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有導演是正確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電影大師 >>電影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有導演是正確的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有導演是正確的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3日  作者:機器人瓦力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機器人瓦力 | 電影大師 
最新章節,正文,飄天文學

正文

斯蒂芬-羅溫斯坦:“你們以前沒有去過攝影棚嗎?”

喬爾-科恩:“《血迷宮》拍攝第一天是我第一次見到攝影棚,以前我甚至都沒有參觀過。”

伊桑-科恩:“每個人都一樣,你知道,巴里以前也沒見過。”巴里-索南菲爾德,《血迷宮》的攝影師。

喬爾-科恩:“巴里走到停車場,開始嘔吐起來,他緊張極了。我們都一樣。燈光師、混音師也是,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這件事。”

羅溫斯坦:“您剛開始拍電影時有什么感覺?”

安東尼甲格拉:“我在拍前五六組鏡頭的時候非常緊張。我記得在《未了陰陽情》拍攝過程中,我曾經有堅持不下去了的想法,即使是多年后在《天才雷普利》3多天的拍攝時間中,我在前往片場的路上依然感覺緊張,非常緊張,每天都是這樣。”

羅溫斯坦:“除了睡眠不足外,拍攝中最難的是什么事?”

李安:“《推手》是我第一部正式的電影,感覺責任重大,因為大家都期待著這部作品,對此充滿著希望。對于一部在紐約拍的低成本作品而言,希望是唯一的動力,因為你付不起很多工資。

最難的可能是自信和別人對你的信任,因為劇組人員必須完全相信他們的導演是天才,你的想法才會被理想地實現出來。他們做得很好—我當然很喜歡這種感覺

但另一方面,你責任很大。你的語言、你的想法必須一致,可以說個清楚,一旦你有了好的構想,大家會對你表示尊敬。

我不是自大狂,也不是會大呼小叫的人,所以我必須要做很多準備。單單站在那,你就得有鼓舞士氣、振奮人心的力量,這就是一個職業導演要做的。在片場,每個人都比你忙,但你只要站在那,他們只需要你站在那里,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我的第l部電影》

身為日光小美女》片場的國王,指揮著各部門近五十人運轉,其中包括著兩個26萬片酬俱樂部的巨星,其他演員也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就連即將9歲的阿比吉爾都是個天才小演員,而自己是個17歲的半菜鳥。

葉惟緊張不緊張?當然

雖然實際上這不能說是他的第一部長片了,但這里真的大大不同于《婚期將至》和驅魔錄像》的片場。

對于《婚期將至》新版,除了他自己,其他人并沒有多少的期望,又因為新素材的拍攝周期短、預算超低、數字拍攝、劇組里沒什么大人物,所以片場的壓力一直很輕,像電影本身般輕松搞笑,也就凱奇客串和兩個蛋糕讓大家的神經繃緊了一些時間。

而驅魔錄像》則像一場從第一步起就開始沖刺的賽跑,拍攝的B天里,大家就是做事做事再做事,根本不會也沒空多想什么,又因為是他獨資、零大人物,他有著絕對的權力,想解雇誰就可以馬上解雇誰的那種權力,所以他也不怎么緊張。

那日光小美女》呢?是的,他是第一制片人和導演,也是投資方之一,是項目的靈魂……但是,沒有絕對的權力,面對著巨星明星和老油條們,他不但需要講清楚自己的意圖,有時候還得努力使他們心悅誠服,這從籌備期就開始了。

這方面不是權力就可以解決的,一支貌合神離的團隊拍不出什么好東西。導演,必須有著頭狼般的威望。

葉惟從不是個缺乏自信的人,可也知道自己還是個成熟的大導演,就算是大導演,大部分還會有著緊張的問題。他跟自己承認很緊張,畢竟這是第一部正正式式拍攝的膠片長片,有中等規模的劇組,60萬預算,各方巨大的期望

一緊張就容易犯錯,如果犯錯了,導演要做的是……學院、教科書、經驗都在說著同一個答案:

我當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你們不知道而已,只有我是正確的

“導演,這個機位會造成越軸……”

早上近十一點,片場開拍了兩個多小時了,拍完了奧利弗在大廳觀看錄像的開頭場景,以及幾個角色們在大廳走動的場景,正拍著廚房場景的戲。因為并非實景拍攝,攝影棚的搭景提供了最大的拍攝空間,墻壁可以移動、道具也可以重新布置,全方位角度都能被使用,而不會有燈光組人員們沒地方站,或者攝影機無法運動的情況。

廚房布景成普通底層中產家庭的風格,雙層冰箱的上層貼滿了照片和寫著什么的標簽紙。

這些道具都是在籌備期做好的,為此主演們需要配合道具組的拍照工作,幾乎全是奧利弗,她之前的選美比賽初選的、她似乎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戴著獎花的……每張照片都見不到其他家人,只有一張古怪的寶麗來合影照,除了奧利弗在笑,爸爸、媽媽、哥哥都沒什么表情,沒有爺爺。

這是個在葉惟的意圖下,美術團隊精心設計的布景,以道具語言透露了很多重要信息,顯示出了這個家庭的狀態

奧利弗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人,每個人都愛護著她,也以她的成就視為驕傲,同時他們沒有任何值得貼上去的成功,他們的生活很失敗,沒有家人在旁的成功也非真正成功。而且這一家其實處于破裂離散的邊緣,奧利弗是維系著他們的鈕帶。

不是正常照片,而是寶麗來照片,見不到的爺爺也許是拍照的人,也許不知道哪里鬼混去了,預示著他會在故事里離去,也表明著這一家連去拍張像樣的全家福的時間和心思都沒有,理查德滿腦子想的是成為成功人士,其他成員也好不了哪去。

盡管在葉惟繪制的分鏡劇本里,冰箱上層的細節會出現在理查德和謝麗爾對話鏡頭的近景中,有著足夠多的停留時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細節不被普通觀眾所注意和鑒賞,只有像影評人、影迷、同行這些積極觀眾才會稀罕道具設置。

然而這就是藝術創作,如果沒有這些細節,那它和商業片有什么區別?葉惟執導還是邁克爾-貝、邁克爾-安格拉諾執導,又有什么區別?不同的導演有什么不同的魅力?

漫長的籌備期并不是只有浪費時間的會議,沖擊頒獎季的預期也不是只靠嘴巴說說,這處布景只是冰山一角。

大人物們會信任葉惟,正是因為他在前籌期的表現實在優秀。當然在執行的過程中,由唐納德-伯特、亞當克豪森、希瑟-萊夫勒、托尼-波納文圖拉帶領的藝術團隊,也真是交出了讓人滿意的功課。

“越軸?”

“呃。”

此時的廚房場景里,擠滿了劇組人員,葉惟正給攝制組指示了下個鏡頭的機位要擺在哪里。

只是他的手指剛剛一指,毛瑞爾就感到有點不對勁,哪里不對呢?就在兩位攝影助理要移動攝影機之際,場記琳恩向葉惟輕聲地提醒。琳恩是個有著十多年從業經驗的資深場記,專業能力十分過硬,她說越軸,基本就是越軸了。

眾人聞言一怔,閑雜人等當沒有聽到地繼續忙,毛瑞爾一聽就想通了,這個機位的確跟之前的鏡頭出現越軸。

看看面無表情的葉惟,演這場戲的漢克斯和羅伯茨都輕微的皺了皺眉頭,那邊的第二制片人彼得-赫勒,藝術指導唐納德-伯特等人都有憂慮在心頭閃過,越軸是個常見的錯誤,卻也是個低級錯誤。

每個片場幾乎每天都會有關于越軸的爭論,很多時候各方吵鬧得面紅耳赤,甚至要到剪輯時才能分出勝負。

這不是什么大事,但毛瑞爾最清楚,VIY極少犯越軸的錯誤,更不要說這才剛剛開拍,神清氣爽的上午還沒過去呢,就犯了。

難道他的傷勢還是影響了他的頭腦嗎?

這是眾人擔憂的情況,因為這位神童現在本來應該是要躺在醫院病床上的,而不是片場。

第一次和VIY合作的人們,還難免會有那么一點點感覺,畢竟只是17歲的導演,比別人多犯越軸錯誤也屬正常…

不管正常不正常,有一個已被證明的事實,無論年齡大小、資歷深淺,一個導演在片場犯的錯誤越多,那他在這個劇組的威望就越低,團隊的力量就越小,所有人會感覺“完了,他是個只會打敗仗的將軍”。

尤其對于一個青少年導演,形象崩塌、失去大家信任的速度可以很快。一開拍就犯錯,這可不是什么好開端。

不過身為場記,指出導演的錯誤是琳恩的職責之一。

為什么導演們都很緊張、很焦慮,甚至會痛苦到有“我撐不住了”、“我要離開這里,越遠越好”的想法,因為導演是不能犯錯的。

“哈哈”葉惟懂得這一點,非常懂,就在琳恩的話音落下還沒有兩秒,就條件反射般哈哈笑:“不是的,這跟越軸無關。”操,越軸了……真不該犯這種低級錯誤,別再犯了

“哦?”眾人聞言疑惑,那就是?

“這個鏡頭我就是想要這個機位,接著還要再多拍幾個剛想到的新鏡頭,用哪個到剪輯室的時候再決定。”

葉惟一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笑容,好像高興著靈感的爆發,再次證明導演學學表演絕對只有好處,沒有壞

他知道自己真的犯錯了,每個導演都會犯些錯誤,他也不例外,但不能大咧咧說“伙伴們,我錯了”,只能說“這是計劃的一部分”,其實也不能那么說,那已經成為一種術語了,誰再說等于是說“是的,我知道我錯了,但我不認”。

如果是拍攝了好多天,如果自己沒有受傷,他可以承認錯誤,現在不行無關于誠實或謙虛,維持權威是導演的職責之一。

可這些人誰都不好騙,漢克斯自己也會導演,羅伯茨在片場待的總時長可以超上他的年齡,好吧,她也沒那么老

葉惟心念電轉,略作解釋般的笑道:“就像門口對面盡頭那里,把狹小的廚房拍得很長,謝麗爾走進來,用低角度,給人一種壓力感,多么不容易的一位家庭主婦啊伙計們,行動起來吧”

“噢”聽了導演這番話,眾人紛紛釋然,琳恩就往場記表上對這個鏡頭做了備注“不是越軸,多方案選擇之一

羅伯茨的神情不同了,漢克斯也是微笑,不管是不是犯錯,惟的處理都讓人滿意。

很多人松了一口氣,看來傷勢沒有影響到VIYR勺能力和靈氣。

呼好險。葉惟暗地呼了一口氣,突然就起了一股于嘔的生理反應,也不知是腦震蕩未完全康復的后遺癥,還是因為這一下緊張而引發的,真他馬兇險如果一開拍就大失權威,那比從懸崖摔下去還要嚴重。

然而琳恩剛沒有意見了,他卻見到詹妮弗-安德森對自己使使眼色,就和她走到一邊導演和副導演談話。

詹妮弗-安德森無奈的道:“我必須提醒你,進程已經落下半小時了……”拍了兩個多小時就落下半小時,那一天下來要落下多少?造成這種情況,一來是因為葉惟總要超計劃地多拍鏡頭,二來他喜歡追求完美,對表演總是很多要求。

但現在半小時,已經超過了警戒線

“呃……”葉惟皺皺眉,接過安德森遞來的今天的工作表看起來,心中腹誹,時間,時間,時間

他明白她的意思,是不是要刪減哪些鏡頭把半小時拿回來?可他剛剛才為了“我沒錯”增加了幾個鏡頭……而且現在看來看去,也不舍得刪減這上面的哪個鏡頭,就把工作表扔回她手中,認真的道:“沒事,后面我會注意的,趕回半小時沒問題。”

“最好是那樣。”安德森小聲的說,“不要再加新鏡頭了。”

葉惟聳聳肩,不是第一次和時間戰斗了,但每一次都是那么困難,不想上午拍《亂世佳人》,下午拍鴻羹》,那晚上加班?拜托,第一天就加班?先不說這些人讓不讓他以現在的身體狀況加班,羅伯茨要回去帶寶寶,不想加班,阿比吉爾是童工也不能太過分……

第一天上午就時間告急,那可能刪減鏡頭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那樣在下午至少可以得到一部分有質量的鏡頭,而不是全部的平庸鏡頭。但是只要在上午把半小時拉回來,就沒有這問題了半小時,對片場來說真的很多。

他看看忙碌的四周,咬著牙,拼了

羅溫斯坦:“還有什么困難嗎?”

李安:“從你開拍的第一天起,你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你一直在與時間賽跑,那是第一個經驗教訓丨計劃一天拍18個鏡頭,但結果只拍了9個。之后又不能拍完原先計劃的所有場景。于是只好縮小拍攝的規模,因為規模越大,花在布置和排練上的時間就越長。

歸根結底問題都在時間上。所以你必須以比較小的規模來進行拍攝,特別是在獨立制片的情況下,減少拍攝鏡頭、減少拍攝場景,這決定了《喜宴》的拍攝風格。我幾乎回到教科書上教的那種技巧。這是拍《推手》獲得的經驗。

減少拍攝鏡頭,就能拍得更好。因為如果花太多的時間布置場景,就沒時間改進表演,增進合作。我還發現了一件與時間有關的事,我相信,很多導演拍第一部作品時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把電影拍完,不要超期,負擔很重,有時你都會忘了為什么要拍電影。你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不行,太平庸了。

根據我的經驗,你不可能把每個鏡頭都拍得完美無瑕。事實上那樣的電影可能也不好。你必須挑出正確的片段,剩下的情節部分你必須給自己充足的時間,才能完成你所想達到的理想。”


上一章  |  電影大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