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街10號的氣氛一片壓抑。美國發來的求援電文,讓整個大英帝國的內閣都感覺到窒息。
開戰十個月,美軍損失無比巨大,多次會戰的失敗,美軍士兵折損超過了百萬。固然美軍的潛艇部隊給了北美東海岸活動的中國軍艦和運輸船只不小的打擊,但是他們的水面艦艇和空中戰機,簡直是下餃子一樣‘噗通噗通’的被中國空軍擊毀擊沉……
同時美國國內,大批的基礎設施被炸毀,鐵路、公路、橋梁、發電站,一座又一座囤積著海量物質的倉庫飛灰湮滅,一處又一處斥巨資建立起來的工廠變成白地廢墟,同時中國空軍還利用燃燒彈,在起大風的時候燒毀美國的麥田、樹林等等。
一切的作為都在不停地消耗著美國的作戰潛力和總體國力,到現在時候,美軍已經不僅無力補充損失巨大的軍隊,連軍火彈藥和各類軍需物資都快供應不上了。同時佛羅里達和密歇根、俄亥俄、華盛頓等地的失守,也讓美國民間對于戰爭的信心落入了谷地。民心動蕩,新美元的價值也也隨之劇烈動蕩,隨著美國國內物資的漸漸緊缺,美利堅已經走入絕境了。
紐約必須要有支援,不管是軍隊還是作戰物資,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不然的話,美利堅很難再堅持多久的。
如今美國人直白的救援電文擺到了大英帝國的面前,該如何做?大英帝國的主導者們一時間卻不能輕率的下結論。
美英之間并不對付。不提一百多年前的十三州殖民地獨立,只說少有人知的美英第二次戰爭,英國少量龍蝦兵帶著加拿大民兵一路橫掃打進了老美的首都華盛頓,一把火燒了美國的總統府——白宮為什么叫白宮?那就是為了粉飾戰后的被大火燒過的痕跡,1814年總統住宅棕紅色的石頭墻被涂上了白色。
在原時空歷史上,美英關系一直到一戰后,都還沒有很好地得到緩解。即使美國人為英法集團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巴黎和會的時候英國人依舊拿威爾遜當猴刷。
可是在這個時空里,美英關系自從上次戰爭以后。就正式的有了個高低主從,英國人是老大,美國人是英國人的小弟。不管美國人是否甘心如此,他們為了報仇,為了自己的發展,是認同了一直關系。
如此的,美英結合遠遠已經有20年了。現在美國人有難,當然伸手朝向英國人求援了。
只是如今的大英帝國。丟失了海軍霸主的地位,丟失了澳大利亞,還要丟失印度,這個時候的約翰牛們還有能力去支援美國嗎?
美國現在就是一個大泥潭,十幾二十萬人丟進去根本不算回事。要真想短期內制止住美國人的頹勢,五十萬援軍是必須的,而且要準備大量的戰機和飛行員。
英國人能拿得出來這筆‘開銷’。但這筆開銷付給了美國人后,大英帝國自身還剩下什么呢?當數百萬中國大軍西向來到歐洲的時候,只德國和法國人能擋得住中國人的鋼鐵洪流嗎?
最重要的是。英國人雖然失去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地區,卻還有著五大湖沿線。中國人拿下了99的密歇根州土地,也輪番轟炸了多倫多和渥太華,可是他們的地面部隊卻始終沒有跨越邊境一步,這就是用一根頭發吊著了英國人的心。讓英國人對美態度上有了新的、不得不考慮的轉變。
不管是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還是現任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一時間都難下結論。那是‘自己的’和‘別人的’區別。即使這個‘別人’是自家認了二十年的小弟。
大英帝國已經丟掉了澳大利亞,馬上就要丟掉印度,如果加拿大也丟了的話,整個大英帝國就再也難被冠以‘日不落帝國’了。
今日所有到會的人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救美利堅,等于丟加拿大,且美利堅覆亡的可能性極大;不救美利堅。就可能不丟加拿大了,但是美國肯定會滅亡的。
這個選擇題壓得所有人都喘不過起來。
53歲的喬治五世,下意識的就扯開了自己領口的紐扣,他的胸膛在劇烈的起伏著。就像一個粗俗的煤炭工人,而不是一個高貴的英帝國主宰。
“諸位,這是一個重大的選擇。大英帝國在這場戰爭中必須面臨的選擇。”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在澳大利亞戰爭前發來的通告,覆滅澳大利亞。覆滅美利堅,分裂印度地區,這是中國人的老皇帝在上次戰爭結束后就已經制定下的戰略。
他為中國人消滅了所有的隱患。大洋洲的歸屬,可以讓中國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占盡優勢;美利堅的覆滅可以讓中屬北美各國徹底消去威脅。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加拿大是無法對南方形成真正威脅的。
然后就是印度,將整個印度分裂成一個接一個的小國,中國人的身邊就再也不存在威脅了。
中國人說的很清楚,他們的態度也應該無比堅決,我相信就是上帝也阻止不了他們的。”
喬治五世面色比較悲涼的看著內閣重臣們的神情,讓他失望的是,所有人的神情都比他還要低沉。
“中國人如果完成了他們的老皇帝的所有戰略布局,那么世界上將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對中國的統治造成威脅,中國人必將統治20世紀和更長遠的未來。所以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以及美利堅共和國,不同立場的西方文明國家聚集了起來,然后爆發了這場已經持續了四年的戰爭。
我們發起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中國人在以后的歲月里統治整個地球。可是中國人的實力太強大了。是的,太強大了。我都已經絕望了。他們在空中的優勢讓我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于是,中國人又來了一封電報,讓我們有了第二個選擇。放棄這場戰爭。雖然要將世界的王座讓給中國人,雖然會丟失印度和澳大利亞,大英帝國必然要遭受重創。但是我們還可以繼續擁有加拿大和廣袤的非洲,甚至還可以保持住我們在中東的利益。”
“只需要犧牲奧匈帝國和更遙遠的巴爾干聯盟。”順帶著也將徹底敗壞大英帝國的信譽和榮譽。
“先生們,你們現在的決斷不只是對應美利堅,還對應著大英帝國的命運。是寧愿像美玉一樣粉碎。還是像廉價的瓦片一個保全自身,作為尊奉憲法的國王,我將大英帝國的命運交到你們的手中。”書記員在迅速記錄在這場會上任何一個人說的任何一個字,雖然這份文檔可能要到一百年后都不會解禁。
1918年冬日的北京。zn海里一片人頭攢動。
不同于老皇帝在北美只需要掌握北美一地的軍情,zn海里的小劉皇帝需要掌控整個世界的戰事,同時還必須留心著國內的情況。
即使小劉皇帝大權已經旁落了很多,但是每日需要經過他手的文件還是多不勝數。不過很幸福的是。全世界各地匯集來的戰報多少好消息,帝國在印度和北美的戰事尤為的讓他欣喜。再多的疲憊被這些幸福的捷報一沖擊。也會變得煙消云散;再乏力的身軀經過捷報的洗禮也會變的生龍活虎!
譬如現在,剛剛還眼睛都要流淚的小劉皇帝看到外交部緊急發來的一封電報后,整個人就如打了雞血一樣,全身都散發著旺盛的精力。“快,聯系內閣,問一問內閣是否有可能讓英國人退出這場戰爭!”
一個成功的人,從來不會躺在已得的輝煌里去,留戀不舍。剛剛拿到英國外交部發來的電文的劉盛,一萬個信息英國人的‘自私’——拿美國的命運換來了加拿大的安危。劉盛在最初的欣喜過后,瞬間就聯想到了大英帝國退出戰爭的可能。
“把這喜報迅速發往北美。”另外劉盛還不忘給自己老爹傳一個消息,雖然他能肯定外交部在發電給自己的時候,一定已經同時間向北美發報了。
此時的劉暹,老劉皇帝,感冒已經減輕了的他繼續窩在暖暖的總指揮部,手里拿著北京剛剛發來的電報。對身邊的侍從說道:“去給北京回電,加大在奧斯曼戰場的投入,盡快籌集三十萬到五十萬軍隊集中到奧斯曼地區,對奧匈軍隊展開大規模反擊。加大對奧斯曼戰區的空中投入。”劉暹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趁著英國人動搖的檔口,更逼一步的顯示自己的力量。讓英國人內心的小丸丸一點點變成蒼天大樹。隨后劉暹又讓侍從發電給北京的外交部,詢問外交部對此情況都有什么應對沒有……
這真心是一種意外之喜。有著原時空歷史作為參考的老劉皇帝,也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戰后二戰前的英國政治,無限度的對德妥協——這種措施不管受到了多少詬病,從實際角度上看,也只是大英帝國自我利益的一種維護和保全。
為了維持自身搖搖欲墜的世界霸權,英國人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重新站起來。他們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弊。英國人一步步走到世界霸主的寶座,高明的外交方針始終是其帝國霸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即便是一直為德國崛起背書的張伯倫,劉暹也一點不信他真的就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窩囊’。
一切都僅是英國人的一種自我保護,一種自我的利益維護。他們拼上一把勁或許能夠打斷德國人的崛起,可那時的歐亞大陸還有窮黨俄國這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啊,遙遠的東方還有日本這個貪婪的國家啊,更不要說美利堅的‘無冕之王’了。經濟、軍事、人口,各方面被爆的大英帝國在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王冠,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于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大英帝國選擇了縱容德國的崛起,因為每一個大英帝國的主導者都清楚,一旦用強力去打斷、阻礙德國人的復興,那對衰落的大英帝國就是一種災難。
那時候的英國人在‘自己的災難’和‘整個歐洲的災難’間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后者,法國人也一樣,他們還真的寄希望于德國人去跟窮黨俄國火并。這就像現在的局勢一樣,在自己的災難和美國人的災難之間,倫敦一樣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后者。
他們保全加拿大,放棄了美利堅,只承諾美利堅政府退入加拿大領地,再也沒拿一個子給紐約。一切在美國境內匯同美軍一起抵抗的英加陸海空軍,都接到了倫敦和渥太華的電報,不顧美國人的勸阻,紛紛離去。
紐約的失望可想而知,英國人關鍵時刻的背叛會讓美國人銘記一生。但此時的歐洲真的很難拿出上一場戰爭那樣的‘奢侈’來支援美國了。一場奧斯曼戰爭,讓意大利和奧匈筋疲力盡,后者還要應對窮黨的進攻,雖然眼下對付俄國窮黨和波蘭窮黨的壓力的人主要是德國人。
法蘭西人的大半個海軍也加入了戰斗中,經年的顫抖,奧斯曼人最初的十二艘護航航母現在只剩下了八艘,但是在黑海對面的燕國已經將新的六艘護航航母和兩艘真正的輕型戰斗航母移交給了披著奧斯曼皮的日本人和南天國人。
朝鮮飛行員和少量的海軍人員在奧斯曼帝國航母編隊工作了很短暫的時間,就因為與日本方面激烈的矛盾而全面退出了航母編隊,阮朝跟朝鮮走的相當近,他們主要的海軍和飛行員都在中國的多支航母戰斗編隊里歷練,派往奧斯曼戰區的人本就不多,跟朝鮮人同進同退,讓整個奧斯曼航母編隊里除了奧斯曼學習的本國人,就只有日本人和南天國人。
對于中國,英國人在北美的退縮,完全可以看做英國人對于戰爭的動搖。要趁熱打鐵,讓英國人內心里那顆不能為外人道的小嫩芽,迅速的茁壯成長,變成一顆堅固不可動搖的蒼天大樹。
老劉皇帝當然打算趁著這場戰爭為中國贏得世界霸權,但他也不愿意跟歐洲人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血拼。對比雙方幾百萬人的傷亡,他更愿意看到以勢壓人的一幕。
只要這一戰英法德退縮了,波蘭和遭受重創的奧匈帝國就會成為窮黨的目標,即使最終奧匈帝國不覆滅敗亡,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西烏克蘭的那部分、以及奧匈帝國對于東南歐的影響力,都將被窮黨所代替。下一次再有危機爆發,那也是窮黨當頭。如果中國能夠在三四十年代順利的搞出小蘑菇來,中國的霸主地位將徹底不可動搖。
劉暹年齡大了,能夠為中國籌劃的步驟,也只能走到這一步了。
劉暹也希望自己長命百歲,能夠看到第一顆小蘑菇在中國爆炸了,再安心長眠,但那希望不大。他有種感覺……(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18/18350/index.html