百多年前的學術期刊,其運行的模式其實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而且作為一本已經創刊超過六十年的雜志,《柳葉刀》編輯的素質也是相當高的,基本上都從事過臨床醫師的職業1甚至還進行過解剖學、生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大多數論文不需要外來力量的幫助就能完成審稿工作,可以說是游刃有余。

但是今天,《柳葉刀》的編輯約瑟犬格拉漢姆先生卻被難住了。

難住他的是一篇來自德國的醫學論文,內容氣血液和外科手術有關,當格拉漢姆先生第一眼看到論文的標題時就愣住了。

《人類血型和臨床輸血常見死亡原因的推斷》。

這個標題著實有些怪異!

臨床輸血格拉漢姆當然明白是什么意思,畢竟《柳葉刀》雜志本身就是由一位外科醫師創辦,作為編輯格蘭漢姆對于這種不常見的技術還是有所了解的。另外,《柳葉刀》雜志以前也收到過相應的文章1格拉漢姆隱隱的有些印象,知道這種技術雖然可能救活了一些人,但是死掉的卻更多……

但是,“人類血型”是什么意思?

活了三十多年的格拉漢姆十分的肯定1自己應該是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

于是在好奇心的驅動之下,格拉漢姆先生立刻認真的閱讀了這篇篇幅不短的論文,試圖去發現作者所說的血型到底是一個什么東西。現在正是醫學漸漸成為一門科學,每天都有新奇觀點產生的時代,而非常明顯的是,編輯格拉漢姆先生很享受那種被新發現震撼的感覺。

果然,在看完了整篇論文之后格拉漢姆被驚住了!

這個叫約韓亨特拉爾的德國佬實在是很有趣,他竟然認為人類的血液是存在巨大差異的,而且還在論文中言之鑿鑿的把它們分成了四種型型。型和型,最后在進行了長篇大論之后認為輸血只所以有的成功有的是因為血型相同或者不同的緣故!

這個論點,實在是太奇妙了!

搜遍了自己的大腦,格拉漢姆似乎沒有找到與之相類似的記憶,而且單從自己以前接受的教育和曾經作為醫師的經驗來看,論文中的內容現在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之外!

不過…

看到論文中的敘述和列出的實驗記錄之后,偏偏格拉漢姆又覺得作者似乎有著充足的證據,從血液凝集的現象分析開始著手,到對可能原因的猜測,再到數以百計的交叉實驗最后得出相應的結果和推斷,讀來給人一種可以信服的感覺!

這種似乎有些矛盾的兩個方面,讓格拉漢姆拼命的皺著自己的眉頭。

“嗨約瑟夫,你發什么呆呢?”

就在格拉漢姆先生腦海中不停的轉動著論文中那些觀點的時候,身后傳來了同事大衛好奇的聲音。兩人的辦公桌挨在一起,大衛發現自己同事在看了一篇來稿之后一直在發呆,不由得有些好奇了。

被同事的聲音驚醒過來,格拉漢姆先生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泄口一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后急聲道:“大衛,這篇論文觀點實在是太新奇了……你一定要馬上看一看!”

“哦?”

聽到了格拉漢姆先生的話之后,大衛的好奇心頓時也被引了起來連忙站起身走到格拉漢姆的桌子旁邊,拿起那篇論文仔細的看了起來

片刻之后,大衛的臉上也露出了愕然之色,好一會兒才啞然失笑道:“約瑟夫,這篇論文的觀點卻是有點兒意忍…嘖嘖,這應該是一種臆想吧?人的血液還能分成幾種?哈哈,這個作者也太有意思了!”

很明顯大衛并不認可論文中的觀點,無論表情還是語氣都帶著一絲嘲諷的味道。

相較于只做過醫師的格拉漢姆而言,曾經是大學副教授的大衛年齡要大一些,見識也要廣一些,但是他也從未聽說過有類似的觀點,因此性格比較守舊的他看完這篇論文之后第一印象就是荒謬然后是好笑,開口譏諷的同時也是連連搖頭,認為這篇文章又是一個外科醫師的突發奇想而已。

“是嗎?”

格拉漢姆卻不太認同同事的意見,他皺了皺眉頭認真的說道:“但是我認為他的觀點和論據雖然新奇,實驗的數據卻非常的有說服力!而且如果這套理論成立的話,那么就可以解釋不同人血液相遇之后為什么會凝集,而手術輸血失敗的原因也就可以解釋了……”

“啥哈哈“……”

聽到格拉漢姆的這番話之后大衛忍不住笑了起來,連連搖頭道:“約瑟夫手術失敗一定是輸血的原因嗎?半個世紀之前很多國家為什么會禁止做手術?那是因為手術的成功率太低了的緣故!而且即使是現在的話,很多手術的成功率難道很高嗎?”

“這”……”

對于大衛的回答,約瑟夫一時間倒是無言以對了。

確實可以造成外科手術失敗的原因太多太多了,誰也不敢肯定就一定是輸血造成的這一點格拉漢姆根本就無法反對。

事實上,如果不是近二十年麻醉、消毒和一些外科技術的發現和進步,許多外科手術恐怕依然是醫師們的禁區,而即便如此,稍稍大一些的手術病人死亡率依然還是相當高的。

確實很難說病人的死亡就一定和什么血型有關。

“我就說嘛!”

眼見格拉漢姆臉上露出了疑慮和猶豫之色,大衛心中頗為得意,放下論文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這些年咱們見到的獵奇論文還少嗎?很多醫師拍拍腦袋就能捏造出一篇出來,如果每一篇都去詳細的追根究底的話這個工作也太累了!而且這個作者叫什么來著?”

低頭看了一眼論文的封面,大衛呵呵一笑道:“柏林大學,約韓亨特拉爾……你聽說過這個名字嗎?”

“沒有!”

下意識的,格拉漢姆點了點頭。

作為雜志的編輯,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關注同行們的成就,因此他們對全歐洲優秀的醫師自然都是有所耳聞的,尤其像柏林大學這樣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是這個約翰亨特拉爾他確實沒有一點印象。

大衛得意的點了點頭笑道:“哼,我也沒有聽說過這么一位亨特拉爾先生,所以作者如果真是柏林大學的,那也很可能是一今年輕的小家伙…瞎胡鬧罷了!”

聽完這番話之后,格拉漢姆頓時默然。

咋一聽起來大衛的話似乎不無道理,但是或許走出于個人的直覺,格拉漢姆總覺得這篇論文不像大衛說的那么簡單,而且他認為這位約賴亨特拉爾先生表述的觀點真的很有道理,一旦成立的話可以解釋很多問題,并將會對臨床醫學尤其是外科學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好了,繼續看下一篇吧。”

表述完自己的觀點之后,大衛再次拍了拍格拉漢姆的肩膀,笑著點點頭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忙碌去了。

但是在他的身后,格拉漢姆卻沒有按照他的建議執行,而是重新把目光放在了那篇論文的封面上,目光中充滿了猶豫,臉上的糾結之色久久不去……(未完待續)本文字由啟航更新組安乁小超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1樓2015030800:00相關推薦樓主一看他寫的這狗屁文...

270如題,副本的探索居然是...

314微博上看見的戳進來看

114找的都是經典圖啊!

57圓大家一個華穎同臺合唱...

92這個BUG出現在廢墟原野...

110這個馬賽克我給100分現...

36反壟斷

啦啦啦

收起回復2樓2015030802:26

收起回復4樓2015030814:42

啦啦啦

收起回復7樓2015031223:10

啦啦啦

收起回復8樓2015031402:55

1、印度實現免費醫療制度。無論是上至心臟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華的印度醫院里接受免費治療,治療期間還有標準為10美元/日的營養補貼,也就是說住院期間的飲食支出也是全免的。而且患者還可以為世界的醫學研究提供個人的治療情況,為世界醫學事業作出貢獻。

2、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范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體系承襲英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類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學,在美國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的說法。

3、印度實行民主選舉制度。所有的議員、官員都由選舉產生,每隔四年舉行議會選舉,選出議會及總統,每到這個時期,印度都會有十多億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寫選票之后,虔誠的印度人還會把選票回執戴在身上,因為印度人民相信,有選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4、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磚四國里發展最好,經濟結構最完善的。現在印度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化工及鋼鐵方面均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在制藥和IT技術方面也經次于美國,遠遠超越以低端制造業為主的中國和依賴資源出口的俄羅斯與巴西。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實現自由經濟貿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業行業之外是沒有國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業都是私營企業如塔塔、信實、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場是支持內資,限制外資。所以即使華為這樣擁有技術和價格優勢的企業,在印度也發展困難。

5、印度發展從來不搞先發展后治理的模式。上世紀印度獨立時,美國著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訪印度向尼赫魯總統建言,在印度開設化工廠。但尼赫魯總統拒絕了,他說,潔凈的恒河水是印度人的母親河,絕對不能有一絲污染。60年來印度從來沒有化工問題,并且建立了以機械,鋼鐵,生物技術,IT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工業。

容:使用簽名檔

保存至快速回貼


上一章  |  醫師187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